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64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友人悼念刘锡庆先生的文章,忽想起许多的往事。我最后一次见到刘先生大约在十年前,后来音讯甚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眼前一直闪动的是他那个高大、朗健的身影,连同远去的那段岁月,一切仿佛离今天不远。
  我与刘锡庆只是泛泛之交,相处的时间也非常短暂。但在京城的教师中,他是一个可以深谈的前辈,旧式文人的遗风,在他那里也有一些。他的离去,给了亲朋不小的忧伤。翻看微信里朋友的挽联,想起古人“仰视天之茫茫”之句,不禁暗生感叹。
  北京的学界有几类教师,一是只躲在象牙塔里,和世风不甚接触,埋头在自己的学问里,所谓为学术而学术者是。二是社会活动家,参与各类的文化活动,在媒体上颇为走俏。但刘锡庆先生不属于这两类人物,他沉浸在学术里,却又关注现实。一面深染学理之趣,一面又在当下经验里寻觅审美的新意。这使他与学院派区别开来,也与流行的批评家大为不同。所以酸腐的理念和时髦的词语在他那里是看不到的。
  北师大文学院有着很深的民国学术传统,但到了刘先生这一代,风气已经大变。张梦阳回忆录里说,他入学的时候已经是反右运动之后,许多名师因为是右派不能上课,刘先生作为新人开始成为教学的主力之一。刘先生留校,政治上定然合格,这是那时候的必有的要素。但他的学术思想,却与前人有衔接的地方。我们看他文章中对于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论述,都有一种血脉的联系,而他自己也是自觉汇入那样的传统的人物。这在那时候是很难得的选择,他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与恪守这样的传统有关吧。
  九十年代,我偶尔参加一点文学批评的会议,我们便渐渐熟悉了。他的口音是纯正的京味儿,声音听起来很美。我们见面的时候,都很客气,自然也没有彼此厌恶的那些套路。印象里他十分低调,很少和人去争论什么。他讨论当代问题的时候,看法往往和主流的意识相左,所思所想,是另一套话语。但他不去强迫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只是提示大家注意作家的个性化的生长的可能,那语调背后,总有些余味慢慢缭绕着。
  有一次在红螺寺参加小说的评奖,我与先生隔壁而居。那次会议上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对于作品各持己见。刘先生是组长,他听了大家的意见,显得耐心和气,与众人微笑地商量着相关的话题。我发现他是一个很能听不同意见的人,其宽厚、包容之心,散出旧式学人才有的古风。他的协调过程让众人十分舒服,且得出了大致相近的结论。会议结束后,他把我找来商量工作的一些细节,自己亲自写出评语。和他谈天可以毫不拘束,好像是久违的朋友一般,全没有长辈的架子。人与人以神遇而得心愉,乃至达到无话不说的程度,是一大幸事。儒家所说的仁爱者,当属于刘锡庆先生这类人物。
  那一次会议上得到他赠送的一本关于散文的专著,对于其学术兴趣和基本思想才有所了解。大致说来,他的散文理论有一种个人主义精神,是与一般教科书不同的审美意识。行文中置陈言于体外,得妙意于心中,许多思想都逸出了学院派的藩篱,对于僵化的左倾写作模式有一种本然的抵制。刘先生的研究文章通透、自然,于古今的文章脉络有一种切实的心解。他从先秦谈到五四,对于文章的气韵、格调、文体有一种贯通式解析,把握现代散文的起伏之迹,殊多真言。九十年代初,他就一再强调散文的文体意识,并对于极左的思潮颇为警惕。他的许多学生后来在文学探索的路上走得很远,也易让人联想起这位老师当年的熏陶。
  他对于新出现的作家的文本十分关注,一些活跃的新人很快被写入散文的教材里。能够感受到他对于文坛单一色调的忧虑,在他的眼里,希望出现没有被污染的新一代,则是按捺不住的渴望。
  忘记在哪一次聚会上,听他谈论文坛的情况,颇为兴奋。他向我介绍新发现的几个学者散文集,大加赞赏。而对于几个有争议的作家的评价亦颇公允。他对于那些异端者的文字的欣赏,看得出其内心的热度。一个忠厚老实的人,思想却在异端者流的韵致里,这是刘先生耐人寻味的地方。
  他的许多学生都是我的朋友,有时候也偶尔参加他们的聚会。有一年他从南方回来,邀我和张梦阳、李静等人小聚。席间讲起文坛新出现的思潮,他关切得很,好似也疑虑重重。那时候他的几个弟子思想是较为活跃的,他担心受到一些冲击,并强调包容的重要性。他不去刻意表述自己的主张,但你能够感受到他的主见,而同时自己又能够努力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存在。他知道自己这一代人的限度在哪里,故能够避免武断的产生;又会虚心去瞭望陌生的存在,和时代的某些鲜活的精神就暗自吻合了。这时候他的快乐,从其语气里可以感受一二。在教学的时候,这种感受都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们。
  作为从“文革”过来的一代人,他的许多学术思考,都留下了与那段记忆的搏斗的痕迹。那些灰暗的经验成了他思考新的文学的内因之一,他的奔涌的神思乃对于早期记忆的挣脱,而审美意识最为深切的部分,都与此有关。这种执着的学术努力,和今天一些浅薄的学术言论比,显得异常凝重。这可以说是我们了解那一代人的精神入口。
  现在,刘锡庆先生已经长眠在遥远的南国,走完了他一生的道路。那里有比北方更多的绿色,环绕他的,是花草的馨香。知識人生的一生,有的写出境界,有的活出境界。刘先生是两者兼有之人。在我所结识的学者中,他算是一个微笑的异端,可谓学林中苦苦的探索者。经历过“文革”风暴的人,大凡还能独立思考和写出新的文字者,乃因为有人性的定力。他们的内觉之深,后人未必了然于心。现在想来,这些在今天越发显得珍贵。那是风暴后留下的奇迹,对于这一代人的经验,我们所知所思,的确都很不够的。
其他文献
一百多年前的炮声,给天朝大地带来了灾难,也同样带来了文化——与中华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西式餐厅,外国的唐人街,汉字热,也昭示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其中,“人”作为纽带的作用至关重要。  所谓文化,是一个民族,或是多个民族长期发展下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民。而两种不同的文化和平共处,因其本身的独立性和地域性,这种和平来得异常艰难,正如一山不容二虎——
期刊
“滴滴滴——今年是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华诞。”  “滴滴滴——有信息”  信息是上司发来的:“小李呀,以《大国崛起》为主题的稿子马上就要定下来了,你还要拍几张反映祖国变化的照片,要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哦!”  接到任务后,我拿起相机,开着我的小飞船,“嗖——嗖——”两下就来到了曾经的贫困山区——大凉山。在某张老照片里,大凉山上光秃秃的,一个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小朋友,满脸灰尘,望着镜头憨
期刊
张华,1934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55年到西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西北大学中文系主任。著作有《鲁迅和外国作家》《爱情自由的历程——鲁迅·胡适·郁达夫·徐志摩的爱情婚姻与家庭》,主编《中国现代杂文史》《中国杂文大观》等,曾在《美文》开设专栏。(下文称:老张华)  张华,生于1954年3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78.01-1
期刊
我们的生活,  可以远离尘嚣。  森林中有树木窃窃私语,  流淌不息的小溪似万卷书籍。  神的教诲寓于路旁之石,  世界万物皆蕴含着启迪。  ——莎士比亚《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引子 朝圣者说  丙申立冬第二天,井冈山上冰雪聪明的女画家舒仪致短信,说做了一个好梦。  “昨晚梦见姐姐在山中弹琴,是一架玫瑰紫的钢琴。姐姐弹琴的时候,那些琴键跳起来,全部在空中舞蹈。琴声美妙无比。仙乐飘飘,只应天上有。”
期刊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过程,亦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艺术。如金石甚妙的“三本大书论”让我们懂得,人的一生要读书架上的“有字之书”,读天地之间“无字之书”,读人世间最有灵性的“心灵之书”。正所谓“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唯有在读书中感悟,在实践中运用,在感悟中升华,才算是读透了人生这本书。  现今的人类能够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祖先发明的文字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文字,仅仅通过口口相
期刊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龙应台如是写道,一阵心酸,蒋方舟在《我和我妈》中提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则是“很残酷”,“偏要到很多年后,当自己在他人眼中也有了衰颓的势头,我们才发现父母的睿智。”就像现在流行在社交网络上晒父母盛年时的照片,其实也是一种枉然的补偿。”  而在我看来,这种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已经成年的我们,是时候重新翻开长辈这本书,以更加平等的身份
期刊
如今,世界是越来越小了,仿佛触手可及;世界也是越来越大了,填充着新发现的或者新生长的各种事物。對于写作者而言,这本应是件好事。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面对似乎在靠近却又是渐远的世界,很多作家慢慢失去了写作的重心,如此,写作的失衡就成了作家创作的一种常态。在此状态下,将自己的眼光退回一些,依旧退到自己的内心,退到自己周边的事物,倒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尤其是,散文都是以“我”为叙述主体加以展开的,写
期刊
陈忠实离开我们一年了,他是我们的同志、朋友、领导、前辈。我们在此开追思会,深深地怀念他。斯人已去,精神长存,这是我们要说的,也是我们真切体会的。一个人有了巨大的能量,此能量就会在他生前身后都充满于这个世界。  就在省作协这个大院生活、工作的柳青、路遥、陈忠实,也完成了他们传奇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伟大的一生。记得沈从文墓碑上有几句话,意思是“文之星斗、人之赤子”,他们三位也是如此。都是属于中国当代文
期刊
尼采认为,艺术上敏感的人总是面向梦的现实,根据梦的景象解释生活的真义。自古以来,梦以其玄幻神秘的意味,变化莫测的意象,富有创造性的意境,格外受到文学艺术的青睐。文学史上不乏以梦为主体,或以梦言情抒怀的文本。《齐物论》中,梦蝶之后的庄子曰:“若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在此,庄子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的真实性的思考——孰真?孰幻?两者有本
期刊
「甩锅心理」 来自煎蛋网所刊作者CliffBao文章,討论到底有多少人相信星座说,某网友说:“人们聊星座也未必真的很相信,而是潜意识的一种甩锅心理,例如想说某人很倔,又不想承担说这话的责任,就说某星座的人都是倔脾气,意思是‘这可不是我说的,是星座就有这说法’”……这里的“甩锅”说,怕也是一种话术吧 ?不然,那些难听的真相更无出头之日。  「你希望你的城市有一款属于自己的字体吗」 来自爱范儿消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