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家思想一直滋养着苏轼、李白、柳宗元等政治失意的贬谪文人,孕育出文采斐然的贬谪文学,为中国古典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道家思想将继续滋养、慰藉无数失落者的心灵。因此道家思想不苦,却是一味良药!
[关键词]道家思想 贬谪文学 良药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264-01
贬谪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种常见的人生经历。纵观这些贬谪士人的人生轨迹与心理、性格、文学思想转变的关系,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的儒家以及道家思想对文人和文学的影响是深远且深刻的。
宦海浮沉,身不由己的文人雅士们遭到贬谪,在贬谪之初,他们大多数都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重振旗鼓的信心与勇气,即使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也会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铸成人生信条,聊以慰藉失落、痛苦的灵魂。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文人的影响,尤其是对失意文人的影响同样是历世不能磨灭的。从庄生尖锐的针砭世俗,返归自然,骂干禄之人为豢养之牛待宰之彘开始,道家思想越走越超然脱俗,到了竹林七贤那里就已经涤尽腐儒气味,清谈之风深入人心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能“结庐在人境”,不闻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因为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进入“心远”的佳境了。《归去来辞》等诗歌显示出了他是从内心深处孤芳自赏,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了,这是一种真正的淡然自适。但是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陶渊明式的淡然自适是一般儒生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山仰止的境界。
从这个层面看,中国文人在儒道两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要么做积极入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要么做超然尘外、情欲沉寂、自甘寂寞的隐士。两者仿佛是分道扬镳,绝世不可并立的。然而中国文化史上的贬谪文学明白的告诉世人,儒道两家表面双峰对峙、势如水火,实际上却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从而构成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精神支柱。
儒道思想互相补充,成为进退守取皆可从容对待、保持心理平衡的调节剂。关于这一点,中国贬谪文学最有发言权。以苏轼为例,苏轼二十一岁时随父亲和弟弟苏辙带着考取功名,报效国家的理想进京应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梅尧臣阅此文后就认为有“孟轲之风”, 其立论就是儒家的施仁政,行王道,推崇尧舜周孔,属于当时的滥调。但是作者在扣紧题目布局谋篇,文笔酣畅,说理透辟,引起了考官的注意,就这样苏轼以儒家积极入世、造福苍生的心态,凭借一纸漂亮政论文登上了政治舞台,进入了世人的视野。然而苏轼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他反对王安石急功近利的变法,为躲避政治旋涡自请外任,调杭州,后辗转密州,徐州,湖州。此时的苏轼仍旧以百分之百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革新除弊,因法便民,还颇有政绩。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被贬到黄州的苏轼成了自由的囚犯,起初他闭门谢客,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道出了初到黄州时他内心的寂寞和痛苦。当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时, “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他在《念怒娇?赤壁怀古》词中艺术性地再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响遏行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俱写周郎之事,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当初周瑜少年得志,言谈卓绝,在从容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敌军。而自己身处逆境,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此诗饱含了苏轼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用世之志无法施展的愤慨与失落。正是这寂寞、愤慨和失落让苏轼开始参悟人生。这种参悟就是一种成长,这一成长过程就是儒家情怀与道家思想的碰撞和交融。
《前赤壁赋》把这一碰撞和交融展示的淋漓尽致。这篇赋中,主人与客人乘着七月既望的圆月和清风,泛舟于长江之上,“纵一苇之所如”,是何等的悠闲自在。可是客人的一首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的洞箫相和,暴露了苏轼想要报效朝廷无门的酸楚,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又通过客之口表达了对曹操这一英雄人物的羡慕,对自己“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政治失意、仕途受挫遭遇的悲痛。陷入苦闷与迷惘的苏轼该怎么办呢?进即不成,那就退吧。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于是他赤壁泛舟,感受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白露横江”的舒畅和洒脱,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涌上了诗人的心,他感觉自己已经“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了。这篇赋中的“水月”意象也是很典型的道家思想,苏轼借主人之口以水月之喻,借助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逝者如斯(写水的变),而未尝往也(写水的不变);盈虚者如彼,(写月的变)而卒莫消长也(写月的不变)。所以,从变化的角度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从不变的角度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段就是万物无尽,遗世独立的达观思想。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苏轼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休憩。自然山水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道化自然,物我两忘。借水月之景,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由乐而悲、由悲而喜的解脱过程,情感的起伏变化既表达了作者的苦闷和不平,又表现了作者在失意后善于自我解脱的旷达胸怀,其情深沉蕴藉。全文主与客之间的一难一解、相互辩驳,其实就是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前赤壁赋》最后“客喜而笑”,主客尽欢,相与“枕藉乎舟中”透露了苏轼终于走出了政治失意的阴霾,在道家思想中得到了慰藉。
写《前赤壁赋》三个月后,“是岁十月之望”,苏轼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以抒前赋未尽之意。此次登临赤壁,苏轼超尘脱俗、虚无缥缈的思想则在文中更加鲜明、突出,作者对当年赤壁之战的宏图奇景只字未提,既没了感奋色彩,也不为周郎的年轻有为而激动,煞似看破红尘。“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赋中句句冬景,字字悠闲,写到最后,竟然有“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之“孤鹤”掠舟而飞;又有道士化鹤,梦中显形之幻觉。写得神乎其神,迷离恍惚,真如羽化登仙之境了。文章之末,有“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缥渺禅意。可见,苏轼真的在黄州赤壁超然脱俗、羽化登仙了。
儒道两家一明一暗,一显一隐,始终贯穿在中国文人思想和生活中。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儒道思想不仅慰藉了一代又一代失意的文人,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精彩绝伦的贬谪文学。中国若没有道家文学,中国如果真只有不豁达的儒家道统,中国诗文一定会枯燥无味,失意文人的心灵也必将苦闷无依。但正如南怀瑾先生曾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粮食是必须日日进食的,药店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可进入,否则必不利于身体,又何谈有益于国家呢?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儒道对峙,难分轩轾,但总是儒显道隐、儒强道弱、儒热道冷的。长期以来,道家总是作为一条暗流存在,但这道暗流滋养过,也将继续滋养、慰藉无数失落者的心灵。道家思想不苦,却是一味良药!
[关键词]道家思想 贬谪文学 良药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264-01
贬谪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种常见的人生经历。纵观这些贬谪士人的人生轨迹与心理、性格、文学思想转变的关系,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的儒家以及道家思想对文人和文学的影响是深远且深刻的。
宦海浮沉,身不由己的文人雅士们遭到贬谪,在贬谪之初,他们大多数都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重振旗鼓的信心与勇气,即使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也会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铸成人生信条,聊以慰藉失落、痛苦的灵魂。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文人的影响,尤其是对失意文人的影响同样是历世不能磨灭的。从庄生尖锐的针砭世俗,返归自然,骂干禄之人为豢养之牛待宰之彘开始,道家思想越走越超然脱俗,到了竹林七贤那里就已经涤尽腐儒气味,清谈之风深入人心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能“结庐在人境”,不闻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因为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进入“心远”的佳境了。《归去来辞》等诗歌显示出了他是从内心深处孤芳自赏,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了,这是一种真正的淡然自适。但是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陶渊明式的淡然自适是一般儒生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山仰止的境界。
从这个层面看,中国文人在儒道两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要么做积极入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要么做超然尘外、情欲沉寂、自甘寂寞的隐士。两者仿佛是分道扬镳,绝世不可并立的。然而中国文化史上的贬谪文学明白的告诉世人,儒道两家表面双峰对峙、势如水火,实际上却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从而构成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精神支柱。
儒道思想互相补充,成为进退守取皆可从容对待、保持心理平衡的调节剂。关于这一点,中国贬谪文学最有发言权。以苏轼为例,苏轼二十一岁时随父亲和弟弟苏辙带着考取功名,报效国家的理想进京应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梅尧臣阅此文后就认为有“孟轲之风”, 其立论就是儒家的施仁政,行王道,推崇尧舜周孔,属于当时的滥调。但是作者在扣紧题目布局谋篇,文笔酣畅,说理透辟,引起了考官的注意,就这样苏轼以儒家积极入世、造福苍生的心态,凭借一纸漂亮政论文登上了政治舞台,进入了世人的视野。然而苏轼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他反对王安石急功近利的变法,为躲避政治旋涡自请外任,调杭州,后辗转密州,徐州,湖州。此时的苏轼仍旧以百分之百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革新除弊,因法便民,还颇有政绩。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被贬到黄州的苏轼成了自由的囚犯,起初他闭门谢客,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道出了初到黄州时他内心的寂寞和痛苦。当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时, “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他在《念怒娇?赤壁怀古》词中艺术性地再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响遏行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俱写周郎之事,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当初周瑜少年得志,言谈卓绝,在从容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敌军。而自己身处逆境,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此诗饱含了苏轼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用世之志无法施展的愤慨与失落。正是这寂寞、愤慨和失落让苏轼开始参悟人生。这种参悟就是一种成长,这一成长过程就是儒家情怀与道家思想的碰撞和交融。
《前赤壁赋》把这一碰撞和交融展示的淋漓尽致。这篇赋中,主人与客人乘着七月既望的圆月和清风,泛舟于长江之上,“纵一苇之所如”,是何等的悠闲自在。可是客人的一首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的洞箫相和,暴露了苏轼想要报效朝廷无门的酸楚,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又通过客之口表达了对曹操这一英雄人物的羡慕,对自己“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政治失意、仕途受挫遭遇的悲痛。陷入苦闷与迷惘的苏轼该怎么办呢?进即不成,那就退吧。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于是他赤壁泛舟,感受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白露横江”的舒畅和洒脱,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涌上了诗人的心,他感觉自己已经“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了。这篇赋中的“水月”意象也是很典型的道家思想,苏轼借主人之口以水月之喻,借助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逝者如斯(写水的变),而未尝往也(写水的不变);盈虚者如彼,(写月的变)而卒莫消长也(写月的不变)。所以,从变化的角度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从不变的角度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段就是万物无尽,遗世独立的达观思想。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苏轼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休憩。自然山水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道化自然,物我两忘。借水月之景,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由乐而悲、由悲而喜的解脱过程,情感的起伏变化既表达了作者的苦闷和不平,又表现了作者在失意后善于自我解脱的旷达胸怀,其情深沉蕴藉。全文主与客之间的一难一解、相互辩驳,其实就是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前赤壁赋》最后“客喜而笑”,主客尽欢,相与“枕藉乎舟中”透露了苏轼终于走出了政治失意的阴霾,在道家思想中得到了慰藉。
写《前赤壁赋》三个月后,“是岁十月之望”,苏轼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以抒前赋未尽之意。此次登临赤壁,苏轼超尘脱俗、虚无缥缈的思想则在文中更加鲜明、突出,作者对当年赤壁之战的宏图奇景只字未提,既没了感奋色彩,也不为周郎的年轻有为而激动,煞似看破红尘。“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赋中句句冬景,字字悠闲,写到最后,竟然有“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之“孤鹤”掠舟而飞;又有道士化鹤,梦中显形之幻觉。写得神乎其神,迷离恍惚,真如羽化登仙之境了。文章之末,有“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缥渺禅意。可见,苏轼真的在黄州赤壁超然脱俗、羽化登仙了。
儒道两家一明一暗,一显一隐,始终贯穿在中国文人思想和生活中。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儒道思想不仅慰藉了一代又一代失意的文人,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精彩绝伦的贬谪文学。中国若没有道家文学,中国如果真只有不豁达的儒家道统,中国诗文一定会枯燥无味,失意文人的心灵也必将苦闷无依。但正如南怀瑾先生曾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粮食是必须日日进食的,药店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可进入,否则必不利于身体,又何谈有益于国家呢?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儒道对峙,难分轩轾,但总是儒显道隐、儒强道弱、儒热道冷的。长期以来,道家总是作为一条暗流存在,但这道暗流滋养过,也将继续滋养、慰藉无数失落者的心灵。道家思想不苦,却是一味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