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兴趣,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略作探讨。
  一、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语言要生动,将死板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
  课堂上语言要生动,而且还应配合和谐的形体语言,形体语言是一种最原始的语言,也是一种最为生动吸引人的语言,它能将许多抽象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并且收到十分好的效果。其实新课导入法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问题悬疑法或趣味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兴趣。讲授相似三角形应用时,如一开始就设下悬念,问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用一个五分的硬币测出月亮离我们有多远?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到“证明”这节课时,先问学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会想到折纸法、剪拼法、度量法,然后进一步问这样剪拼起来恰好就是一个平角吗?度量的三个内角和,会不会是179°或181°呢?怎样才能让人确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呢?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新课内容。
  (二)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自信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持久存在的内在动力。学困生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缺乏毅力,自卑感强。教师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数学,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变以往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心态为“我要学”的主动心态,同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采用激励性语言, 进行分层次的激励和帮助。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扬长避短,并给予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的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进取心。即使将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言放弃。
  三、从成功的喜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又将回指给人注入新的活力,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摸索学生心理底限,增加数学解析的条条通道,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即使学生偶尔回答还不够准确,解答还不完善,教师也不应有丝毫的责备,而应去发现他们的一丝丝亮点,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而以成就为动机的学生坚持学习的时间会更长些,即使遇到挫折,也往往会归结于自己不够努力,他们一心想获得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在学校里成就动机强的学生一般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学生往往会失去这方面的动机,把动机转向他们感兴趣的其它事情上去。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可能以两种方式来达到目的,试图获得成功和试图避免失败。试图获得成功者在遇到挫折后,动机增强,他们往往更加努力以还取得成功,而试图避免失败者在遇到挫折后动机水平降低。总而言之,适当的成功或失败都可以增强后续学习的动机,但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尤其是对中差生来说,进一步的失败会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则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
  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喜欢他所教的课,就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促进和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五、练习要多样,还要重视实践活动
  在数学练习中要采用多样的题型,使练习内容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另外,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了平均数问题后,可以解决歌唱比赛的评分问题,学了比例尺后,可利用地图算算家乡到旅游胜地的实际距离等等。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能巩固书本知识,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興趣激发出来,数学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他文献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进行联想、转化、探索、推理能力的一种主要手段。总而言之,变式就是在较为复杂的背景下隐现数学模型的标准形象。  变式训练的必要性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识记数学知识,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能。就是说,当我们授完一个或几个数学模型知识后,只要学生记忆、背诵这些数学模型的特征
摘 要:“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现在很多的小学科学课堂,猜想只是作为一种形式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  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呢?以下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
摘 要:众所周知,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习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基本构成,教学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这个职业的感受、专业水平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重视课堂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方法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
摘 要: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呢?这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信息技术;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它主要就是培养小学生对这一科目的学习
摘 要: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在英语学习中,语感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从语感的定义入手,介绍了培养语感的几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感;语言氛围;口语交际能力  一、语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英语的语感是人们对英语的语言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感情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
摘 要:体验、理解、应用是学习数学最重要的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快乐体验,熟练应用,充分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知识的力量,从而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
摘 要:口语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训练。在学生口语练习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还要能够有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要努力找出能够有效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刻变化,小学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学生的英语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学行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表现为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学行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表现为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其重要特征是已
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rn原文: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