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食品包装材料需要与食品直接接触,一旦包装材料不合格,则会导致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来,从而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损害。因此,需要做好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工作。当前我国关于食品包装检测相关标准已出台,而且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也一直严格执行。但相较于发达国家食品包装检测的标准,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现有食品包装检测工作还无法满足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卫生管理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348-01
引言:食品安全与百姓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一些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见到各种媒介。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食品包装质量不合格而对食品带来污染。在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都离不开食品包装材料,一旦食品包装材料有问题,则会严重危及食品的安全。因此,需要重视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
1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现状
1.1食品包装材料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食品包装材料方面已经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等等[3]。这些法律法规对食品包装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对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做出了限制,也提供了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与检测的依据。但是我国如今的法律法规都是在较早的时期制定的,沒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进,很多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比如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纸,利用太阳光为包装中的食品加热,还有热封性包装纸、保温包装纸、果蔬类果渣纸等都没有在法律法规中提及,导致在对其进行管理和检测时没有依据可循。另外,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对食品包装上重视不足,要求食品包装检测的项目少,而且检验的要求比较低,很多食品加工商浑水摸鱼,将可能会对食品造成污染的材料混入了食品包装中。
1.2食品包装检测体系
在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中,检测的指标已经比较全面,而且在大多数的检测机构也能够全项检测,比如甲醛、苯乙烯、荧光染料等等。但是,需要大型检测设备检测的指标,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的检测无法在中小型检测机构开展,导致对其的监管不足。另外,食品包装材料中不断增加新的添加剂,比如三聚氰胺等,在原有的检测体系中没有对其的检测,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很多食品的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含量极低,导致对其的检测有一定的难度。通常情况下,对其的检测是先采用浸泡的方式提取食品中的有害物,之后取样液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式的灵敏度不高,而且非常不利于定量分析。另外,除了技术上的难度,对于一些新型的包装材料污染物,尚且没有标准的检测方法,导致没法对其进行安全性检测,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即使有的污染物国家已经规定了标准的检测方法,但是在检测时却经常会受到诸多干扰而导致检测准确度低或者在进行重复性检验时无法得到一致的结果。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多、检测复杂、检测成本高、所需时间长等问题限制了检测在食品包装管理中的作用。
2做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
由于当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标准相对落后,因此需要加大对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技术进行研究,进一步对各类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完善。特别是要针对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并将具体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的技术。另外,还要进一步深入探索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机物残留和包装印刷安全的检测技术,有效的提升我国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水平。
2.2加大食品包装标准制定力度
在当前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针对于进出品食品包装材料中涉及到安全和卫生项目时我国已实施了强制性检验,并初步形成了进出品食品包装行业标准体系框架,这为我国食品包装标准的制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关于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标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密切关注和跟踪发达国家食品包装领域相关技术规范,从而制定出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符的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标准。
2.3合理应用先进检测技术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包装主要是借助气体作为流动相,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效能高和选择性高等优势,气相色谱法能够分离出相对复杂的样品,以及分离性质近似相同的各种同分异构体,而且在痕迹量分析中被广泛应用。现实中,应用气相色谱法对纸质类食品包装材质进行安全性能分析检测,通过借助CC-ECD、CC-FID,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是否含有以及含有量的多少等,如二苯甲酮、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五氯苯酚、蒽、硬脂酸甲酯等添加剂;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类似,液相色谱法也具有灵敏度、效能和选择性高,以及检测分析快、应用广泛等特点。该方法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色谱柱,采用高压输送。液相色谱法对纸质包装材料中的有机物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是在气态状态下,测量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向紫外线与可见光范畴中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是一种定量检测方法,常常被应用于无机元素的检测,对检测食品包装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放射化学法,放射化学法应用于纸质包装检测,主要是测其无机物的迁移。例如,通过包装食品再生纸围绕铁、锌所开展的迁移检测,发现浓度处于检出限值的边缘。从检测的结果来看,铁、锌两种检测元素的极限迁移量达到了2.6、4.8mg,并检测出这两种元素随着包装迁移进入食品中。研究发现,通过借助改性聚苯醚作为食品模拟液,锌元素便不会产生迁入。此外,还有借助放射化学法检测纸质包装再生纸内部有机物自身的食品迁移问题,在被检测的60多种元素中,主要是铁和锌元素迁移到食品中,且迁移量微小,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最近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接连衍生,这和经常使用的包装材料安全、食品安全卫生性关联极为缜密。所以,有关技术人员必须竭尽全力调试掌控这部分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尽管说目前我国在该类领域上取得些许成就,不过仍旧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希望有关检验认证机构能够不断进行突破调整,及时改进食品包装材料具体的生产和安全检测等技术控制实力,为后期食品和社会大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奠定基础,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邢家新,张璎鸾.食品包装安全隐患及检测研究[J].现代食品,2017(20):20-22.
[2]王威.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检测技术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6(27):53.
[3]杭创明.食品包装材料中的重金属来源和检测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6(27):82.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348-01
引言:食品安全与百姓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一些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见到各种媒介。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食品包装质量不合格而对食品带来污染。在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都离不开食品包装材料,一旦食品包装材料有问题,则会严重危及食品的安全。因此,需要重视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
1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现状
1.1食品包装材料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食品包装材料方面已经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等等[3]。这些法律法规对食品包装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对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做出了限制,也提供了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与检测的依据。但是我国如今的法律法规都是在较早的时期制定的,沒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进,很多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比如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纸,利用太阳光为包装中的食品加热,还有热封性包装纸、保温包装纸、果蔬类果渣纸等都没有在法律法规中提及,导致在对其进行管理和检测时没有依据可循。另外,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对食品包装上重视不足,要求食品包装检测的项目少,而且检验的要求比较低,很多食品加工商浑水摸鱼,将可能会对食品造成污染的材料混入了食品包装中。
1.2食品包装检测体系
在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中,检测的指标已经比较全面,而且在大多数的检测机构也能够全项检测,比如甲醛、苯乙烯、荧光染料等等。但是,需要大型检测设备检测的指标,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的检测无法在中小型检测机构开展,导致对其的监管不足。另外,食品包装材料中不断增加新的添加剂,比如三聚氰胺等,在原有的检测体系中没有对其的检测,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很多食品的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含量极低,导致对其的检测有一定的难度。通常情况下,对其的检测是先采用浸泡的方式提取食品中的有害物,之后取样液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式的灵敏度不高,而且非常不利于定量分析。另外,除了技术上的难度,对于一些新型的包装材料污染物,尚且没有标准的检测方法,导致没法对其进行安全性检测,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即使有的污染物国家已经规定了标准的检测方法,但是在检测时却经常会受到诸多干扰而导致检测准确度低或者在进行重复性检验时无法得到一致的结果。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多、检测复杂、检测成本高、所需时间长等问题限制了检测在食品包装管理中的作用。
2做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
由于当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标准相对落后,因此需要加大对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技术进行研究,进一步对各类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完善。特别是要针对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并将具体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的技术。另外,还要进一步深入探索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机物残留和包装印刷安全的检测技术,有效的提升我国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水平。
2.2加大食品包装标准制定力度
在当前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针对于进出品食品包装材料中涉及到安全和卫生项目时我国已实施了强制性检验,并初步形成了进出品食品包装行业标准体系框架,这为我国食品包装标准的制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关于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标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密切关注和跟踪发达国家食品包装领域相关技术规范,从而制定出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符的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标准。
2.3合理应用先进检测技术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包装主要是借助气体作为流动相,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效能高和选择性高等优势,气相色谱法能够分离出相对复杂的样品,以及分离性质近似相同的各种同分异构体,而且在痕迹量分析中被广泛应用。现实中,应用气相色谱法对纸质类食品包装材质进行安全性能分析检测,通过借助CC-ECD、CC-FID,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是否含有以及含有量的多少等,如二苯甲酮、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五氯苯酚、蒽、硬脂酸甲酯等添加剂;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类似,液相色谱法也具有灵敏度、效能和选择性高,以及检测分析快、应用广泛等特点。该方法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色谱柱,采用高压输送。液相色谱法对纸质包装材料中的有机物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是在气态状态下,测量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向紫外线与可见光范畴中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是一种定量检测方法,常常被应用于无机元素的检测,对检测食品包装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放射化学法,放射化学法应用于纸质包装检测,主要是测其无机物的迁移。例如,通过包装食品再生纸围绕铁、锌所开展的迁移检测,发现浓度处于检出限值的边缘。从检测的结果来看,铁、锌两种检测元素的极限迁移量达到了2.6、4.8mg,并检测出这两种元素随着包装迁移进入食品中。研究发现,通过借助改性聚苯醚作为食品模拟液,锌元素便不会产生迁入。此外,还有借助放射化学法检测纸质包装再生纸内部有机物自身的食品迁移问题,在被检测的60多种元素中,主要是铁和锌元素迁移到食品中,且迁移量微小,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最近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接连衍生,这和经常使用的包装材料安全、食品安全卫生性关联极为缜密。所以,有关技术人员必须竭尽全力调试掌控这部分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尽管说目前我国在该类领域上取得些许成就,不过仍旧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希望有关检验认证机构能够不断进行突破调整,及时改进食品包装材料具体的生产和安全检测等技术控制实力,为后期食品和社会大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奠定基础,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邢家新,张璎鸾.食品包装安全隐患及检测研究[J].现代食品,2017(20):20-22.
[2]王威.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检测技术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6(27):53.
[3]杭创明.食品包装材料中的重金属来源和检测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6(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