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适应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要求全球公民具备跨文化能力。本文将从语言适应性理论的角度介绍如何培养跨文化能力。首先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包括语用学、语言适应性理论和跨文化能力,并从适应性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语用失灵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这些失灵的对策。最后,从语言适应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跨文化能力的三种方法。
   关键词:语言适应理论 跨文化能力 语用失误
  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这种互动关系更多的体现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全面的文化能力和语用能力,以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败。本文试图从Jef Verschueren的适应理论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人们提高跨文化能力,从而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一.文献综述
  (一)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戚雨村,2001),它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出发,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成是受各种社会规约限制的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具体语句,强调语境可能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从而建立起语用规则。语用学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科学。由于它揭示了一系列长期以来被语言学家忽视甚至回避的语言文字现象,并试图建立一种方法来科学地澄清这些现象,所以它极大地拓展了理解和解释语言意义的途径。
  “语用学”一词是由美国逻辑学家C.W.Morris斯创造的。在1938年写的《符号的基本理论》中,他把符号学分为三个部分:(1)语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2)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已知事物之间的关系;(3)实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实用主义发展迅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语用学有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一个是言语行为,另一个是语境。研究言语行为和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言语行为的概念,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功能;伦敦语言学的创始人弗斯认为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形式,而不仅仅是强迫性规则的符号和标志。美国语言学家布卢姆菲尔德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观察语言的功能。
  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也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他将语境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另一种是 “情境语境”,指有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福斯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语境一词,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A.参与者的相关特征:参与者是谁,具有什么样的个性,有什么相关特征。
  (1)参与者的言语行为。
  (2)参与者的言语行为之外的行为。
  B.相关的事物和非语言性、非个性的事件。
  C.言语行为的效果。
  总之,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意义在语境中的实现,或语言意义在交际中的实现。
  (二)语言适应理论
  借用生物进化论的思想,在1987年国际语用学协会成立后,比利时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发表的第一期IPrA工作论文中提出了语言适应论的概念。语言与环境的互动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这种互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会适应语言的选择。Verschueren(1999:59-61)指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无论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出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之所以能够进行各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包括变异性、协商性和适应性。多变性是指语言是具有一系列选择的可能性。可协商性是指语言的选择决策不是严格按照形式与功能的关系进行的,而是基于一种灵活的原则和策略。适应性是指语言能使语言使用者在选择中灵活地适应,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根据语言适应性理论,语言选择有四个标准:适应的环境对象、顺应的结构对象、适应的动态过程和适应过程的自觉程度。语言交际的环境就是语境,包括交际环境和地方环境。Verschueren认为,言语双方根据交际的目的建立不同的语境。要理解话语,就必须了解相关的语境(Verschueren,1999),从而不断选择各种语言形式。
  (三)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能力被确定为跨文化传播领域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出现在E.T.霍尔撰写的名著《无声的语言》中。在這本书中,霍尔是第一个将 “文化”和 “传播”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的人。跨文化交际是混合领域,跨文化能力也是混合领域,由跨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组成(吴晓波,2002)。然而,大多数学者将跨文化交际能力视为跨文化能力。正如Deardorff(2006)所说,跨文化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样化的概念。在跨文化交际开始的十年后,跨文化能力一直发展到现在。虽然它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关于跨文化能力的术语有很多种类(Fantini,2009),如跨文化能力(Deardorff,2006)跨文化交际能力(Byram,1997)、跨文化敏感性(Bennett,1986;Hammer,Bennett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童年记忆在迟子建的人生中有着特定的意义。她用赤子的情怀感知社会,用儿童的视角关注人生,在对生境、生存与生命故事的讲述中,呈现出童心、温情和诗意的文学张力。   关键词:迟子建 儿童视角 文学张力  文学张力是在文学的接受过程中,因为文学内涵和外延的对立统一,使得文学作品延宕出宏阔或深邃的游弋空间,生发出含蕴立体的审美能知。迟子建的儿童文学视域在原生初始的生命情境中,在生存时空的世俗认知中
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手段,混合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均有显著优势,为相关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为增强办学活力,减轻沉重的后勤负担,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持续提高,高校食堂的管理模式日趋多样.其中包含了外包模式等诸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全力推进健康中国的建
内容摘要:本文致力于解决《诗经·周南·桃夭》篇的通读问题。方法是通过阐发桃、之、夭、宜等汉字,和之子归、室家、家室、家人等词语的意义及文化内涵,顺通文意,得出《诗经·周南·桃夭》篇的通读优解,减少误读和错读。   关键词:桃夭 字义 文化  《桃夭》三章首句解读  《桃夭》三章首句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桃夭》三章首句的解读重在“桃之夭夭
内容摘要:《史记》作为西汉时期一部重要典籍,它反映了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本文以《史记》为研究对象,对其否定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试图为上古汉语的副词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史记》 否定副词  上古汉语副词研究是古汉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作为西汉时期一部重要典籍,反映了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研究它的副
内容摘要:阿Q进栅栏门,从作品文本角度看,是两次;从读者角度看,是三次。这是纯粹文字写作方面的疏忽,还是为了用特别的表现手法来内涵其深意,不无疑问。通过考查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过程,联系《阿Q正传》外文译本和其他版本的处理实际,结合相关因素,进行了表现手法的证伪和纯粹笔误的证成。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栅栏门 笔误  《阿Q正传》第九章中,阿Q被投入了司法程序,经历了被抓、被审、被处决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行为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锻炼和培养了学生从小学会与人合作的行为方式,在合作中体会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合作学习作为一个使用的普遍性较高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小学的各个学科的教学里,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展开简要的探讨,希望能为我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思路的改进
内容摘要:《伊豆的舞女》一直附有纯洁初恋,治愈孤儿根性的人间温暖的标签,也可以说一直是作为明媚的青春作品呈现世人面前。然而,真的如此吗?本文将从迷戀少女的主人公设定出发探究《伊豆的舞女》中隐藏的“暗”。   关键词:川端康城 《伊豆的舞女》 少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城的一部早期作品,也是唯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弥漫了一种少男少女初恋的暧昧情愫和纯洁的感情。这与伊豆宜人的风景相得益彰,给读者
内容摘要:在古代爱情类叙事文学中,主人公形象普遍地呈现“女强男弱”的趋势,即女性主人公的形象较之男性主人公更加的鲜明、饱满、动人。男性弱化大致表现于形象丰满性的失去和形象性格特点的负面化。这一现象在宋元爱情题材话本中出现有其典型性,其原因也是多元的。   关键词:宋元 话本 “三言” 男性弱化  先秦以来中国形成了牢固的男权专制社会,男性在封建传统社会占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到了宋代,政治社会、经济社
内容摘要:留学生文学课教学应当关注两个维度,即“中道而立”的品度和“方便法门”的变度。“中道而立”指教学中应当持守规范与格调,避免对文本的曲解和幼稚化倾向;“方便法门”则指教学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变通。只有调和好这两个维度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文學课教学。   关键词:留学生 文学课程 品度 变度  作为留学生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①,“中国概况”在留学生本科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其中中国文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