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激发主体意识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激发 主体意识 探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教學过程营造成学生主体氛围活动的过程,把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主体意识能力提升的过程,使整个教学流程建构成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升华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一、构建师生平等的关系是激发主体意识的必要前提
  课堂教学要求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与个性差异。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双向性和人文性等特点。教师要允许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不要把一切程式化的理念强加给学生;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生犯错误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把划一的教育变为有个性的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个体差异,维护学生的尊严。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坦诚相待、共同探讨、教学相长。当学生的“老师”变为学生式的“老师”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主体时,师生在平等的前提下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得到有效激发,师生共同实现教学智慧的生成。
  二、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是激发主体意识的有效方法
  在自主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是主动的思考者、获取者,是多元信息的发出者、多种学习行为的践行者,教师是适时调适者、主动服务者、敏锐的倾听者和积极的评价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活动转向全面的心理活动,使其建构成师生认知、技能、方法、情感、态度、意志的综合活动过程。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建立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的作用。教学实践中实行“三多”“三鼓励”。即“多读,让学生的视野宽广起来;多思,引发学生的思维深刻起来;多练,激发学生的灵感创作起来。鼓励独立思考后的质疑问难、鼓励相互讨论交流分享、鼓励发表见解标新立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造意识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标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中确立五个基本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主体准备。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萌动对新知识的向往。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先让学生们畅述自己的童年趣事——有的说春天在墙洞里掏蜜蜂,夏天在树上捉知了,秋天在草丛里逮蚂蚱,冬天在操场打雪仗……有的说春天在公园里放风筝,夏天在湖里游泳,秋天在郊外采树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流露出对童年生活的怀恋。然后引导学生看看鲁迅的童年生活和读书生活是怎样的,学生们迅速进入境界寻找百草园里的美景趣事,寻找三昧书屋读书的片段。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青少年生活与鲁迅的童年生活进行对比,使学生们认识到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巨大变化。
  2、目标导向,激发主体调动。让学生明确并认同目标,产生求知欲望,在新旧知识转化上激发学习动机,调动主体积极因素。如,教《醉翁亭记》一课时,让学生根据对《岳阳楼记》的学习,和老师共同来确定这课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学生明确目标并认可,积极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
  3、质疑问难,激发主体参与。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启迪他们独立思考,明确思路,并投入释疑实践。如《赵州桥》一文中的“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中的“坚固、美观”是中心词,引导学生提问:“从哪些地方看出赵州桥十分坚固?”“赵州桥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赵州桥会十分坚固?怎样设计的?”等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引导探究,激发主体互动。利用小组、集体多层面、多角度交流信息、启迪思维,达到知识内化,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如教《变色龙》一文,让学生续写,首先学生各自独立完成——他们想象的都不同,然后同桌交流,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想象,启迪、拓展学生思维。
  5、达标检测,激发主体发展。回顾教学目标,抓住教学要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检测;适时拓展教学宽度,激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使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课文中既有生动的对话,又有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很适合演出。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将皇帝、大臣、骗子三种人的语言、动作、神态适当增加一些文字,将课文改编成话剧脚本,然后演出。通过表演,判断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人物的心理、性格特点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三、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是激发主体意识的重要保证
  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民主权、话语权,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积极参与讨论,开展百家争鸣,不盲从任何学说和结论。勇于革新,勤于思考,养成质疑问难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培养见地独到、敢为人先的勇气。真正感受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真正使每堂课都成为情感的课堂、信息交流的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并且能充分显示潜在能力的课堂气氛中,从乐学到会学,再到善学。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及做法,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见解教师应给予认同和肯定,不要用教参中的条条框框来禁锢学生,只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教师就要给予赞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总之,语文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表扬是学校教育中最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针对实际工作中表扬往往达不到实际效果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表扬的心理学机制、五个影响因素——真诚性、归因方式、自主性、自我效能感、成就标准,并从这五个因素出发详细论述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更有效、实际地运用表扬。  【关键词】表扬 学校教育    表扬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对学生良好言行做出的肯定性评价。Kanouse等人对表扬这样定义:“表扬是一个
语文学科在高考中对学生的考查,还是重在考查考生的素质,尤其是通过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关心他人,观注社会。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这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高考作文的命题追求。所以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考命题所体现出来的这种人文情怀,对科学备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高考作文中的人文情怀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以独生子女为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语法填空方面普遍存在对该种题型特点不清楚和解题思路混乱等问题,加之日常课堂教学中训练较少或训练方式不当,导致该部分题目学生得分较低。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笔者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以提高高中生语法填空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语法填空 题型特点 解题思路 训练方式    “语法填空”是自2007年广东高中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进行高考改革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秉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提问的艺术,可以说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本文以以生为本背景下的提问艺术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初中物理生本教育中的提问措施。  【关键词】以生为本 提问 方式 措施    随着新教学的推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仅只是教学的进步,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然而,在生本教育这个大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拓展成为新的亮点,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语文老师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增加学生文化积淀,尤其是在古典诗词课堂上,更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拓展性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获得均衡而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 古典诗词 课堂教学拓展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进多种内容、用多种形式进行拓展性教学
【摘 要】1.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壳,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支柱,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2.学校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代人的努力和创新进取。可以采用叙事的方式来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可以让中华经典诗文在学校内传诵。可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关键词】物质 制度 精神 发散思维    学校是一个文化实体,是一个文化的生成地,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
地理每年的会考,都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考察。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 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一、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
【摘 要】排列组合作为高中数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因其解法独特且灵活多变,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高考、公务员考试中。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拓宽思维,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因而对这类问题归纳总结,并把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排列 组合 解题策略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要讲究策略,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这一问题是有序还是无序。其次,准确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从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我作为在政治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首先,政治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
学校德育实效不高的原因是错综而又复杂的。笔者以为其中的原因大致可罗列如下,最为首要的,当推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问题。  一、传统的观念,习惯的势力往往是顽固不化的  教师的“教书”与“育人”应该是一致的、不矛盾的。“育人”就是“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如果把“教书”看作仅仅传授书本知识,那必然会造成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智轻美、重智轻劳的问题,使“教书”的内容狭窄化,偏离了“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