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与名山旧有缘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文学家屠隆写有一首《太姥山歌》的七言古诗,副题为“为史使君赋”,中有“史君丰骨本神仙,五马专城出守年。天教太姥属封内,应与名山旧有缘”句,不免使人好奇,“史使君”何人?他和屠隆是什么关系?他们与福建省福鼎市的太姥山又有何因缘?
  “史使君”,姓史名起钦,字敬所,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十九年(1591年)出任福宁知州,“使君”就是屠隆对他时任福宁知州的尊称。清乾隆版《福宁府志》“循吏”有传,称其年少敏达,一到任,州里刚刚发生过大规模火灾,满目疮痍,人心甫定。史起钦愿意做事也很会办事,上任后施以安抚政策,宽仁待民,兴衰起废,使百姓较快地渡过难关;任内还修葺了公署、学校,疏浚护城河,设置学田,建设文昌阁,办了好多实事好事。因此任满提拔到常州任职时,福宁州人民立碑纪念他。他还认识到地方史志对政治管理的重要作用,任上主持俢撰了《福宁州志》十卷;而且还有名山情节,又纂修了《太姥志》。
  史起钦的《太姥志》是太姥山的第一本志书,可惜已经很难见到,民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卷之三“志目”说:“史起钦《太姥志》一卷,未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太姥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史起钦撰。起钦,字敬所,鄞县人,万历己丑进士,官福宁州知州。太姥山在福宁州境。传尧时有老母业采蓝,后得仙去,故以为名。中有钟离岩、一线天诸胜迹。起钦因创为此书。成于万历乙未,前列图,次列记、序及题咏之作。然山以岩壑、寺宇为主,法当分门编载。起钦但为总绘一图,悉不加分别诠次,非体例也。”
  史起钦热爱并推崇太姥山,任内曾游览太姥山,并写下《太姥山》《太姥群山》《摩霄庵夜宿》《金峰庵》《太姥墓》等多首诗歌,估计还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宣传太姥山。回老家的时候,也向同好们津津乐道,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屠隆的《太姥山歌》。此诗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异曲同工之妙。写此诗时的屠隆并没有到过太姥山,但容易使人产生一个错觉,这首诗似乎是到过并且比较熟悉太姥山的人才会写得出,因为诗中不管是状写景点的次序方位,还是描摹峰石云雾和人文景观的特点,都极为精准传神,原因除了屠隆的高才妙笔,还有就是史起钦介绍的纤细入微所致,也许屠隆还极为认真细致地阅读了史起钦所编撰的《太姥志》。
  似乎应该说说同是鄞县人的全天叙及其《赋得太姥山赠史州守》。全天叙,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官终南京礼部侍郎,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全祖望的六世祖。全天叙也是与史起钦的因缘才写有《赋得太姥山赠史州守》一诗。诗歌前半部分发挥想象,赞美了太姥山的瑰丽奇景,最后两联为:“今日搴帷远送君,回飚积雪叹离群。春来卧治无余事,太姥山头望白云。”说今年冬天朋友们送史起钦赴任,明年春天福宁州就该升平无事,史起钦就可以畅游域内的太姥名胜,坐看山头云起,也有闲情牵挂远在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当然这是一个美好的祝愿,也是对史起钦能力的肯定和履新的鼓励。此诗写于史起钦即将赴任福宁知州之时,史、全二人均未到过太姥山,而全天叙以“赋得太姥山”为题写诗赠别,亦可见太姥山在当时宁波文人圈里的知名度。顺便可以一说的是,全天叙曾因母病辞官归家, 徙居宁波著名的月湖,成立“林泉诗社”,邀集诗友举行“林泉雅会”。其间,屠隆也在自己的月湖之滨的家中,设一个别有情趣的诗社,还自办戏班,掏钱聘请名角演出。
  屠隆(1543-1605),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明州鄞县人,史起钦的老乡。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授颍上知县,次年调青浦县。十一年,升吏部仪制司主事,不多久就被刑部主事俞里卿挟怨弹劾而罢官回乡。此后的屠隆遨游吴越间,一边寻山访道,说空谈玄,一边与声伎伶人为伍,卖文为生。著有诗文集《栖真馆集》《由拳集》《采真集》《南游集》《鸿苞集》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风流才子,有学者认为他是《金瓶梅》的原作者,博学,好游历,擅曲艺,能编剧,并自行登台演出。传奇戏曲《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都曾大行于世,叫座京城,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曾一度超过汤显祖的《牡丹亭》。
  汤、屠二人交好,曾同在礼部任职,屠隆当年被罢官时,已调任南京太常博士的汤显祖来信劝慰,又赠数首送行诗,中有句云:“自古飞簪说俊游,一官难道减风流”,认为罢官就罢官罢,没啥大不了的。屠、汤二人性情各异,汤严谨讷言,而屠才气外露,但二人均酷爱戏里人生,超然俗物,并看淡世间的功名,是那个悲情时代里兩颗叛逆而又优秀的灵魂。
  因政治黑暗,且时风变幻,明末的文人士大夫多喜游山玩水,且好结社集会,题咏啸歌,以抒发情志,涤荡心胸。谢肇淛的《秋日屠纬真、黄白仲、郑翰卿、震卿见过吴山署中,时屠、黄二君持斋》一诗所写恰是他们心迹的真实写照:“芙蓉花尽雁初还,客里相逢暂解颜。满座词人皆楚调,一尊秋色对吴山。高谈只合长坚垒,佞佛何须学闭关。欲问沧洲结同社,白云深处弄潺湲。”晚年的屠隆游历福建武夷,再由一个叫阮自毕的福州府推官邀请至福州,住在城中名胜乌石山南麓的半岭园,与当地文士诗酒唱和。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拜访福建著名诗人曹学佺,参与了当年阮自毕召集的乌石山中秋凌霄台神光寺的大型集会,并与曹学佺等一起担任宴集的祭酒。
  当地名士近百人到场,场面盛大,并有多台戏班串演剧目。屠隆兴致高昂,酒酣之际,着幅巾白袖,跳入场中,奋袖击鼓演了一出《渔阳掺》,赢得了满堂喝彩。屠隆先是流泪不止,又大喊:“快哉,此夕千古矣!”在场来宾无不动容。屠隆在福州、漳州等地盘桓半年之久,1604年元宵之后,始由福州回宁波。我不知道屠隆这次回程是否取道连缀闽浙途经太姥山的这条东南沿海的古官道。如果经过了,不知这位多情的才子是否想起了多年前在同乡好友史起钦的邀约下写过一首激情澎湃的《太姥山歌》?
  1603年的福州诗社活动,谢肇淛也在场。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闽县(今长乐)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广西左布政使。博学多才,能诗文,工书法,喜结社,好游历,每到一处山川,必吟诗作文,勤于著述,一生写了大量的笔记小品和博物学著作。谢肇淛小屠隆24岁,但他俩惺惺相惜,声气相投,有共同的爱好。“吴山木落未落时,意气相逢两不疑”,谢肇淛的《小草斋集》收有多首怀念屠隆的诗歌,如《怀屠纬真》《感旧篇十首·屠仪部纬真》等,对屠隆的一生行状有精当的描述,并表达了真挚的怀念之情,可谓知音之言。
  无独有偶,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二月,谢肇淛也是在时任福宁知州胡尔慥的邀约下游览了太姥山,游山之后,创作了关于太姥山的诗文共有23首(篇)之多,这位创作精力旺盛的闽中诗坛领袖,还以饱满的热情编撰了《太姥山志》三卷,为太姥山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名山和文人的情缘,真是一个余韵悠悠且令人温暖的话题。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三十多年来,一声女人的尖叫,偶尔回荡在我脑子里。尖叫是恐怖的,却从未令我产生恐惧感。是的,我曾怀疑,那声尖叫是否真实存在,尖叫的人是谁?岁月更新,时过境迁,忽略过往无意义的人和事,渐渐成为常态。那个偶尔的尖叫,任其偶尔吧。   不过,这个偶尔,也偶尔会触动我。我承认,我也清楚,那声尖叫是我的想象。想象源自我的一次特殊经历,一个短暂的生活片段。在我六十年的丰富阅历里,起码到目前为止,那个经历是不可
大约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学校放暑假,闲着在家无聊。正巧,农村的二舅来了,娘说,你没事就去你二舅家待几天吧。  二舅家住在黄花岗,离我姑姑家的李保总屯有一二里远,村子和村子紧挨着,没有准确的分界线。有时候,人们互相打听对方家的住址,屯子的人就把二、三屯都带上说。比如问你家在哪住?回答:在二、三屯屯东头。  二舅家的孩子很多,我有四个表兄弟,三个表姐妹,真的是一个大家庭,全家在一起其乐融融。我第一次经历
妈妈平日里侍弄花草,常常忘却门边放着的一盆尚未开放、不起眼的菊花。  起初,我对它也没太多好感。别的花早开了,它却只有光秃秃的枝条懒懒地倚在门旁,微微散开,像蓬乱的头发。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静静地躺在阳台的摇椅上,沐浴阳光,欣赏阳台上的花草。不经意间,我的目光落在了那盆菊花上。  在阳光的照射下,它那墨绿的茎叶变得浓翠欲滴;微风拂过,它开始扭动柔嫩的腰肢翩翩起舞。我联想到了《诗经》中的静女。
为了帮助灾区的儿童,今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义卖活动——跳蚤市场,准备将所卖的钱全部捐给他们。  同学们积极响应,我也和几个要好的伙伴精心挑选了一个好摊位,把最喜欢的书拿出来当卖品。老师说过,一件物品最高只能卖十元。我真有些舍不得,心里默默念叨着:定价一百多元的图书们,对不起啦,规定在先,你们只能降低身价了!  刚开始,我们的生意还算兴隆,可因为旁边的书摊“老板”拉生意,一个劲地喊“同学们
自小生长在江南乡村,对田埂有着特殊的情感。那细长而挺直的田埂,像一道道记忆的沟纹,深嵌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无法忘怀。   广袤的田野,被一脉一脉的田埂隔打成棋盘状。长方形的水田,一块连着一块。循着不同的节令来到田头,伫立田埂,静静遥望:那碧绿的麦禾,金黄的油菜花,黄澄澄的稻穗,似一幅幅盛大的彩缎,迎风相拥舞动,沙沙的波涛拍打着田埂……   一条条田埂,成了土地的经纬。谁发明了田埂,始于何年何月
1  寒宜中学校长鲁西西从教育局回办公室已经是晚上八点,昏暗的走廊上,她边走边埋头从身边精致的小挎包里掏钥匙。不知是因为光线太弱,還是因为包里零碎物品太多,她摸索了半天才找到。刚要开门,脚下一个黑影突兀地立了起来。  “啊?!”有些娇小的鲁西西显然受到惊吓,尖叫一声,“嚓嚓嚓”急退几步,手中的钥匙串“哗”的一声掉落在地上。  “鲁,鲁校长吧。”一个怯懦且迟疑的声音从黑影处传来。  黑影慢慢弯下去,
1958年,谷文昌书记带领东山县人民种下20多万棵木麻黄,在当年的倒春寒中大部分冻死,只存活9棵,但他看到希望,继续带领人民植树治沙,终于绿化全岛。  雄视百代丰碑,八闽大地东山府。一年四季,风沙苦旱,君流泪处。种草固沙,造林万亩,祁寒蒸暑。赞木麻黄挺,仅存九棵,绿海岛,环田圃。  大地渡槽托举,海堤修,千帆旗鼓。精卫填海,通途天堑,人民齐聚。竭虑殚精,田头席地,民心相许。政声人去后,谷公先祭,伴
谈到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郭沫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失事求似”原则。所谓“求似”,指的是作者要尽可能地在作品中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历史的精神;而所谓“失事”,则是允许作者可以发挥历史的想象力,根据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需要,虚构一些“和史事尽可以出入”的情节。正因如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马振方说,“长篇历史小说不是故事的河,而是生活的海,内容必须大量虚构”,同时又必须“特别正视历史,熟悉历史,注重‘
一过完1974年春节,学生就变成了社员,我又回到自己的山乡。队里没有亲戚,父母不在身边,一人参加劳动,遭遇可以想见。  削草是个轻便活,开始这个也不会。一锄头下去,“叮”一声弹起,手心麻到手臂,锄头不听使唤,就会削掉庄稼。我仿佛成为杀人凶手,立即遭到几个人的责骂,冷硬得像一块块石头飞来。骂得我杵在地里,不知如何是好。“谁都有个初来晚到,谁都有个手生手熟!”一个女声突然响起,声音不高但正气凛然,是她
老家靠近苏州黄埭镇,接近苏州口音,喊伯母为娪嫚。好婆在世时,二伯父总是在大小年夜,携着娪嫚和两个儿子,从苏州匆匆赶回老家过年。   苏州到老家,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为轮船。一天一班,起发苏州平门,终点是梅村。中午11点半起锚,一路停靠陆慕、蠡口、黄埭、方桥、后宅等诸多的码头,到属于鸿声镇的大马桥码头,已是夕阳西坠的傍晚。   苏州娪嫚回来的日子一旦确定,大伯父便牵头安排去接船。几家小孩都尾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