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 中国车企要借力不要分力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y8023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在中国道路上奔驰的沃尔沃轿车不再来自福特,而是贴上了长安、东风、吉利或者奇瑞的标志。
  


  你不用感到惊讶,因为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从去年开始,在福特苦心策划的重组方案公布之前,关于沃尔沃的买家的各种传言已经满天飞。但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不是这个豪华车品牌是否被出售,而是来自中国的哪家企业将最终出手。
  有意思的是,英国的一家汽车网站和美国的汽车网站TTAC甚至就上汽、东风、还是吉利可能收购沃尔沃打起了口水仗。
  
  “蛇吞象”“狼吃虎” 传闻漫天飞
  沃尔沃并不是惟一的例子。从去年底开始,有关中国汽车企业有意收购国外汽车品牌的消息甚嚣尘上,一时间,“蛇吞象”“狼吃虎”等各种并购传闻在车市漫天飞舞。
  而6月3日,来自四川的一家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其将要收购美国通用旗下悍马品牌的消息。据悉,目前双方就收购事项达成了初步协议。
  一些人士认为,购买美国“三大”的子品牌,是提高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的机会。这次被抛售的多是高端品牌,而中国等地的本土企业往往擅长低端车型,有购买成熟高端品牌的需求。
  如果是这样,就不难解释吉利、奇瑞等本土车企对沃尔沃的出售那么感兴趣的原因了。
  然而,当并购的声音越来越高的时候,业界对这一问题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并非所有的人都对中国车企并购海外品牌有信心,甚至,有些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在今年全国人大湖南团的全体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这样表示:“海外并购难道仅是一个‘钱’的问题吗?你吃得下来,管得了它吗?”
  《华尔街日报》甚至直接刊登文章《警示,收购沃尔沃给吉利带来灾难》,文章分析称吉利收购沃尔沃将使其品牌形象大大提升,李书福进军国际的雄心也会更进一步,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跨文化的人事整合,将会给吉利带来灾难。
  
  海外并购 怎一个“钱”字了得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院长孙红伟分析说,假如收购的品牌不够强势,则失去收购的意义;但强势品牌的背后,都会附带一连串极其麻烦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将成为累赘。
  孙红伟所说的问题不仅包括收购资金的来源、管理经验、技术实力,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价值观不同更是品牌收购的大问题。
  纵观中国汽车业的收购案例,以上汽、南汽收购英国的罗孚最为典型,但成功收购后的南汽,研发的“名爵”、TF、MG3却在市场上“默默无闻”,反而是在竞购中失利的上汽,在罗孚75车型基础上研发成功的“荣威”品牌,抢先占领市场,赶在南汽前面赚走了人气。
  放眼国际,近十几年来,在乘用车领域全球收购并成功的案例也非常罕见。如悍马之于通用、捷豹之于福特、克莱斯勒之于戴姆勒。这些曾经轰动一时的收购案,最终都以财大气粗的收购者被拖下水而收场。
  故事还在上演。2008年印度塔塔集团一度疯狂并购,将捷豹和路虎收编旗下,令全球汽车界大为震惊。但现在的塔塔集团已经显露出消化不良的征兆,迫于资金的压力,塔塔已经叫停了进一步的收购行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对记者说:“汽车业的跨国成功并购,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中国企业还没有国际化运营能力,更不具备尝试的基础。如果不慎掉进陷阱,想爬出来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反观日本汽车巨头,他们很少走收购兼并之路,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全球汽车业中的地位。日本丰田汽车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销巨头,靠的是直接在海外设厂、自主研发;日本本田汽车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仍保持盈利,源于“注重技术”的基因;本田汽车不通过收购来扩大旗下品牌,仅自行开发主力车型,最终形成单车成本较低的优势竞争格局,从而打遍全球。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要全盘否定海外并购。
  
  并购是为壮大产业链
  一个不容忽视的机会是,美国“三大”现在的状况使中国汽车希望通过资金来换取核心技术的可能性加大。
  孙红伟认为,海外并购的机会在于技术和人才层面。美国“三大”的身后是一大批零部件企业所有的核心技术,以及汽车设计公司的设计人才等,这些都是中国车企的软肋,可以考虑进行筛选吸收。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对于海外并购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诉记者,在危机前,整车或零部件企业应该重点瞄准那些陷入财务困境、但是拥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或者技术服务型公司。
  他举例说,中国虽然是碳资源大国,但在尾气排放系统中所使用的碳粉,还必须从国外进口;汽车发动机及轮毂等高端的紧固件也依靠进口。能否利用这次机会,收购类似企业,取得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封锁很关键。
  当然,这并非易事。要收购海外优质资产,首先企业要有实力;再次,要符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比如说收购的这项技术正是企业急需的,或是能扩展产业链的;最后,要确定收购的前沿技术。
其他文献
零部件技術“空心化”越来越威胁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安全,“救汽车产业先救零部件”的呼声此起彼伏。在一些零部件企业正承受经济危机带来的生存考验时,另一些零部件企业逆势而上,将技术研发推向了核心零部件领域。那么,这些企业如何着力技术研发,面临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在艰难险阻中进行突破?    近来,国内开始呈现出零部件技术研发向核心部件区域转移的趋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齐聚了众多优势企业。国内外颇
期刊
以往,我们参观车展,最关注的是“概念车”,因为它代表了汽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的态势下,目前国际汽车发展方向逐步转向了绿色汽车、新能源汽车,这是大势所趋。本届上海车展,国内外各大汽车巨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氢能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绿色新能源汽车的最新研发成果纷纷亮相,但遗憾的是,新能源汽车更多的局限在乘用车行业,而在商用车领域却鲜有耳闻。  陕汽集团以两个
期刊
4月20日,記者来到仪征,这是一个少有突兀建筑的南方小城市,朴素而湿润。国内最大的活塞环企业──仪征双环就坐落于此,城西的郁郁葱葱之中。  见到仪征双环总经理吴映雪时,行色匆匆、一身工服的他正在接待两位中科院专家,他略显疲惫的脸上仍然露出亲切、朴实的笑容。据了解,在国内市场连续奔波十天的他,回来的第一天就是与这两位中科院专家商讨一个高性能活塞环表面镀层项目。    再瞄技术制高点  活塞环作为发动
期刊
PASSAT新领驭   舒适性配置全面升级    作为领衔国内B级车前三甲最有力的车型,上海大众PASSAT新领驭一经上市即以冼练大气、尊贵现代的产品形象和综合产品优势赢得满堂喝彩,而全面升级的舒适性配置更是贯穿消费者出行的每一个细节,尊贵内蕴彰显这款战略车型举足轻重的份量,为B级车市树立了舒适性配置的全新标杆。  PASSAT新领驭的座椅采用Alcantara面料,触手可及之处皆为幼滑柔软的舒适
期刊
5月份,汽车整体产销依旧保持了较高水平,虽然与上月比产销有所下降,但总量双双超过110万辆。在政策效应的拉动下,我国汽车产销已经连续3个月在百万辆水平上运行,创历史记录。1-5月累计产销开始出现两位数增长。在汽车整体增长的情况下虽然各车型增减状况不同,汽车出口和行业经济效益完成情况也不如上年同期水平,但我们根据目前汽车工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判断,我国汽车行业形势总体逐步向好,前景比较乐观,千万辆年度目
期刊
雅力士(Yaris)来自丰田公司著名的世纪战略车NBC(New Basic Car)平台,原型车在法国瓦朗谢纳设计并投产,其第一代车型在1999年投入欧洲市场,2002年12月在中国上市。当时国内似乎并不是两厢车火热之时,不过在此前,雅力士已经拿下了全球几乎所有小型车的奖项。    精致、时尚的外观      来自丰田欧洲设计中心的希腊设计师赋予了雅力士1.6RS自动至尊锐动版浓郁的欧洲风格,在宽
期刊
如果用句话来形容对奇瑞A3两厢1.6MT精英型的印象,首先会想到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确,在距离三厢上市短短几个月之后,改款的奇瑞A3两厢1.6MT精英型款款走出幕后,展现给我们的是自主品牌的进取成果。奇瑞A3是国内10万元以下通过碰撞测试获五星安全的家轿,还配备了标准B级车配置并被誉为未来中国汽车安全代名词的ESP防侧滑稳定系统、四连杆后独立悬架、含侧气帘的6安全气囊,以及Can+Lin
期刊
東莞华多利汽车有限公司经营汽车有近10年的历史了,在10年时间里,公司发展成为了东莞惟一的全系列铃木汽车经销商,集进口铃木、昌河铃木、长安铃木于一体,也是东莞最大的、最有实力的铃木汽车品牌经销商之一。  今年是个特殊的时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一季度销量同比去年有所下滑,但是在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购买小排量车政策的引导下,在油价的不断攀升下,消费者对“小车王”铃木品牌的省油、经济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
期刊
在国内汽车市场,大众品牌车型向来都是传奇和经典的缔造者,无论是销售时间还是销售数量,它们推出的任何一款车型都可以被冠以“明星车型”的称号,而新领驭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一定程度上,正是PASSAT车型开启了国人对于中级车的认知,而随后持续旺销的领驭或许让德国人自己都没有想到同一代的PASSAT车型会在中国市场表现出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更何况,经过了中国市场的千锤百炼之后,全新面世的新领驭早已在技术上
期刊
5月21日,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颁奖典礼”在这里盛大举行。  作为今年首次增设的奖项──“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奖”颇为引人注目。可以说,正是不断的自主创新,才保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既然谈到了自主创新,就不能不提到新能源车的发展。  新能源车也是企业自主创新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在新能源车被炒得沸沸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