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房奴生活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奴”,顾名思义,就是被房子“奴役”,而成为房子“奴隶”的人。我的父亲,一个让子女感恩敬畏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十足的房奴,他千辛万苦被房子奴役的那些艰辛往事,一幕幕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老家在农村,一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门前,一块稻床,一池绿水,屋后,大片的青山松树。那还是上世纪60年代,父亲回原籍在村小代课,月工资十几块,钱不多,却要千方百计养活我们兄弟五人。那些年,农村特别难的事就是娶亲盖房,加上我们家成分高,一般贫下中农根正苗红,是不愿跟地主家结亲,轻易把女儿往火坑里塞的。父亲一筹莫展,便一门心思扑在盖房上,心甘情愿做“房奴”,试图通过筑巢引凤,给五个儿子娶亲成家。那时,还没有房贷,更不兴拿钱买房,流行的唯有“做屋”。什么叫做屋,现在的小青年根本不知道,就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地垒砌,跟树上的小鸟筑巢没有什么两样。
  做屋,首先要平地基。在山脚边,老宅的前后,靠近池塘的岸沿,一家人左度量右商量,最后选中一方块。父亲亲自动手,带领我们兄弟几个,挖的挖,挑的挑,披星戴月,不辞劳苦,终于把地基填平。接下来便是搞建材,桁条、椽子、梁柱、土基。寒冬腊月,父亲带着大哥二哥三哥坐船到江西,去山里驮木材。过年前后,山里的民兵放松了警惕,父亲一行昼伏夜出,辗转奔波,久经曲折磨难,才安全地运回足够的桁条椽子。然后,便筹谋打土基。
  打土基,那是我们江南江北最吃苦最受累的活儿。秋收过后,挑一块厚实的闲田,汆上水,浸泡几天后,父亲一大早就起床,牵上自家的黄牛,像磨磨似的在田泥里转圈,两双脚使劲地踩踩踩。踩到天放亮,请来家里的亲戚六眷,大家一齐帮忙,把烂糊的黏泥挑到晒谷场上。太阳还没出来,打土基的师傅一个个光着胳膊轻装登场。师傅们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教书先生的父亲也夹杂在他们当中,但动作都出奇的麻利,步调也基本上一致。啪啪啪,一捧捧团起的泥巴高高地举起,再狠狠砸进去,只见父亲左手一揣,右手一抹,便平整了表面,取出模子,“刷”就是一块土坯。时光飞逝,阳光倾泻,土基模子把握在手心,上下不停地翻飞。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大洗澡盆,盛满了水,盆底拖拽着两根方便移动的草鞭。间或,师傅们回过身,在盆里清洗一下模板,又一刻不停地继续。我们那时还小,跟在师傅们前后,一会儿给他们擦擦汗,一会儿把他们身后的洗澡盆往后挪。还不到半上午,一地的土坯便排列组合到位。父亲终于伸直了腰,他挨个打招呼,说的是同样的话:辛苦了,谢谢了!脸上堆满笑。接下来就是翻晒土坯,赶上了好天气,忙着把土坯底面翻上来铲修平整。大晴天还好,突然夜晚就变了天,半夜里父亲把一家男女老少全叫醒,众人争先恐后,争分夺秒,抢在倾盆大雨之前把那些半干半湿的土坯全部码起来,中间留一些风干透气的孔隙,最后在上面盖一层厚厚的稻草,遮挡风雨。一切安好,各自才放心回家睡觉。
  所有的材料备齐,父亲翻开黄历,与母亲嘀咕,选定一个双日子开始动工做屋。周边邻近的砖木瓦匠都被请过来。这还不够,上阵仍需父子兵,父亲以及我们兄弟几个全部现场做小工打下手。一家人汗流浃背,和泥的和泥,递土基的递土基,不几天都晒成了黑泥鳅。从早到晚,哪个手上没有磨出血泡,哪个肩膀不脱几层皮,那些艰辛,一言难尽,那些过程,毋须赘述。终于大功告成,只记得上梁那天,父亲特别的高兴,他居然爬上高高的屋垛,一遍又一遍地撒糖果,一庄的人都来抢,下面有人高喊:“王老先生,你这幢新屋又是做给哪个儿子的?”這时的父亲昂首挺胸,颇负成就感:“你们不知道么,我家老四又要成亲,单立门户了啊!”
  就这样,隔那么三五年,父亲就要再盖一幢新房,再重复一次那些艰辛繁琐的劳动程序。从黄泥土基小屋到后来的砖瓦框架结构,父亲初心不改,用他的顽强与执着,为我们兄弟五个整整建设了五套新房。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是何等的丰功伟绩,那是怎样的浩荡工程啊!岁月匆匆,我们兄弟一个个长大成人,相继成家立业,在“房奴”父亲为我们构筑的窝居中生儿育女,繁衍生息,跨过世纪。一年又一年,老家那些泥土小屋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父亲也早就离开我们与他的土基屋一道化作了故乡的泥土。但他为子女甘愿被“奴役”的生活精神和深厚的“奴隶”情结,对于子孙后代,永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老家的房前有一棵老榆树,枝丫繁盛,主干一路向上,直指云天。有一年春节,老榆树上飞来一对喜鹊。  这对喜鹊爱跟人在一块儿,仿佛与我们一家人早就认识似的,经常从老榆树上飞到门前的空地上散步。公的体型硕大,毛色光鲜,叫声响亮,走起路来挺胸凸肚。母的则围着老公跳来跳去,长长的尾巴摆个不停,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吃饭时,我偶尔把饭碗放在小凳上,它们夫妻俩竟一路小跑过来,旁若无人似的,啄食我碗里的饭菜。  父亲
期刊
朋友有颗牙坏了,牙医说需要种牙,我感到很新奇,朋友说现在技术先进了,一颗种植牙的寿命能到达到近30年。哎呀!那可真好!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小时候我跟姥姥长大,开始记事时候,姥姥的嘴里还有一颗牙。记得姥姥吃饭,上下嘴唇緊并着,嘴巴子一游一游地,脸颊一抽一鼓地,她吃饭很费事。我常与姥姥黏在一起,在她的身上爬上爬下,有时,我趴到她的脸上,“姥姥我看看你的牙”,姥姥张开她满是牙龈的大口,后
期刊
奶奶出生于1917年,要是活到现在刚好100岁了。  我没有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奶奶走时我在县城第二中学读书。1984年5月,那是个细雨绵绵的暮春。清晨,我正从借宿的二姨家走出来,村里人就急急忙忙找到我并告诉了这个噩耗。我心头一凛,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一向身板硬朗、没有任何病灶的奶奶怎会突然离世呢?想到前两天我还跟奶奶在一起有说有笑,她还让我把那洗干净的三尺长裹脚布拿到外面的竹竿上去晒太阳。还说周末
期刊
一  丁酉年女儿高考,她嚷着要一个青苞谷,我犯疑惑盯着她,她扑闪着小眼睛,燃放激情地说:“爸,你不是常念叨奶奶是青苞谷吗?有青苞谷在身边,有奶奶保佑,我肯定会考个理想的分数。”看着女儿对已故多年母亲的祈福和念想,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泪水打湿了我的双眼。  这天夜里又没了睡意,母亲青苞谷,活像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綠分子,慢慢地塞满了我的脑袋,直至夜深了。  二  在家我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母
期刊
渔舟唱晚、渔歌互答曾是沙颍河标志性景色,明代以来成为河南周口古镇著名的“八景”之一。但近年来,伴河而生的渔樵诗话,逐步淡出人们视线,也让沙颍河少了些许温暖诗意和人间烟火。  但你别说,如同绝处逢生,一个由七八人组成的职业性原汁原味的鱼鹰部落,目前仍倔强地生存着。灵动敏捷的鱼鹰,豪迈随意的渔歌互答,清澈水面上渔民吆喝着鱼鹰对水下鱼群围猎,激烈而刺激……隔三岔五,这种场面就会在沙颍河上上演。  如果偶
期刊
清晨,标有“森林防火”字样的橘红色越野车把我们从喀纳斯村送到哈拉苏牧业点,我们在这里等待即将陪伴我们穿越山野的马队。  我们想在村子里找一户人家闲聊几句家长里短,但整个牧业点寂静得连一声狗叫都没有。陪同我们的喀猴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冬窝子,只有到了冬天牧民才会来到这里居住。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旅游季节,人们大都搬到喀纳斯村忙着挣钱去了。  往牧业点的尽头走,狭窄的山谷中是一片平坦的草场,草场被铁丝围栏
期刊
遏抑不住地释放好奇的心跳和视线。  崇仁乡崇明馆的“芳垂玉尺”古牌坊,是一代帝王褒奖一位接近人才标准的人的实物。我们心疼时光,在坊前思考须臾,匆匆赶往寨里镇“大洲谈判旧址”。  驱车前行的路上,仰视雨后闽北的天空,蓝得像深不可测的大湖,心里有惬意之感。十多公里的路程,绿水映带青山,有文友爱其仿似美逸劲爽的水墨画,一再央求停车拍照留影。  山川如此多娇,思绪在山谷里穿越。光泽县山峦相衔,千米以上的山
期刊
那个春天的上午,全国作家赴云南思茅采风团要到离景东县城五十公里外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采风。  哀牢山是滇中高原与滇西纵横谷的分界线,终年温凉潮湿。森林中种子植物和苔藓蕨类繁多,林中生长着四百七十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近四百种鸟兽。这一切为其抹上了一层古老而神秘的色彩。不幸的是,我因头晚受凉闹起了腹泻,走路都头重脚轻的,坐在车里,人恍若隔世,一点精神也打不起来。只是觉得山越来越高,路两旁山上的树也越来越
期刊
那年,我七岁。  我们住的是旗委家属院,家属院有两趟正房一趟厢房,三十几户。家属院对门就是旗委机关。旗委机关不但有蓝色的起脊瓦房,还有大大小小的革命干部。我们这些子弟,也时常起早贪晚,一是去房后的暄土窝子里玩骑马杀仗的游戏,二人一组,一个人骑在另一人肩上,与另一组拼杀,倒地者为败。再就是去光顾那有些神秘的旗委机关大院,因为大院东南角有一个长方形的菜窖,两米多深,窖帮有黑土,周围有齐腰深的杂草。究竟
期刊
那一夜的月亮是多么的皎洁啊!以至于从梦中醒来看到从窗外铺进来的明晃晃的月光,我还以为自己是睡在团场的老屋里,是那个爬起来急匆匆要赶去上学的中学生。  另一张床上,“温泉君”睡眼蒙眬地嘀咕了一声。我才醒悟过来:这是在特克斯,是在八卦宾馆,一个远离我的家乡200多公里的地方。  看看表,清晨六点,新疆的冬天,这时室外一定是寒气飘零,屋内的温度显得多么宝贵,这个时辰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是大多数人的状态。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