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寄相思

来源 :金沙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332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家中姐弟三人,两个姐姐和我,我是家中的独儿子。
  我味蕾对月饼的记忆,要从儿时说起。每年的中秋节前,奶奶和妈妈都要带上家里种植的小麦磨的面粉,还有种植的菜籽榨的油,土鸡蛋,芝麻和白糖,到离家四五公里之外的县食品厂打月饼。
  家中孩子多,唯恐打少了不够吃,每年都要用七八公斤面粉去打月饼。打好的月饼背回家后,用三扇簸箕才能盛放。晚上我闻着月饼的香味睡觉,总睡不踏实,经常在夜里起来偷吃月饼,把床弄得一片狼藉。
  偷吃月饼后,次日都会被母亲发现,一般上午放学回家就会被母亲批评。而每次批评,奶奶总会护着我,为我争气。“月饼打回来就是给娃娃吃呢嘛,娃娃嘴馋多吃两个咋个啦!你好好地说给他,不要吃了遍床都是,就是了嘛!你骂他整什么!”
  妈妈见奶奶这么向着我,有气无处发,埋怨奶奶:“妈,你总是什么都护着他!”奶奶则笑着对妈妈说:“我就这么一个乖孙子,不护他护谁呀!”待妈妈转身走后,奶奶就会亲切地对我说“阿佬(阿佬,姚安方言,指长辈对晚辈的昵称),想吃月饼你拿就是啦!就是不要到床上吃弄得一床都是,不然你妈又要骂你啦!”
  那时我就觉得奶奶对我最好,可心里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在我偷吃月饼这件事上,妈妈总是这么严厉。
  直到几年后的一个中秋节我才弄明白!
  奶奶勤俭持家,爸、妈也传承了淳朴的家风。
  因为家中每年中秋节都要打月饼,也就不再另外购买。我依稀记得,那一年中秋节,在单位工作的姑妈托人捎回来一袋月饼,是一些包装简单的火腿月饼、洗沙月饼和伍仁月饼。妈妈担心被我偷吃后,到了中秋节全家没有吃的,特意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
  一直等到中秋节的晚上,妈妈才拿出月饼,爸爸打开被月饼的油浸湿的包装纸后,露出一层一层酥皮,我闻到月饼特有的清香,馋得直咽口水。
  我伸长脖子盯着月饼,只见爸爸用刀轻轻地将月饼切开,小心翼翼地先递给奶奶,然后是妈妈,最后对我们姐弟三人说:“我们都喜欢吃月饼外层的酥皮,把馅留给你们吃!”年幼的我们体会不到父母的疼爱,还认为是理所当然。我第一次吃月饼的馅,觉得特别好吃,至今我的味蕾还保留着月饼的记忆。
  我们姐弟三人吃馅,爸爸他们吃外皮,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是月饼的外皮也一定很好吃。我匆忙放下手里还没有吃完的馅,抓过一个月饼,几下子打开包装纸之后一口咬下去,味蕾除了感受到外皮的酥软和麦香之外,口味特别的平淡,外皮的口感和馅料相比,相差甚远。
  我失望地放下月饼说:“不好吃,我不想吃啦!”一旁的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阿佬!那么好吃的月饼你还嫌不好吃,吃一口就不想吃啦,不能这样糟蹋粮食!”奶奶说完将我吃剩的月饼切开分给爸爸和妈妈接着吃,他们把月饼轻轻地捧在手中,小口小口地细细品尝,吃完后还把粘在手上的月饼残渣——其实就是一些碎屑,也抖落口中一起吃掉。
  这一刻我忽然醒悟,其实爸爸他们都知道月饼的馅好吃,但他们宁可吃月饼的外皮,也要把最好吃的馅留给我们。还有我偷吃月饼被妈妈批评,不是妈妈小气,也不是舍不得让我吃,而是妈妈心疼那些被我弄得满床的碎月餅,心疼那些被我糟蹋的粮食,一时间我羞愧不已。
  在我13岁那年,奶奶因病去世。奶奶走后我再也听不到“阿佬!阿佬”亲切的呼唤声,也结束了我每天放学回家冷嘴就热饭的好日子。亲爱的奶奶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日思夜想,经常在梦里梦见奶奶,奶奶依旧是那样不停地忙碌,任凭我“奶奶!奶奶!”的叫个不停,但奶奶就像听不到一样,而我却常常在梦里哭醒。十多年过去了,奶奶慈祥的面孔和亲切的笑容,深深的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父母日渐老去。“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然而现在的我们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拼,一大家子这些年来一直都是聚少离多,每年回老家陪父母过中秋节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
  工作再忙,我每年也要挤出时间回家一趟,哪怕是陪父母吃顿饭,听他们唠唠家常,也能了却我的心愿。但都不凑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节前,就只能提前陪父母过中秋节。当我把爸妈最爱吃的大红饼切开恭敬地递给他们时,他们清淡的口味却已经适应不了月饼的高油和高热量,只能是象征性的品尝几口应应节气。爸妈年轻时想吃却舍不得吃,省着给我们姐弟三人吃,到老了想吃却吃不了,我顿时有些伤感。短暂的相聚之后又要分离,让古稀之年的父母饱受相思之苦的煎熬。
  有一次返程时,母亲悄悄对我说:“你爹他话不多,但他经常在我面前念叨,他最想念你这个小儿子啦!你有时间多回来陪陪他!”母亲的一番话,犹如针扎一般刺痛我内心深处,一种难言的痛涌上心头,不禁潸然泪下。
  作者简介:赵利忠,1981年生,楚雄人,自由职业者。
  责任编辑:李 夏 马 博
其他文献
喜爱夏天,爱它热烈鲜活,和它的丰饶多姿。在于它的色,也在于它的声。  在這远离湖海的内陆,入夏,山方现朗润,万物也才彻底活了过来。那之前,雨水无暇浸润的野地山间,只有执拗的草木浮着三两轻绿浅粉,其它,不过是漫山枯燥黄草和干涩空气。哪有朱自清《春》里那般叫人心砰砰跳的“渐渐的……渐渐的……”更别提,久居喧嚣的小城,朦朦胧胧间就过了四季,对于春夏秋冬,就是冷了加袄、热了减衣,哪里激得出那么多的感慨和念
期刊
秋天的缺席者  一粒一粒堆积成山的稻谷  我一见就满心欢喜  一包一包金黄的苞谷,挂满院子  我一见就心生爱恋  而我羞于谈论农事  这些年,久坐于室  我是秋天的缺席者  我已。皮肉细嫩,老茧褪去  使用锄头和镰刀  这一祖传的技艺  只能在白纸上,画饼充饥  喜欢  喜欢深秋,故在九月出生  喜欢花朵,故乳名叫小九芳  喜欢彝族,故在楚雄出生  喜欢山,故在高峰山下出生  喜欢水,故在石者河畔
期刊
一  “喜宝,快起来,我们得走了”。奶奶在灶屋里喊。麦粑粑的香味一阵阵地传来,我使劲把眼睛眦开一条缝。窗外黑洞洞的。翻个身,继续睡觉。  伴着墙上新贴的图画继续入梦。草如碧丝,小溪亮晶晶的奔跳。高柳垂杨,树下那是谁呀!丝帛般的衣裙随绿烟缥缈。  “起来了”。奶奶的声音再次传来。屁股上随即挨了一巴掌。我一骨碌翻身起来,晕头转向跳下地。乱草似的头发被一把揪起,三下两下扎起个鬏鬏,旋即被拖着出了门。  
期刊
每个日落都是我给未来的信  留着一半  金黄色镶嵌锄头上的青草  生根发芽,瓜熟蒂落  每个落日都是我写给未来的信  在水边搭一个客栈  摇椅无风自荡,村庄飞出白色的鸟  过夜的人问我一间房几吊钱  我笑着伸手  握住穿过屋顶的夕阳  住一晚上,只收一道光  七弦琴  月亮只照进一半  从九连环里抬起头,芭蕉树打湿脸  凌晨,零下  七弦琴声准时响起,绕住月光  长安刚过了秋天,寒剑蒙上一层雾  
期刊
不记得最后一次和母亲收割庄稼,是收了谷子还是花生?不记得我家最后一次杀年猪是哪一年的哪一天?不知道无法进城的老水牛最后被转卖到哪里?我只知道我在浮生里所做的事,无不与家有关,我喜欢那个山旮旯,做梦也只回到那个家,我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之上买的家,竟然一次也没有梦到过。  如果你最近回过故乡,你会发现祖母的裹脚布,祖父的烟锅,爷爷的犁头,父亲的录音机,奶奶的木衣柜,妈妈的针线篮,儿时用过的葫芦瓢,放牛装
期刊
一  “母亲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在众多关于对母亲的尊重与赞美的描写、表述中,我向来非常认同不知出自哪里的这句老话。  我1996年中专毕业被分配到某单位工作后不久,从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当中,我内心就深切感受到:自我呱呱坠地那一天起,母亲,一直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我的整个世界。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冬天的上午,我到县上一单位办事回到家,想认真洗洗手,顺便也洗把脸,去去灰尘。遂进了家里的卫生间,打
期刊
1  那时彩云长成大象。天空与梦  并无瓜葛,多边形的旧丈村  被闪电的妄念抚慰了心智  有人推窗,用脑骨的文火煮茶  企图以诗为鞭子驱赶肉体的风暴  2  乌鸦漫唱,黑云的肉体实沉  野樱花挥拳打掉甜蜜。长空落下来  次第退还豪猪簪、猫眼,领头羊的角  抵达海平线之前,安装鳞片  借鱼鳃复制深水的呼吸  3  从海深处移民,村庄带来龙宫  长生店和养心阁,册封灰烬  以及落魄诗人谱好的钟声  第
期刊
1  爷爷明显老了,两颊上的肌肉原本是紧靠鼻子的,现在,松了,摊开了,仿佛是领导肌肉的神经在岁月里走了那么漫长的路,疲劳了,不再管理那些肌肉和皮肤,随它们四处漫游。一想到他一天天衰老下去,我心里就难受。不过,他灼灼的目光,十足的精力,又安慰了我。  老柿子树的叶子直立着,阳光在上面闪烁,像一群星星在舞蹈。院子里静悄悄的,偶尔,一两声脆嫩的鸟鸣滴落到院子里,更显出寂静来。爷爷坐在屋檐下的轮椅上,微闭
期刊
破碎书  没有什么会无故折断,一切发生  都是缓慢坚定的  年幼时,模拟飞翔  假设自己雪白且有翅  是鹭鸶,鹳鹤,或者是  更轻盈一些的,芦苇,蒲公英  然后用一整个青春期降落  降落。在人群里  天空还是很蓝,很蓝  一片云的落地  需要很多场大雨的决绝  在南方  无尽的集合,包括  热带雨林,亚热带阔叶林  树丛边缘低伏的灌木  午后的骤雨  与连续停水的废旧工厂  在两点钟交汇  红黑色
期刊
我们会把手里从事并赖以生计的事叫作“活路”。早先,在村子里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要去哪点?我要去地里头做点活路。那时,我并未认真体会过“活路”一词的深意。当我亲自体会时,方知“活路”之难。  新年的第一天(1月25日),我推开门时迎接我的是一片雪白。我欢快地叫着:“妈!快起来!下大雪了!”多年在外上学没有体验过下雪的我,踏着厚厚的雪奔到村外,看着白茫茫的大地,是那么美好!我刚想掏出手机拍照,却听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