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一点又何妨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中、高考一目十行的阅卷,我在这里闲谈“含蓄”,可能会给人迂腐、做作之感,甚至会被视为“误人子弟”。但是面对学生已经泛滥的直露而平庸、程式而僵化的习作,我觉得重提含蓄,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易经》第十三卦“同人”里说到事物的发展至第五卦“阳爻”时,就会走下坡路;反之,后退至第二卦“阴爻”时,就会开始逆转,呈上升的趋势。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也。含蓄和直白,亦然。
  福建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郭丹说他特别欣赏先前的同事——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有一次在某学生的作文后面,这位教师只批了四个字“临表涕零”,很含蓄地指出那位学生思维紊乱、不知所云的特点。可以想见,那位学生悟到了,绝对会感念教师的笔下留情,进而悄悄改正;没悟到,以为自己写得好,将教师感动得流泪,进而萌生更加强烈的写好作文的欲望,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这比写上数百言一一指出学生作文的拙劣之处,扼杀学生的信心,或者将之作为反例示众,使学生无地自容,还美其名曰“严谨”“负责”的做法,岂不更为艺术?
  教育讲究含蓄,写作何尝不是这样呢?
  就拿学生喜欢读或者喜欢写的言情小说来说吧,涉及两人情感的极限状态时,不管是如胶似漆,还是针锋相对,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自然主义的描写手法,细腻得让读者如临其境,仿佛自己被置换成了其中的一员,脸红心跳。可是,感官兴奋了,想象的空间却狭窄了,值得回味的余地也没有了。
  优秀的作家从来不会这么写实、写满,总要适时留白,把人带进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比如刘绍棠先生的《蒲柳人家》写望日莲和周檎相爱的高峰状态:
  现在,何满子骑在老杜梨树的树杈子上,想到这里,忍不住伸着脖子向柳裸子地里偷看了一眼。果然,望日莲又在用她那粗大油黑的辫子缠绕着周檎。何满子想,一定也要系个拴贼的扣儿。他咯的一声笑了,但是马上又捂住了嘴,怕惊散了那一对戏水的鸳鸯。而且,也不敢再看了。他想,偷看人家缠辫子,也要长针眼,比枣核钉还得大。
  透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写一对恋人独特的恩爱,只写到粗大油黑的鞭子将水中的两人缠到一起,点到即止。很火热,很民间,又很有创意,但文字很节俭,还有《诗经》乐而不淫的色彩,含蓄之美一下子就产生了。
  和高波教授聊天,他谈到在担任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时读过的一篇稿子,里面有一个细节让他难忘:
  一个女孩志愿到一个浩瀚的沙漠地区植树造林,且小有所成。一次,一个牧羊的老头儿,不经意地误入了女孩所植的树林,女孩很兴奋,向着老人飞奔而来。但老人被吓着了,以为是野人追来了,扭头就逃。老人拼命跑,女孩奋力追。可能是因为恐惧开发了潜能,老人跑得特快,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远方了。女孩怅然若失地回到住地,拿出一块塑料薄膜,轻轻地将老人的足迹盖住了……
  不是直抒胸臆,说主人公只身一人身处荒僻之地多么孤独,而是用追老人、盖足迹两个细节来渲染,含而不露,很有张力,这种纡徐的叙事之风,在中学生写作中是极其珍贵的。
  高波老师说得没错。事实上,含蓄抒情、说理的美学风格的追求,自先秦诸子时期就开始了。庄子的散文就不说了,即使是孟子、韩非子等人说理性的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揠苗助长》《画蛇添足》,也都是借助一个生动、有趣,甚至漫画式的人物形象,去表达一个或深或浅的道理。不直接说透,就好像“缩拳出击”,是很有力量的。直勾勾地将手伸出去,再想行动,是不是很不自在,也很无力?
  也许有人很不屑,这种方法适合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但是对议论文,很不合适。议论文讲究将道理说清楚,汤是汤,水是水,很分明的。
  这当然没错,但是这依然不能排除含蓄风格的追求。就以鲁迅先生的《病后杂谈》为例吧!
  先生讲他在病中读了《蜀碧》《蜀龟鉴》《安龙逸史》等明末清初的野史,里面提到了张献忠、孙可望等人如何剥皮揎草(明朝的一种酷刑。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的记载,很血腥,看着古人对行刑过程的细致描写,真的会让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不忍卒观。先生对之是很憎恶、很愤慨的,但他不直接表达憎恶、愤慨之情,却宕开一笔说“清朝有灭族、有凌迟,却没有剥皮之刑,这是汉人应该惭愧的”,这就是曲笔了,用清人的残忍衬托张献忠、孙可望等汉人的残忍,而先生的憎恶、愤慨却浓缩其间,像原子弹一样,具备了令人难以估计的强大的抨击力量!
  但是先生并没有到此为止。在后文中,他故作冷静地思考面对恶行的平心静气之法:
  冥想的结果,拟定了两手太极拳。一,是对于世事要“浮光掠影”,随时忘却,不甚了然,仿佛有些关心,却又并不恳切;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说得多么悠然,多么淡定,多么老到。然而,仔细去看,我们会发现先生的心在滴血,在绞痛,他是以冷静之语在倾泻自己的满腔悲愤和无奈呢!
  平心而论,这样含蓄、吞吐的文字,更像锐利的匕首和投枪。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说,泄露情感和表现情感是两回事,它们之间不能混淆。泄露情感只是表现情感的一种原始形式,它和真正的表现是有区别的。鲁迅先生的情感绝对不是赤裸裸的泄露,而是真正艺术化的表现。
  含蓄之美,可见一斑!
  推荐理由:
  当前,考场作文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不良文风已经蔓延到学生的日常写作中,亟待扭转。博主由此呼吁“含蓄”之风。所谓“含蓄”,并非故作高深、晦涩难懂,而是用有张力的文字引发读者更多的想象和思考。这是一种写作智慧,也是一种写作功力。表情达意“含蓄”一点,往往更真、更美。
其他文献
参加这样的比赛,本身就是冲着名利而去的,说不关注比赛结果似乎有些矫情。  说课一结束,就热切地想要知道结果。但分数并不是当场公布,实际的情况是,评委先大致议定名次,然后再打分,而且有明文规定:“以全体评委的平均分作为每节课的最后得分。最后得分应作为评定名次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应充分考虑评议中大多数评委的一致性意见,以保证名次的准确、客观、公正、有效。”  我不愿意低声下气地询问具体名次。比赛结束就如
一、教学理念    李海林先生在《评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种倾向》一文中说,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七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无中心拓展、去知识化、多媒体化。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七种倾向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把文本这个“本”给弄丢了。在很多语文公开课上,出现了和语文不相干的东西,有历史的、政治的,甚至还有生物的、航天的,就是没有语文的。教师为了求新,迁移出了和文
在唐诗中,以诗表现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表现绘画的有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杜甫追求的艺术效果是用语言形容图画,用连续性的语言表现静态的视觉形象,用文字来表现图画的逼真。  这表明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没有满分,高分作文也为数不多。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将之归罪于高考作文试题没有广阔的开掘空间,不利于好学生发挥;有人指责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要求立意打中材料靶心,过于苛刻;有人批评阅卷者水平不高、缺乏欣赏的眼力,对学生作文误判、错判有失公正……  实际状况如何呢?平心而论,在数万份学生作文中,可圈可点的文章寥寥无几,一些相对较好的文章也是乏善可陈。回顾反思2012年北京考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强烈的感情、飞腾的想象、和谐的韵律、深邃的意境来高度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诗歌作为最常见的文学形式,是朗诵者的首选,也是朗读教学的切入点。我们在朗诵时要紧紧抓住诗的这些特点,去再现诗歌的意境,表达诗歌的情感,读出和谐优美的节奏韵律,从而给人以美感。我在朗诵教学中主要从“深入其中,忘却自我;真情流淌,引人入胜;挖掘内涵,全面展现;节奏分明,随韵而歌”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实践,从而感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茅盾的文章《天窗》。请看(大屏幕显示):  《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象的放飞与神奇。  文章者[额习了吧。我们共同回厕一下(出示大屏幕,生齐读):  师:读得很正确,这些生字词要默记。第一行是生字词。第二、三行的词语今后可能会用到,用上这些词,表达就不同了,会更生动,更有文采。  师:课文都读
一    调查显示,当代中学生普遍喜欢阅读有关探险的作品。这促使我们思考,何不在教材中选编一组有关探险的文章,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阅读中既学习语言文字,又培养探险意识和探索精神?但在以文选型教材占绝对主流的汉语文教材编制中,找选文永远是最困难的事,关于探险的选文尤其难找。结果,找来找去,外国人写外国人的探险佳作并不少,缺的是关于中国人探险的好作品。在我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徐霞客历尽艰险
在我们现行的词典里,“闲愁”的解释多半是这样:“无端无谓的忧愁”。  “无端”意思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无谓”意思是“没有意义,毫无价值”,合起来,“无端无谓的忧愁”是说忧愁的生发没有来由,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然而,放眼尘世,观察周边,实际情形真的如此吗?在笔者看来,实在大谬不然。  “闲”,古文作“閒”。《说文》:“閒,隙也,从门月。”段玉裁注日:“会意也,门开而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皆
【设计说明】  授课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指导阅读,包括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回顾与课文相似的情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确定课文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尝试口头描绘。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从写作的角度来阅读理解,思考与讨论六道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达到既掌握课文的内容与特点,又学习写作方法之目的。第三部分的“写作实战”,属于课外作业,其讲评可利用每周一节的作文课完成。  第一课时  一、阅读准备
《语文建设》:2012年10月11日,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语文教学界也非常关注这件事情,请您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该如何认识诺贝尔文学奖、如何认识中国作家获奖?  李云雷:自1980年代开始,“走向世界”一直是中国文学的梦想,在中国作家心中普遍存在着“诺贝尔情结”。莫言获奖或许有助于中国文学舒缓这一焦虑,也可以让我们更从容地审视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重新思考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