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打价格战,我们绝不手软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ily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想赚钱的时候,那就好办了。因为只要进入追求毛利和控制销售费用的运营逻辑,没有人是苏宁的对手。它最有优势的就是运营经验,还有那千亿订单带来的5个点的采购优势。
  谁拿了真金白银?
  六月大战中,好像参战的每一方都放出过这个狠话。但我还是把它放在了苏宁易购这篇文章的标题。
  这场促销战,参与者都号称自己拿多少亿出来,数字一个比一个吓人,以至于6.18之后的几天里,微博上讨论火热的话题是:真的拿了吗?
  到底谁便宜了,谁真的给出了优惠?
  产品从工厂出来,厂家会定一个高高在上的零售价,内含几十个点的空间,供渠道环节分配。门店的零售价,网上的标牌价,促销活动价,实际成交价,可以玩的噱头太多了。
  “拿10个亿?我们不知道他的钱是怎么算出来的,按什么价格去算这个优惠。”负责操盘的易购副总裁李斌显然对在让利幅度的口风上输给对手感到不忿,“所谓的促销额度有很多虚夸的水分,都是忽悠消费者的。”
  “消费者第一次会觉得很新颖,也会被这些花活儿蒙住,但最终他们是会比较的。等他们意识到你的优惠根本没有吹得那么大,把戏就要打折扣了。”李斌说,“讲促销力度,不是一味地说拿出多少钱让利,更多的是要给消费者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我们没有绝对的优惠至上。”
  但是,据说易购的“零元购”的确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以至于有人腹黑地开玩笑:易购是不是被京东给涮进去了?居然真的拿出那么多优惠。
  从商业逻辑上讲,易购的优惠是有实力支撑的,因为它的电器类和线下共享一年1000多亿的采购盘子。跟别的企业相比,平均下来差不多有5个点的优势,甚至部分产品更高。“货源充足,价格优势,在这两点上,没人能跟我们比。”李斌说。
  不存在“六月大战”,因为每个月都会打
  在李斌看来,恰恰是因为对手没有采购上的实力,才会在一次促销活动中搞这么大的噱头,而且还口惠而实不至。
  因此,“不存在什么六月大战。”李斌说。
  在他的年度计划中,这次促销只是众多促销中的一个。他们从今年4月份开始发布“E18”战役,从4月份一直打到年底,每个月的18号做一次主题大促销,而且是连续五天的促销。
  “即使7月其他企业不做,7.18我还会做,主题都确定了,叫做‘七月约惠季’。8月是易购的周年庆,8.18也会做……,这是一个连续性的规划。”
  “很多人都说,电商行业价格战很惨烈。实际上,电商行业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零售战役。”李斌摆了摆手,“苏宁做了22年的促销战役,一个‘六月大战’算什么?我们线下每个月都做促销,这在零售行业,不是新东西。只能说,目前的电商,真正有零售基因的,不多,才会对每个月要做促销活动很惊讶。”
  李斌两手一摊:“做零售,当然月月促销。不做这些,那你做什么?”
  到底卖得怎么样?
  那么,易购6.18的销售情况究竟如何?
  苏宁易购在上市公司内,信息披露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数据性材料非常严谨,因此,李斌认为,没有必要公布这次销售业绩,没有意义。
  “消费者认可了,那才是最重要的,自吹自夸是没有用的。”
  探究没有结果,但业内有一个共识:易购的访问量增速是最大的。易购的流量增长有目共睹,Alexa网站排名增长了800多位。“这就是消费者的认可。你吹得再高有什么用呢?我们不愿意陷入这个行业的怪圈去报虚假数字。”
  “如果我真实去报,大家说,哎!你为什么这么点?我认为行业当中现在看到的数据没有一个是真的,而且这种水分不是一点点,所以这次“6.18”我们坚决不公布数据,我们只能说业绩很好,超出了预期,在最高活动的时候单秒下单过万。”李斌说。
  线上与线下
  与销售额同样令人关心的是:苏宁线上的销量,有多少是来自线下的转移?
  据说,苏宁去年关闭了40多家店面。
  李斌说,易购是一个综合性平台,苏宁门店只是聚焦3C类产品,何况,去年关闭了一些店面,但也新开了不少。所谓大盘转移的说法,不存在。“到今年年底,易购的销量和集团的销量对比之后,自然可以看出来。”
  事实上,苏宁人更关心的是,如何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把整个盘子做大。
  6.18前夕,苏宁和国美几乎同时公布了线上线下结合的第一步:网络购物的顾客可以到店面取货,苏宁是1800个自提点和4000个售后服务点。这被外界解读为线下零售大鳄狙击京东在二三线扩张的狠招。
  全国苏宁有近90个DC仓库,物流和仓储是易购领先对手的地方。这一点,刘强东也承认。不过他认为,B2C(仓储对消费者)的配送是另外一套体系,做好了B2B这种干线物流,不一定能做好B2C这种网状物流。
  然而李斌完全不同意这种看法,从干线物流到网状物流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易购现在正抓紧进行最后一公里的优化。除了启动了全国1800多个门店的自提点,按今年300亿的冲刺目标,易购会配备6000人到8000人的配送队伍。
  易购坚持最后一公里自己做。“这些关乎客户体验的东西只有自己才能做好。”李斌说。
  这一招的具体效果还有待观察。当然,李斌绝不会说这是为了“狙击”谁,他认为,未来零售业的发展一定是虚实结合,实体门店虚拟化,虚拟网络实体化,协同和整合。
  “完全虚拟化的东西,消费者觉得不实;完全是实的东西,他觉得不便利,可选的余地小。两种优势整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最优化的方案。”
  这种模式导致运营程序复杂,会不会增加成本?
  李斌认为只会降低成本。“我们谈的集团整体成本,而不只是易购的成本。”
  而另一个现实的矛盾是:计算流水的时候,是算门店的,还是算易购的?
  李斌说他们有一套计算逻辑,根据贡献,有一个详细的分配方案。“整体思路是要解决大家思想意识当的问题,因为易购作为集团未来十年战略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布局,不允许任何人去反对和抵触这种融合。”
  想赚钱了?那就好办了
  在易购的战略规划中,2012的发展目标是:200到300亿,最低200亿,最高要向300亿冲刺。
  这在业界引起一片质疑:2011年全年的营业额才59亿,一年内四五倍的增速,又在放卫星吧?!
  苏宁高层的逻辑是:2012年应该是电商的一个分水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明显减缓,中国电商的发展,正在从投资性驱动向经营性驱动转变。
  投资性驱动,就是拼资本,亏着卖,易购没有优势;经营性驱动,就是拼毛利,那易购的优势很明显。
  “拼命烧钱我们不跟。”李斌说,“别人亏20个点,你就跟着亏5个点?我不干。”
  李斌说,大家都想赚钱的时候,那就好办了。“我最有优势的就是运营经验。”还有那千亿订单带来的5个点的采购优势。
  这里的潜台词是:只要进入追求毛利和控制销售费用的运营逻辑,没有人是苏宁的对手。那么,四五倍的增速为什么不可能?
  南京徐庄软件园的苏宁总部旁边就是投资十亿能容纳2万人的易购总部基地,刚刚破土动工。张近东那句“倾苏宁全部力量做好易购”绝非空穴来风。
  易购是真的发力了。
  问题是:京东会跟着苏宁的竞争逻辑走吗?
其他文献
这个夏天真令人焦灼。对于很多快消品企业来说,眼前沉闷的市场太让人烦躁和不安。货铺下去了卖不动,不动销,甚至有部分企业现在还在消化春节时铺下去的产品,大量产品出现回流、退货现象。同时,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上下游同时吃紧,资金链更加紧张,很多企业有点吃不消了。  龙卷风来的时候,猪都能飞上天。但,龙卷风总有过去的时候。  经济形势如此不振,企业如何独善其身?
期刊
人家花重金买你产品,图的就是三个字:优越感。  有一个做云锦产品的老板,经常形容自己“端着金饭碗去要饭”。云锦作为中国丝绸之王,完全具备打造成奢侈品的资格,但他们做出来的产品却遭到消费者的冷遇,真正的有钱人根本不买他们的产品。反过来,如果他们把云锦做成“大路货”来卖,企业又不赚钱。  我想,像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在中国企业非常普遍,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手里有宝却卖不上价钱”的困惑。  奢侈法则
期刊
强化KA渠道,无非就是倾斜费用投入,但张强“搭班子、带队伍”稳扎稳打的做法,把对手吓出了一身冷汗。不过,也只是一身冷汗。  回到起点  9月份马不停蹄,连着走了济南、石家庄、太原、青岛等几个重点市场,华北大区经理张强敏锐地感觉到目前渠道的趋势:KA渠道越来越强!流通渠道进一步萎缩!  回到办公室,张强立即分析了这几个城市一年内的渠道销售数据,没错,趋势很明显:KA渠道的销售占比一年内上涨了将近15
期刊
以后没有三四级市场,都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看你怎么去认识它。如果你重视农村市场,用一流的服务去做它,那么农村市场也是一级市场。  董明珠谈上任: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有媒体报道称“格力进入了董明珠时代”,请问您怎么看待自己角色的转变?  董明珠:我觉得现在外面怎么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一个企业的领导能影响到一代人,他的风格,他的想法
期刊
大形势上看,经济下滑远未触底。快则3年,慢则58年,中国经济方能走出困境。企业对经济形势不能抱有奢望。  经济下行对领导品牌影响不大,对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或低端产品影响小,但对价格弹性大的产品或高端产品影响大。企业如果能够抓住消费趋势,也不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无所作为,没有推出成功新品,则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下一阶段,企业之间先是流血促销战术,越打越烈,这个阶段预计要持续一年左右;第二阶段,中小品牌
期刊
消费向下,成本向上  近半年来,我们非常明显地感觉到顾客的消费量在下降。据我观察,顾客手头上的可支配收入一旦减少,首先他会减少娱乐及服饰方面的消费,其次会控制饮食方面的开销,同时对价格也会更加敏感。而在饮食开销中,“不健康”的休闲类食品会大大减少,比例明显大于营养食品。消费总量下降了,我们的客单价也会受到影响。  除了消费量下降,我们也在承受着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带来的压力。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我们的
期刊
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经济下行给我们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我们1919连锁明显感觉到消费者的购买频率及购买单价都在下降。普通民众的平均酒水消费下滑了30%,与“三公消费”相关的酒水销量更是下降了70%。  好消息是,因为三公消费多为关系型、交易型消费,1919连锁在这方面不占优势,我们一直以来也未将“三公消费”放在重要位置——占比不超过5%。所以虽然“三公消费”下降很大,但对我们总
期刊
酒类消费是“刚需”  消费趋势下滑已经影响到许多行业。从近期销售产品的结构上看,高端名酒的销量与价格均有明显下降。我个人理解,近期整体消费趋势的变化已经存在。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是暂时的,经济形势的变化不太可能对国内酒类消费带来质的变革。  酒类消费分为两种,一种是偏公的(商务、政务招待),一种是偏私的(亲朋好友聚饮)。在中国,酒水是一个特别的行业,这种“特别”是由我们的“酒桌文化”决定的。尤其是
期刊
今年6月18日是京东成立14周年的店庆日,注定要载入中国电商发展的史册,本来京东想通过店庆的方式进行大促销,据传也是为IPO,却遭到竞争对手天猫、苏宁易购、库巴网、国美商城、亚马逊、当当网的“联合”狙击。然而,三天之后,几乎每个参与者都宣称6.18大促取得了完美胜利。  真的就皆大欢喜了?每一家企业都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六月大战又给中国的电商界留下了什么呢?对未来电商的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本刊独
期刊
多多来到海边吹萧,心想,美妙的萧声一定能引来很多鱼儿上钩  结果此举如同对牛弹琴,于是多多弃萧撒网。  没想到,这次却是满载而归。  是我们对萧声木有兴趣……  哼!你们这些不知好歹的家伙,我吹萧你们不来,一撒网个个往里钻!  我们总有一个直觉般的观念,只要我对客户好,生意就会好。于是出现了很多的吹萧人。  事实上,客户觉得好,比你对客户好重要。毕竟,销售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最终你还得撒网,如果你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