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推荐的彼得·汉德克的九本书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y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一个文学界的“角斗场”,每年世界各地的文豪们在这个场子上激烈角逐。2019年,颇受争议的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位被宣扬成叛逆的后现代作家,其作品风格却是相对传统的。被誉为“活着的经典”的彼得·汉德克,其作品到底有何魅力?
  《罵观众》
  本书为剧本集,由《自我控诉》《骂观众》和《卡斯帕》三部剧作组成。与传统戏剧不同,《骂观众》没有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性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空舞台上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读来令人如入刑室,如坐针毡,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主人公布洛赫是一个当年赫赫有名的守门员。一天早上,他莫名其妙地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他以为自己被解雇了。他毫无目的地在维也纳游荡。他偶然犯下了一桩命案。他乘车来到边界上一个偏僻的地方隐匿起来。他在报纸上看到了通缉令,最后驻足在一个守门员前,注视着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扑住点球。
  在小说中,汉德克以他对语言文字精准的执念,以外在连续事件极为细微的描述,传达约瑟夫·布洛赫注意力的偏差现象,小说中带有一股侦探悬疑的气氛。
  《去往第九王国》
  刚结束中学的学业,20岁的奥地利青年菲利普·柯巴尔放弃了和同学一起去希腊的毕业旅行,决定前往斯洛文尼亚寻找他失踪二十多年的哥哥。他随身带着哥哥留下的农学院笔记本和斯洛文尼亚语—德语词典,凭借这两样东西,柯巴尔发现了语言在叙述、转换现实中的魔力。穿越斯洛文尼亚之旅,实际上也是柯巴尔追寻祖先踪迹,发现民族和传统,寻找自我的历程。
  《缓慢的归乡》
  故乡是一个什么地方?我们想念故乡,却宁愿漂泊在他乡。我们离乡,然后寻找故乡。故乡不会还在老地方,也许在从来没有到达的方向。主人公索尔格来自中欧,是一位地质学家,在靠近北极圈的阿拉斯加进行地质研究。在工作中,孤独笼罩了他,使他迷失了自我,他意识到欧洲才是他的精神故乡。
  本书包含汉德克两个中篇小说《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后者继续了前者的主题,描写了第一人称“我”两次前往普罗旺斯的圣维克多山,追寻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创作足迹的朝圣之旅。
  《形同陌路的时刻》
  彼得·汉德克所著的《形同陌路的时刻》包含汉德克三个剧本《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形同陌路的时刻》《筹划生命的永恒》。书中,各种人物轮番登台亮相,他们在这个中心相互碰面,相互妨碍,共同组成群体,然后又使之解体。在作者充满寓意和讽喻的笔下,这个包罗万象、千奇百怪、最终变得昏暗的世界舞台或许就是汉德克所感受的现实世界的微缩。
  《左撇子女人》
  本书为小说集,由三部小说组成,包括《左撇子女人》《短信长别》和《真实感受的时刻》。《左撇子女人》的主人公玛丽安娜似乎毫无先兆突如其来地解除了与丈夫的婚姻,要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日子,她好像神秘地幡然醒悟了一样。她独自承受着寂寞、忧虑、考验和时间的折磨,竭力保持独立,不屈从于任何世俗理念。
  《痛苦的中国人》
  《痛苦的中国人》收录了汉德克的四部作品,包括小说《痛苦的中国人》和三篇游记,即《梦想者告别第九王国》《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及《冬日旅行之夏日补遗》。
  在《痛苦的中国人》中,作为一个出现在主人公梦境中的神秘的陌生人,“痛苦的中国人”一再成为主人公竭力克服内心痛苦的隐喻;三篇观察和游记则标志着汉德克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也体现了他面对欧洲剧烈的政治动荡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正义良知。
  《试论疲倦》
  《试论疲倦》收录了汉德克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13年创作的5篇独具风格的叙事作品,即《试论疲倦》《试论点唱机》《试论成功的日子》《试论寂静之地》和《试论蘑菇痴儿》。
  这五部“小说”对传统叙事形式的解构,比之汉德克之前所有的作品都要走得更远,几乎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它们是内心的独白,也是心灵的旅程。无论叙事形式如何变化,汉德克始终关注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无欲的悲歌》
  本书由两部小说组成,包括《无欲的悲歌》和《大黄蜂》。《无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要义不容辞地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
  母亲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小农环境里,接受的是无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作者以其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和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
其他文献
2020年1月1日,南京图书馆“文化走读”活动正式与读者見面。首期文化走读的主题是《走进明城墙》。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馆藏推荐书目《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的作者朱明娥教授亲临活动现场,朱教授从明城墙墙体结构、城砖制作、防水排水系统等专业角度为大家解读,让读者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第二部分,朱教授将同比例、同尺寸仿制的城墙砖带到现场,让读者对墙砖上的文字进行传拓体验。第三部分,带领读
期刊
单向街的北三环爱琴海店停业,威尼斯沉船书店被淹,三里屯的老书虫因所在地的违章建筑待整顿宣布休业,“台湾第一家24小时书店”诚品敦南店也因租赁到期即将熄灯……最近关于书店的新闻很多,也因为大众媒体的关注,书店又再次回归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只是浪潮褪去,留下的或许是许多爱书人的遗憾。  经营好一家书店,究竟需要靠什么?是书还是人?我们今天想要跟大家谈起的是一家哈尔滨的独立书店,在它即将迎来一周年店庆的
期刊
塑形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最常见的门类,泥塑、面塑、糖塑等历史悠久,深受百姓尤其是儿童的喜爱。  在安徽淮北有一商姓人家,祖祖辈辈从事面塑,到商远平已是第六代传人。他们制作的商派面塑,题材广泛,涉及古今中外,五行八作;随手取材,经捏、搓、揉加之巧用工具进行点、划、拍打,顷刻之间一个个人物、动物、景觀、活动场面即完成于指间,活灵活现。  过去走街窜巷、沿途叫卖、不登大雅之堂的商派面塑艺术,如今已走进学
期刊
苏老夫子有言:“花样繁多风味足,民间小吃韵悠长。”  没有一种事物能够如民间美食这样贯穿每个人一生的记忆,让人如此回味无穷,它简直就是一种笃定的信念,能伴人度过清贫、富有、落寞、热闹、孤独等等生命的各个时刻。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生命况味下,每个人的每个年龄段都保存有自己的民间美味记忆。  锅出溜  “锅出溜”,在东北地区是一种很常见且很有特点的美食。它制作简单,是从大铁锅边“出溜”出来的一种米饼,
期刊
我向来没想过富士山是怎样巍大,怎样宏丽,值得我们崇拜的,因为一向所看见的富士山影子,多是一些用彩色渲染得十分匀整,可是毫无笔韵的纯东洋画与不见精彩的明信片,或是在各种漆盘漆碗上涂的色彩或金银色的花样。这些东西本来是一些只能暂视不能久赏的容易讨巧的工艺品,所以富士山在我脑子里只是一座平凡无奇的山。有时因为藐视它的原故,看见了漆画上涂的富士山头堆着皑白的雪,拥着重重的云彩,心里便笑日本人连一国最崇拜的
期刊
关于读书,我随便说一点。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人读过,我都没读。还有别人非常热爱读的,我老读不完。比方说《战争与和平》,写得好,我也多次看,但是读不完。还有《百年孤独》,我也读过,有一次我都读到五分之三以上,快到五分之四了,我死活不读了,因为我觉得这位大师的路子已经被我给掌握住了,就不想再看了。当然还有《追忆似水年华》,很多人我问了半天,都跟我一样没有读完。  人老了以后,回想一辈子到底
期刊
第一次到印度,前后只有十天,除去睡觉,全部可以用来观察这个国家的时间才一百来个小时。而印度又那么大,那么复杂,城乡之间、东西南北之间都有极大的差异,我们只到了几个地方,浅尝辄止,很难说是对印度有所了解,至多只是零零碎碎的个人印象。  给点小钱  Small money,也就是给点小钱的事情。印度人好像挺习惯如此,开口就要点小钱,但如果你不愿意,他们好像也不会过于纠缠。到印度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开
期刊
初访中国  我两次访问中国。第一次是在一九五一年,这一年碰巧由我和别人一起,承担把列宁和平奖授予宋庆龄女士——孙逸仙的遗孀——的使命。她获得那枚金质奖章是中国当时的副总理兼作家郭沫若提议的。  和我同行的爱伦堡也是国际评委会的成员,他是苏联人,一位非常有名的战地记者。我们乘坐横贯西伯利亚的火车前往中国。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笑的人。他们笑着经历过无情的殖民主义,经历过革命、饥饿和屠杀,没有任何一个
期刊
黛瓦红窗,文韵悠远。坐落于人民南路与环城路交叉口的淮安市图书馆·文津书房,外表“复古”,但内里装修和设施却非常现代,既有简洁而富有质感的阅读桌,也有柔软舒适的靠椅。馆舍共三层,面积1326平方米,共有馆藏各类文献近4万册可供读者借阅。  12月28日上午,圖书馆学专家、原淮安市图书馆馆长吴珩介绍了“文津书房”的源起和沿革。淮安市图书馆馆长郁建伟谈及文津书房的“今生”并表示,虽然文津书房地方不大,但
期刊
在北京,家里、院里养什么花、种什么草,似乎都有讲究,都有雅俗之分,这里说说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亲闻、亲历。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天祖母让我到花店买些草花籽。记得买回的有串红、喇叭花、牵牛花、鸡冠花、蝴蝶花、孔雀花、三色堇、百日红等等。回家后在北房东廊前,由祖母指挥,我挖了几条垄,埋下去,浇上水,似乎没多少日子,就长出一片姹紫嫣红。我和祖母都很高兴,祖父却不高兴了,说:“刨了!”问为什么,说:“太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