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儿童少年的特点进行小学体育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科学地对待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教学素质化目标,又使体育教学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认为,应当重视学生差异的存在,根据学生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在班级授课中把集体教学与个体化教学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课堂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必须采取与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差别施教。
  【关键词】体育教学 差别施教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一、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上好体育课,對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少年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少年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少年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儿童少年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另外,在固定跑台上练习跑步时,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小学生不宜采用。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但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便发展耐力素质。
  4.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人体对空间定位和对时间感觉的能力有关,也和速度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性游戏和各种基本体操等方式,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5.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或范围。儿童少年关节的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发展柔韧性的练习。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根据素质发展的这一年龄特征,发展柔韧素质应从小抓起,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柔韧性与肌肉力量的相互关系,如年龄小做体操“桥”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韧性差,而是躯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体素质的状况是衡量小学生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儿童少年来说,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单一的练习会造成机体发展不均衡,体育教师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以利于他们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中,任何项目的实施和展开都离不开人员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良好的合作可以促进一个项目的顺利展开,有时合作意识的培养会对一个项目之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是集体运动的项目,比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等,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队员之间形成默契的配合,只有在充分配合与合作的情况下才能使整个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摘 要】中学体育教學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体育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圆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应研究的课题,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运动的兴
群体性踩踏事件作为风险社会中的一大灾难性事件,虽并不是新兴的突发事件,但却从未真正杜绝。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作为研究切口,分析了群体性踩踏事件的发生是风险主
【摘 要】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  【关键词】中学 美术欣赏教学 审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术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的操作的实践性等决定着他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  美术教学中,要注重个性的培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教育课程,不仅要
导读:许多音乐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体舞、小乐队、游戏等,因此我们应把个体创造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要尊重个体发展,又要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如为了在合唱时获得和谐的声音,幼儿需要听着琴声和同伴的歌声不断调节自己的音高。  音乐教育学科是以音乐艺术为基础,同时又兼跨音乐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幼儿音乐教育是在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它是
【摘要】所谓美术才能指儿童对形象中的线条、明暗、结构、色彩等方面而引起情绪变化的感受,并具有美术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如绘画、泥塑、雕刻、折叠等。那么怎样及早地发现孩子的美术能力,并及时加以培养和教育呢?笔者在此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美术 儿童 才能 发现 培养  当今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术方面的才能,能够涂涂抹抹,写写画画,甚至长大后能成名成家。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组织进行细胞外钙受体(CASR)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量分析比较,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
【摘要】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对高校网球教学进行改革,必须认识到现阶段教学方法存在的陈旧性和局限性,从高校教学实际出发,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入全新教学理念。本文,基于当前高校网球教学现状,从教学方法研究、情景教学导入、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探索式教学突出学生主体以及推动教学现代化五个方面探讨网球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期对推动高校网球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该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涉及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凋亡、突触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