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初始时期,也是其进行基础夯实的重要阶段。数学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科学有序的开展,对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以趣味的教学方式以及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开展,来切实地提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水平,则成为了当前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小学中段作为小学整个系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学习时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阶段学生数学学习难度会逐渐加大,题材也会更加广泛,其计算也将更为复杂。面对逐渐增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如何以科学且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开展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研究的重点。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会充分的把握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科学地实施课堂教学有效策略,以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小学数学课程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可喜的改革成就,但是就具体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实际而言,仍是有着部分问题存在,影响着小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落实。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传统,在教学时常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应试成绩上,一味地关注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忽视了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反映在教学的实际中,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能够记忆数学公式,但很难将其进行灵活应用和融会贯通,学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落后,在课堂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计算来记忆,这种题海战术只会逐渐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将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探究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特定的形象思维阶段,且其思维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且有效的集中,为了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实践中充分地集中注意力,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提供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以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想一想,自己都见过哪些有关时、分、秒的事物。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这一情境:小明早上7点起床,7:30吃完早餐从家往学校出发,到学校7:50,上午第一节课从8点开始,每堂课45分钟。以这一情景为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是怎样来严格遵守这个时间而不迟到、不早退的?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帮助他?在有学生回答看表,看时间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新课程的学习。给学生一个钟表,让学生观察钟表盘中时针、分针、秒针的走向都有怎样的规律?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仔细思考,讓学生可以在自身的实践体验中获得思维的发散。
(二)科学设置实践操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年龄较小,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稍显不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为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活动导入。而实践操作则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所必须重视应用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践体会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并学会从中提出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教室中或者是学校中有哪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物体。以教室为例,像是黑板就属于长方形,而窗户上的玻璃则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而在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实践来自己制作,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可以深切地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在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所制作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进行探讨和交流,看看针对于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而言,其内在有怎样的共通点和联系,通过这一方式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但是其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数学与生活割裂,而是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从生活中挖掘更多的知识来满足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精心设置课堂,使用学生所熟悉化的生活素材,来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知识讲解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记忆相关学习内容,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更为方便学生的计算锻炼,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这一生活的场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课堂设置为“超市大购物”的场景,带入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零食、学习用具等等,并设置成两位数的价钱。之后就让学生来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进行物品的购买。例如需要笔记本5个,每本笔记本价钱为11元,让顾客算一算自己需要花费多少钱,而之后再由售货员进行核对。引导学生在于这一角色扮演情境中,积极地投入到生活性的练习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便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新时代小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去积极探求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全面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照.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J].学周刊,2018(3):67-68.
[2]杨柳芬.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学苑教育,2016(5):61-61.
(陕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温泉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小学中段作为小学整个系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学习时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阶段学生数学学习难度会逐渐加大,题材也会更加广泛,其计算也将更为复杂。面对逐渐增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如何以科学且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开展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研究的重点。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会充分的把握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科学地实施课堂教学有效策略,以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小学数学课程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可喜的改革成就,但是就具体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实际而言,仍是有着部分问题存在,影响着小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落实。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传统,在教学时常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应试成绩上,一味地关注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忽视了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反映在教学的实际中,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能够记忆数学公式,但很难将其进行灵活应用和融会贯通,学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落后,在课堂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计算来记忆,这种题海战术只会逐渐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将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探究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特定的形象思维阶段,且其思维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且有效的集中,为了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实践中充分地集中注意力,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提供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以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想一想,自己都见过哪些有关时、分、秒的事物。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这一情境:小明早上7点起床,7:30吃完早餐从家往学校出发,到学校7:50,上午第一节课从8点开始,每堂课45分钟。以这一情景为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是怎样来严格遵守这个时间而不迟到、不早退的?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帮助他?在有学生回答看表,看时间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新课程的学习。给学生一个钟表,让学生观察钟表盘中时针、分针、秒针的走向都有怎样的规律?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仔细思考,讓学生可以在自身的实践体验中获得思维的发散。
(二)科学设置实践操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年龄较小,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稍显不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为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活动导入。而实践操作则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所必须重视应用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践体会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并学会从中提出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教室中或者是学校中有哪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物体。以教室为例,像是黑板就属于长方形,而窗户上的玻璃则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而在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实践来自己制作,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可以深切地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在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所制作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进行探讨和交流,看看针对于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而言,其内在有怎样的共通点和联系,通过这一方式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但是其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数学与生活割裂,而是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从生活中挖掘更多的知识来满足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精心设置课堂,使用学生所熟悉化的生活素材,来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知识讲解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记忆相关学习内容,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更为方便学生的计算锻炼,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这一生活的场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课堂设置为“超市大购物”的场景,带入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零食、学习用具等等,并设置成两位数的价钱。之后就让学生来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进行物品的购买。例如需要笔记本5个,每本笔记本价钱为11元,让顾客算一算自己需要花费多少钱,而之后再由售货员进行核对。引导学生在于这一角色扮演情境中,积极地投入到生活性的练习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便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新时代小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去积极探求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全面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照.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J].学周刊,2018(3):67-68.
[2]杨柳芬.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学苑教育,2016(5):61-61.
(陕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温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