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该如何面对生存的本真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姿态介入现实,诗人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维度上建立诗歌伦理关怀,把对自己的关怀扩大至对社会的关怀,勇敢地承担起诗人的使命,这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当下很多诗人正在逐步复归写作伦理,将关注目光深沉地投向那些被很多人遗忘和漠视的社会角落,重新翻检出被遮蔽的生活真实与生存真相,用同情、理解和关爱去修复曾经一度紧张的诗与现实的关系。
  “她的灰尘飘过她的一生/飘过经幡一样的农家彩旗/她开始扫第二遍/玉米粒越聚越拢/扫帚越来越重/她站在灰尘中,又老了一点”(简《扫玉米》),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幅凄凉的晚景,这里面没有秋天收获的喜悦,却像是一个人毫无色彩和光泽的人生浓缩,单调而沉重。组诗中的最后一首《伍婆走了》,更是一种人生结局的真实写照,“她用惨白的脸/收走多年的蜡黄/她放下背篓,放下锄头/放下一生的佝偻/终于挺直了腰杆/和腿脚”,这样的“离世”,给我们的感受不是叹息,而是长吁一声,是一种放下艰难与苦痛之后的解脱。诗歌写作因为这样一种“向下”的姿态而获得展现生存真相的可能,尤其是将那些暂时还处在生活底层的人群的生存状态展示出来,将那些还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揭示出来,诸如“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面临的生存困境。“他在高高的脚手架上 堆砌着/一块 二块 三块……/这是他在城市的全部生活/只与数字有关/他悬空式地站着/削瘦的身躯 被他亲手垒高的墙/缩小 再缩小/回头就是城市的流光溢彩”(仲华《脚手架上的工人》),这是一幅千千万万农民工辛苦劳作的“剪影”,他们怀揣着脱贫的简单梦想,每天挥汗如雨,赚取着与自己劳动极不相称的薪水,还要承受着歧视和压榨,而城市永远是自己的“异乡”,也正是这样的“漂泊感”加剧着他们内心的苦痛与煎熬。麦豆的《失眠者》(组诗)、任明友的《打工那些年》(三首)、金国泉的《没拧上螺丝的月亮》(组诗)等,对打工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诸如梦想、伤痛、艰辛、沧桑、叹息甚至愤怒,都做出了深刻的表现。而刘泽安的组诗《留守而不流泪的村庄》,则更多地关注乡村的“留守儿童”问题,表现那些暂时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这一组诗也犹如充满着淡淡忧傷的小调,“一片,含在嘴巴 吹一段思乡曲/我和我的小伙伴都能吹上几首/不算很完美,那是乡愁在村庄的吟诵/一张,揣进妈妈的裤兜/害怕折皱,远远的乡愁”,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再让这些脆弱娇嫩的心灵去承受过多的孤独与凄惶。
  有人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存在一种“入微的平实”,也许它不依靠奇异的想象,也不凭借深邃的哲思,但是却总能在娓娓道来的语句间流露浓浓的诗意。生存,在哲学范畴是一个高深甚至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但是关于生存的思考,在诗歌中也许不用“玄之又玄”的苦思冥想,而是在我们身边——在每一个俯拾即是的事物中去发现,于素朴中“顿悟”。“颤抖的手,拿着针线/已追不上时代的生产流水线/那把生锈的剪刀,为多少鬼魂/赶制过鬼门关的门票/现在,他站在包谷地和稻田里/裁剪着所剩无几的光阴/大把大把的时光,种在山岗上/长满狗尾巴草,摇曳不定”(周明《四裁缝》),诗人也许并不是想探究生存的问题,但是却触及到生存的最大“秘密”——时间,当一个人生命中只剩下“时间”时,该是怎样的孤独与绝望啊!诗,应该如何面对生存的真相?也许有些诗人还在纠缠于诗歌的“复杂性”、“无限的经验”等表现手段,希望依托承载着缤纷的想象、情绪、思辨的句子达到对生存和生命的哲理思考。但更多的诗人则是将敏感的目光投诸满是“烟火气”的人间,并不刻意运用技巧,格调也不优雅,语言甚至都是原生的、粗粝的,但却依然能带给读者情感的触动和精神的震撼。我觉得,诗歌之所以如此,不单单是因为触及到某些生存的真相,更在于诗中那充溢的悲悯和爱带给我们的无尽的感怀与思索。
其他文献
诗人昌耀离开我们快二十周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诗格人品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里显现。多少次,我都会想起他瘦弱孤绝的样子走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任凭高原风吹起他的衣角,将他那突兀奇崛的诗思吹上他所到达的高峰。多少次,我都会捧着他的诗集,进入他与他的那个时代,他迥异闪亮的形象与他伟岸光辉的诗歌像一面镜子,照着我继续在诗歌的道路上咄咄前行。多少次,我都会在不同的诗歌活动场所介绍他和他的诗歌,希望诗人朋友们能
期刊
在诗歌创作与鉴赏过程中,人们谈论最多的是诗歌的话语方式。四十年来,汉语新诗经过朦胧诗的崛起、“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反叛、九十年代的沉寂、21世纪貌似繁荣的复兴这几个阶段的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下半身、垃圾派、新诗代、第三极等诗歌流派的纷争令人眼花缭乱,几乎所有的纷争首先论及的是诗歌的语言,而2006年的“梨花体事件”,更是令汉语诗歌以一种奇异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导致人们对诗歌产生诸多误解。因而透过
期刊
在比喻中获得安全感  “真正的船是造船者。”  “当一个人的心灵和品格熟睡,才会看清他的服饰。”  “爱情是兴致勃勃的外来客,是外来的自我。”  这些耳目一新的句子,是美国思想家、作家爱默生的名言与教导。  “名言与教导”都很乏味,好为人师、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但这三个句子打动了我,因为拥有诗的品质——意外,简劲,准确。  好的思想家应该有诗人的品质,比如孔子,谈论光阴的时候以河流作为比喻:“逝者
期刊
数年来,山鸿专注落叶这一抒写意象,写了一系列诗,先后在有限的平台发布后,如石击水,涟漪不断。他的诗被称为“落叶诗”,作者被称作“落叶诗人”。下面就从诗的美学力量、精神涵养及其必然性论述其价值。  一  诗歌的美学性是诗歌的艺术性,它主要体现在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上,是创作灵感、语言呈现、阅读觉知形成的感应和生机。只有作者与书写对象相互唤醒,才能创作出美的意象和意境,只有美的意象和意境,才能唤醒阅
期刊
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组成部分,宁夏诗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下,笔者从人物叙事、历史陈述、乡村书写三个方面浅析宁夏诗歌的地域性。  人物叙事  在人物叙事上,宁夏诗歌对于当地民歌的汲取与借鉴十分突出,此种风格的诗歌以朱红兵的《沙原牧歌》和王世兴的《莲花滩》为代表,其特点是诗句末端押韵,语言直白易懂,采用西部民间的日常语言,凸显宁夏地域风貌和人的社会生活。  朱红兵的《沙原牧歌》创作于50年代末,吸收
期刊
宁静之心  读李少君的诗始于论坛时代,记得有一次跑进他的博客,还曾大谈了一通浙东山水诗人大小谢。当时我发现,在对世界的统摄能力上,小谢胜于大谢,谢朓的语境具有史事与世事整合的景观,心灵的涵盖力不仅在自然和人生直接经验的维度上,还在另一维度,即吸纳社会生活之后的时空之思,这就给了我启迪。  《尼洋河畔》显示出李少君诗歌的一个创作特色,在事物之中,又在智慧之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场景的
期刊
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广西诗坛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扬子鳄”“自行车”和“漆诗歌沙龙”为代表的民间诗群,“相思湖诗群”“南楼丹霞”等高校诗群纷纷亮相诗坛,他们或是强调诗的本土性,或是以给生活“上漆”的态度,拒绝浪漫抒情与粉饰生活,或是以高校为阵地,聚集广西诗歌的新生力量,探索新的诗语……盘妙彬在此背景下进行创作,但却始终游离于诗歌群体之外,他因极具个性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期刊
1  在川渝两地的诗人中,蒋雪峰其实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机智的青年。他滔滔不绝的口水常常通过那部酒醉后被他摔来摔去的小灵通猛烈地灌向全国各地——很多倾听的耳朵灾情严重;很多写诗的夜半鬼哭狼嚎。而蒋雪峰的玩笑总是从自己开始,那些促狭的话语和酒醉后的豪情,带给兄弟们的除了欢乐还有悲凉:首先,江油并非天涯,它亲切而温暖;然后,江油堵满了伟大的寂寞,因为它无法承担诗人蒋雪峰的巨大孤独。  我所能够勾画的场面
期刊
读张慧谋的诗,如看天地间翱翔的鸥鹭,鸣声在耳,翔影在前,上下蹁跹灵动,穿插,衔接,弧线,祥光,由灰白而渐白,而终于与白云融为一体……多么神奇、神秘。欣赏鸥鹭的目光被牵引着,由近而至远,飘逸,杳渺,悠然神往,内心却留下了鸥鹭飞过的划痕……那是一片白,永远定格在天地间,那是一种玄妙的感悟,打开生命境域的层级维度。  读张慧谋的诗歌的时候,眼前便会闪现他的身影:清癯,儒雅,温和,满身的书卷气息,却又平和
期刊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群体的丛林里,以此确立和建构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被这些身份符号赋予生存的意义,是突围抑或缴械,终究难逃身份塑造的“外壳”。每一种身份宛如一张张名片,携带着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折射出个体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中的生存处境。读完本期“新现实·星现实”栏目的诗作,我们可以窥见这些作品呈现出的个体身份焦虑与生存困境。  个体身份的建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