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资助育人模式的建构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能力需求的全面而充分发展的过程。扶贫、扶志、强能的有机统一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归宿点。基于此,结合独立院校的办学特色,构建三维立体资助育人模式,应实现从物质认定到需求认定、从无偿资助到多元化的“资助包”制度、从单一到多元的资助体系的三大转变,建构精准的济困型资助体系;以励志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精神资助的主要内容,将其贯穿于资助的全过程;坚持分群体、分层次的原则,搭建学习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和就创业能力训练三个平台,构建“模块+平台”的强能育人模式。
  关键词:济困;扶志;强能;资助育人;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5-0143-02
  自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以社会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基本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同时,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也转换为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高校资助工作亟须建立“受助者需求”驱动下的物质、精神、能力全面发展的立体式资助育人模式,以求实现受助者成长成才、幸福感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一、建构“济困型”资助体系,精准对接物质层面的需求
  随着十年国家新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学院资助工作实现了“三大转变”,基本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覆盖”,逐步实现贫困生物质层面需求的精准对接。
  1.实现从物质收入认定向需求认定的转变,建构精准的资助工作机制。根据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二级学院初审、学院审核四级评议方式基础上,开展主题定向式走访,实现不同需求类型的认定。同时,注重消费大数据背景下的隐性资助路径的探索,实现资助的人性化。
  2.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资助体系的转变,加大学院资助和社会资助的力度。加大学院事业收入提取比例,丰满资助内容,资助项目更显“立体化”,实现资助体系的多元化和层次性,逐步实现了“资”与“助”的有机统一。
  3.实现资助方式的转变,实现无偿资助、激励性资助与有偿资助的有机结合。加大有偿资助的投入,尤其是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有偿资助项目,转变纯粹依靠无偿资助带来的“等、靠、要”心理,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个人的需求和能力特征,逐步形成“贷+助+补+免+勤”“助+奖+勤”“贷+助+勤”不同组合的“资助包”,实现“输血型资助”向“造血型”资助的转变。
  二、建构“扶志型”资助育人机制,实现德性拥有的满足
  扶贫要扶志。资助工作要秉承“他助不如自助”的理念,将德育融入工作的全过程,实现“扶志育人”路径多样化,实现育人工作“三走进”(走进寝室、走进教室、走进家庭),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增强人文关怀和生命观照,促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健康品格和个性。
  1.加强励志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育诚信意识和契约意识。其一,实现育人活动的全过程。将其融入到大一迎新入学教育、贫困生认定、学贷款签约、征信知识讲座及毕业生诚信还款的活动中去。其二,树榜样,发挥典礼文化的育人功效,建立朋辈群体的互助工作机制。以国家奖学金、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为载体,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微博、迎新网等平台功效,举行“毓秀风华”颁奖典礼,发挥“朋辈群体亚文化”的功效,建立“学导制、班助制”等帮传带的工作机制,引导励志成才。其三,践行与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发挥“学院团委—二级学院团总支—班级团支部”三级学生组织的功效,以“雷锋月、感恩月、爱心募捐、三下乡”为活动契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其四,启动“行走计划”。以“访情递爱、践行师德、促新工作”为主题,分别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困难学生进行家庭走访,增强学校与受助学生家庭的“直面”交流,收获感恩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个性。注重特殊困难学生学业、生活、心理“三维度”的关注,坚持“动态管理、定期关注、全面关怀”的原则,实现“点面”结合工作方式,实行“心理课程、普测、活动月、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交叉渗透的工作模式,建立“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的多级管理与服务工作队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建立有效的心理预警工作机制与良性工作循环,在实现“经济脱困”的同时,帮助其“心理脱困”。
  三、积极建构“强能型”资助育人模式,满足受助者自我实现的需求
  实现受助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价值依归。资助工作要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分群体、分层次”的原则,建构“模块+平台”的发展型资助模式,搭建“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创业能力”的训练“三平台”,服务于不同群体的发展需求。
  1.搭建学习能力训练平台。其一,开拓专业技能项目。通过设立课程培训项目,免费开设外教口语、计算机、口才学等实用技能课程,提升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开展不同专业的技能大赛,强化专业知识;通过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开展考证、技能培训活动,培育专业技能。其二,拓展科研竞赛项目。为更好地鼓励学生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建立发展性资助体系,鼓励学生以“立项”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学术论文撰写、科技产品的设计及专利的研发,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鼓励不同专长的学生组队参加国家、省级竞赛,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其三,发展国际交流项目。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使命担当的人才,积极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出境交流,参加交换留学项目。通过校际文化交流、专业学科交叉学习,体验异地文化,提升国际思维水平。
  2.打造社会能力训练平台。第一,探索发展性勤工助学资助模式,形成特色的“三自教育”的学生自组织育人模式。其一,专门成立由贫困生构成的“学生助理联合会”。以“学工事务中心、就创业服务部、助理发展部”为组织架构,根据学工职能“党建、帮困、奖惩、宿管、就创业、日常管理”工作为模块,下设“党员之家”“就创业服务队”“宣传策划、财务、外联、组织部门、第三大队”等机构,积极探索“团队化、项目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经过项目执行、活动策划、组织工作等系列活动,提高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能力和素养,打造一支精学业、强能力、高素质的“三强型”受助生干部工作队伍。其二,培育一支以退伍学生为主体的军事化管理、组织和纪律性强的干部领袖型队伍——“第三大队”。其以“军魂筑资”为文化内核,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以军魂育人,充分发挥其在征兵政策、平安校园建设等工作的带头作用,实现团队自身发展和反哺校园、社会的有机统一。第二,发挥党、团、学、社组织实践平台的育人功效。以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为活动载体,通过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党团学”组织的作用,为学生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执行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引入校外实践平台,提升社会实践能力。设立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专业的、与勤工俭学、创业有机结合的校企合作项目,探索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选拔能吃苦耐劳的贫寒学子,在低年级时实行顶岗实习,提升社会适应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高年级时通过专业实习,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3.搭建就创业能力训练平台。首先,开拓职业发展项目。以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为契机,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明晰职业目标。同时,举办职场训练营,提供面试、简历指导、职场礼仪等服务,系统指导和帮扶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其次,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围绕就业困难群体中的贫寒学子,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发挥省市政策的优势,做好优秀寒门学子的选拔和培育,发挥学院就业网的平台功效,重点做好贫寒学子的就业推荐工作,促其高质量就业。最后,以赛促创、项目驱动。其一,以国家和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着眼点,根据不同的兴趣和专长,组建创业团队,实现“创意、人力和资源”的自下而上的优化组合,逐步实现公司化运营。其二,实现创业项目驱动。引入企业项目、导师资源,实现与学生团队的人力、创意等资源的对接,不断探索模式培育学生创业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学院寒门学子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教育咨询、创意设计、电子商务、家具贸易、影视动画、旅游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开拓发展,成功注册公司。
  参考文献:
  [1]  姜沛民.育人为本 需求导向 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6,(9):14-17.
  [2]  廖述平,张丽红.基于学生发展的高校资助绩效评价研究[J].高教探索,2016,(4):20-25.
  [3]  赵立卫.美国大学生资助的“资助包”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5,(2):55-56.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一直在稳定发展,上市公司为保持其竞争力,并吸引各种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其绩效评价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个非传统意义的绩效评价指标,EVA通过计算权益成本,分析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与管理状态,使上市公司取得最大化利益,并有利于全面评价公司各项经营活动,促进公司良好发展,同时增强其竞争优势。将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主要通过参考各类文献和分析比对各类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金融迅猛发展,当前国家的经济金融实力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与5G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金融面临着更复杂的现实情况。结合这一现实情况,简要分析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的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原则与对策,以期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发展原则;发展对策;经济金融;国家利益;金融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2 文
期刊
摘 要:通过介绍非法集资的概念以及特点,将“善心汇”的经营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从中发掘出“善心汇”与其他非法集资的不同之处以及其突出弊端,随后探讨为何民众会陷入诸如此类的“庞氏骗局”,最后分析如何去做,才能避免自身再次受到诸如“善心汇”这类的非法集资“庞氏骗局”的侵害,以确保自身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善心汇;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各种商业活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策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另一方面,在消费的市场上,人们开始需要消费的透明度和标准化。因此,建立一个大型的综合平台,帮助消费群体收集信息,做出更高效、更适合的选择就显得十分必要。从“互联网+传统策划”的角度出发,对群策商务平台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公司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策划”;群策;商务平台;
期刊
摘 要:阐述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外卖机动车交通与步行交通互相冲突的现状,并分析矛盾的成因,即直接原因是外卖员送餐时间与学生上下课的人流高峰时间一致;深层原因与外卖平台、商家的管理不规范、校方管理不力等有关。对于解决交通矛盾,建议可以通过外卖员调整配送路线,校方通过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加强门禁管理等方法进行优化,共同解决好“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案例的回顾反思,进一步思考外卖等O2O平台和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只有不断推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武清区乡土文化丰富多元,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应积极探索武清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坚持“一元主導+多样发展”,保持乡土文化战略定力;改变“城市=先进、乡村=落后”的思维定式,培育乡土文化认同感;秉承“深挖乡土文化内
期刊
摘 要: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幕,拉开了中国自贸实验区的探索序幕。通过使用文献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2013—2019年间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为主题的1 870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关于自贸试验区的相关研究自2013年起文献数量持续增长,研究热度伴随各批自贸试验区的批复设立经历两个高峰;关键词聚类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重中之重,而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最现实的措施就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集中力量解决在土地流转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共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忻州市为例,论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发现存在土地难流转、缺乏规模经营、流转不正规、政府支持力度小、农民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针对种种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
期刊
摘 要:在对不良网络借贷概念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对不良网络借贷问卷调查结果展开分析,找出四川文理学院不良网络借贷产生的原因,即网络平台日益增多,地区经济受限,大学生的消费观扭曲,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学校网络借贷管理措施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不良网络借贷的预防策略,即设立行业准入标准,增加平台造假成本和注册难度;限制贷款资格,构建信用认证体系;结合部门联合监管模式,健全学校监管系统;加强校内排查,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是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职务晋升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激励手段,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虽然国家为提高职务晋升的激励效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公务员晋升机制,但仍然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科级公务员这一群体由于数量庞大、结构多元、情况多变等复杂因素,其职务晋升问题在整个公务员队伍中就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