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交给ipad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y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ad——唉!pad。一个“唉”字,几多焦虑几多愁。
  1岁半的孩子迷上了ipad
  乔布斯很伟大,能让不到一岁的孩子,在几分钟之内学会用一根手指操纵ipad。掌控感让孩子多嗨啊,加之像我这样的造孽妈从那上面打开儿歌视频给孩子看,于是,迷上了。
  迷到什么程度?才2岁的孩子,不给看ipad就不吃饭!不给看就不睡觉!不给看就哭!连出去玩都要让我们拿着ipad,否则就尖叫……当然,我这个软弱的妈妈在孩子还没罢吃、罢睡、哭闹、尖叫前就已经“好好好”地拱手相让ipad于女儿手中。
  我朝老公吼:都怪你表哥!家里添丁别人都送金送银送红包,他送个玩剩下的ipad,这不是明摆着害人吗?先是你中毒,有空就拿着它,连蹲马桶也不放过,甚至每晚还得抱到床上塞被窝里看《锵锵三人行》,你跟窦文涛就那么亲啊?要不是你整天拿着这东西跟宝贝似的,咱闺女能瞄上它?
  姥爷痛斥我:你别全怪她爸爸!你就没责任?我们知道你上班累,但谁让你是妈啊?下班回家你就得全身心陪孩子!结果呢,你想偷懒的时候就扔给孩子ipad让她看儿歌,而且,我和她姥姥一制止,你就不高兴,加上孩子跟个人精儿似的,一看我们对峙就开始哼唧,一哼唧你就妥协,亏你还是……
  “亏你还是博士毕业!”这种吐槽陆续从孩子七大姑八大姨嘴里啐到我脸上。当然,他们的鄙视并未引起我的重视,直到我陆续看到“2岁孩子玩ipad引发颈椎病、2岁孩子玩ipad得了500度近视、4岁孩子不给玩ipad就浑身抽搐”的报道,我才给吓尿了。
  常年伏案看书,我颈椎坏掉了,发作起来昏天黑地,那滋味比死也好不到哪去;我还是个高度近视,摘了眼镜,20米之外人畜不分,我早已把自己归为残疾行列;浑身抽搐我倒是没有,但女儿如此迷恋ipad我急得已经要抽抽了。
  戒掉ipad的系列方法
  还有啥好说的?痛定思痛,调集全家之力,决心让女儿戒ipad。
  第一步,必须先让ipad消失!
  先是悄悄消失,嘱咐孩子爸爸以后不许再让女儿看到ipad,放好,藏好!如果实在想玩,仅限于女儿睡觉后的时间段,并且玩完之后一定要做好藏匿工作。
  不仅不能让孩子看到,也不能让她听到“ipad”及“苹果”这俩词儿,大家在言语上都注意点,从此之后让它从我们嘴里消失!如果必须要说……比如说“我今天买了两斤苹果”,就用“我今天买了两斤坏蛋”代替吧,切记切记!
  不过呢,难免有出纰漏的时候,比如,孩子爸爸有一次因为疏忽大意,没藏好ipad,差点被孩子发现。于是我语重心长地跟他谈话:被孩子发现ipad,不再是她重新玩起的问题,而是父母的诚信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告诉她ipad不见了,那么,她会觉得爸爸妈妈在撒谎,我们的高大的形象将轰然倒塌!
  爸爸“认罪态度”很好,连声说着“是是是”,我顿时有了“一家之主”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ipad悄没声地消失了两天之后,女儿竟然没想起来要,我们还窃喜以为就这么戒掉了!熟料,女儿突然在某天某本杂志上看到ipad的照片,问:咱家的ipad去哪儿了?家里人嘴里都发出“呃呃”声,寻找答案的眼神从姥姥、姥爷、爸爸那里,一直递到我这!唉,大意了,我们之前对这个问题没有统一口径啊!此时天空正好有飞鸟掠过,我现场发挥,指着远去的小鸟背影说:ipad被小鸟叼到大明湖,吧唧一下扔水里了,因为小鸟觉得你整天玩ipad眼睛要坏掉了,眼睛坏掉,不能上幼儿园,不能跟小朋友玩,不能唱歌跳舞……为了保护你,小鸟必须这么做。你看,小鸟多爱你啊……
  词穷的当儿,女儿竟然已经信了我的“鬼话”。她若有所思地自语:ipad被叼走了,扔大明湖了,小鸟爱我……
  擦擦冷汗,感谢两岁孩子的天真,同时也庆幸自己虽然懒得要死,但还是给她讲了不少童话故事,让她相信小鸟的爱。看来任何方法的确立和实施,与平时跟孩子一点一滴的互动密不可分。
  其实我也不是一无是处,起初女儿玩ipad的时候,我一再强调“ipad是用来学习的”,也仅限于她看小朋友唱歌跳舞的视频,切西瓜打僵尸之类的游戏我一律没给她开发,所以,下一个问题来了,她还想学唱歌跳舞。
  话说小时候我们学唱歌都是听磁带,后来听CD,后来从网上下载,对啊,我也从网上下载儿歌不行吗?可是,怎么给她放呢?广场上遛弯的老人,几乎一人斜跨着一个“黑匣子”播京剧,一打听,那“黑匣子”叫MP3外播器。咱也买一个!上网一搜,才49块钱,还包邮。一口气给女儿下载了很多儿歌,插上U盘一播,同样是欢天喜地的效果:闺女,咱以后听歌,不看啦!
  又借来姥爷的收音机,寻找我小时候常听的中央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居然还在,得有20多年没听了吧?半小时的节目,故事、唱歌、科普,啥都有!完全能满足孩子的娱乐需要。现在的广播,细分得也很厉害,私家车广播,故事广播,经济广播,交通广播,农业广播……就是没有“小朋友广播”。我觉得啊,要是电台知道现在有多少害怕孩子看电视上瘾、玩ipad上瘾的家长,就应该想想是不是也办一个专门给小朋友听的电台。“听”起码不伤眼睛啊,据说听广播还能提高想像力,而且我发现,电台节目不像网络那样随点随看,固定时段播出,可以训练孩子的耐心学会等待。我不懂啊,我瞎说。
  姥姥是孩子的主要看护者,我们每天7点出门上班,晚上6点下班回家,几乎一整天,都是姥姥跟孩子在一起。但我不担心闺女在姥姥面前要ipad,因为姥姥比我强多了,说不给玩就不给玩,非常坚持原则,也因为坚持原则,孩子就知道哭闹根本不管用,用撒泼耍赖的手段休想从姥姥手里要出ipad。只是我,犹犹豫豫,出尔反尔,所以,让孩子戒掉ipad的关键人物是——我!
  我的行动和反思
  以前想偷懒,把孩子交给ipad,现在哪儿还敢啊?我和孩子爸爸把下班回家后的时间档列了个表,排得满满的:陪孩子散步、放风筝、挖沙子、唱歌、跳舞、骑扭扭车,做拼图、读绘本……前半部分我盯着,后半部分她爹上。或者就干脆把她放在小朋友堆里随便玩,结果玩得天都黑透了也舍不得回家,连ipad半个毛也没想起来。虽然每天孩子睡下时我们都累得脑袋缺氧,一点不比从前起夜喂奶轻快,可是,就像她姥爷说的:谁让你当妈啊!咱得干啊,要不又得迷ipad了,怕啊!
  家人对孩子戒ipad这事虽然有决心,但也惴惴不安,怕小人儿某天就是不讲理撒泼耍赖。好在我们自她出生起就培养了她“听道理”的习惯,所以,满地打滚的事恶性事件还没出现过。阿门。
  姥姥鼓励我们:现在她小,还好“骗”,戒ipad应该不难。我也鼓励大家:21天,咱们坚持21天,据说某件事情坚持21天就成习惯了。
  两个多月过去了,小人儿情绪稳定。再从别的地方看到ipad,直接说:对眼睛不好。哈,戒了?刚想松口气,姥爷的教诲紧随其后:你这是“先污染后治理”,即便治理好了,也没什么得意的。
  嗯啊,我为啥让孩子迷上ipad这事,也确实够我反思、检讨一阵子了。
  比如,一开始我就没坚持原则,不让玩就是不让玩,如果坚持,ipad就是天天在家里露脸,她也不会上瘾。为什么我说的这么肯定?因为我家里的大单反相机她一开始很想玩,可我觉得镜头什么的太金贵就是不让她碰;比如我的iphone手机,其实和ipad功能几乎一样,但我一开始就跟她讲清楚“绝对不可以玩”,她真就没动过;还有我家的台式电脑,我告诉她那是爸爸妈妈工作的工具,小孩子不可以碰……
  看微博上有的专家说,为了避免孩子迷恋ipad,最好不要买回家。我觉得非常对,小孩子可玩的东西非常多,干嘛非要自讨苦吃买ipad?听说现在小学生布置作业都得从网上下载,而且好多作业必须借助网络完成。唉,看来不让孩子接触ipad或者电脑,只能坚持到上小学之前了。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时候再说吧!
其他文献
3~5岁 学习安全规则  童童的妈妈自从在电视、网络上看到那么多关于孩子受性侵的报道后,十分担忧刚刚3岁的童童。该怎么教孩子防止被那些不法之徒伤害呢?妈妈有些焦虑,赶紧上网搜索教孩子防色狼的攻略。  “童童,过来,妈妈告诉你,以后记住啦,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童童一脸茫然:“什么是陌生人?”  “妈妈,你违规了,那是个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说话。”彼时,妈妈正在问肯德基的店员今天有什么特价汉堡。 
期刊
农历九月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之所以称“九九重阳节”,因为按照传统的阴阳观念,奇数1、3、5、7、9属阳,偶数2、4、6、8、10属阴,九是最大的阳数,两个九就唤作“重阳”了。在古代,重阳节还称为重九节,但这个节日最初的名字,却是养老节。  养老节,顾名思义,就是敬养老人的节日。直到现在,重阳节还被视为老人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致敬,祝老人们健康长寿、和悦幸福。  过去重阳节,有
期刊
那些曾经尽自己所能帮助过晓敏的人们,晓敏一直记得他们。他们又有什么话要说呢?  @李卉(山东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山东省民政厅自2010年起在全省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共救助送回流浪未成年人5133名。自2013年起开展以“合力保学、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当然,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依赖是天然的,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养料,政府
期刊
打孩子,促使孩子流浪的最后一股力量  到了开学的日子,晓敏跟爷爷奶奶说:不去上学了。爷爷和奶奶认为,不去上学也好,晓敏在学校“偷东西”的事太给自己丢人了。  村里很多人靠种牛蒡赚钱,到了种植季节都是雇人帮忙,干一天给40块钱。奶奶让晓敏去帮人种牛蒡,晓敏不干。又不上学,又不干活,奶奶觉得晓敏耍赖。  恰好当时三叔回来探亲,爷爷奶奶就让三叔带晓敏去北京见见世面。三叔在北京开了个店铺卖五金,小日子过得
期刊
爱有对错吗?  有!  “粗暴的爱”“一切从父母想法出发的爱”,都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爱,不但感受不到,还有反作用,而是反作用。虽然家长着急上火,以为自己在用爱拥抱孩子,实际上孩子感受到的是——把他们推了出去!  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时,很有可能就会选择离家出走。就像我们采访的这个流浪儿童,她也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爱她的,但感受到的却是家人的反向表达,于是一次又一次地离家出走。  出走并不是末日,
期刊
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林某,毒死了室友黄洋。一位英年早逝,一位锒铛入狱,两个孩子,令人心惊。或许,这两位高智商的名校研究生在用生命警示我们:我们的教育中缺少生命教育,仅仅成绩好是不够的!同时,大家开始高度关注:嫉妒是怎么产生的?当我们嫉妒时,该怎么办?家长也开始恐慌,宿舍还能住吗?同学还能相信吗?  我们请来各路专家、神人、读者,就此事来了一场大讨论。您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心理专家——  @戎
期刊
救助站工作人员刘子阳送给晓敏一本书——《不抱怨的人生》。晓敏很喜欢,她希望自己不再抱怨。之前有媒体记者采访她的时候,晓敏哭着说:“我恨爸爸妈妈,他们为什么生我却不养我?再也见不到父母,也行,永远不后悔。”那是孩子的气话,这一次,晓敏想去试着原谅爸爸妈妈。  流浪的孩子终于回到妈妈的家  晓敏主动敲开了妈妈家的大门。  妈妈很高兴晓敏回家,同时她还要做一件事,她拿出当年的离婚证来给晓敏看,她希望孩子
期刊
给孩子认同,首先要有正向看事情的能力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能真心地称赞孩子,你一定能真心地挑剔孩子。父母都知道给予孩子认同是多么重要,但是首先,父母必须要有正向看待事物的能力,有认同的能力。如果你不能够认同自己、认同这个世界,你也无法给到孩子认同的滋养。  有一位妈妈来找我咨询,她担心自己的孩子太消极了。有一天她和孩子一起读一个古老的西方故事,故事说的是在原始部落时期,有一位英勇的猎人为了保护
期刊
儿子上二年级了,从小就很独立很要强,干什么都要争第一,就连每天上学都要第一个到班上。最近一次期末考试,他所有的成绩都很好,只有一门语文比他的好朋友低了两分,想不到他回到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两三个小时,而且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说下次考试如果不打败他的好朋友就没脸见人啦!回想起他上幼儿园时就事事占尖,主动要求当小主持人,还主动要求学英语。一次跳绳比赛,他没得第一,回到家就自己练习,练到很晚了,我们
期刊
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像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1、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道: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