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应用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有着增大课堂容量、提升趣味性以及实现课上课下无缝衔接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过度使用容易喧宾夺主、限制学生思维空间和想象力以及容易忽视师生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不足。完善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强化教学设计以“学”为主、教学效果以“质”为主、教学评价以“活”为主。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数学教学
新媒体是一种传播形态,利用网络技术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学习娱乐,也可以说是数字化的传统媒体、数字报刊、数字电子、移动端媒体和网络媒体等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新媒体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新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基于新媒体对高职教育教学产生的冲击,如何把握新媒体语境下高职人才培养问题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首先,应用新媒体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新媒体课件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减少了教师由课本内容向具体教学要点的导入时间以及课上的板书时间,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而且极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同本科学制不同,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减去职业实习实训,教学时间极为有限。新媒体的应用相当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段内“抢”出了一段有效教学时间,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基本数学定理、命题的同时,增加练习和训练的数量和频次,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其次,应用新媒体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新媒体应用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能夠让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其中的公式、定理、图表都是冷冰冰的,学生很难将其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数学。比如在讲到高等代数中矩阵的时候,可以利用新媒体演示一下矩阵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重要应用,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讲授线性代数和概率的时候,可以和当前非常火热的人工智能中的算法联系起来,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的神勇表现说起来就是算法的胜利,是高等数学实际应用的胜利。利用新媒体展现这些鲜活的实例,学生们会怀着浓厚的兴趣来投入教学当中。
再次,应用新媒体实现了课上课下无缝衔接。课上的教学进度不可能做到因人而异,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确实会有差异。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本科生相比,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课下完成作业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在传统教学中,这些问题需要教师集中起来答疑。现在,通过QQ群、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学生可以个别随时提问,还可以就课上教学进行交流反馈,极大便利了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新媒体沟通是无间隙全方位的,透过新媒体师生之间还可以彼此了解除教学之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由此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便于推进因材施教。
2、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首先,新媒体的过度使用容易喧宾夺主。新媒体应用于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辅助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习得知识。但是如果在课件中一味展示视觉冲击强、过于引人入胜却与知识点关联不强的内容,往往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让本应为教学添彩助力的新媒体变成了推进教学的掣肘。作为教师,到什么时候,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都不要忘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媒体的世界是异彩纷呈的,过度使用新媒体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到了红火热闹,但课下回味起来并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是在使用新媒体开展教学首先要避免的问题。其次,新媒体的不当使用容易成为新的灌输工具。高职院校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上没有本科生那么扎实,但他们思维更加活跃、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用新媒体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特别是跟他们的专业实训密切相关的一些应用,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但如果应用新媒体进行教学,仅仅是做到了板书搬家,没有从学生角度考量他们的接受程度和习得感受,这也就使得新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成为了一种新的灌输工具,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成为了限制学生思维空间和想象力的桎梏。再次,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容易忽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传统教学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讲授和板书结合来推进,师生之间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教学沟通,也是一种情感交融,共同营造课堂氛围。新媒体在应用过程中,数学公式、定理以及习题的推导过程是通过电子屏幕一帧一帧显示出来的,教师的手离不开鼠标,学生的眼睛盯着屏幕,传统的手势和面部表情的交流弱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依赖新媒体,忽视了对整体课堂氛围的掌控,教学相长的融洽师生关系以及和谐课堂氛围也就大打折扣。
3、新媒体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新媒体对高职教学所产生的积极与负面双重影响,为发挥新媒体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积极影响,构建具有信息化意义的高职教学体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优化新媒体信息资源设计,开展分类推送信息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在选择新媒体手段时必须要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不断优化新媒体信息资源设计,实现信息资源与课本内容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基于高职院校师生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了解信息的特点,高职院校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为学生设计符合自身需求的新媒体信息资源体系。例如针对学生的新媒体教学平台必须要尽可能融入课本中没有的,但是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内容;其次要优化信息推送平台,分类推送信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需求不同,为避免新媒体信息资源的不切实际性,高职院校在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推送,以此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例如高职院校要实现对就业信息、职业资格证以及创新创业知识信息的统一推送,而对于课程内容、高职社会团体等信息要根据专业、年级等进行分类推送,以此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率。
(二)更新应用理念,增强师生互动新媒体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因此在具体应用新媒体手段的过程中首先要更新应用新媒体手段的理念,新媒体手段应成为服务专业学习的平台,但不是唯一途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应用新媒体。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控制新媒体应用的时间,避免过长应用而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互动。新媒体为师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该功能,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完善使用新媒体教学的管理制度,严控媒体教学资源质量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增加教学监控的可操作性。有的老师所用的所谓的新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用投影片就能够实现的,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新媒体成了花架子。运用新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干扰教学,分散学生注意力,所以我们在使用新媒体教学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不搞形式。
结语:
总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因此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而且还要辨别其负面影响,不仅对全新教育技术、全新教育理念的运用持积极拥抱的态度,更要具有高度前瞻意识,以此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那仁格乐.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评论,2018(7).
[2]岳斯玮.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8(2).
[3]李旭.论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重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技师学院)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数学教学
新媒体是一种传播形态,利用网络技术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学习娱乐,也可以说是数字化的传统媒体、数字报刊、数字电子、移动端媒体和网络媒体等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新媒体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新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基于新媒体对高职教育教学产生的冲击,如何把握新媒体语境下高职人才培养问题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首先,应用新媒体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新媒体课件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减少了教师由课本内容向具体教学要点的导入时间以及课上的板书时间,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而且极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同本科学制不同,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减去职业实习实训,教学时间极为有限。新媒体的应用相当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段内“抢”出了一段有效教学时间,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基本数学定理、命题的同时,增加练习和训练的数量和频次,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其次,应用新媒体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新媒体应用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能夠让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其中的公式、定理、图表都是冷冰冰的,学生很难将其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数学。比如在讲到高等代数中矩阵的时候,可以利用新媒体演示一下矩阵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重要应用,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讲授线性代数和概率的时候,可以和当前非常火热的人工智能中的算法联系起来,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的神勇表现说起来就是算法的胜利,是高等数学实际应用的胜利。利用新媒体展现这些鲜活的实例,学生们会怀着浓厚的兴趣来投入教学当中。
再次,应用新媒体实现了课上课下无缝衔接。课上的教学进度不可能做到因人而异,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确实会有差异。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本科生相比,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课下完成作业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在传统教学中,这些问题需要教师集中起来答疑。现在,通过QQ群、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学生可以个别随时提问,还可以就课上教学进行交流反馈,极大便利了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新媒体沟通是无间隙全方位的,透过新媒体师生之间还可以彼此了解除教学之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由此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便于推进因材施教。
2、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首先,新媒体的过度使用容易喧宾夺主。新媒体应用于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辅助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习得知识。但是如果在课件中一味展示视觉冲击强、过于引人入胜却与知识点关联不强的内容,往往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让本应为教学添彩助力的新媒体变成了推进教学的掣肘。作为教师,到什么时候,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都不要忘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媒体的世界是异彩纷呈的,过度使用新媒体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到了红火热闹,但课下回味起来并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是在使用新媒体开展教学首先要避免的问题。其次,新媒体的不当使用容易成为新的灌输工具。高职院校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上没有本科生那么扎实,但他们思维更加活跃、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用新媒体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特别是跟他们的专业实训密切相关的一些应用,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但如果应用新媒体进行教学,仅仅是做到了板书搬家,没有从学生角度考量他们的接受程度和习得感受,这也就使得新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成为了一种新的灌输工具,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成为了限制学生思维空间和想象力的桎梏。再次,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容易忽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传统教学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讲授和板书结合来推进,师生之间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教学沟通,也是一种情感交融,共同营造课堂氛围。新媒体在应用过程中,数学公式、定理以及习题的推导过程是通过电子屏幕一帧一帧显示出来的,教师的手离不开鼠标,学生的眼睛盯着屏幕,传统的手势和面部表情的交流弱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依赖新媒体,忽视了对整体课堂氛围的掌控,教学相长的融洽师生关系以及和谐课堂氛围也就大打折扣。
3、新媒体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新媒体对高职教学所产生的积极与负面双重影响,为发挥新媒体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积极影响,构建具有信息化意义的高职教学体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优化新媒体信息资源设计,开展分类推送信息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在选择新媒体手段时必须要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不断优化新媒体信息资源设计,实现信息资源与课本内容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基于高职院校师生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了解信息的特点,高职院校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为学生设计符合自身需求的新媒体信息资源体系。例如针对学生的新媒体教学平台必须要尽可能融入课本中没有的,但是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内容;其次要优化信息推送平台,分类推送信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需求不同,为避免新媒体信息资源的不切实际性,高职院校在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推送,以此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例如高职院校要实现对就业信息、职业资格证以及创新创业知识信息的统一推送,而对于课程内容、高职社会团体等信息要根据专业、年级等进行分类推送,以此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率。
(二)更新应用理念,增强师生互动新媒体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因此在具体应用新媒体手段的过程中首先要更新应用新媒体手段的理念,新媒体手段应成为服务专业学习的平台,但不是唯一途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应用新媒体。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控制新媒体应用的时间,避免过长应用而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互动。新媒体为师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该功能,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完善使用新媒体教学的管理制度,严控媒体教学资源质量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增加教学监控的可操作性。有的老师所用的所谓的新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用投影片就能够实现的,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新媒体成了花架子。运用新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干扰教学,分散学生注意力,所以我们在使用新媒体教学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不搞形式。
结语:
总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因此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而且还要辨别其负面影响,不仅对全新教育技术、全新教育理念的运用持积极拥抱的态度,更要具有高度前瞻意识,以此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那仁格乐.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评论,2018(7).
[2]岳斯玮.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8(2).
[3]李旭.论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重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