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如果衣服脏了怎么办?机洗?手洗?都不是。在灿烂的阳光下走走,让脏衣服变得洁净如新,这有可能吗? 当然有可能。 2016年2月底,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发出一种促使特殊纳米结构生长的新方法:把纳米级别的银和铜附着在棉织物上,在太阳光下,这些金属遇光获得的能量会创造出“热电子”,“热电子”释放出大量能量,发生催化反应,6分钟内,沾上衣服的污渍就会被织物所产生的反应给分解,最后脱落。这意味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衣服脏了怎么办?机洗?手洗?都不是。在灿烂的阳光下走走,让脏衣服变得洁净如新,这有可能吗?
当然有可能。
2016年2月底,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发出一种促使特殊纳米结构生长的新方法:把纳米级别的银和铜附着在棉织物上,在太阳光下,这些金属遇光获得的能量会创造出“热电子”,“热电子”释放出大量能量,发生催化反应,6分钟内,沾上衣服的污渍就会被织物所产生的反应给分解,最后脱落。这意味着,以后衣服脏了,放在阳光下晒晒,便可以“洗”干净,为我们免去了倒洗衣液、清洗污渍和折叠衣物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
由于纺织品是三维结构,具有强劲吸收光的能力,反过来又加速了有机物的降解过程,所以只要在衣服表面添加一层由金属纳米材料构成的特殊涂质,当微小的金属结构暴露在自然或者是人造光线中时,它们产生的热电子就会释放出能量,溶解有机物,吞噬衣物上的污渍。
仅仅在衣服表面添加一层由金属纳米材料构成的特殊涂质,然后让衣服面料接触光线,它便能自动清洁。这项技术应用成本低廉,却非常实用,且很容易扩展到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去。不过,在正式投产之前,还有许多的印迹、污渍需要检测,其中包括番茄酱、啤酒等。
想象一下,你把衣服挂在明亮的壁橱里,或者选一个晴朗的天气穿着它出去走走,过不了多久,衣服便会魔术般地恢复干净、整洁,到那时候,洗衣机是不是可以“下岗”喽?
其他文献
張飞和妻子在家门口一起看风起云涌麻足寨海拔3200多米,从峡谷到山上落差有1000多米从成都过来的游客体验云雾缭绕麻足寨以前有四十多户人,因为交通不便,渐渐都搬走了,如今只剩下3户人,许多房屋年久失修 早晨6点,张飞起床打开窗户,窗外云海涌动,他立马架上手机开始直播,“各位老铁们,早上好,看日出云海咯,这里是阿坝州小金县老营乡麻足寨,欢迎老铁们点赞关注。” 正在直播的张飞,今年33岁,是老营乡
刘德海(1937-2020)上海,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 得知刘德海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我上B站重看了他2013年弹奏古曲《十面埋伏》的视频。那时他已过76岁,满头白发,右手五指扫过四弦,仍铮然有力,声如裂帛,指法变换间带出极强画面感,像明代王猷定在《汤琵琶传》里形容的:“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 刘德海是成名于上世纪70年代的琵琶
美国人白睿文(Michael Berry)回忆自己第一次看中国导演贾樟柯的电影是在世纪之交的某天,他被深深打动了,这些电影勾起了他对1993年在南京大学留学时代的记忆。他后来说:“虽然《小武》和《站台》这些电影的发生地是汾阳而非我留学的古都南京,但唯有这两部电影能够唤起我当时在中国留学期间的这种体验,当时的声音、音乐、面孔、服装和景色都浮现在眼前。” “我是1993年来到中国学习的,这其实是我第
当海啸和地震等灾难来临时,来不及逃跑怎么办?或许你可以躲进一种名为“活命舱”的球形装置。由美国一家企业研制的这一装置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密闭性,可以一直漂在水面,但不会翻转。舱体材料轻便坚固,能承受强力冲击。美国航空工程师朱利安·夏普在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后萌发打造“活命舱”的想法,随后与好友、同样是航空工程师的斯科特·希尔创立“活命舱公司”,招募十余位专业人员打造出这个救生神器。“活命舱”的价
2020年11月3日,工人在上海的建筑工地上忙碌 2021年1月中旬,编辑找我讨论关于“我们这一年”的专题报道。这是我们每年年终的固定策划,记者们会写一篇短文,回顾自己一年的报道工作。过去一年,几乎每一天,我都在倾听和记录别人的故事。对他者的观察和思考帮助我更好地认知世界和自我。 今年,编辑希望我能把回顾的镜头重新对准他人,对准“全年HARD模式”下的“打工人”。之后的一周里,我采访了十位不同
负责王子日巡游安保工作的海牙骑警 荷兰的秋季是个相当惬意的季节。在这时来到荷兰,你既不必像隆冬之时把自己完全包裹封闭,也无需如仲夏之夜,随着不落的太阳,时刻紧绷着神经。 在海牙的第二天,我原本计划前往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一探《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芳容。然而从离开旅馆开始,我前进的路就被各种警示线拦住。经询问路人我才知道,这一天是荷兰的王子日(荷兰语:Prinsjesd
图/本刊记者 梁辰 每个中秋前的周五,都是北京最堵的一天。今年赶上国庆中秋双节重叠,9月25日傍晚的东三环寸步难行,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何怀宏和博士生一起坐地铁到国贸一家书店参加一个对谈。事实证明,他充分预判了交通,是当晚三位嘉宾中唯一准时的。 科幻作家郝景芳花了比平时多出两倍的时间才从家里移动到活动现场。另一位嘉宾是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因为一个国家级人工智能项目评审会议的耽延,后半段才加入到分享
北上 6月的上海已步入雨季,植物的新绿与建筑的灰红,通通被罩在一层薄薄的水汽之中,显得轻盈而通透。静安一家酒店的咖啡厅里,印度人Prasad Shetty刚刚结束一场短会。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多年,除了往返北京和印度出差,其余时间大都待在上海。 虽然打扮低调,Prasad却是那种第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热情和诚恳的模样。一件合身的黑T恤,配一条暗色的印度斯瓦尔(sirwal)长裤,有些类似国内的萝卜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1926—2009)的传奇人生,或许是摄影界近十年来最受热议的话题。她生前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家庭保姆,去世后,随着十多万张底片的意外曝光,她的作品震惊世界。迈尔被摄影界追封为“隐匿的摄影大师”,与利塞特·莫德尔(Lisette Model)、盖瑞·温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和黛安·阿勃斯(Diane Arbus)等具有代表性的摄影艺术家一起,
1989年一个雷暴的夜晚,小男孩尼克听到异动后潜入邻居家。他看到血泊中的妻子和提刀的丈夫,惊惶地跑上街,被飞车撞死。 紧接着,镜头切换到25年后一个温馨的场景:一家三口搬进了这栋别墅,女主人薇拉在闲聊中得知了25年前的这桩惨剧。当夜(又是一个雷暴天),薇拉无意中通过家中一台旧电视机与尼克通话,劝住了正要去邻居家的尼克。 一觉醒来,薇拉陷入了救人一命引发的蝴蝶效应:自己的女儿消失了,丈夫成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