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53-01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二、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传输数学文化
  
  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使学生深受感染,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勾股定理的教学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三、情境教学要贯穿实践性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角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固着点",但由于它们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想到要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进行一番研究,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说理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
  
   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材料。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27-01    新形势下的课改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向从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掌握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新教材编写体系中安排了与之对应的探究活动课,但是由于长期习惯于接受学习、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和教材内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24-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新一代人的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作为基础课程中的小学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20-01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高中思想政
期刊
摘要:音乐是拉丁舞的灵魂。理解和应用好音乐是提高拉丁舞技术的重要环节。拉丁舞爱好者只有深刻地理解不同类别舞蹈的音乐内涵和特性,依据舞蹈的风格特点,发挥自身的技术特长,才能更好地表现拉丁舞的艺术风采,有效地提高拉丁舞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音乐 拉丁舞 应用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34-02    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运动不断深入人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38-01    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对话”已成为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语文课堂里的对话,是师生借助语言进行的思维转向,分享彼此的人生体验;是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的理解和反思;是学生在平等与合作的平台上用自己的眼睛通过文本这个中介观察世界、了解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培养语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期刊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45-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和源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47-01     古人云:学贵知疑。学生生疑,是学生的积极思维的表现,也是他们深入钻研的标志。通过学生的提问,老师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逐步诱导他们巧妙地越过他们认知道路上重重阻碍,有效地防止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从而使他们一开始就直接获得真知灼见。教师在具体地实践活动中,要用兴趣的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自主质疑 自主评价 自主发挥 自主获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46-01    一、自主交流 体验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50-01    教育学生从小练习书法,把字写规范、端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搞好书法教学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基本知识与技法的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有着六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是一个蕴量丰富的艺术宝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写字教学中要把基本知识和基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58-01    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初中化学课程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改变学生单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