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到被网友调侃为“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从2008年的“5·12"大地震,到2009年5月的全国首例H1Nl流感,再到“6·5”特大公交车燃烧事件,这一年的成都,走得非常艰辛。在2008年年底揭晓的“2008年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单中,成都意外地却叉在意料之中地被排除到了名单之外。在HINl流感事件和“6·5”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特别是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公众通过网络或者人际传播对成都形象发表了一些负面的看法。
在汶川地震之后,西南交通大学的郝辽刚学者和赵江明学者做过一项关于汶川地震对成都城市品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给成都城市品牌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越大,成都城市品牌价值就越低,城市品牌信心也就越低。
在这里先阐明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概念。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各要素经过社会公众的感知,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对城市的总体印象或心理图式。城市品牌是一个基于城市传播者和城市受众双方的综合性概念,其形成与传播互动过程中,具有区隔识别、价值情感、信息浓缩等功能。
我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塑造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基于窄众投资商的推销阶段、基于小众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营销阶段和基于全体大众的城市品牌塑造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划分是以沿海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来探讨的。而成都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营销活动相对较晚,模式也和沿海先发达起来的城市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以国务院对成都的定位作为城市对外的宣传主体,即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世界珍稀动物大熊猫的故乡,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2000年至2004年,成都有了强烈的城市品牌意识,参加了各种强势媒体策划的城市宣传栏目,政府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好几次成都定位、成都名片和城市精神的讨论热潮。影响最大的是请张艺谋导演拍摄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005年以后,成都市政府邀请国内外城市品牌专家对成都展开全面的调查,开始拟定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品牌经营中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着力打造“休闲城市”品牌,其间影响最大的是本土音乐剧《金沙》的全国巡演和在东南亚的商业演出。
现代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使得每个人对同样信息的解读和重构也呈现多样化。这就是在数次危机以后,公众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地——成都有着不同看法的原因所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任何公众脑海中存储的城市信息,有三个考量角度:
信息内容,即公众在得到某个城市名称的信息以后,唤起对这个城市的联想和记忆,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类。例如拉斯维加斯“赌城”、威尼斯“水城”、昆明“春城”、四川泸州“酒城”,这些城市形象都已经深入人心,只要一提到这些城市名称,相应的词语马上就会出现在脑海中。
信息强度和量度,即公众对某个城市印象的相关信息的排序。并且公众脑海里信息存储的量越多。这个城市在其心里的形象就越强大。例如在提到“北京”这个城市时,某个公众对其首个印象就是首都,然后才是长城、故宫等。
信息评价,即公众对激活的关于城市的相关信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也就是公众对这些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判断。例如在提到“拉萨”时,人们就会联想到“洁净、神秘”,这便是公众对其的情感评价。
若以“成都”作为城市名称,不同的受众对其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即便是同一个受众也会对其有各个方面的不同评价。
负面影响已经产生,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已经受到创伤,成都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重塑城市品牌形象。在原有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策略基础上。积极推出挽救城市品牌形象的措施。总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塑造个性。个性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外在独特性和内在的稳定性。品牌形象是可以模仿的,而品牌个性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城市个性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
定位明确专一。专一性就是指城市品牌的传播长时间地在多种媒体和传播渠道上实现品牌的基调和风格统一,即个性、文化和自我形象的内在统一。在具体实践中,整合营销要时时与品牌核心识别保持有机联系,不能随意改变,强势品牌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主题风格和价值象征。成都要坚持“休闲城市”、“西部门户”的定位,要非常强调传播的统一性、一致性、一贯性。
城市口号。“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西部门户,机遇成都”、“成都依然美丽”、“成都有你更美丽”。
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需要政府、大众传媒、企业和市民的默契合作。政府作为城市的领导者,在作出正确的挽救城市形象的决策后,大众传媒要不遗余力地将政府的决策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公众。企业推行更有力的措施给投资者和消费者。市民要有重塑城市品牌形象的信心和决心,坚决配合政府和大众传媒。
2008年10月由成都超女张靓颖演唱的《I love this city》,作为成都市的形象主题曲,在成都的各大电视台、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移动电视以及户外电视平台上反复地播放,这首歌的MV将成都市的文化内涵和成都人特有的精神融合在一起,表现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爱的汇聚让成都依然美丽。这在成都各大户外媒体上,有着国内外各界名人对成都表示信心的形象广告和口号——“成都依然美丽”,“因为有你,成都更美好”。最突出的是在市中心打出了巨幅醒目的城市对外形象宣传,口号是“西部门户,机遇成都”,旁边是英特尔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坚定的话语:“我再次重申,这次灾难并没有改变英特尔在成都做大做强的决心。”同时展开了一系列的对外宣传攻势和推广活动,为重塑成都的品牌形象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大众传媒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方面,杭州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中,有20分钟的剧情取景于杭州,通过杭州的旅游胜地、标志性建筑、风景等,把自然、人文、现代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在央视国际频道,杭州也推出了自己的城市形象广告,说明杭州不仅定位在国内和国人,而且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城市品牌形象究其本质,是属于外地人的,这是城市外在的口碑,也是真正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所以,要让外地人认同城市定位,让这些人为城市义务做宣传,才是塑造城市品牌的目的所在。
重塑市民的信心。在危机过后,成都市民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公共安全、城市的卫生安全会有一定的担忧。政府和大众传媒要给市民传达“风雨过后总会有阳光”的思想。市民也要调节心态,积极配合,呈现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而貌,一如既往地展示出成都市和成都市民的美好形象。
着力打造西部门户。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成都,在将全国统筹城乡试验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字号金牌揽人囊中之后,又捧回了2008年度的全国文明城市,这不仅是对成都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肯定,而且表明成都争当西部门户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2005年12月11日,英特尔第五个全球制造基地——英特尔成都工厂宣告正式开业。成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积聚了大批芯片上下游企业,成为承接世界软件产业转移的重镇。《中国西部》2009年1月推出了《西部门户,花落谁家》的封面主题,探讨成都、重庆、西安3个城市谁更有望成为西部门户,在“观点交锋”中,一共有7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两位持保留意见,一位认为重庆有望,一位认为西安很有潜力,而剩下的三位专家都力挺成都。这说明成都在人们心中是最具潜力甚至已经在人们心中被默许为“西部门户”了。
经济崛起后更需要的是文化的支撑,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应进一步努力挖掘,使城市文化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支柱,打造名副其实的西部门户。
在汶川地震之后,西南交通大学的郝辽刚学者和赵江明学者做过一项关于汶川地震对成都城市品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给成都城市品牌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越大,成都城市品牌价值就越低,城市品牌信心也就越低。
在这里先阐明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概念。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各要素经过社会公众的感知,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对城市的总体印象或心理图式。城市品牌是一个基于城市传播者和城市受众双方的综合性概念,其形成与传播互动过程中,具有区隔识别、价值情感、信息浓缩等功能。
我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塑造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基于窄众投资商的推销阶段、基于小众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营销阶段和基于全体大众的城市品牌塑造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划分是以沿海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来探讨的。而成都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营销活动相对较晚,模式也和沿海先发达起来的城市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以国务院对成都的定位作为城市对外的宣传主体,即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世界珍稀动物大熊猫的故乡,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2000年至2004年,成都有了强烈的城市品牌意识,参加了各种强势媒体策划的城市宣传栏目,政府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好几次成都定位、成都名片和城市精神的讨论热潮。影响最大的是请张艺谋导演拍摄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005年以后,成都市政府邀请国内外城市品牌专家对成都展开全面的调查,开始拟定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品牌经营中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着力打造“休闲城市”品牌,其间影响最大的是本土音乐剧《金沙》的全国巡演和在东南亚的商业演出。
现代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使得每个人对同样信息的解读和重构也呈现多样化。这就是在数次危机以后,公众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地——成都有着不同看法的原因所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任何公众脑海中存储的城市信息,有三个考量角度:
信息内容,即公众在得到某个城市名称的信息以后,唤起对这个城市的联想和记忆,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类。例如拉斯维加斯“赌城”、威尼斯“水城”、昆明“春城”、四川泸州“酒城”,这些城市形象都已经深入人心,只要一提到这些城市名称,相应的词语马上就会出现在脑海中。
信息强度和量度,即公众对某个城市印象的相关信息的排序。并且公众脑海里信息存储的量越多。这个城市在其心里的形象就越强大。例如在提到“北京”这个城市时,某个公众对其首个印象就是首都,然后才是长城、故宫等。
信息评价,即公众对激活的关于城市的相关信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也就是公众对这些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判断。例如在提到“拉萨”时,人们就会联想到“洁净、神秘”,这便是公众对其的情感评价。
若以“成都”作为城市名称,不同的受众对其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即便是同一个受众也会对其有各个方面的不同评价。
负面影响已经产生,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已经受到创伤,成都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重塑城市品牌形象。在原有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策略基础上。积极推出挽救城市品牌形象的措施。总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塑造个性。个性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外在独特性和内在的稳定性。品牌形象是可以模仿的,而品牌个性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城市个性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
定位明确专一。专一性就是指城市品牌的传播长时间地在多种媒体和传播渠道上实现品牌的基调和风格统一,即个性、文化和自我形象的内在统一。在具体实践中,整合营销要时时与品牌核心识别保持有机联系,不能随意改变,强势品牌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主题风格和价值象征。成都要坚持“休闲城市”、“西部门户”的定位,要非常强调传播的统一性、一致性、一贯性。
城市口号。“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西部门户,机遇成都”、“成都依然美丽”、“成都有你更美丽”。
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需要政府、大众传媒、企业和市民的默契合作。政府作为城市的领导者,在作出正确的挽救城市形象的决策后,大众传媒要不遗余力地将政府的决策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公众。企业推行更有力的措施给投资者和消费者。市民要有重塑城市品牌形象的信心和决心,坚决配合政府和大众传媒。
2008年10月由成都超女张靓颖演唱的《I love this city》,作为成都市的形象主题曲,在成都的各大电视台、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移动电视以及户外电视平台上反复地播放,这首歌的MV将成都市的文化内涵和成都人特有的精神融合在一起,表现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爱的汇聚让成都依然美丽。这在成都各大户外媒体上,有着国内外各界名人对成都表示信心的形象广告和口号——“成都依然美丽”,“因为有你,成都更美好”。最突出的是在市中心打出了巨幅醒目的城市对外形象宣传,口号是“西部门户,机遇成都”,旁边是英特尔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坚定的话语:“我再次重申,这次灾难并没有改变英特尔在成都做大做强的决心。”同时展开了一系列的对外宣传攻势和推广活动,为重塑成都的品牌形象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大众传媒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方面,杭州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中,有20分钟的剧情取景于杭州,通过杭州的旅游胜地、标志性建筑、风景等,把自然、人文、现代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在央视国际频道,杭州也推出了自己的城市形象广告,说明杭州不仅定位在国内和国人,而且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城市品牌形象究其本质,是属于外地人的,这是城市外在的口碑,也是真正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所以,要让外地人认同城市定位,让这些人为城市义务做宣传,才是塑造城市品牌的目的所在。
重塑市民的信心。在危机过后,成都市民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公共安全、城市的卫生安全会有一定的担忧。政府和大众传媒要给市民传达“风雨过后总会有阳光”的思想。市民也要调节心态,积极配合,呈现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而貌,一如既往地展示出成都市和成都市民的美好形象。
着力打造西部门户。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成都,在将全国统筹城乡试验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字号金牌揽人囊中之后,又捧回了2008年度的全国文明城市,这不仅是对成都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肯定,而且表明成都争当西部门户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2005年12月11日,英特尔第五个全球制造基地——英特尔成都工厂宣告正式开业。成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积聚了大批芯片上下游企业,成为承接世界软件产业转移的重镇。《中国西部》2009年1月推出了《西部门户,花落谁家》的封面主题,探讨成都、重庆、西安3个城市谁更有望成为西部门户,在“观点交锋”中,一共有7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两位持保留意见,一位认为重庆有望,一位认为西安很有潜力,而剩下的三位专家都力挺成都。这说明成都在人们心中是最具潜力甚至已经在人们心中被默许为“西部门户”了。
经济崛起后更需要的是文化的支撑,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应进一步努力挖掘,使城市文化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支柱,打造名副其实的西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