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人们对孩子们的教育不再是关注成绩水平,学校和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能力教育和文化传承教育,因此传统文化教学开始被家长和教师所注重。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们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帮助孩子们建立爱护文化、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精神,以此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和创新,所以,每个教师都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和教学相结合。但是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非常的枯燥和无聊,单纯地讲述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会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提不起足够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倦、抵抗等消极的学习心理,因此,本文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52-02
体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们提升身体素质、体能素质、耐心和毅力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教学也开始被学校和家长所重视,作为幼儿园教育,此时的孩子都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展体育教育,能够从小就培育他们健全的体格、良好的体育习惯,让他们以后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体育教学对于幼儿十分的关键。然而在体育教学中,也有很多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中华的传统文化有很多都和体育精神相关,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培育幼儿们的体育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等全面的素养,并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目标。
1.中华传统文化下幼儿园体育教育现状
(1)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由于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过于枯燥和无聊,幼儿们一般天性好玩、爱动,对于学习这些离自己距离较远、偏理论知识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普遍比较低,所以在幼儿教师教授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幼儿们缺乏主动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导致传统文化教学的参与性较低。归根结底是由于幼儿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太低,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思考如何提升幼儿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此来提升他们对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2)幼儿体育教师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
许多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时候,采用的方法都是在教授体育课的过程中为学生们讲述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幼儿们记下这些理论知识,并学会传承。这样的融入方法不仅十分的枯燥和无聊,还导致幼儿教学十分的小学化,其实幼儿因为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比较低,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的时候,应该采用多种的方法,并结合幼儿接收的范围,才能够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3)幼儿园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低
传统文化不是一个专门的课程,它不像语文、数学、美术一样,并列为教学的必修,所以幼儿园在教授传统文化的时候,通常都认为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内容,不会充分地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所以幼儿体育教师也不会认真地了解传统文化、认真地分析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策略,导致传统文化融入的效率和效果都受到了阻碍。
2.基于传统文化下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策略
(1)提升幼儿体育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基于传统文化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引导策略、融入时机都和传统文化结合到体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幼儿园要关注到幼儿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只有幼儿教师充分重视和认同传统文化,才会认真地去探索和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并研究如何基于傳统文化开展体育教学,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体育教师开展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融入”为主题的培训和讲座,在会上,邀请一些专家参与,为幼儿体育教师讲授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传授基于传统文化开展体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幼儿园还可以设立专门的以“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校园研究小组,让所有的体育教师参与到小组内,邀请一些专家和优秀的幼儿体育教师担任组长,小组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分析和交流,在小组研究中慢慢地提升幼儿体育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幼儿园还可以和其余的幼儿园进行联合,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题,邀请两个学校的幼儿体育教师进行互相的交流、参观和学习等等。
(2)在体育教学中营造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想要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中华的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还要重视体育课堂上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和情境,在传统文化氛围良好的环境中开展相关的体育教学,学生们自然会潜移默化地被传统文化所影响和改变,慢慢的提升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和积极性,提起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从校园环境出发,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幼儿园可以通过设立传统文化主题墙,在主题墙上张贴一些传统文化活动的相关照片、传统文化的相关介绍、传统文化的相关展览等内容,让幼儿们通过这些主题墙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其次,学校还可以设定每月一次的传统文化学习日,让幼儿们在这一天不用上课,只要去参加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最后,体育课堂上,教师也要营造传统文化的
氛围,可以在介绍体育活动的时候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在体育器材上画上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照片、在体育馆里多摆设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物品等等,让体育课上也有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这样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的方法,让幼儿们沉浸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去感受和认识传统文化,提升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3)结合传统文化开展体育实践活动 体育教学,更多的时间是以实践活动开展的,体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即使是在开展幼儿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会注重让幼儿们进行体育训练、组织体育活动。因此,在融入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基于传统文化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不仅对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体育锻炼,还实现了融入传统文化的目标,并且通过这样有趣的互动来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幼儿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本校结合了这个中华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开展了以“亲子端午情浓浓家国情”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幼儿教师、家长和幼儿们都组成了一个大的家庭,他们在节日上共同的参与和玩耍,在室内学习传统文化、在室外感受节日氛围,他们一起缝香包、做游戏、包粽子、读诗歌,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进一项项活动中,使孩子们浸润在美好的体验中,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根”扎进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也让家园活动走向了更高的层次,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意象和内涵;在中秋节的时候,本校还开展了“喜迎中秋节大家同欢乐”为主题的中秋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中秋节上共同通过劳动来进行体育锻炼,在亲子活动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文化血脉,体验浓浓的节日氛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精神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将体育课堂和传统文化进行结合,有效地为孩子们开展传统文化教学,让幼儿们能够喜欢上中华的传统文化,主动的去发扬和创新传统文化,让中国宝贵的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獻
[1]陈玉莹,张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策与建议[J].才智,2019(30):183
[2]李玉倩.浅析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J].汉字文化,2019(20):184-185
[3]王丽玲,魏浩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11):122-124
[4]王敏.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J].甘肃教育,2018(24):74
[5]王少艳.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施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18):34-35
[6]李妹,刘涛.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区域环创的结合策略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8.24(02):96-99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52-02
体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们提升身体素质、体能素质、耐心和毅力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教学也开始被学校和家长所重视,作为幼儿园教育,此时的孩子都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展体育教育,能够从小就培育他们健全的体格、良好的体育习惯,让他们以后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体育教学对于幼儿十分的关键。然而在体育教学中,也有很多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中华的传统文化有很多都和体育精神相关,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培育幼儿们的体育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等全面的素养,并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目标。
1.中华传统文化下幼儿园体育教育现状
(1)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由于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过于枯燥和无聊,幼儿们一般天性好玩、爱动,对于学习这些离自己距离较远、偏理论知识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普遍比较低,所以在幼儿教师教授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幼儿们缺乏主动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导致传统文化教学的参与性较低。归根结底是由于幼儿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太低,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思考如何提升幼儿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此来提升他们对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2)幼儿体育教师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
许多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时候,采用的方法都是在教授体育课的过程中为学生们讲述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幼儿们记下这些理论知识,并学会传承。这样的融入方法不仅十分的枯燥和无聊,还导致幼儿教学十分的小学化,其实幼儿因为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比较低,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的时候,应该采用多种的方法,并结合幼儿接收的范围,才能够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3)幼儿园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低
传统文化不是一个专门的课程,它不像语文、数学、美术一样,并列为教学的必修,所以幼儿园在教授传统文化的时候,通常都认为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内容,不会充分地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所以幼儿体育教师也不会认真地了解传统文化、认真地分析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策略,导致传统文化融入的效率和效果都受到了阻碍。
2.基于传统文化下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策略
(1)提升幼儿体育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基于传统文化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引导策略、融入时机都和传统文化结合到体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幼儿园要关注到幼儿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只有幼儿教师充分重视和认同传统文化,才会认真地去探索和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并研究如何基于傳统文化开展体育教学,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体育教师开展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融入”为主题的培训和讲座,在会上,邀请一些专家参与,为幼儿体育教师讲授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传授基于传统文化开展体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幼儿园还可以设立专门的以“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校园研究小组,让所有的体育教师参与到小组内,邀请一些专家和优秀的幼儿体育教师担任组长,小组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分析和交流,在小组研究中慢慢地提升幼儿体育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幼儿园还可以和其余的幼儿园进行联合,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题,邀请两个学校的幼儿体育教师进行互相的交流、参观和学习等等。
(2)在体育教学中营造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想要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中华的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还要重视体育课堂上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和情境,在传统文化氛围良好的环境中开展相关的体育教学,学生们自然会潜移默化地被传统文化所影响和改变,慢慢的提升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和积极性,提起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从校园环境出发,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幼儿园可以通过设立传统文化主题墙,在主题墙上张贴一些传统文化活动的相关照片、传统文化的相关介绍、传统文化的相关展览等内容,让幼儿们通过这些主题墙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其次,学校还可以设定每月一次的传统文化学习日,让幼儿们在这一天不用上课,只要去参加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最后,体育课堂上,教师也要营造传统文化的
氛围,可以在介绍体育活动的时候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在体育器材上画上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照片、在体育馆里多摆设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物品等等,让体育课上也有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这样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的方法,让幼儿们沉浸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去感受和认识传统文化,提升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3)结合传统文化开展体育实践活动 体育教学,更多的时间是以实践活动开展的,体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即使是在开展幼儿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会注重让幼儿们进行体育训练、组织体育活动。因此,在融入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基于传统文化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不仅对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体育锻炼,还实现了融入传统文化的目标,并且通过这样有趣的互动来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幼儿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本校结合了这个中华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开展了以“亲子端午情浓浓家国情”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幼儿教师、家长和幼儿们都组成了一个大的家庭,他们在节日上共同的参与和玩耍,在室内学习传统文化、在室外感受节日氛围,他们一起缝香包、做游戏、包粽子、读诗歌,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进一项项活动中,使孩子们浸润在美好的体验中,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根”扎进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也让家园活动走向了更高的层次,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意象和内涵;在中秋节的时候,本校还开展了“喜迎中秋节大家同欢乐”为主题的中秋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中秋节上共同通过劳动来进行体育锻炼,在亲子活动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文化血脉,体验浓浓的节日氛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精神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将体育课堂和传统文化进行结合,有效地为孩子们开展传统文化教学,让幼儿们能够喜欢上中华的传统文化,主动的去发扬和创新传统文化,让中国宝贵的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獻
[1]陈玉莹,张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策与建议[J].才智,2019(30):183
[2]李玉倩.浅析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J].汉字文化,2019(20):184-185
[3]王丽玲,魏浩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11):122-124
[4]王敏.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J].甘肃教育,2018(24):74
[5]王少艳.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施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18):34-35
[6]李妹,刘涛.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区域环创的结合策略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8.24(0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