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玉林市博物馆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参观玉林市博物馆——感受玉林的文化发展”微社团研学课程为例,论述微社团研学课程的实施方法:进行家校合作,结合本地资源,细化研学准备工作;寓教于行,多学科课程融合,多向度探索实践;展示多元成果,提升核心素养,彰显立德树人功能。
  【关键词】微社团 研学课程 家校合作 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
  《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微社团研学课程是综合实践育人的一种创新形式和有效途徑,我校开展“基于培养小学生责任担当精神的微社团研学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目的是寻找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实施微社团研学课程的过程中,我校基于本地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微社团研学课程“参观玉林市博物馆——感受玉林的文化发展”为例,具体说明微社团研学课程的实施方法。
  一、进行家校合作,结合本地资源,细化研学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微社团研学活动作为在校外开展的一种集体性实践活动,涵盖交通、讲解、操作、餐饮等各个方面,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须广泛吸引家长和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构建研学的协作运行与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微社团研学课程的实效性。我校组织教师研发研学活动手册,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吸引家长参与、献策和评价,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家长是协作者”的基本原则。我校微社团研学协作运行与保障机制如图1所示:
  “参观玉林市博物馆——感受玉林的文化发展”微社团主题研学活动以部编版教材内容为出发点进行跨学科整合,基于玉林市的本地资源设计活动背景、原则、目标等,通过微社团研学活动沟通课堂内外,把生活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课程相结合,使学科知识走出课堂,向社会延伸(见表1)。
  二、寓教于行,多学科课程融合,多向度探索实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微社团研学活动为学科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合适的载体,有利于推进跨学科学习。在活动过程中,不同学科教师充分进行跨学科整合,通过学习环境、场景的转换,从多种角度体现多学科教学内容,将各学科知识有机融入研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情境。当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面对特定的人、事、物时,其综合运用知识的动机才能被有效激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在“参观玉林市博物馆——感受玉林的文化发展”微社团研学课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课程研学活动。有的微社团成员写策划案、采访稿、宣传稿、调查报告,锻炼了语文综合能力;有的微社团成员进行摄影和绘画,提高了艺术审美能力;有的微社团成员绘制小地图,提高了空间思维能力……学生研学活动内容呈现图如图2所示:
  三、展示多元成果,提升核心素养,彰显立德树人功能
  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成果汇报是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深入了解南流江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开展实践活动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研学成果并进行交流汇报。例如,在结束“参观玉林市博物馆——感受玉林的文化发展”微社团研学课程之后,学生进行了“博物访记”“精彩笔尖”等成果展示活动(见表2)。
  进行成果展示之后,教师根据《玉林市玉州区东环小学微社团研学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颁奖,通过各种展示活动使学生的研学兴趣和自信心得到增强,促进“德”的内化与“能”的培养。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实践证明,多学科研学融合发展优化了教学过程,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落到实处,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一种有效途径。今后我校将继续发挥微社团研学课程在学科融合发展方面的优势,继续探讨更有效的推进策略。
  【参考文献】
  [1]禹明,刘道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陈向红.润泽美好心灵 奠基生命底色[J].江苏教育,2020(7)
  [3]郭宝华.基于地域资源开展语文研学旅行的研究[J].辽宁教育,2020(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课题“基于多元智能和项目学习理论的小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育模式研究——以玉州区东环小学微社团主题项目活动为例”(课题编号:143721917)及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晏光娜(1980—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寓言是一种独特且富有寓意的文体,建议教师从文体特点、寓言内容、寓言寓意等出发,设计寓言教学环节,发挥文本的范例价值,使寓言教学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文体特质 范例价值 寓言教学 《自相矛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03-02  有人说,寓言是一座渡人的桥梁,用简单的文字和故事传递丰富的内容,引领读者以至简的方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方法:重组教材,优化教学;融合资源,“串联”教学;拓展教材,充实文本,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重组 融合 拓展 教学资源 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85-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深入领会语文课标的精神,并根据实际学情,
期刊
【摘要】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为例,论述教出神话故事的“神话味”的策略:借助想象,描绘“神态”;把握语言,体会“神韵”;纵观全文,把握“神魂”,目的是提升神话故事文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神话故事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74-02  神话故事是小学中段之后语文课程常出现的内容,其以
期刊
【摘要】本文以《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与评析为例,论述在具体教学中借助多样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通过问题引入,回顾经验;借助图形,理解模型;多样变式,丰富模型等活动,借助图形操作、直观对比和反思迁移策略,引导学生感悟解决问题中“两积之和”的结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相遇问题》 整合素材 深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复习“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为例,论述提高初中英语复习课有效性的策略,提出运用视频、歌谣导入,在复习过程中开展游戏,运用思维导图、表格梳理知识,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设计练习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复习课 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69-03  学生大多不喜欢复习课,因为复习课的内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海上日出》一文为例,论述习作单元中经典课文教学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依托课程标准,了解单元编排用意;体悟遣词造句,探究经典语言样式;感知丰富意蕴,激发内心情感体验。  【关键词】经典课文 语文要素 习作单元 《海上日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12-02  在统编语文教材“单元主题读写一体化”理念的支撑下,习作单元中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为例,阐述通过“立足日常生活、经历多样活动、巧设引导问题、善用教学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堂 基本活动经验 数与代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97-02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身体会、记忆、联
期刊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第二课时为例,阐述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三个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以阅读链接的比较寻求思维变式、以语言建构尝试提升,创造了更有思维含量、更高品质的“四度”课堂。  【关键词】四度六步教学法 小学语文 高品质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52-04  统编语文四
期刊
【摘要】本文以面积解题为例,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用面积解题帮助学生理解运算定律、解平均数、求租船问题、进行数的计算等,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数形结合 面积解题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95-02  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形
期刊
【摘要】本文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论述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策略:立足生活,直观感知符号;善用比较,精确理解符号;综合实践,深刻体验符号。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符号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25-02  数学是一种符号化语言,符号的使用是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