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双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bol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低排螺旋CT对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24例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病例<包括原发性肝癌61例,肝转移癌45例,肝脏胆管细胞瘤7例,肝血管瘤73例,肝囊肿25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3例>的临床和双排螺旋CT资料,分析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生部位,数量及CT平扫及增强后表现。结果 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清或不清,增强后可有程度不一的强化或不强化。本组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各自大都有自己较典型的CT征象,结合临床大多能做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结论 基层医院低排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 肝脏 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双排螺旋CT 多期扫描
  螺旋CT横断扫描图像具有很好的密度分辨率,可准确定位,可很好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其扫描速度快,和不间断的图像采集特点,患者可在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整个肝脏扫描,清除了呼吸移位导致的病变遗漏,并能得到最优的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图像。我院自2007年5月至目前采用双排螺旋CT对800余例肝脏患者进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通过对其中的224例资料较完整的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双排螺旋CT表现进行了分析,以探讨低排螺旋CT在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4例中,男168例,女 56例,年龄32~78岁,平均56岁。本组61例肝细胞癌,7例肝胆管细胞癌,其中35例为病理穿刺证实,本组肝转移癌45例,其原发肿瘤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肝血管瘤73例,三期扫描表现典型,一年至数年经CT或超声复查无明显变化。肝囊肿25例,局灶结节性增生3例,大多无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经半年~三年复查,无明显变化。
  1.2方法 采用沈阳东软Neusoft双排螺旋CT扫描机,检查前禁食4h,扫描前30min常规口服清水500~800ml,扫描层厚7mm,小病灶层厚选用2~5mm。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采用三期扫描,动脉期选在开始注药后25s开始扫描、静脉期于65s扫描、延时期选在注射结束后5~10分钟扫描,对比剂选用碘海醇(300mg/ml),总量按1.4ml/kg体重计算,一般总量为80~100ml。
  2 结果
  2.1原发性肝癌61例,肝右叶41例,肝左叶20例,单发45例,多发16例,肝脏体积增大15例,局限性膨隆37例,有乙肝及肝硬化病史53例,61例选择可数病灶79个。病变形状大多为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病灶大小:<5cm 24个,5~10cm 35个,>10cm 24个,边缘清楚36个,不清43个。79个病灶中低密度67个,混杂密度12个,密度较均匀37个,不均42个,有22个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无强化7例,较均匀强化15例,不均匀强化39例,本组CT增强扫描强化的54例其曲线均较典型。
  2.2 肝转移癌45例,全肝侵犯18例,肝右叶21例,左叶6例。数目:单发14例,多发28例,弥漫3例。病灶形态大多为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仅2个,弥漫3例呈“雨打沙滩”样表现。病灶大小:大都在5cm以下,等于或大于10cm者仅15个。大多病变为低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增强扫描后无强化5例,较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28例,其中呈周围强化18例,出现牛眼征[1]5例,当肝实质增强达到峰值时,上述病灶密度均下降,延时扫描均为低密度。
  2.3 肝胆管细胞癌7例,部位左叶6例,右叶1例,均为单发,CT平均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低密度肿块,2例肿块内出现钙化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轻度强化,3例表现为延时强化。
  2.4 肝血管瘤73例。部位:肝右叶57例,肝左叶16例,单发56例,多发17例,73例共95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91个,不规则形4个,大小:直径<5cm 74个,5~10cm 17个,>10cm 4个。密度:均为低密度,密度均匀71个,不均匀24个,其中病灶中心有更低密度者16个。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或结节状,乳头状,条块状强化,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本组行延时扫描均呈等密度充填。
  2.5 肝囊肿25例,部位:全肝3例,肝右叶14例,肝左叶8例。单发8例,多发14例,弥漫3例,病变形态均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均为低密度,CT值0~16Hu。增强扫描均无强化,肝实质期上述病变密度更低,边界更清。
  2.6 肝局灶结节性增生3例,部位肝左叶2例,肝右叶1例。均为单发,病变均为稍低密度的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增强密度逐渐下降,中央的瘢痕组织和向周围放射状分布的分隔纤维无强化而呈低密度区。
  3 讨论
  3.1 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CT征象
  3.1.1 原发性肝癌,单发多见,病灶形态多数为圆形,类圆形,少数呈分叶状,个别为不规则形。病灶边缘与肿瘤生长方式密切相关,以膨胀生长为主要的增长较慢,压迫周围肝脏组织或周围纤维组织反应,形成假包膜。如假包膜较厚,在CT平扫图像上表现为一圈透亮带,即所谓的晕圈征。绝大多数为低密度影,也有等密度及高密度影,其内有时可见更低密度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数边缘不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很快出现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CT值迅速达到峰值,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开始升高,肿瘤对比增强密度迅速下降,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降,肝实质反而呈高密度影,全程对比增强呈“快进快出”征象。 3.1.2 肝转移癌 常表现多发病灶,大多为圆形,椭圆形,少见分叶状及不规则形,密度均为低密度,不均匀较多,三期动态CT扫描见动脉期呈不规则边缘强化,门静脉期可出现整个瘤灶呈不均匀强化,少数肿瘤中心为低密度,边缘强化成高密度,外周有以稍低于肝实质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的牛眼征[2]。   3.1.3 肝脏胆管细胞癌:病灶以单发为主,CT平扫时表现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实质病灶,多数大于5cm,部分病灶内可见不规则点状或斑片状钙化,手术证实其点状高密度灶并非肝内胆管结石[3]。增强扫描早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增强中晚期可见到病灶有不均匀强化,其中坏死区域无强化。
  3.1.4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单发,呈圆形,CT平扫显示肿块密度均匀,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较大的病灶部分可显示中心部分的瘢痕结构呈低密度。增强后动脉期多呈均匀高密度,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下降,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病灶边界往往不清楚。中心瘢痕可有延迟强化为其特征[3]。
  3.1.5 肝血管瘤:单发多见,病灶形态为圆形,类圆形,密度多为均匀低密度,其中可有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以边缘向中心扩展,三期动态CT扫描动脉期见病灶自边缘开始出现斑片状、结节状对比增强灶,增强密度高于肝实质,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门脉期对比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使整个肿瘤增强,这时增强密度可逐渐下降,变为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早出晚归”的特征。
  3.1.6 肝囊肿: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圆形、椭圆形,边缘清楚,呈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0~18Hu,无钙化。对比增强后,囊内无对比增强,在周围强化的肝实质衬托下,囊肿境界更加清楚,囊壁菲薄一般不显示。
  3.2 鉴别诊断
  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肝局灶结节性增生在平扫时常无特征性,除非很典型,否则很难鉴别。当病灶周围有小结节灶并有硬化改变,甲胎蛋白阳性,增强时有不均匀强化,时间密度曲线呈速生速降型,延时扫描无充填,淋巴有转移时,要考虑肝癌;转移性肝癌绝大多数有原发癌病史,结合病史不难鉴别;血管瘤大多在增强时从病灶周围向中心扩展,有快进慢出,逐渐充填的征象。局灶结节性增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动态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定性能力较强。中心瘢痕延迟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胆管细胞瘤早期强化不明显,增强中晚期可见到病灶有不均匀强化,如CT发现肝左叶较大病灶,特别是其内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肿瘤远侧肝内胆管扩张,结合临床无肝硬化病史,AFP阴性者,应考虑胆管细胞癌的可能。肝囊肿有时与单纯包虫囊肿不易鉴别,结合流行病史与包虫免疫试验鉴别,确诊多无困难。
  总之,大多数肝脏肿瘤及肝瘤样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容易,极少数诊断较为困难。
  参 考 文 献
  [1]吴恩惠.医学影像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9.
  [2]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07,431.
  [3]周康荣.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89.
其他文献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是2O世纪9O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护理新理念和工作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发展。循证护理的发展,对传统的中医经验护理是巨大的挑战。为此 可将循证护理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中医护理,发展循证的中医护理。循证中医护理可弥补传统中医护理的不足,加快中医护理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专业化和现代
期刊
摘要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的心理护理也运用到临床,由于社会劳动结构的改变,农村务工人员的增加,对村留守的老人、儿童这类人群住院手术的心理护理,成为护士的心理护理主导方向。2009年以来,对这类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留守人员 手术 心理护理  1、患者术前心理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动随着病情、年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不同,产生不同的心理
期刊
关键词: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护理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人一生中的患病率为6%【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观念和内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简称LA,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且住院时间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共施行LA4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期刊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名义经验;董燕平  慢性心功能不全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所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把慢性心力衰竭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症,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的结果,心力衰竭的特点是呼吸困难、水肿和乏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河北省中医院董燕平教授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期刊
宫外孕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法简单、方便,对病人创伤小,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71例宫外孕患者行保守治疗。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建立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1例病人,年龄21-38岁,平均27岁,停经30-58天,B超示:无宫内妊娠,输卵管包块直径﹤4cm,未发
期刊
【摘要】 目的: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文仅就脑出血的病理、诱因、常见的先兆症状,从临床角度对脑出血的诊断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旨在促进临床医生对脑出血和其他疾病症状的鉴别,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对基层临床工作有所启发或指导作用。  【关键词】 脑出血的病理;诱因;先兆症状;临床的诊断;并发症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
期刊
摘 要:目的 促进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全面康复,减轻或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程度,使之最大程度地回归社会。方法 在对患者实施康复和护理过程中,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注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结果 解除患者心理障碍,能够积极配合临床药物及其他治疗。结论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心理需要 心理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经治疗后,除遗
期刊
摘 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药行业药品品牌的开发和管理已受到制药企业的高度重视,除去新产品的开发和上市作为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外,对已上市产品品牌的成功建立和维护,也日益成为制药企业占领市场、保持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方面。成功的品牌管理已成为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为企业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品牌管理在制药行业中的意义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制药行业药品品牌策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制
期刊
摘 要:宫外孕 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临床习称宫外孕,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1]。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当其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导致孕妇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被视为孕妇具有高度危险的早期并发症。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76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经正确、及时地治疗和护理,获满意疗效。为了保护输卵管
期刊
摘 要:高压氧治疗在我国开展已近40余年,特别是在内外科,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在妇儿科的应用仍处于相对迟缓的状态,本文着重介绍了高压氧的治疗机理及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增强人们对高压氧的基础知识和治疗理念,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合并症和后遗症。  关键词:高压氧婴儿氧舱 治疗原理适应症  《Abstrct》:HBO treat developedis near fivth year,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