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家访也是成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家校联系不应该只做表面文章,而应找到一条有效教育的捷径,抓住契机、注重方法、学会反思是德育有效性的关键。家访不能只针对问题学生,而应该关注当前社会、家庭等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家访也是持续性的,因为改变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就应该做教育的有心人。
关键词:家访;德育;契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122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家长直接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的最佳渠道。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思想一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有很大的作用。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笔者,成功的家访可以让家长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有力“辅助者”,成为学校、教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帮手,家校携手才能打造优质教育。
一、家访谁?——分析学情,确定对象
学期初,笔者就快速融入自己的班级当中,深入分析研究孩子的档案,对孩子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和学生交谈,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在最短的时间内和班级的每个家长做一次电话家访,通过这样细致深入的调查,笔者对班级学生的情况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以下笔者就以杨××的一个学期的三次家访为例,分析探讨家访在育人方面的独到作用。
第一次家访之前:杨××,2011年进入笔者的班级,笔者就发现该生任性孤僻、我行我素,和他讲话,他也是不冷不热,而且他的心情不定,时好时坏,根本不能融入班集体。入学半个月不到,笔者和他小学时的班主任黄老师通了电话,通过了解笔者知道该生属单亲家庭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从小就因家庭影响而形成了孤僻自私的性格。
笔者知道,十三、四岁的儿童正是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时期的群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二次家访:这是在期中考过后,笔者发现这个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但有一点很可喜,就是当教师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开始能正视教师了。笔者知道,第一次家访时,笔者和他妈妈交给他的“作业”没有完成,他只做了三天的“乖孩子”。当然,笔者明白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何况是从小就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更要有耐心,更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否则是很容易被这样的学生打败的。大家开心的时候,他把自己藏在角落里,不喜欢与人为伴,这也使得班级同学不太喜欢和他接触,这样一来,他在班级也就很难进入同学的视线了。
第三次家访后:不久,笔者发现杨同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运动会上,笔者作为班级的后勤人员,跑前跑后,为参赛运动员加油,笔者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任课教师也发现,杨××的作业态度好了,上课注意力也更集中了,笔者想表扬他,但怕打破这份美好的宁静,所以假装不关注他,和以往没什么两样,只是给了他多一点的笑脸,希望换回那久违的喜悦。
三次家访让笔者尝到了家校沟通的甘果,孩子的不断进步正是因为我们不懈的努力,这让笔者很有感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用教所有孩子的那样的方法来教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应当时刻保护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
二、为什么家访?——抓住契机,寻求突破
传统观念认为,家访是针对问题生而采取的一种补救行为。孩子出问题时,把责任推卸给家长,作为家长是无奈的,孩子不争气是不争的事实,又迫于教师的告状,只好责骂孩子。因此,学生害怕教师家访,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家访的对象就是后进的学生,家访的后果就是教师会和家长联手起来对付他(她),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学生都极不情愿看到教师到他们家里来的,家访也会因此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学习成绩好、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应该家访,他们在内心也有困惑的时候,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关注学生内心的变化,善于挖掘孩子变化的根源,寻找方法帮助他们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出路,否则我们的家访只会给后进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老师,我们班级的同学打架了!”副班长吴×跑到笔者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对笔者说:“杨××和同学在教室里打起来了!”看到她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笔者脑袋一片空白,但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笔者,必须冷静处理。“走,到班级去看看!”一进教室,笔者发现里面一片狼籍,大家面面相觑,等着我的批评。不过,笔者没有指责批评,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后,笔者让他又回到了教室。
日记怎么越写越差了?笔者突然发现,杨××每天的作业质量又有所下降了。笔者每天在随笔中给他的评语,他似乎都不怎么关注,终于笔者忍不住了,把他叫到办公室,可是,他的脸沉了下来,愤怒地叫了起来:“笔者不用你管,我不想读了!”然后一溜烟地跑了出去。这是怎么回事?笔者想不通,到底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笔者决定从家访入手。
三、怎样家访?——平等相待,尊重差异
在家访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自己和家长的关系,家长和教师一样都承担着教育的任务,我们是合作者,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班主任要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剔除自己的偏见和主观判断,不可对成绩差的学生家长或地位低的学生家长有歧视态度,也不可主观断定学生能否成才,这就是所谓的同感,也就是要感受到家长内心的感受,站在家长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
家访时,要讲究交谈的艺术,批评时也应该委婉,可以通过表扬其他学生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的不足,从而知道今后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下面是笔者第三次家访的一个小片段。
“这段时间,我很忙,孩子回家都得自己烧饭,他没有享受家庭的幸福啊……”杨妈妈哽咽的话语让笔者感到一阵难受,她那伤感的表情分明写着一种无奈与失落。
“孩子进步了,我们老师都感觉他变化很大,开始懂事了!”
“是啊,进了中学,我就感觉他像个小大人,回来都说自己班级好,说老师对他好……”杨妈妈抬起头,看了看笔者,“有时候他还要去照顾他生病的奶奶,他和奶奶的感情很好,他好几次和我说起,他不想读书了,他说自己反正读不起来,干脆放弃,帮我干点家务活……”
关键词:家访;德育;契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122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家长直接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的最佳渠道。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思想一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有很大的作用。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笔者,成功的家访可以让家长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有力“辅助者”,成为学校、教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帮手,家校携手才能打造优质教育。
一、家访谁?——分析学情,确定对象
学期初,笔者就快速融入自己的班级当中,深入分析研究孩子的档案,对孩子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和学生交谈,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在最短的时间内和班级的每个家长做一次电话家访,通过这样细致深入的调查,笔者对班级学生的情况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以下笔者就以杨××的一个学期的三次家访为例,分析探讨家访在育人方面的独到作用。
第一次家访之前:杨××,2011年进入笔者的班级,笔者就发现该生任性孤僻、我行我素,和他讲话,他也是不冷不热,而且他的心情不定,时好时坏,根本不能融入班集体。入学半个月不到,笔者和他小学时的班主任黄老师通了电话,通过了解笔者知道该生属单亲家庭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从小就因家庭影响而形成了孤僻自私的性格。
笔者知道,十三、四岁的儿童正是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时期的群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二次家访:这是在期中考过后,笔者发现这个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但有一点很可喜,就是当教师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开始能正视教师了。笔者知道,第一次家访时,笔者和他妈妈交给他的“作业”没有完成,他只做了三天的“乖孩子”。当然,笔者明白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何况是从小就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更要有耐心,更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否则是很容易被这样的学生打败的。大家开心的时候,他把自己藏在角落里,不喜欢与人为伴,这也使得班级同学不太喜欢和他接触,这样一来,他在班级也就很难进入同学的视线了。
第三次家访后:不久,笔者发现杨同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运动会上,笔者作为班级的后勤人员,跑前跑后,为参赛运动员加油,笔者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任课教师也发现,杨××的作业态度好了,上课注意力也更集中了,笔者想表扬他,但怕打破这份美好的宁静,所以假装不关注他,和以往没什么两样,只是给了他多一点的笑脸,希望换回那久违的喜悦。
三次家访让笔者尝到了家校沟通的甘果,孩子的不断进步正是因为我们不懈的努力,这让笔者很有感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用教所有孩子的那样的方法来教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应当时刻保护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
二、为什么家访?——抓住契机,寻求突破
传统观念认为,家访是针对问题生而采取的一种补救行为。孩子出问题时,把责任推卸给家长,作为家长是无奈的,孩子不争气是不争的事实,又迫于教师的告状,只好责骂孩子。因此,学生害怕教师家访,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家访的对象就是后进的学生,家访的后果就是教师会和家长联手起来对付他(她),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学生都极不情愿看到教师到他们家里来的,家访也会因此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学习成绩好、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应该家访,他们在内心也有困惑的时候,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关注学生内心的变化,善于挖掘孩子变化的根源,寻找方法帮助他们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出路,否则我们的家访只会给后进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老师,我们班级的同学打架了!”副班长吴×跑到笔者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对笔者说:“杨××和同学在教室里打起来了!”看到她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笔者脑袋一片空白,但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笔者,必须冷静处理。“走,到班级去看看!”一进教室,笔者发现里面一片狼籍,大家面面相觑,等着我的批评。不过,笔者没有指责批评,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后,笔者让他又回到了教室。
日记怎么越写越差了?笔者突然发现,杨××每天的作业质量又有所下降了。笔者每天在随笔中给他的评语,他似乎都不怎么关注,终于笔者忍不住了,把他叫到办公室,可是,他的脸沉了下来,愤怒地叫了起来:“笔者不用你管,我不想读了!”然后一溜烟地跑了出去。这是怎么回事?笔者想不通,到底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笔者决定从家访入手。
三、怎样家访?——平等相待,尊重差异
在家访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自己和家长的关系,家长和教师一样都承担着教育的任务,我们是合作者,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班主任要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剔除自己的偏见和主观判断,不可对成绩差的学生家长或地位低的学生家长有歧视态度,也不可主观断定学生能否成才,这就是所谓的同感,也就是要感受到家长内心的感受,站在家长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
家访时,要讲究交谈的艺术,批评时也应该委婉,可以通过表扬其他学生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的不足,从而知道今后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下面是笔者第三次家访的一个小片段。
“这段时间,我很忙,孩子回家都得自己烧饭,他没有享受家庭的幸福啊……”杨妈妈哽咽的话语让笔者感到一阵难受,她那伤感的表情分明写着一种无奈与失落。
“孩子进步了,我们老师都感觉他变化很大,开始懂事了!”
“是啊,进了中学,我就感觉他像个小大人,回来都说自己班级好,说老师对他好……”杨妈妈抬起头,看了看笔者,“有时候他还要去照顾他生病的奶奶,他和奶奶的感情很好,他好几次和我说起,他不想读书了,他说自己反正读不起来,干脆放弃,帮我干点家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