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变阻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的探究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结构及接线,但重点则是总结了滑动变阻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
  [关键词] 认识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在中学物理中电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电学部分占40%左右。电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电路问题,而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器件,它的存在往往导致电路问题的难度提升了一个台阶,所以若能正确认识滑动变阻器,特别是它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对提升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结构及接线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它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丝绕在绝缘瓷筒上制成的,它的结构如图0所示,共有a、b、c、d四个接线柱。如果将a和b两接线柱连入电路,则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电路中电阻不会发生变化,对电路也起不到控制作用。如果将c和d两接线柱连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它对电路不起作用。而当a和c、a和d、b和c、b和d任意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在滑片P滑动时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大小,起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的作用。另外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处,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而且流过变阻器的电流也不能超过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否则会烧坏变阻器。
  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材中只是笼统介绍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而没有具体分析滑动变阻器在具体电路中的作用,因此很多学生都会误认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只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这种笼统的认识会让学生在遇到相关题目时无从下手。所以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滑动变阻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作了如下的总结:
  1、所有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共同作用
  a、通过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保护电路,即连接好电路,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阻值最大处。
  2、不同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不同作用
  (1)在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侧重于: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获得多个电压值及相应的电流值,从而利用多组实验数据,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例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闭合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a端向b端移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如何变化?
  解析:R1和R2串联,滑片P向b端移动R2的阻值增大,故电流I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U1 ,U1=I R1,R1不变,而电流I减小,故U1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U1 / I= R1,R1不变,故其比值不变。
  (2)在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后,必然引起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故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侧重于: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获得多组电阻值及相应的电流值,从而探究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例2:小刚同学用如图2电路探究在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1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解析:本题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不变,而当电阻R1由5Ω更换为10Ω后,电压表示数将变大,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小,故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右移动,使其两端的电压变大,从而保证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不变。
  (3)在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侧重于: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获得多组数据,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少实验误差。
  例3:小明和小亮利用图3所示的电路测未知电阻的阻值。
  ①根据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可知,电表甲应是 表。
  ②实验中他们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了两电表的示数,计算出待测电阻R= Ω。
  ③完成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認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够可靠,原因是: 。
  ④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你认为接下去他们的具体操作应是: 。
  答案:①电压表;②10;③单独一次测量的结果误差可能较大;④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在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从而研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例4:如图4所示是小明探究小灯泡电阻所用的器材,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①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
  ②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到 端。
  ③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漏填了一个电流数据,请你把图5所示的读数填入下表的空格中。
  ④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对比得出的几个电阻值,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有较大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①略;②略;③0.24;④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时,就会导致灯丝的温度也不同,最终使每次测得的电阻值出现较大的差异。)
  (5)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侧重于: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使之在 U实U额 的情况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求出小灯泡相应的实际电功率,进而比较实际电功率与小灯泡亮度的关系。
  例5:如图6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①若开关闭合后,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所示,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②若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 V,电流表示数为0.28 A,那么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W,额定功率为_____W。
  解析:①当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时,小灯泡才能正常发光,故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由图7可知此时的电流为0.24 A,故根据P额=U额I额 得,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6 W;②根据P实=U实I实 可知,当电压为3 V,电流为0.28 A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84 W,而额定功率则仍为0.6 W。
  总之,学生只有正确认识了滑动变阻器,特别是它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才能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滑动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如调光台灯、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风力测定仪、压力测量仪……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地认识滑动变阻器,而且还能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也离不开生活”。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中,若能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则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的教学环节:  一、学会预习 注重自主学习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手段。第七册教材中有一个读书做记号的练习,教学时,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了解预习的重要性,并详细指导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先了解主要内容,然后逐字逐词逐句地学习预习内容,把自己认
期刊
叶圣陶倚重阅读,尤其是精读。叶圣陶说:“学习国文,事项只有两种,阅读和写作”而在阅读与写作中,他以阅读为重。众所周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然而,平时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让人担忧,学生们大都是被动阅读,他们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更没有计划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这样的阅读和习惯是非常可怕的。多数学生不懂得一
期刊
[摘 要] 国家新课改要求:新课堂应该关注“人”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研究一种英语听力分层教学法,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正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把握影响英语听力分层教学效果的各项要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听力策略训练。  [关键词] 课堂差异 听力 分层教学  一 、传统英语听力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听力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仍采用“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只注重结果
期刊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包含了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其中,听是学生获得语言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英语学习的起点,也是其他技能的催生点,因此培养好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听力是每个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低年级 英语听力 兴趣 习惯  如今,我国很多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这非常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但农村小学的孩子,由于生活水平和父母文化水平相对低下,接触英语的机会
期刊
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是充分必要的,才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的结果。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要对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如无理方程化有理方程要求验根),它能给人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等价转化思想方法的特点是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应用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进行。它可以在数与数、形与形、数与形之间进行转换;
期刊
[摘 要]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农村小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浅的做法。一是重视教师的范读,让学生直接领会朗读方法与技巧;二是在阅读教学中,紧密结合文本,让学生边读边悟,在情感体验中读得更加出色;三是教师可以改变一定的教学策略,让朗读方式方法
期刊
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几乎和计算没有分开过,即使是在逻辑推理中,有时也会有以算代证的情况,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要求,《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学习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它是学习数学的基本功,是决定数学学习质量的核心能力之一 。  在我从教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有错误的观念,他们比较注重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形成,对于动手计算不当回事,认为:只要会做,有解题思路,考试时细心一些就万事大
期刊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英语课堂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本文分析了小组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便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 反思 英语课堂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 推手作用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英语课堂探究活动的基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正所谓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
期刊
[摘 要] 我校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已6年了。按照学校要求的“三环六度五模块”教学模式,所有的科目和所有的课堂全部是这一个模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校这样要求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作为教师,应考虑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个体差异选择一定的适合各科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乐学、善学,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师更应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爱教,善教,专业素质得到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