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而精心预设则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我们的教学到底从哪里开始,该如何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精准预设,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下面就以“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为例谈谈我在实践中的认识和感悟.
一、遭遇教学尴尬,寻找学习起点
【教学片段】
出示主题图: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购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一共有多少根?
教師还没来得及问完问题,学生们就们迫不及待嚷嚷道:我知道!我知道!一共60根玉米!太简单了,我早就会了.看着孩子的回答,教师追问:怎么算的?学生们抢着回答:二三得六,后面添一个零.有一个零就添一个零,有两个就添两个……
学生频频争语,以炫耀自己的不学而会,课堂一时陷入嘈杂混乱.而此时教师尴尬无语,是佯装没有听见学生的发言?还是简单敷衍一下,继续原来的预案?置身这样的课堂场景中,如何才能既尊重学生,又能让数学学习真正的发生.
【教学反思】
反思上述教学片段,为什么课堂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产生教学内耗,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已有知识估计不足.教师预案中学生是一张白纸地走进教室,起点是都不会计算20×3,然后通过摆小棒操作按部就班的学会怎么计算.由于教师疏于学生真实起点的分析,课堂出现问题也就理所当然了.
【追问】“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在哪?
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并不是单纯的“一无所有”地走进课堂,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经验,都影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我们应打破“零起点”的教学惯性思维.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困惑是什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碰到的困惑,教师要及早发现,研究对策,优化教学设计.最后还要了解学生还想知道什么,提升什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真实起点,找准最近发展区,准确定位,精准预设,做到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而真正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课堂真实而生动的进行.
通过前测、访谈,本节课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为:
1.绝大部分学生已能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基本掌握算法.
2.基于算法背后的算理学生不明白,并且对于算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3.在运用口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口算的思维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简单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运用学习起点,调整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找准了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之后,及时调准教学预设,关注原有知识经验的转化,更好的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知识经验的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重视已知,于无疑处追问.
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其说“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一节新授课,不如说是表内乘法后的一节乘法计算延伸课.
预设:课件出示读书节三年级奖品采购清单:铅笔:一盒20支3盒,笔记本:一本8元40本,星星:一盒800个2盒.
教师: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列出乘法算式.会计算吗?没学过为什么都会了?【评析:这样的追问,逼着学生去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深入思考两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都会了那这节课我们干什么呢?
结合学生回答,提出本节课的目标:1.充分交流每个同学是怎么计算的.2.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算的,还得知道这样算的道理.【评析:针对学生的不学而会,明确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同时蕴含着算法和算理的有效整合.】
(二)聚焦未知,向困惑处追溯
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是暴露学生思维的场所.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从算理的直观理解到算法形成的过程,是具体形象逐步抽象的过程.基于学生已基本了解算法但不明算理的学习起点,我将本节课的新授过程首先设为基于算法追寻算理,然后再明晰算理优化算法.
学生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预设:(1)20 20 20=60.(2)2乘3等于6,3乘0等于0,所以就是60.(3)2乘3等于6,再在末尾添0.
第一种把乘法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来计算,大家能够理解.第二种用3分别去乘20的每一位上的数,是我们后面要学习的笔算乘法的方法.着重讨论第三种明明是2乘3等于6,为什么在末尾添0就可以了?这样算的道理在哪?在学生对算理似懂非懂,表达不清时出示“每盒两捆,有三捆铅笔”的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图中你能看出2×3的意义吗?2其实是什么?2捆就是2个十,2个十乘3等于6个十就是60.谁能完整说一说?谁还会说?同桌说一说.在理解20×3的算理后,学生自主讨论交流8×40,200×8的算理.
【评析:本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算法,但对算理却“道不清,说不明!”此时恰到好处地引入情境图,借助形象的支架,从“2—2捆—2个十”顺理成章地疏通了“算理、算法”间的关系.让孩子从原有的知识认知迁移到合理科学的算理理解,这就是孩子思维的提升与进步】
(三)沟通算理,在总结中提升
借助直观情境图,对算理从直观到抽象的表达,学生理解并逐步熟练这种抽象表达的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过程.不论是整十数乘一位数,还是整百数乘一位数,它们的算理都是一致的.但理解算理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算理内化,举一反三,形成算法.
(四)重组练习,与对比中感悟
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想想做做”中的口算练习对学生已然不存在挑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对原有练习进行重组、改编、提升.
总而言之,教学就是一门艺术,真实而有效的课堂是面对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最大限度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真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把课堂教学灵活延伸,才能使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让数学学习真正的发生.
一、遭遇教学尴尬,寻找学习起点
【教学片段】
出示主题图: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购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一共有多少根?
教師还没来得及问完问题,学生们就们迫不及待嚷嚷道:我知道!我知道!一共60根玉米!太简单了,我早就会了.看着孩子的回答,教师追问:怎么算的?学生们抢着回答:二三得六,后面添一个零.有一个零就添一个零,有两个就添两个……
学生频频争语,以炫耀自己的不学而会,课堂一时陷入嘈杂混乱.而此时教师尴尬无语,是佯装没有听见学生的发言?还是简单敷衍一下,继续原来的预案?置身这样的课堂场景中,如何才能既尊重学生,又能让数学学习真正的发生.
【教学反思】
反思上述教学片段,为什么课堂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产生教学内耗,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已有知识估计不足.教师预案中学生是一张白纸地走进教室,起点是都不会计算20×3,然后通过摆小棒操作按部就班的学会怎么计算.由于教师疏于学生真实起点的分析,课堂出现问题也就理所当然了.
【追问】“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在哪?
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并不是单纯的“一无所有”地走进课堂,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经验,都影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我们应打破“零起点”的教学惯性思维.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困惑是什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碰到的困惑,教师要及早发现,研究对策,优化教学设计.最后还要了解学生还想知道什么,提升什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真实起点,找准最近发展区,准确定位,精准预设,做到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而真正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课堂真实而生动的进行.
通过前测、访谈,本节课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为:
1.绝大部分学生已能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基本掌握算法.
2.基于算法背后的算理学生不明白,并且对于算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3.在运用口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口算的思维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简单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运用学习起点,调整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找准了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之后,及时调准教学预设,关注原有知识经验的转化,更好的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知识经验的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重视已知,于无疑处追问.
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其说“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一节新授课,不如说是表内乘法后的一节乘法计算延伸课.
预设:课件出示读书节三年级奖品采购清单:铅笔:一盒20支3盒,笔记本:一本8元40本,星星:一盒800个2盒.
教师: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列出乘法算式.会计算吗?没学过为什么都会了?【评析:这样的追问,逼着学生去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深入思考两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都会了那这节课我们干什么呢?
结合学生回答,提出本节课的目标:1.充分交流每个同学是怎么计算的.2.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算的,还得知道这样算的道理.【评析:针对学生的不学而会,明确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同时蕴含着算法和算理的有效整合.】
(二)聚焦未知,向困惑处追溯
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是暴露学生思维的场所.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从算理的直观理解到算法形成的过程,是具体形象逐步抽象的过程.基于学生已基本了解算法但不明算理的学习起点,我将本节课的新授过程首先设为基于算法追寻算理,然后再明晰算理优化算法.
学生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预设:(1)20 20 20=60.(2)2乘3等于6,3乘0等于0,所以就是60.(3)2乘3等于6,再在末尾添0.
第一种把乘法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来计算,大家能够理解.第二种用3分别去乘20的每一位上的数,是我们后面要学习的笔算乘法的方法.着重讨论第三种明明是2乘3等于6,为什么在末尾添0就可以了?这样算的道理在哪?在学生对算理似懂非懂,表达不清时出示“每盒两捆,有三捆铅笔”的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图中你能看出2×3的意义吗?2其实是什么?2捆就是2个十,2个十乘3等于6个十就是60.谁能完整说一说?谁还会说?同桌说一说.在理解20×3的算理后,学生自主讨论交流8×40,200×8的算理.
【评析:本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算法,但对算理却“道不清,说不明!”此时恰到好处地引入情境图,借助形象的支架,从“2—2捆—2个十”顺理成章地疏通了“算理、算法”间的关系.让孩子从原有的知识认知迁移到合理科学的算理理解,这就是孩子思维的提升与进步】
(三)沟通算理,在总结中提升
借助直观情境图,对算理从直观到抽象的表达,学生理解并逐步熟练这种抽象表达的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过程.不论是整十数乘一位数,还是整百数乘一位数,它们的算理都是一致的.但理解算理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算理内化,举一反三,形成算法.
(四)重组练习,与对比中感悟
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想想做做”中的口算练习对学生已然不存在挑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对原有练习进行重组、改编、提升.
总而言之,教学就是一门艺术,真实而有效的课堂是面对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最大限度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真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把课堂教学灵活延伸,才能使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让数学学习真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