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排除非选项题肢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高考试题,探索命题人如何设置陷阱来误导考生,是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研究了近三年全国新课程卷的哲学部分选择题,发现非选项以观点错误选项(下称错误项)为主,大约占90%,其他是无关选项(下称无关项)。下面就例题来解如何快速排除非选项题肢。
  一、错误项背后的思维陷阱
  (一)混淆相关概念或颠倒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1 (2011年全国卷,22题)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选项②认为意识的本质是大脑机能,把大脑与人脑混淆,而动物也有大脑,显然②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选项①混淆了人脑与客观事物,意识活动的内容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
  答案 D
  例2 (2013年全国卷,19题)M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选项②颠倒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对学生成长而言,科学评价是外因,不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选项④混淆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应该是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答案 A
  例3 (2012年全国卷,20题)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客观决定主观,主观的东西不能起决定作用。选项②、③都在强调主观因素(主观能动性、正确的价值观)的决定作用,颠倒了主客观的关系。
  答案 C
  (二)丢掉必要的条件或把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
  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这些条件,真理就会成为谬误。教材上的观点能否成立,是有必要的条件的,高考命题人往往通过丢掉这些条件来设置陷阱。
  例4 (2011年全国卷,19题)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创新观念要改造世界,仅仅尊重客观联系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丢掉了实践这个条件,创新观念无法改造世界。④说法错误。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体现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
  高考试题中,经常有些选项把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简单地说,只要我们看到“只要……,就……”、“……就……”的选项,就要仔细推敲,看这里是不是把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
  答案 A
  例5 (2011年全国卷,21题)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右图)讽刺了一些人( )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是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是避免错误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能选①项。失误和错误要成为宝贵财富是有条件的,选项③忽视了条件。
  答案 C
  (三)片面地、静止地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基本观点是:只有坚持辩证法,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高考命题者,经常设计一些片面的、静止的看问题的选项,我们要善于识别。
  例6 (2012年全国卷,22题)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选项①没有坚持发展的观点,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不能说是循环过程。任何真理都有其存在的条件,选项④割裂了真理与其条件的关系,是孤立的、形而上学看问题的观点。   答案 C
  (四)把问题绝对化
  一般而言,绝对的观点是错误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只有少数几个问题可以说是绝对的,例如,运动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等)。
  例7 (2011年全国卷,20题)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是有差异的,但不能认为总是不同的,显然,选项①的观点绝对化了。真理的属性告诉我们真理是不会前进的更不会超越自我,它只能被发现。前进的只有人的认识,而不是真理本身。故②说法错误。
  答案 D
  二、无关项背后的思维陷阱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看问题就要善于分清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等等。高考命题人往往会设计与材料有一定关联,但是关系不紧密的选项,或者设计一些没有关联的选项。
  例8 (2011年全国卷,23题)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这两句谚语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但毕竟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应排除①、③。
  答案 C
  1. 中医将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 。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但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情志活动过久,超过人的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说明( )
  ①外部刺激是导致情绪变化、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健康状况因“七情”变化超越一定限度而向其对立面转化 ③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七情”是否成为致病因素是由主体因素的调适能力决定的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 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与人相比,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更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和肥料等的联系构成其生存与发展 ④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南唐词人冯延已的词作擅以景写情,尤擅运用景与情“反向配置”的手法,如通过描写明媚灿烂的春光,来衬托词中主人公愁思的无限深重,从而使作品的艺术表现更显张力。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情景“反向配置”合理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 ②情景“同向配置”是艺术创作中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 ③艺术作品中景物的色彩是由主人公情绪的色彩生成的 ④艺术家对景物的裁剪与运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 A ①混淆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④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 B ①混淆了人与植物的关系,植物没有主动创造性;②是片面看问题,植物需要借助外力。
  3. D ②混淆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同向配置”是联系观点的体现,不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③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其他文献
所谓“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是评价诗歌的内容主题,二是评价诗歌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并评价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及态度倾向。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辨类别。所谓“辨类别”,就是要根据诗歌表达的情感和主题类别来进行评价。  例1 2010年湖北卷第14题第(1)题(原词省略):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
期刊
目前,世界工业联系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和分散现象。在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时,应结合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  一、工业的集聚  1.传统工业的集聚  例1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轮廓图”,读图回答(1)(2)题。  (1)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化学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有色冶金工业  (2)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期刊
辨析题,包括正确型、错误型(不正确)、片面型(不全面,即不完整型、欠缺条件型、正误复合型)三大基本类别。解题要领就是找准辨点,并遵照“判断”、“肯正”、“指误”、“补全”的步骤进行答辨,说清缘由和措施,答案就能做到周延,力争得高分。  例1 (2013年江苏卷,37题)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
期刊
自高考课程改革开始以后,新情境材料题就成为高考命题思路的一种新尝试。所谓新情境,就是提供给同学们一个不太熟悉的历史事件,要求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历史事件。新情境命题大致涉及历史故事、人物的言行、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文物图片、历史地理等,而其呈现方式除了传统的文字、地图史料外,还提供漫画作品、诗歌作品、考古壁画作品、曲线图、柱状图、表格、示意图等。  一、艺术鉴赏型试题  例1 书法以自由多样的
期刊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沟通函数、数列、不等式、集合、几何等的“纽带”,是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 准确掌握其概念,熟悉其常见考查方式、方法,是学好数学与备战考试所必需的. 本文从考点出发,加以剖析.
期刊
1. in other words, in a/one word; break one’s word, eat one’ words; have a word with, have words with  (1)in other words意为“换句话说”,是对前面所述内容进行补充、解释、说明。in a/one word意为“总之,简而言之”,是对前面所述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They asked
期刊
在材料立意上,如何体现作文发展等级的“有创新”?新、小、巧是三大关键:主旨要新,只有新才能吸引人;开口要小,只有小才能写得具体;切入要巧,只有巧才能与众不同。  一、大题小做  大题小作,亦可称宽题窄作。有些题目可写的内容时间跨度长,空间距离大,可写的人、事、物、理多。落笔时不易集中,流于泛泛而谈。大题小作,就能把宽泛的话题具体化,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诠释大主题。  如教材必修
期刊
如何使作文内容丰富起来?通常做法是增加内容数量,比如议论文多举例,多引用;记叙文组合片断,多写事。能不能只写一个简单故事,也能使其丰富起来?当然有!使整体故事一波三折,让简单事件九曲回环,在局部插入或扩展相关描写,同样可以让你的作文丰富起来。请看下面这篇习作。  我真幸运  我下意识地睁开了眼睛,刚从美梦中醒过来,真舍不得马上离开被窝,还想做个甜甜的美梦呢。反正闹钟还没响……对呀,闹钟还没响,我竟
期刊
任何文学、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的阶段性非常明显,先后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学艺术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  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重点考察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出现的背景及其风格,以选择题为主。本文精选例题,从文学艺术发展的时代性入手,深入剖析,希望加深同学们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一、浪漫主义的时代性  例1 19世
期刊
要准确答出某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首先要准确定位,即该地具体是什么地区;其次要清楚该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还得研究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最后作出言简意赅的表述。  例1 右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