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化的世界杯来临,未来的比赛会更有趣吗?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杯还没开始,AI(人工智能)就已经知道谁夺冠了;世界杯刚一开始,就出现AI与裁判判罚不一致的情况,结果,几分钟后,裁判团采用了AI的判罚,比赛继续进行;甚至,5∶0的首场比赛,之前也被AI预测到了……
  与往届世界杯,哪怕是与四年前的世界杯相比,第一届被人工智能全面渗透的世界杯终于来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现象层面,人工智能到底在本届世界杯上呈现出了哪些主要变化?而在理性层面,这会让世界杯变得更有趣,还是更无趣?为此,《中外管理》专访到了刚从俄罗斯世界杯现场回来的AI领域投资人、青年艺术家、曾任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球视觉顾问的宋洋先生。
  变化一:AI与裁判发生冲突时,AI是对的!
  《中外管理》:作为一位AI领域投资人、艺术家,又是刚从俄罗斯世界杯现场回来的球迷,以您的观察,AI都在哪些领域出现在了本届世界杯上?
  宋洋:这次在世界杯现场最大的感触就是除了那种极嗨的球场氛围,还多了很多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有关的信息、元素。
  印象比较深的是法国对战澳大利亚那场比赛,当时如果出现2∶1的头球判决,将决定这场比赛输赢,但是裁判的判断和AI助理出现了矛盾,裁判认为进球无效,AI裁判助理则认为进球有效。
  结果这场比赛是在人工智能裁判的协助下,最后确定了法国队2∶1胜出澳大利亚队。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结果一出,现场很多球迷在喝倒彩,但经过后来现场视频的回放,发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判断是符合事实的。所以說,在当时狂热的氛围下,最冷静的其实是机器而不是人类。这个时候,当人为的评判能力达不到的时候,AI的裁判功能发挥了作用。
  《中外管理》:当裁判的判断和人工智能的判断有冲突时,中间的决策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宋洋:俄罗斯世界杯引入的这套设备来自于法国,他们认为虽然机器是冰冷的,但他们也认可机器能快速作出智能运算,结果更加迅速和精准、并令人信服。
  尤其仅靠人的眼球、经验无法作出精准判断的时候,人工智能机器开始代替人类。其实这几年,在很多场合和大型比赛都会越来越多地运用科技,人工智能。它们可能会让结果更加精准。
  《中外管理》:现场是裁判和人工智能一起做裁定?还是以别的什么方式?
  宋洋:现场有裁判,后台有人工智能。然后在数据算出后通过现场的播报台传输给裁判这些数据分析和判断。中间在现场会有几分钟的决算过程。变化二:世界杯首场5∶0,早被AI预测到!
  《中外管理》:AI还在怎样“改造”世界杯?
  宋洋:现在很多艺术圈和投资圈都在做预测,今年不是通过章鱼做预测,而是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预测。
  我有一个朋友在澳门,第一场俄罗斯对沙特的比赛他就预测出5∶0的结果,他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球员、天气、场位的匹配等得出一个智能的预算结果。
  《中外管理》:这相当于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做出了人类的预判?
  宋洋:对,这是难能可贵的。很多专业的大数据公司得出的结果出入并不是很大,它们其实把巴西、德国的那场比赛结果都预测到了。人工智能会根据天气、人的体能、球员布阵等不同,运算出不同的结果。
  但是事情还有另一面,AI预测的结果其实也不一定就是恒定的,而是可变的,有点类似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卦,也有点蝴蝶效应的原理。
  我相信比赛一定会突破很多内定的规则,会产生奇迹。一个好玩的游戏,一定有很多不确定性,现在人们想去用科技确定它,但比赛依然会出现奇迹,这就是世界杯最大的魅力。
  所以我认为AI技术的发展终归还是会让比赛更有趣,不确定性依然会存在。
  变化三:球迷已经可以远程“环绕式”观看世界杯
  《中外管理》:在现象层面,除了AI裁判助理、AI预测的惊人准确性,AI对世界杯的介入,您还有哪些感受?
  宋洋:我们利用Oculus头盔,同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世界杯身临现场的观看,这是技术上的突破,通过球场环绕式的窥探,完成了一个全场的直播体验。
  我们在三年前也投资了一家科技公司叫“未来有趣”,已经做了很多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内容,比如莫文蔚的演唱会,利用VR和AI技术可以让你在远程就身临其境。
  未来,球迷可在虚拟世界中“全感官”参与世界杯
  《中外管理》:未来,AI如果能够让世界杯更有趣的话,还会如何发展?
  宋洋:通过AI技术,你呆在家里就可以对赛事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时参与,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会进一步的融合,最终实现全感官的介入。
  让不在现场的球迷也像身处在世界杯比赛中,真的让你感受到自由和快乐,让你的身心都能沉浸到足球比赛的快乐中,这是巨大的科技改变,也是巨大的商机。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
其他文献
我们专注于木窗,在创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做铝窗、不做塑窗、不做门。森鹰,只做跟木材有关的窗。  放弃不节能的木铝复合窗  起初,我想既然决定了做木窗,就应该汇集世界上所有的木窗,做一个木窗博物馆,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虽然木窗已经是细分品类,可世界之大,木窗依然流派众多。北美、北欧、西班牙,都有自己的木窗种类,于是逐步放弃一些木窗系统,最终选择了节能、保温,工艺发展历史悠久的德系木窗
期刊
当前,中国产业界的共识是:日本的家电行业不行了,中国的家电业打败了日本的家电业,日本的家电业已经衰退……  但是,我们现在来看看,日本的家电企业都在做什么?  那些你以为没落的企业,其实活得更好了  日本的家电品牌,如松下、索尼、东芝、夏普,在战后崛起成为全球第一梯队,但到2000年以后,又受到全球经济冲击,不断萎靡。  然而,松下現在已经不是一家家电公司了。  松下今年的营收目标是10兆日元,相
期刊
不确定环境下的隐形冠军之痛  邓地:显而易见隐形冠军公司都是聚焦、专注的公司,如果说多元化是聚焦的反面的话,那么,隐形冠军企业究竟应不应该多元化?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赫尔曼·西蒙说,多元化企业更多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比如:中国、墨西哥、印度、土耳其这样的国家。关于多元化问题,我想先问的是:在我们中国这个土壤上,为什么各位要做专注?或者说你们是不得以才做得专注吗?  王忠明:我们一直在讲
期刊
在中国这个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隐形冠军,大家习惯性称之为“中国式隐形冠军”,实际上没必要提“中国式”概念。  无论是日本、德国、还是中国的隐形冠军,大家的特质是差不多的。当然有一点区别就是,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任何一个领域里的冠军体量都会比日本、德国更大。  在赫尔曼西蒙的“隐形冠军”定义里,提出了三个标准:  一、某一个细分市场的绝对领先者,以市场占有率衡量,它们是世界市场的老
期刊
在双童创业的25年中,时代发生了巨变。尤其是近10年的互联网,带给了我极大的思考,它对原有模式的考验无处不在。双童沿着旧地图,还能再次找到新大陆吗?  一家日本老企业的衰落  双童为何能够如此专注?这种“专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受到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所致。1997年,我结识了一位名为桑原道昭的日本友人,他身上的专注与坚持,无形中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我一路向前。  2000年9月,在这位友人
期刊
哲理的故事:  由于从未接受过正规、系统教育,达·芬奇的求知欲特别强烈,与此同时,他又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如何保存身边的碎片知识和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进而去观察、记录、改造世界呢?达·芬奇的答案是记笔记。  当年,达·芬奇准备创作一幅圣母图,考虑到这个题材很多画家早已涉猎,他决定另辟蹊径。这天,他的笔记写的是:“我要进城,去观察女人们的言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妇人们停下来闲聊或买东西时,他便快
期刊
哲理的故事:  爱因斯坦从大学毕业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找到一份哪怕是仅供糊口的工作。想想自己已经成年,而年迈的父亲却还在为他的生计而奔波劳累,爱因斯坦几乎绝望了!  有一次,爱因斯坦无意中在杂志上看到一则介绍德国伟大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的文章,文章中把奥斯特瓦尔德称为“科学伯乐”,因为他曾发现并培养了许多科学人才。爱因斯坦想到了向奥斯特瓦尔德自荐,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奥斯特瓦尔德,希望能在奥斯特
期刊
哲理的故事:  1990年代后期,在全美大学综合评比中,斯坦福大学的排名忽然掉出前三甲,滑落至第六名。当时,包括斯坦福在内,美国所有大学对于社会上的各种排名都很重视。一些学校还为此设立了专业团队,负责整理、提供各類数据,以此配合排名机构。  面对这一结果,学校上下非常震惊,各种舆论排山倒海而来。一些人认为斯坦福的教学质量有所下滑,另一些人认为学校管理出了问题。面对质疑,校长卡斯帕不但不惊慌,反而表
期刊
哲理的故事:  当初,被任命为DST风险投资基金CEO时,尤里·米尔纳名不见经传。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很多互联网企业面临融资困境。这时候,尤里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第一时间说服公司向Facebook融资2亿美元。一开始,扎克伯格没有同意,因为他不希望外行对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指手画脚,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面对扎克伯格的担忧,尤里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一份“三不”保证:“不要
期刊
企业家恐怕是面临两难困境最多的人群了。生存压力与价值坚守的两难,商业竞争与社会责任的两难,适应环境与创业理想的两难,苟且偷安与咬牙转型的两难,大胆冒险与审慎安全的两难,在理想与现实中或亢奋或悲观,与心态归零的两难……  诸多的两难,时常考验着每一位中国企业家。如何坚守创业初心?坚守住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在充实感、成就感中获得活力、韧性和竞争力?  商业和伦理完全可以有机融合在一起  杨光:企业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