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的故事

来源 :东方航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伦敦西北郊的中部高地有座名叫哈罗的小镇,在那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群年轻的男生,他们身穿雪白的衬衣,外面套着天蓝色的西装外套,英俊潇洒,自信十足。更引人注目的是人人头上那顶带着深蓝丝带的英式硬草帽(有时候会是黑礼服配英式高礼帽及手杖),这群孩子必定来自著名的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原本高在云端的哈罗公学,因成为全球大热的《哈利波特》影片中霍格维茨魔法学校的取景地而渐渐为人所知。像霍格维茨魔法学校一样,哈罗公学也有着自身的魔力。它以其绵长厚重的历史、优质的教育、与全球权贵过从甚密而闻名于世。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先贤恐怕很难预料到,他们曾经创造的工业文明的各种品牌,已经一个又一个落入德国、中国乃至印度人之手。但是作为英帝国黄金时代象征的一个软标志——教育,倒是依旧声名显赫,吸引各种精英学子、王子皇孙、富家贵胄慕名而来,为英国带来滚滚财源。除了牛津、剑桥一类的传统大学,很多人也把目光早早瞄向了如哈罗公学一类的贵族中学。因为一旦能够成功入读这类顶级学校,不但意味着获得了进入牛津、剑桥等名校的敲门砖,也意味着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最正统全面的英式贵族教育,有望成为正宗的“英伦贵族”。
  哈罗公学,是这类贵族学校中的佼佼者,英国贵族教育体系中的明珠。即使面临数万英镑一年的高昂学费,世界各地那些腰缠万贯的家长,依然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女儿是不行的,因为哈罗是男校)戴上那顶哈罗草帽。对他们来说,或许只要哈罗公学愿意接受,金钱不是问题。赋予哈罗公学神秘光环的,不仅有辉煌的历史与传统,也有大英帝国依旧耀眼的软实力残光。
  从平民学校到贵族学校
  多少有点讽刺的是,哈罗公学的创始人,既不是声名显赫的公爵,也不是名留青史的主教。1572年,一名哈罗本地的富农,约翰·利昂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那里获准在当地建立一所面向本地农民孩子的学校。作为代价,他出钱支付了两名学生未来去牛津和两名学生去剑桥学习的费用,并修筑了连接伦敦和埃德加的公路。
  尽管来读书的都是本地教区的孩子,利昂还是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其中要求学校的校长必须由一位至少有20英镑年收入、硕士学历的人士担任,副校长的要求则是15英镑年收入和学士学历。除了每周四外,学生没有玩乐的时间。出席教堂礼拜是必须的,过了一年级以后,就不允许再说英语了。当时哈罗公学的教学语言是拉丁语。违反规定的学生,将接受“适度疼痛”的体罚。为了良好贯彻各种校规,哈罗公学初始设立了3个校监,其中两个负责管教和惩罚学生,另外一个则负责监督其他两位校监。
  学生进入哈罗读书是免费的,利昂资助本地的教育。家长只需要给学生准备墨水、纸张、笔、书本、蜡烛以及弓箭。在哈罗的早期历史里,射箭是必须和唯一的运动。这也体现了哈罗的英国本土色彩,在冷兵器时代,英格兰以精良的弓箭手闻名,弓术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战争记忆。利昂还有规定,哈罗可以在收取合适学费并不影响本教区学生教育的情况下,接受外来的学生。在后来的岁月里,特别是今天,这条准则无疑被非常灵活地运用了。
  利昂一生都贡献给了哈罗的教育,在他死后,留下两部分财产——哈罗公学和那条大道。为了纪念他,哈罗的学生直到今天都要在每年11月沿着历史上那条大路跑上10公里。也因为利昂最初资助学生前往牛津和剑桥,哈罗从建校开始就和这两所后来世界最知名的学府结下了不解之缘。“入哈罗、读牛剑”成为公学的最大卖点,为不少海外暴发户追捧。
  随着英国国势日趋强盛,哈罗公学迎来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了贵族学校,真是往来皆贵胄,谈笑无白丁。辉格党人对此“功不可没”。正是当初辉格党的权贵们对哈罗公学出手慷慨阔绰,使得该校学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当时,一个外来富家学生需要支付10英镑一年的学费,这在当时和一个大学学者的年收入相若了。一名1775年入学的男生甚至为他7年半的学习总共支付了202英镑,这在当时是惊人的巨款。而现在,这一数字早已刷新为每年2.5万英镑。即便学费高昂得令人咋舌,依然无法阻挡权贵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家公子送入该校求学。
  正因为如此,18世纪当地居民还举行过集会,抗议哈罗越来越昂贵的学费和越来越多的外来学生。本地学生和外来学生的比率已经变成了1比2。不过本地居民希望找回利昂原初理念的斗争还是失败了,哈罗越来越成为一所平民难以企及的贵族学校。
  学渣丘吉尔
  有着四五百年悠久历史的哈罗公学,翻开其校史,真可谓星汉灿烂。光是哈罗的历任校长名单上,就有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隆里博士、华兹华斯的侄子克里斯托弗·华兹华斯博士。哈罗毕业生更是社会精英中的精英,砥柱中的砥柱。哈罗出过7位英国首相,而其中尤以丘吉尔最为有名。
  1941年时,名满天下的哈罗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当时正处在二战最严峻的时刻,丘吉尔在哈罗公学对着800多名学子发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说,成为当代英语文学的名篇:“一年前我们在孤军奋战,许多国家都认为我们的末日到了,认为我们完蛋了。我们的一切传统、我们的校歌、我们学校的历史、我们国家的这部分历史,似乎都将灰飞烟灭了。但是今天的形势大不相同了。其他国家认为英国人将一败涂地,但是我们却巍然屹立。我们没有丝毫的畏惧,也从未想过屈服;令不列颠岛外的人看似奇迹,尽管我们自己从来不怀疑的是,我们今天已经处于这样的地位,正如我所说的,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胜利。不要说黑暗年代;我们宁愿说严酷年代。这不是黑暗年代,而是伟大时代,是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年代;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感谢上帝,感谢他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使这个时代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永放光芒而贡献力量。”无论对于英国还是哈罗公学,丘吉尔的这番演讲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丘吉尔本人,恰恰是哈罗公学引以自豪的毕业生之一。正是校友录当中那一排排闪亮的名字,构筑了哈罗公学的赫赫声威,也引得无数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同样拜将封相,衣锦还乡。   不过实际上,丘吉尔本人在哈罗的生涯并不开心,甚至可以说,对这位从小有些离经叛道,有一个美国富家大小姐母亲的名门子弟来说,哈罗公学的几年岁月还颇为黑暗。
  作为传统名校,拉丁文考试是进入哈罗公学所必须的。但是丘吉尔的拉丁文实在太差。他在自传《我的早年生活》里颇为“得意”地回忆: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
  这多少有些可笑,因为丘吉尔的拉丁文考试根本就是交了白卷,很难想象,怎样的老师会从白卷里发现什么慧根。丘吉尔之所以能够进入哈罗,不是他自我吹嘘的什么全面能力,而是基于父系丘吉尔家族(祖先马尔波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将领之一)和母系美国大富商这一难以让人拒绝的超级显赫家世。后来的历史不断证明,来自世界各地源源不断靠家世走后门进哈罗的权贵学生中,丘吉尔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在哈罗读书期间,丘吉尔的成绩依然很差,特别是数学、拉丁文等,基本都是全校垫底,可谓不折不扣的学渣。由于他生性顽皮叛逆,不时受到哈罗校规的“特别照顾”。不过他的英语和历史成绩却非常的好,还是全校的击剑冠军。
  文艺青年拜伦
  除了丘吉尔以外,哈罗人里的政治家还有现代保守党的奠基人罗伯特·皮尔及斯坦利·鲍德温等。提到罗伯特·皮尔,就不能不提及他在哈罗的校友——英国著名诗人乔治·拜伦。
  拜伦作为英国独步古今的天才诗人,在波澜诡谲的浪漫主义文苑诗坛上,他手握如椽之笔,流金溢彩;在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的政治舞台上,他又是身着戎装,叱咤风云,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坚强斗士。拜伦只活了36岁,被评论家称为是19世纪初英国的“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
  和丘吉尔不太一样,拜伦出身于一个贫穷而破落的贵族家庭。但是由于这个家族本身还是相当久远和显赫(拜伦10岁的时候就继承了世袭的爵位,以至于他的老师和校长都需要称呼这个孩子为“拜伦勋爵”),所以拜伦13岁时顺利进入了与之地位相称的哈罗公学。
  时任哈罗公学校长的约瑟夫·德鲁里在他的书房里接待了这位天资聪颖,外表俊美,但腿有残疾的贵族少年。经过交谈,校长马上发现:“交给我的是一匹在山里野惯了的小马驹。不过,从他眼中看得出,他是有思想的。”
  在哈罗公学的日子里,拜伦对正规的课堂学习一如既往地不大用功,可是一到关键时刻,他却能大笔一挥,写出三四十句拉丁文的六韵诗;他对课本不感兴趣,却热心于课外阅读,博览群书,从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所以他在哈罗的学习被评价为“懒惰而博学”。
  也是在哈罗期间,拜伦对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兴趣。在学校期间,他曾在一封信里写到:“一个演说家远远胜过一个诗人。而另外,即使我暂时从事诗的写作,那也是暂时的,因为我还未成年。”在拜伦于哈罗期间长期阅读的书目中,政治学、历史学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包括大量唯物主义哲学和启蒙学派的著作。
  充满幻想的拜伦常常独自一人,臂下夹着这些书籍来到哈罗山顶的教堂,四周是一片墓地。拜伦就坐在大榆树下面的一块墓石上读书、冥想。在和风习习、树叶簌簌中,他的思绪往远方飘扬。
  想家的尼赫鲁
  1905年,哈罗迎来了一位年轻羞涩、但精干坚强的印度婆罗门子弟,他就是后来成为印度国父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另外一些同学前辈一样,尼赫鲁也不喜欢哈罗的生活,包括令人生厌的各种课程。而且,由于出身于印度尊贵的婆罗门贵族家庭,哈罗的生活对尼赫鲁也显得有些艰苦。比如他没有随身仆人伺候,学生在冬天必须洗冷水澡,让尼赫鲁很不习惯。
  他后来写道:“我从来不曾一个人生活在陌生的人群中过。我感到孤单而且想家。”最使他受不了的是孤独,那难以排遣的寂寞时时攫住他不放。管事是学校里的唯一女性,可她在他心目中绝不可能取代一位印度母亲的地位。他在《自传》中用一些奇怪的话描述当时的感受:“我不是一个真正能适应这种生活的人,我总有一种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的感觉。”
  到两年后离开哈罗时,他对那里的兴趣仍极其有限。事实上他对自己离开哈罗有如释重负之感,但学校的传统要求学生必须对离校显得伤心,他强制自己流下了几滴眼泪,不过却“不了解离开哈罗感到难过的心情真实到什么程度”。他是自愿离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向往一个更大的天地——大学,他写道:“不知怎样我觉得哈罗落后了。我羡慕大学。哈罗这个地方似乎太小,思想没有发展的余地。我要到大学更广阔的环境中去。”
  多年以后,尼赫鲁作为印度总理重返哈罗。当时他接受了访问母校的邀请,大概是因他那不可救药的多愁善感使然,也可能是他渴望有一个雪耻的机会。从一张访问时的照片上看到:尼赫鲁一身典型的印度式打扮,身穿紧身裤和长外套,头戴甘地帽,他从列队欢迎的哈罗校友中间走过,欢迎者手挥大礼帽高唱“只因你是个快活伙伴”的校歌,他向他们挥手致意表示感谢,但他的眼睛却不正视他们而是凝视着远方,神情若有所思,他仿佛忆起过去在这里受到的冷淡接待,难以掩饰因今非昔比而产生出的自负。
  后记
  除了尼赫鲁外,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等中东王室成员,也是哈罗的毕业生。作为大英帝国最好的中学哈罗公学,对世界各地那些新兴的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有贵族情结的家庭来说,无疑闪烁着特殊的光芒。“入哈罗,读牛津”这样的魔力宣传语流传至今。这些后发国家的新贵们,纷纷想着提高子嗣的贵族气质,热衷于把他们送入历史悠久的贵族学校,以便日后步入世界顶尖学府接受深造。也正因为此,哈罗一直都与高贵、神秘紧紧相连。对于哈罗来说,这里从来都不缺少故事,而未来,这里也必将和它的学生一起载入史册。
其他文献
80年代,中国最后一个纯真年代。我们一直以为活的是未来,其实拥有的只有回忆。多少人害怕变老,多少人正在变老,多少人已经老了。当一切都已经地覆天翻,精神麻木的现代悲剧大幕拉开之时,多说一句都是多余:闪开,让我们开始集体回忆,歌唱80年代。  本年代焦点  ☆咱都“下海”吧  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
期刊
去年下半年,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新一代S-Class车型,而市场销量亦证明了这款车型的巨大成功。趁热打铁,梅赛德斯-奔驰在这款车型的基础上顺势推出一款双门轿跑版本,不仅取代了以往的双门版“CL级”车型,也顺理成章成为一款能与宾利欧陆GT竞争的豪华车型,这款车便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S级Coupe。  在新一代的W222 S级之上,除了已经亮相的标准轴距版、长轴距版车型以及加长轴距版车
期刊
伊藤濑平(1925年~2009年)  日本爱知县碧海生人。日本有影响的红学家,优秀的教育家和翻译家。因翻译《红楼梦》而闻名,有《伊藤漱平著作集》。  侯贺良 1994年8月28日摄于济南  我有一幅自己很喜爱的抓拍的现场人物肖像作品,曾经获得1995年“外国专家在中国”全国摄影大赛的特等奖。当年10月,全国人大王光英副委员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给我颁发了一尊漂亮的景泰蓝奖杯。至今,我都十分感谢这幅
期刊
咪蒙,  作家,编剧,微博签约自媒体。出版过《圣人请卸妆》《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  茉莉的男友向她求婚时,给了她一个加大号的浪漫,花了5.5万,在报纸上买下半版广告,写下爱的誓言: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当时周围众女生,惊羡万状,恨不能替换了茉莉,自己上。  只是,半年之后,茉莉额头上顶着一块纱布去上班,新婚的丈夫偷情,她捉奸在床,对方恼羞成怒揍了她。  靠,这男人的“永远”也太短了点吧。
期刊
怀念着童年时代吃过的零食,细数着童年时候玩过的游戏,也许还会翻翻自己的箱子抽屉去寻找童年玩过的玩具;再次观看小时候喜欢的动画片,重温童年时代的影视剧,听听童年时喜欢的歌曲,或许是回到母校去走一走看一看……  70后的怀旧情怀逐渐地产生了共鸣。  童年始于1970  70年代,军绿书包是孩子们的LV,样板戏是他们的流行音乐,馋嘴的孩子有了零食,“小喇叭”节目成了很多孩子们童年最信赖的伙伴之一。童年的
期刊
对形色匆忙的都市人而言  慢下来显得尤为必要  而城市中最适宜放慢脚步  放松神经的去处莫过于咖啡馆  不记得谁说过,“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说这话的人要么是像伏尔泰那样每天40杯咖啡加巧克力才能度日的“瘾君子”,要么是拿破仑那种因酷爱下棋而常往一家以斗棋为特色的咖啡馆跑的意不在此的“醉翁”。当然,不排除如J.K.罗琳者,只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写本全球畅销书。  城
期刊
2015年12月8日至9日,东航山东分公司2016年度绩效考核解码会议在青岛东航大酒店隆重召开。经过7日一整天解码准备会的预热,分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济、青两地各大单位主要领导、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将帅同堂、共谋发展,60多人群策群力,通过智慧碰撞,勾勒出了分公司发展的蓝图和梦想,明确了2016年必须完成的六大任务,即“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三长队伍”“强能力控风险,安全高效运行”“完善枢纽建设,拓展济
期刊
很多人都认为3月份是旅游的淡季,春节刚过,长假结束,新的生计忙碌已开始,旅游已无暇顾及。前段时间各景区那些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景象转瞬成为记忆。  是冷清吗?对于那些真正热爱自然,懂得如何享受美景的人来说,那种喧嚣即是折磨甚至是对美景的亵渎。而如今的这份冷清其实才是真正把玩美景所需的清净自然。  早行动吧!趁现在旅游旺季还没到。
期刊
似水流年的“老三件”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作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三大件”,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所不同。但是,“老三件”的历史不会被忘记,还在父母、老人们的记忆里,还在光影中追溯。  50年代结婚三大件:吹响唢呐、坐回轿、撒把糖  曾听祖辈的老人说,在50年代,结婚就是早知道名字而未谋面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然后吹响唢呐、坐回轿、撒把糖,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热闹一下就算结婚。  60年代结
期刊
一根小小的竹签,穿上几个鲜红的、裹着冰糖、粘着芝麻的山楂,咬上一口,那酸、那甜、那香、那脆真让你透心的舒服。对高家人来说,糖球意味着什么?这小小的高家芝麻糖球,又是如何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高家的糖球之路  糖球,也叫冰糖葫芦,是一种集酸甜香脆为一体的中国美味传统小食品,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到糖球会上的老字号,就不能不提“高家糖球”。从高家糖球的创始人高炳南做糖球算起,至今已经有80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