血管迷走性晕厥1例误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88
  
  病例简介
  
  患者,男,20岁,汉族,入伍新兵,因突发晕倒30分钟,于2006年3月1日21:30入院,30分钟前在小便时突感胸闷,继之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呼之不应,发作时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数分钟后苏醒,病人稍感胸闷,无胸痛、心悸、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否认既往有类似发作病史。查体:T 36.3℃,P 70次/分,BP 120/70mmHg,R 20次/分,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右眼眶上部有长2cm陈旧性外伤瘢痕,呼吸平,两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分,心律齐,未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四肢肌力Ⅴ级,病理征阴性。以“晕厥待查”收住入院,观察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血、尿、粪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全胸片、心脏超声、脑电图无异常。
  3月11日将该病人后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行直立倾斜试验(基础+药物)阴性,在局麻下行电生理检查,测量AH176ms,HV42ms,S1S2S3S4刺激未诱发心动过速,静推二甲吗啉100mg,观察见V2ST段由0.32mV升至0.64mV,呈阳性反应,后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脑电图阴性,考虑为“Brugada综合征”。建议ICD治疗,病人父母未许。
  3月30日10时,病人站立时再次发作晕厥,意识丧失约2分钟后苏醒,面色正常,无大小便失禁、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复查脑电图无异常,复查Holter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早和室早。4月18日晚11时左右,病人与其母谈话中,又发作晕厥1次。予心电图、头部MRI等检查,未见异常。4月25日6时45分,又发作晕厥1次,立即予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数分钟后苏醒,并恢复正常。4月30日、6月5日、7月17日病人又各发作晕厥1次,每次~3分钟苏醒后,稍作休息,均能恢复正常,考虑为“血管迷走性晕厥”,予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该病人经部队上级同意中途退出现役。随访1年余,病人经过心理治疗后,未再发生晕厥,且诉其右眼眶外伤瘢痕为幼时突发晕倒所致,服役期间感到部队工作生活紧张。
  
  讨 论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晕厥的最常见原因,年轻人多见,常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往往有明显的诱因,在晕厥发作前常出现先兆症状,发作时脸色苍白伴大汗,一般能马上恢复意识,有倒地即醒,发作后无定向障碍的特点,尽管文献报道30%~40%患者反复发作,但预后较好。典型的发作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即可做出诊断,不能确定的可通过倾斜试验以明确诊断。
  该病人发病初,病人及父母未如实提供既往发作病史,实验室等检查未见异常,直立倾斜试验阴性,心内电生理检查ST段抬高,且对发病率不高的Brugada综合征ST段特征性抬高认识不足,以至造成误诊。病人病情反复发作后,纠正了临床诊断。军医坚持随访后,该疾病的诊断得到证实。该病人为年轻男性,反复发作晕厥7次,幼时有晕厥发作史,发作前分别有小便、站立、紧张等诱因,晕厥苏醒后需要稍作休息——发作后有疲乏感,实验室检查正常、未及心脏器质性疾病的证据,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
  对于晕厥患者,病史及体检非常重要,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线索有助于医生明确诊断。根据患者和目击者所叙述的病史一般足以区分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癫痫,根据病史可初步判断是否为心脏性晕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一部分患者可得出诊断,其余患者则可决定随后的检查步骤。晕厥发作时有易患因素和伴随症状,几年中有反复多次晕厥事件,首先考虑神经介导性晕厥。
  体检一般用来诊断特殊的疾病和排除其他的可能,有助于诊断直立性低血压、心脏性晕厥和脑源性晕厥。晕厥患者心电图检查大多数是正常的,如果出现异常,提示晕厥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要进行相应的心脏检查以明确是否为心脏性晕厥。该病人心内电生理检查ST段抬高,误诊为Brugada综合征,该病是潜伏在健康的正常人群中的危险疾病,平时无任何不适症状,一旦发病易导致猝死,其心电图上V1~V3导联ST段特征性抬高,临床上反复发生多形性室速或心室颤动而无心脏病证据,在分析时要注意其特征性变化。
  通过病史、体检以及心电图检查,部分患者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少数患者经过上述检查后,仍然不能明确诊断,这类患者如果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要进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HOLTER、植入性循环心电监测仪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等心脏评估。若心脏检查显示不是心律失常性晕厥,则需要对那些严重的或复发的晕厥患者进行倾斜试验、颈动脉窦按压等神经介导性晕厥的诊断试验。大多数有过一次或很少几次的晕厥患者为神经介导性晕厥,这类患者不主张治疗,可不予评估而给予严密随访。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还要考虑心动过缓或精神神经性疾病。
  
  参考文献
  1 杨跃进,华伟,主编.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74-588.
  2 沈卫峰,主编.难治性心血管系统疾病.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217-227.
  3 张新民,主编.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7-109.
  4 邝贺龄,胡品津,主编.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0-993.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三秒胶 眼部损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57    三秒胶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快速强力的胶水,近年来常被未成年人学生家庭和修鞋工等使用。使用中如不慎溅入眼内,可附着于睑缘,角膜表面,成为一种较特殊性质的角膜异物。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三秒胶致眼损伤59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三秒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65    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我院2007年采用单次肌注甲氨碟呤(MTX)50mg治疗异位妊娠53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3例,年龄22~40岁,生命体征均正常,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血β-HCG<2000U/
期刊
关键词 七氟醚 全身麻醉 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56    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剂,由Regan在1968 年合成,1981 年日本D、A、HOLAY首次推导七氟醚用于人,1990年我国开始在少数几家医院试用。我科于2006 年4 月正式将七氟醚替代安氟醚用于全麻患者,现将临床使用观察情况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76    2006年1月~2008年5月我院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各种早搏120例,并与普罗帕酮治疗相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240例,男160例,女80例,年龄15~70岁,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证实为频发性室性或室上性早搏,并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早搏频度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78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81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有活动期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诊断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及西医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9~58岁,平均30岁;病程2周~10年;十二指肠溃疡(DU)26例,胃溃疡(GU)13例,复合溃疡32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诊断在宫颈不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实用性。方法:对159例ASC-US患者进行影视阴道镜检查及定位活检。结果:159例患者中,慢性宫颈炎占73.58%;CINⅠ占13.21%;CINⅡ9.43%;CINⅢ占3.77%。结论:ASC-US患者中仍存在少量宫颈高级别病变,阴道镜检查及指导下定位活检准确性高,等待时间短,费用低。  关键词 ASC-US 阴道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体会。方法:对2003年3月~2008年8月采用后腹腔镜治疗的450例泌尿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肾上腺肿瘤手术122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48例,肾囊肿去顶术157例,肾切除术23例。 结果:4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严重开发症,术后住院为4~7天,平均5天。 结论:临床应用证明,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数字X线机对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数字X线机行食管双对比造影X线检查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5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发生在食管上段癌患者有12例,中段癌患者18例,下段癌患者35例。结论:采用数字X线机诊断早期食管癌,对临床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能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 数字X线机 早期食管癌 临床分析  d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声像图的表现,并随访治疗后超声图像,观察甲状腺实质回声转变的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进行图像观察,并在治疗间期进行定时观察患者甲状腺实质变化。结果:本组23例中一侧病变的甲状腺17例(73.9%),双侧同时发病6例(26%),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一侧患病再波及对侧的现象。声像图特征:甲状腺体积稍增大,内部光点回声表现不均,二维声像图表现甲状腺病灶部位呈片状低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87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8岁。发现右乳肿块1年余,近半年来自觉肿块稍长大。查体右乳外侧象限扪及大小约30mm×20mm质硬包块,活动度一般。超声检查示右乳约9点处探及实质性低回声团块,大小约28mm×17mm,肿块边界尚清晰,周边未见“蟹足”征,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分布的钙化灶,钙化灶大小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