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一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它是各种思维品质相互结合、高度协调的产物,又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等各种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它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如果说思维是人类的金字塔,创造性思维则是金字塔的塔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独创性——思维不受传统习惯和先例的禁锢,超出常规。
  求异性——思维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出奇制胜。
  灵活性——思维突破定向、系统、规范、模式的束缚。
  敏锐性——表现在能迅速地评价并及时地捕捉闪耀的思想。它要求对新异现象有敏锐的感受能力,能迅速地认识其价值,并能牢牢地把握它。
  突发性——表现在对问题长时间思考的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体现出一种非逻辑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灵感和顿悟。
  联想性——面临某一种情境时,思维可立即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实质上是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思维的连贯性和发散性。
  综合性——思维调节局部与整体、直接与间接、简易与复杂的关系,在诸多的信息中进行概括、整理,把抽象内容具体化,繁杂内容简单化,从中提炼出较系统的经验,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定理、公式、法则及有关解题策略。
  基于这些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1、培养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良好的认知结构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说:“发明是辨认、选择”,他认为创造无非是一种选择而已,即选择数学中有用的组合,抛弃无用的组合。根据这一观点,创造性思维是根据需要调动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知识和经验的表现,是辨认、选择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丰富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尽管创造力的大小与知识的多少不是正比例关系)。
  2、培养发现问题的强烈意识和执著的探索精神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一个科研工作者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敢于批判、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即思维的疑难和矛盾,它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起点是质疑,创造发明往往是在实践性理论的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引起人们去解决问题的。
  3、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这里主要是指学习研究的心理品质,如动机、情感、兴趣、抱负、态度、品质等。这方面成功的实例不胜枚举。如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专心致志地沉浸在工作之中,进人忘我境界,经常发生一些像忘记约会一类的事情。他成名后,仍每天一早就到普林斯顿研究院,直至很晚才离开,决不白白浪费一分钟。这种为人类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谦虚谨慎、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以及勇于创新的工作能力,是每一个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人所必须具备的。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的那样,“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让学生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套路求解,而要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不但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也可能有创见性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
  5、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猜想是由已知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善于启发、积极指导、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
  6、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
  质疑思维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直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看法,尽可能多地向自己提出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问题。
   (作者单位:636000四川省巴中市)
其他文献
写文章自古就强调文和道的统一。凡作文便要载道,凡教文便要解道。受此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要求学生写出个所以然来,老师评出个所以然来。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闭门造车,东拉西扯,七拼八凑,结果写出的东西是假、大、空,虚不堪读。我深深地记得1998年的高考作文《战胜脆弱》,要求学生写关于心理承受力方面的内容,而当年很多学生为了追求感人效应,瞎编自己受到的挫折:或亲人谢世,或父母离
期刊
“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多年语文教学的难点。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悟性”,重视“悟性”的培养。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思”即含有“悟”的内涵。清代教育家陆世仪在《思辩录》中十分强调“学必求悟”。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谈到“悟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对教师职能的界定,以及顽固的传统观
期刊
现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几乎占整个语文教学的三分之一,因而,文言教学势必成为中学文言教学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中学语文的难点。  然而,自我们大谈教学改革以来,时至今日,文言教学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教学方法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换汤不换药。教师拿来一本教参在台上大讲特讲,学生在下面死记呆记。这样,教师成了教参的翻译官、传声筒,学生成了收录机、接收器。教师被动地教,学生盲目地学。教
期刊
每次上作文课,有些同学面对作文题目冥思苦想,一筹莫展,心中无话可说,笔下无文可写,其原因就是他们缺乏生活素材,词汇数量太少,即使搜肠括肚写出一篇文章,也多是粗制滥造,千篇一律。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观察力是写作的基本功。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培养他们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的能力,必须捕捉身
期刊
成功的作文在于正确的立意,“意”是文章的灵魂。我在学生作文训练中,经常遇到学生在作文时,下笔难以入手,东一句,西一句,不知从何说起。没有想清楚自己在作文中要申明什么主张,表明什么态度。因此,下笔时,或把所有的材料通通挤进去,或将几件事勉强拼凑,此谓不会“立意”;有的学生似乎知道要赞扬什么,反对什么,但写来较直白、平淡,读来不动人,不感人,甚至乏味,此谓“立意”不深;有的学生懒于动脑,总是步人后尘,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会写简短的记叙文。要写好记叙文,不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离不开场面描写。生动的场面描写,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要达到突出中心,再现主题的目的,在场面描写的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仔细观察,积累丰富的材料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这样,没有丰富的素材,写作起来就无从下笔,在我们的周围,每时每刻都会发生许多惊人的事,骇人的场景。只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一直在低谷中徘徊,质量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的作文教学,念念不忘中考、高考,目的只在于教学生会做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而置作文训练的其它各项要求于不顾。针对此种现状,笔者谈谈指导学生作文的几点浅见。    一、指导作文,首先要使学生端正写作态度    写作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才能素质的活动。叶圣陶老先生在《中学作文指导实例·序》中明确强调:“练习作文
期刊
有些类型的排列、组合应用题很容易出现错误解法,其中产生错误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重复计数造成的。本文就常见的排列组合应用题解法中的“重复”,利用“标号实验法”剖析其错误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纠正办法。    一、分步违反“无关”而产生重复    例1.在100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从这些产品中取出4件,至少有一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点评:把握好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分清每一步是排列还是组合,这是
期刊
对于中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问题最贴近现实生活,思维最富于抽象性,方法最具独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又有很强的灵活性。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提高数学方面能力是有一定难度的。努力加强数学教学管理,保证学生井井有条学习,循序渐进地的提高,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发展主体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意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心理和行为进行组织、引导和控制,使之朝着有利于接受和理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