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机制的创新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日益完善的过程中明确的现代化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实际中发挥着推动教师教学对课程进行改革活动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中,为了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真正推动教学结构的变革,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多个教学机制进行创新,以此从内部机制的创新着手,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使教学实践真正符合现阶段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背景,成为推动学生深层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课堂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2-0161-02
  【Absrtact】Core literacy is a clear and modern educational goal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task of promoting 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activitie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e,in order to combine the core literacy education goals to tru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structure,teachers should innovate multiple teaching mechanism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re literacy,so as to start from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so that the teaching practice truly conforms to the teaching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core literacy training,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classroom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deep mathematics ability.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Core literacy;Innovation teaching
  1.组织数学阅读创新预习机制
  数学阅读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数学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活动的方式,往往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数学材料进行更系统的整合,使其能够以明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对数学材料中所存在的数量、图形等关系进行抽象与整合,从而获得基础的数学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谁打电话时间长》这一课的预习环节之中,笔者即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之中的导入情境进行了数学阅读活动。在笔者的有序引导之下,学生首先对小女孩与小男孩周围的对话框进行了阅读,使其明确该数学情境的主体为国际长途与国内长途的时长计算。然后,在连续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将针对材料中所提出打电话时长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文字材料中所存在的相关数量关系,在这一数量关系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即完成了在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从具体的命题中完成对数字体系的整合,实现抽象数学关系式的建立。最后,学生通过对数学材料的阅读活动,建立起了符合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数字关系,使其更加明确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形式。通过数学阅读活动的组织,学生能够真正在课堂中拥有对具体内容进行抽象整合的空间,使其能够在有效的引导之下真正地从阅读活动中建立起对数学内容的抽象概念,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促成自身数学抽象思维与抽象素养的切实发展。
  2.鼓励学生质疑创新设问机制
  逻辑推理能力是数学教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问题是为了学生能够在数学活动之中能够以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合理逻辑探究,以此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使其在质疑的过程中找到得到数学结论的捷径。为此,教师应该创新课堂中的设问机制,要善于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成为设问机制的一环,带动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乘法结合律》这一课的学习活动之中,笔者首先在课堂中提出了与之前所学的加法结合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用加法结合律的相关知识,完成了对以往学习内容的巩固并为本课学生的逻辑推理活动奠定了基础。在之后的设问环节中,笔者则有意识地设置了一系列与乘法结合律中重点教学内容的相关的问题,这一问题与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差。这使得学生在信息差的作用下能够在由问题引发的探究过程中通过逻辑探究的方式产生新的问题,并在之后笔者的组织与鼓励之下,学生能够勇敢地将自身产生的问题与班级学生进行共享,使学生能够真正提出自己的质疑,使其更加系统地表达出了自身的逻辑推理思维。这一设问机制的创新方式意在利用启发性的设问使学生真正地对复杂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并使其在质疑中成为设问机制的主体角色,让学生从中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式,并一定程度上增強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促成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有效发展。
  3.创设生活情境创新合作机制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并通过调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应该通过在合作活动组织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组织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对生活框架下的现实问题进行建模思考,使其能够在小组中真正地搭建起相关数学模型,促成生活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电影院》这一乘法教学课程之中,笔者即结合教学主题在课堂中对电影院情境进行了符合小学学生实际生活的创新,在班级氛围中营造了生活化的班级座位计算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形势下探究如何计算班级中的座位数量。这一与学生实际校园生活相符合的情境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具体的现实情境,要求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合理的思考。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从以往学习的数学内容中寻找了多种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了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构建了多种数学建模,通过建模构建了多种现实问题的解决模式。最终在笔者的问题引导之下,学生小组将集体思维收束在了乘法知识应用范围之下,通过在小组中共同构建乘法知识数学模型的方式,学生更加快速地完成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并通过数学建模的对比认识到了乘法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便利性。现实生活情境的构建促成了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对数学建模能力的有效应用,这极大地促成了学生数学建模思维的发展并使其认识到数学建模的实际应用能力,推动了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有效发展。
  4.应用媒体资源创新探究机制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得到提高,教师有必要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对现代化的数字教学手段进行学习,并将其中的媒体资源有效应用在教学实践之中,通过媒体的直观表现方式,辅助学生的直观想象结构建立,促成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媒体表达数学教学内容,从而借助媒体引导学生的直观想象模拟,带动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数形结合能力发展奠定素养基础。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这一基础几何教学内容的轴对称图形教学中,由于现阶段小学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学生难以有效地完成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想象,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轴对称几何知识的理解效率。为了辅助学生的理解效率的提高并使其形成良好空间想象意识,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媒体资源的利用,为学生展示了几幅轴对称图形的图像资源,并利用动画的形式使轴对称图形真正地完成轴对称运动,让学生在动态媒体资源中更加具象地产生对轴对称的认知。这一媒体资源的利用过程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即在辅助学生的过程中实现了替代学生直观想象的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具象的展示中建立起直观的认知,促成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理解效率的提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建立直观认知思考几何图形方式的数形结合学习意识,从意识基础上为学生的直观想象活动开展提供了推动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地开展直观想象活动,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发展。
  5.采取竞赛模式创新练习机制
  数学运算能力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最基础的学习能力,是支撑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一切推理、计算的基础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将数学运算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为了是小学学生能够在小学学习活动中切实地掌握数学运算方法,为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活动铺设道路。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之中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数学运算练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练习过程中得到运算量的提升,从而促成运算能力质的飞跃。笔者认为,为了激发学生的运算练习参与兴趣,教师可以采取竞赛模式对运算练习机制进行合理的创新,促成学生运算练习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例如,在《混合运算》这一运算技巧的教学章节之中,笔者即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课堂中的竞赛形式运算练习活动。竞赛模式的训练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心理,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在练习过程之中的参与积极性,更使得学生在心理作用下更加专注于计算过程,以期得到更加良好的运算成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运算技巧运用的有效性。并且在竞赛模式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制定计时等竞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运算技能运用模式的转化。通过以竞赛模式创新练习机制的方式能够极大地降低运算的计算形式的单调性与枯燥性,使学生全身心地积极融入其中,从而促成练习活动效率的提高,使学生从中得到良好运算量的提升,带动数学运算素养发生质的飞跃。
  6.运用思维导图创新总结机制
  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引导班级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整合,往往能够使小学学生站在更高的维度,以整体性的视角看待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全部学习内容,从而更加客观地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这一环节是促成学生对数学内容整体认知水平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课堂总结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其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内容数据整理、分析与推断活动,促成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相交与垂直》这一课的学习活动之中,笔者即在临近教学的尾声之时,在黑板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框架,并设置几个简单的关键词对学生的数据整理活动进行方向引导。在教师的思维导图框架设置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站在更加全局的视野之上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并在关键词的作用下更加客观与完整地对本课中的重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完成系统分析教学内容结构的学习活动,实现了总结环节实效性的提高。这一总结机制的合理创新,有效地强化了学生总结的系统性,使其能够更加明确地完成数据分析活动,促成了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课堂教学真正地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应该以素质理念框架下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作为具体的实践方向,在核心素养具体概念的指导下推动教学机制的优化。通过优化内部机制的方式能够带动课堂整体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加良好的整体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实现核心素养的切实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艺娇.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创新策略[J].考试周刊,2019(97):99,101.
  [2]翁淑云.核心素養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01):106-106.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学科的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和艺术综合素养为目标。在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学业任务,他们学习的知识难度较小,内容较少,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所以教师更需要在学生的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加学生的自我竞争力,以便于学生在打基础的时候可以全方面综合发展,为自己以后成为新时代所需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稳步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与方向越发明显,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越发紧迫。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后广泛应用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首选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其课堂构建效果并不好。本文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寻找适合构建议题式课堂的教学策略,真正体现出本学科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发展,对小学语文写作的要求也越来高,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成为了一个素质培养的课堂,对于语文写作来讲,真情实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一篇优秀的作文中,优美的词汇和各种修辞手法以及华丽的语言其实不是重点,他的重点取决于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整篇文章的真情实感以及层次感,使文章更具真实性,使内容更加丰富。根据小学心理特点和综上所述,细节的描写可以让小学的语文写作更加真实。本文针对语文课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感觉统合训练的内涵,从感觉统合失调为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三方面的影响出发,详细阐述了感觉统合训练与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相融合下的有力教学举措,即树立体育课程和感觉统合相融合的教学目标、基于教学内容有效刺激学生、科学利用和开发体育器材、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感觉统合;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空间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空间立体思维能力,这些能力与学生自身的智力无关,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成功获得。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诵读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好的诵读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广泛诵读兴趣的重要阶段。本文从低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把教学的设计和学生心理特点相互融合,把教师的教学技能结合到现代的教学手段中,在每一个环节都形成讨论探究式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能够激发出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热爱,让小学生可以在意境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高考改革,以促使我国的高考制度更加完善,高考的改革和发展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始终占据很大比重,为了适应当下的形势,适应高考改革的发展需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就要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创新教学方式,寻求新的教学思路。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如何转变思路,创新作文教学。  关键词:高考改
期刊
摘 要:语文要素是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提出的一个创新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落实语文要素,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部编版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其指向更加明确,而且与单元语文要素配套设计,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据。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课后习题的特征,利用其优势落实语文要素,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文就如何应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期刊
摘 要: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是人类个体必备的基本素养,二者的不同在于,道德是从个体层面对日常行为习惯的约束,法治是从国家层面,为确保国家稳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而制定的框架性、系统性的限制标准。随着国人法治观念的不断提升,人们愈发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工作。本文将简要阐述二者融合的意义,并结合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具体的融合途径,以期全面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小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与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其中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教学效果,其非常符合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新的突破。下面编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简单阐释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