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人生的双向印证

来源 :金沙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675083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楚雄青年写作者的偏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较其他文类有优势。当下活跃于省内外文坛的楚雄诗歌写作者,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对诗歌艺术的修炼有着较高的起点。从年龄来看,李玉超、许红军、果玉忠大致处于相同的阶段,且都出身乡土,与故土大地有着牵扯不断的联系,乡村物象也常成为他们吟咏的主题。加上自身已跳出了土地的牵绊,写作便成了一种自觉的追寻,寻找生命深处的精神之根。在返乡与离乡的拉锯之中,诗歌情感力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他们对故土的歌咏带着复杂的况味,并非一味赞美,也没有决绝的逃离,而是在更为宏观阔达的背景之上来咀嚼人生的意义。对诗意的把握和凝练与他们人生阅历的丰厚相适应,与他们关于生活价值的感悟相衔接,诗与人生便成了一种互通款曲的双向印证。
  在立体的审美视角上反观故土经验,诗人们并不回避曾有的乡村经历,甚至还为自己对土地的背叛满怀歉疚。李玉超《秋天的缺席者》正是这种愧疚之情的自然流露,当乡土的色彩已从身体中渐渐消隐,当农事技巧已遗忘至荡然无存的时候,诗人扎根的立足之地将在何处呢?他的《喜欢》采用一种倒置的诗歌逻辑来表达,因为出生土地的特殊性,让他天性中有了民族和地域的标识,有了姓名昵称中的喜感。前面诗歌的铺排是为了最后一句的集中性表达,从反面言说中回归正向的指称,“喜欢查姆湖,故在那里/娶妻生子,白发苍苍”。《山中听鸟》《清水河》《灵魂片》则分明是诗人经历了生活搓揉之后的感悟,从充满幻想的年龄进入冷冽的阶段,增加了对岁月沉重的透析,一种坚守,一种明志,一种不屈,在简短而流畅的语言中得到彰显。李玉超还有一批优秀的诗歌曾发表于《人民日报》《诗刊》《民族文学》等。其中《幽州怀古录》借文史意象抒今人之情,以个人精神诉求反映人类的大孤独,祈之于诗行的引领去找寻灵魂知音,穿越时空,隔代共鸣,获得了“灵魂对话”的超验。发表于《民族文学》的《丈量》是一名游子对故乡的守望,身在他乡,满目陌生,他将身边之景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对应,以两者的相似性来衬托对故乡深沉的爱恋。一遍遍梳理异乡点与点的距离,其实是一遍遍思念故乡的每个角落,带有乡野出身的淳朴与执拗。在现实中生活,面对民族存续下来的服饰、礼仪与文明,他的心中掠过一丝隐忧,在同质化的时代潮流中,这些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否能逃脱被遗忘的命运?《慢》是对亲人的追忆,肉身在尘俗中存活数十年,却终归于尘土,一代又一代,莫不如此,在与漫长时间的对峙中,人类永远是自然规律面前的弱者。这份带有哲学意味的启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厚度。
  这批80年代出生的诗人,徘徊在40岁的边缘,年富力强的阶段却已知晓了生活的沉重,诗歌普遍有了沧桑的意味。笔下的故乡充满破败之相,了无生气。那些留守故乡的亲人,仍旧在与天谋食,与疾病抗争,青春的记忆中多了些许苦涩之味。那些来自生活深处的经验击穿了乡村少年曾有的憧憬,在个人历史与当下体验之间,形成了可供语言舒展力量的开阔地带,而忠实于自我经验之感,使诗歌找到了最坚实的地基。果玉忠的《夏夜》《续命》《青春——兼记牟定老城》《小满》《进城的母亲》,将那些乡村物事、故土风华、人情世故熔于一炉,每一个句子都带着体温,每一个意象都倾注对于生活的理解,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灵魂的一次淘洗。诗人将心放进碱水,清洁身体污垢,翻晒人性阴霾,以求将纯粹的自我示于这个世界。他还有优秀的诗作如《信仰》刊发于《民族文学》,描绘的是滇中地区独特的精神现象,人们对精神之物的迷恋与未知,使神与鬼的认识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是敬还是畏,只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自我建构。诗人透过物化的表层,直面一个地区的精神状态,进而提炼出一种重视灵魂寄托的滇中人文景象,触摸到了这片土地的精髓。组诗《纸上村庄》以一名离乡游子的情绪书写对故乡的莫名感怀,无论是故乡汉化的彝名,还是叩人心扉的民歌,抑或那些恍惚的神话,都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思,内心有虚荣,有愧疚,有忧伤,但都体现了一份对故土和民族的深情大爱。诗人尽管只是触及故乡现实生活或精神世界的某个侧面,但笔触的敏感,已有着构成“纸上村庄”的迹象。
  许红军的诗歌充满生命的痛感体验,这与其人生经历有密切联系。他写诗时间不长,但出手不凡,起步之初就频频在《大家》《边疆文学》《滇池》等刊物亮相,并于2017年获得第十三届滇池文学奖。《指冷(二)》是诗人挑战艺术表达难度的一次尝试,诗歌故意避开那些常见的词语组接和意象营造,充分动用隐喻、象征等手法,让想象的翅膀乘着语言飞翔,将文学的修辞之美、譬喻之妙发挥到极致。只是让人担心的是,一味寻求奇崛的修辞效果,是否会让语言失去具体的意义所指而走向另一种虚空。但愿诗人在艺术先锋的道路上能有效规避误区,实现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和諧统一。
  作为楚雄最年轻的诗歌写作者代表,李昀璐的成熟已远远超过她的同龄人。当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还在为寻找素材、拼凑意象、捕捉灵感而茫然无措的时候,她早已登堂入室,找到艺术的堂奥,写下一系列带有奇思妙想的诗作,数量蔚为可观,质量也都保持着较高水准。从她的近作来看,想象力依然是她作为诗人最核心的才华,从繁复的意象中,她试图寻找诗歌与这个世界最本质的联系,从中提炼出带有哲理品质的内在要素。对于意义深度的苛求,使她的诗给读者理解带来了挑战。但也有明晰之作,如《218班唱黄河大合唱》,从一群美好少年的激情合唱中,她看到了其血液的沸腾和品质的坚强。《一周岁》更是妙不可言,从刚满周岁的孩子的视角观察周遭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可爱。
  苏贤月是更年轻的写作者,她的诗继承了传统文学简约、典雅、重审美意象营构的特点,自觉着力于对想象世界的拓展和对语言的修持。《祈盼》的背景是一场人间灾难,因为在当下,“武汉”已不再是简单的地域所指,或者说其名称所衍化而来的悲壮色彩和惨烈性已人所共知。这首诗在人们普遍的心理基础之上避开“祈盼”的缘由,巧妙地用大自然现象来指代灾难,将宇宙万物的运行置于同一个整体之中考量。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含蓄,拒绝直白,事物之间隐秘而千丝万缕的联系经由想象的催化,找到规律的互通之处,对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增加了更为丰富的视角和维度。   楚雄年轻一代的作家能够自觉将自身才华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主潮相统一,关注时势大局,投身时代洪流,体贴民心所向。苏文韬的小说《山那边我的家》聚焦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以一名离乡打工又返回故乡的青年人眼中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展开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倾情书写。小说主人公是来自省城社科院的副研究员陈天祥,他到乌石寨担任扶贫工作队长,有着知识分子的倔强,书生气十足,不懂虚与委蛇,认准的事就要干。因是学者的缘故,他往往能看到一般行政官员所难以看到的文化的价值,于是在保护彝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甚至不惜与县领导争吵。小说创设的情境主要集中在陈天祥与副县长的分歧,以及为动员彝族村民约乍阿苴一家搬迁而遭遇的拒绝,可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们普遍面临的阻力与压力。小说最后以陈天祥在自然灾害中的牺牲结尾,凸显了一位驻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劳累与奉献。小说线条清晰,详略得当,叙事明快,对于涉及脱贫攻坚的相关背景知识也拿捏得准,体现了年轻作家的博学好思。作为学院派的苏文韬,从事专业研究之余仍勤奋地写作了大量小说,以现实主义笔法返回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精神深处,去挖掘深厚的文化内蕴,自觉将民族传统与时代责任担在肩上,体现了新一代写作者可贵的人文品格。
  王莹的《阿猛》是一篇拟人化的动物小说,以一只水蛭的视角和经历,打开动物世界的窗口,它们也有如人类一般的喜怒哀乐,也在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和居住的“世外桃源”。由于它们靠吸血为生,与人类是一种敌对关系,因此生存环境不断遭遇人类的破坏,最终殒命火海。但是万物共生的世界,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任何微小物种的消失,都会破坏整个生态鏈的平衡。小说在结尾描绘了一个和谐美丽的新家园,正是作者对于生态认知的一个体现,加深了此文的思想性。另外,叙事的流畅也是这篇小说的亮点,把一个故事叙述得条理清楚,引人入胜,这是成就一篇小说最初的基础。作者还是在校学生,还将接受严格的写作训练。
  本文论述到的几位写作者,多是活跃于当下文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楚雄青年作家。他们或作诗,或写小说,或坚守传统现实主义,或以现代派技巧提升作品艺术品质,均表现出严肃的创作态度,没有丝毫玩弄文学的劣习。从作品内在的精神主旨到外在的表达形式,都朝着健康的方向努力,力求在思想的掘进中实现艺术质量的提纯,而且已显出愈益成熟的迹象。假以时日,相信他们必将大有可观。
  作者简介:杨荣昌,1982年生,现供职于楚雄师范学院办公室。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评论110多篇。出版《批评的体温》和《攒动的群山》等学术著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李 夏
其他文献
破碎书  没有什么会无故折断,一切发生  都是缓慢坚定的  年幼时,模拟飞翔  假设自己雪白且有翅  是鹭鸶,鹳鹤,或者是  更轻盈一些的,芦苇,蒲公英  然后用一整个青春期降落  降落。在人群里  天空还是很蓝,很蓝  一片云的落地  需要很多场大雨的决绝  在南方  无尽的集合,包括  热带雨林,亚热带阔叶林  树丛边缘低伏的灌木  午后的骤雨  与连续停水的废旧工厂  在两点钟交汇  红黑色
期刊
我们会把手里从事并赖以生计的事叫作“活路”。早先,在村子里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要去哪点?我要去地里头做点活路。那时,我并未认真体会过“活路”一词的深意。当我亲自体会时,方知“活路”之难。  新年的第一天(1月25日),我推开门时迎接我的是一片雪白。我欢快地叫着:“妈!快起来!下大雪了!”多年在外上学没有体验过下雪的我,踏着厚厚的雪奔到村外,看着白茫茫的大地,是那么美好!我刚想掏出手机拍照,却听到
期刊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家中姐弟三人,两个姐姐和我,我是家中的独儿子。  我味蕾对月饼的记忆,要从儿时说起。每年的中秋节前,奶奶和妈妈都要带上家里种植的小麦磨的面粉,还有种植的菜籽榨的油,土鸡蛋,芝麻和白糖,到离家四五公里之外的县食品厂打月饼。  家中孩子多,唯恐打少了不够吃,每年都要用七八公斤面粉去打月饼。打好的月饼背回家后,用三扇簸箕才能盛放。晚上我闻着月饼的香味睡觉,总睡不踏实,经常在夜里起来偷吃
期刊
光与影  落日余晖洒落下来  穿过枝丫  形成斑驳的光影  投射到地上  像是黄昏贩卖的最后一点温柔  太阳渐渐被远山吞噬  世界的最后一丝余亮也被吝啬地  收起  我站在窗前  看窗外破败的路灯漫不经心地闪  着光  电流的声音吱吱作响  而后便暗了光  屋里的灯光探出脚去  企图重新冲走黑暗  月亮在一旁观望  悄悄将星子打翻在夜空  霎时间银光四溅  衬得夜空明亮  于是地面有了万物的影  
期刊
(一)  成为河流  成为风,成为雨  成为一些温柔事物  低垂,倒伏,哀哀地  不说话。开口也是轻声细语  脉搏细密温热,血液缓慢流动  三百六十五天一个循环  缜密地保护自己脆弱的骨架  不知晦朔,不知春秋  每个佚名都是一声叹息  (二)  月亮是一个问句  上面住着拙劣诗人  和一台洇墨打字机  一些残篇断句  在夜晚悄悄漂流  或许去往北方  偶尔也想掏出爱来  和世人肝胆相照一会儿  
期刊
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这座桥承载了历史和未来。我心目中的桥就是被嘉人敬称为撒落在哀牢山中的“彩虹”,那一座座横跨大大小小江河之上的桥梁,承载了多少人的梦,它执着地坚守呵护着无数往来行人的生命。  双柏山高箐深,境内沟壑纵横,特别是嘉的山川河流,高山峡谷那可是嘉的地标记忆。嘉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有山必有箐,有箐必有水。《乾隆嘉志》记载“嘉属在山隅,非高坡即邃箐,箐必有河,非桥莫渡,桥久遇
期刊
“穷亲戚”的温饱梦  “穷亲戚”是我姨奶奶家的儿子,乳名叫富贵,家住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闫屯,靠山而居。外婆和他母亲是姊妹,我称呼他为表叔。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叫表叔“穷亲戚”,后来听外婆说:“姨奶奶是她们家最小的一个妹子,嫁到闫屯后,家庭本就不好,加之姨姥爷也是没有什么手艺,不外出务工,好吃懒做,导致家里越来越穷困潦倒,最后表叔也因此放弃读书,辍学了。”听完外婆的述说后,我终于明白“穷亲戚”的缘
期刊
月光,铺满卧室的满心空寂。夜来香,洁白瑕玉举过头顶,高擎一树馥郁在秋的每一个瞬间。怒放无所顾忌,在自己生命的角落。缕缕夜风,盛满梦境花香。比夜更浓郁,弥漫梦呓的潮汐澎澎湃湃。  听,在睡梦的边缘。兔街河隐约着,遥远暄腾,昼夜不歇,浸透半坡漫山的茶香,回味悠远绵长。哀牢深处,你可以与一座山对酌“花石头”,也可以与一条河豪饮龙街小灶酒。携手礼社江,唱和着雄浑的哀牢史诗,奔腾千年万里。  听,在睡梦的边
期刊
一  有一只公水蛭,他叫阿猛。阿猛有光滑柔软的身体,不同其他水蛭身上的长条纹,他身上的黑黄条纹呈现一只眼睛的形状。阿猛曾问过妈妈条纹的由来,然而妈妈并不知道,只说他一出生就带着,是个怪胎!阿猛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怪胎,他觉得背上的条纹很好看,特别是当阿猛身子缩成水滴状时,就像一个真的眼睛。阿猛认为这是个很好的保护,因为人类小孩看到阿猛时,总会吓得哇哇大哭。这让阿猛觉得很自豪。  阿猛的家原本住在河边的
期刊
1  2020年3月26日上午9时30分,李登山走到天堂口,生命关闭了快门,他不再摄影,即将粉墨离场。  他还有光,迷离的晨光,亲友的目光。新冠病毒把他最后的捕影者请到花圈焚化炉旁。百余花圈匍匐着,以接地气的姿态,传递艺术和艺术家的气息。远一些,是目光,血浓于水的,与子同袍的,艺以修身的。  逆光在眼前扯出七彩的光圈,耳畔一山山松涛低回,牵出一段电波——十多天,许是二十多天前一个清晨,他打来电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