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词语教学例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高年段词语教学只有遵循“明其意——悟其情——知其理——得其法”这样的发展方向,才能增强词语教学的有效性。否则,我们的词语教学只会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关键词:词语教学;屏障;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94-1
  【前言】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精彩的词语教学能让学生“明其意、见其境、感其情、悟其神”。然而,我们的课堂却少见这样的词语教学。绝大部分的词语教学停留在“明其意”的层面,使得词语教学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词语教学这一难以突破的“屏障”的呢?下面就《青海高原一株柳》中的词语教学案例略谈一二。
  【教学实录1】
  (出示文章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生铁铁锭吗?知道它是什么颜色吗?
  生:没见过,不知道什么颜色。
  师:老师出示一块生铁,这个颜色就是深青灰色,同学们,这段文字中作者对树干和树枝颜色描写用了“生铁铁锭的色泽”,其实生铁铁锭的色泽就是一种深青灰色,作者为何不直接用“深青灰色”来写柳树树干和树枝的颜色,而要用我们都不知道的“生铁铁锭的色泽”来描写柳树呢?
  生:用这个词能让我们感觉到这株柳树的树干和树枝像生铁一样坚硬。
  生:因为作者用“生铁铁锭的色泽”更能体现出这株柳树的坚硬和生命力的强大。
  生:这个词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株柳树生长的缓慢。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铁是炼出来的,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柳树,说明这株柳树生长很不容易,非常缓慢。
  师:这种表达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一种对这株柳树的敬佩之情。
  师:这个段落中,还有哪些词语,给你有这样的感受?
  生:还有“苍郁、深沉、锻铸”这些词语。
  师:作者是带着对这株柳树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来描写树干和树枝的颜色,对树叶的描写也是如此,一起读一读对“柳叶颜色”的描写。
  ……
  【教学实录2】
  (出示)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师:读一读这句话,说说“绝不宽容”一词用得好在何处?
  生:(无语)
  师:“宽容“一般是用来写什么的?
  生:写人的。
  师:这里是写什么的?
  生:在文中是用来写天气(气候)的。
  师:文中写什么绝不宽容什么?
  生: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绿色的生命。
  师:这个“词语”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生:把“气候”当成人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青海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
  【案例分析】
  一、解读教材不够细致,导致词语教学一叶障目。
  要想突破词语教学的屏障,首先是要慧眼“识词”,要善于扑捉那些有教学价值的词语。如何去扑捉有教学价值的词语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要求的精神实质。带着《课标》中高年段词语教学的精神,我们再来看《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散文以凝练、厚重的文字,大胆的猜测与想象,将一株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粗壮的柳树呈现在人们眼前。从本文表达上看,文章既有词句华丽流畅、气势磅礴的工笔细描式的实写,又有天马行空、大刀阔斧式的想象,还有厚重蓬勃的直抒胸臆。可以说,文字凝练、厚重、富有张力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柳树工笔式外形描写中“生铁铁锭的色泽、苍郁、深沉、锻铸”等词语极富感情色彩,也是极富教学价值的词语。案例中,教师采用替换词语的方法,通过比较不仅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树枝、树干的颜色,而且感受了颜色所富有的坚硬的“质感”,领悟了这个看似普通的词语所包涵着作者的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铁铁锭的色泽”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青海高原恶劣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生长的情态。这样的词语教学,是一个由了解词意到感悟词情,再到领会表达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形”入“情”,悟“情”得“法”的过程,突显了词语的张力,增加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中浅尝辄止,导致词语教学软弱无力。
  阅读教学中,我们的词语教学停留在“明其意”这个层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只考虑了学生读懂内容的需要,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需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教学的要求也应随之提高,需从词语的“修辞、炼字”等角度教会学生赏析词语。由于新旧两版的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关于修辞知识教学没有明确要求,于是小学阅读教学中“不宜谈修辞方法,不宜教表达手法”等言论让我们的教学固步自封。这种毫无反抗意识的盲从也是我们词语教学难以突破屏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案例2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绝不宽容”一词用词的精妙。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还是能感悟“绝不宽容”对青海高原恶劣环境的表达效果,也实现了学生鉴赏词语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诵读是语文第一教学法,其独具魅力,最为本色,最为有效,但其在实际课语文课堂中却越发鲜见。现虽经大力倡导,语文课堂上教师对诵读的采用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其中却充斥着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的诵读,这大大阻碍了诵读作用的发挥,影响了诵读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诵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于诵读有效性的一些体悟——教师有效的诵读指导和灵活的诵读形式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诵读;必要
摘 要: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和传承。深化儒家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德育修养,已经成为当下拓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路径。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在呼唤回归,回归育人的原点,回归教育的本真。这一场回归的变革,让众多的人自然而然将眼光投向了构筑民主精神支柱的儒家文化,在最具中国特色,最具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中,去选择最能表现学校办学目标、最能代表自身学校特色又最能获得最佳社会认同的普世特质符
摘 要:  由于古代诗歌远离当代生活,时间久远,语言的跳跃性很大,意象比较模糊,加上目前的学生对古代诗歌读得较少,鉴赏能力较弱,所以解读诗歌的情感历来是广大学生学习的一道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诗歌题目、关键意象、关键词句、创作背景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诗歌;思想感情;解读;密码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9 -01  
摘 要:本文从我校教师在长期教学中积累、总结出来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六要素教学法入手,分析探讨了六要素教学实施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六要素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03-2  近年来,我校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认识到,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开始,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能体
摘 要: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撇去新课程改革中那些华而不实的想法和做法,从现实而又功利的角度来说,我们可否找到一种便利的能在短期内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同时起作用的方式呢?本文从文学小报入手尝试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小报;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文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选择教学内容、采取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探讨了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70-1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以下,结合本人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关于导入的方法。    一、通过实验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的心理,他们一般都爱观察,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新奇的事情,如一些鲜明、生动的实验。在观察
摘 要:口语交际课堂上,不少学生“金口难开”、“惜字如金”,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怕而不说;有的学生会说,因缺乏兴趣而不愿说;有的是准备不足,无话可说。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搭建互动平台,训练学生“能说”; 引导交流技巧,培养学生“会说”,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漫谈;口语交际;训练;有效途径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教学过程为依托,通过时事导入,设疑激发兴趣,创新激发兴趣,让学生跳出枯燥的苦海,快乐的学习政治课,让学生爱上政治课。  关键词:思想政治;乐学教育;重要性;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7 -02   据调查:90%的学生不愿学习政治课,他们认为政治课枯燥乏味,而且比较空洞。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当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利用电化教学技术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电化教学;思想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95-1  新课程教学提倡丰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而借助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