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夏日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时间出门在外,深切体会到在家的好处。除非有事,一般不想出门,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新绿,真是一种安宁的幸福。有时候也听歌。最近喜欢上了松隆子,特别是那首著名的《花のように》。歌曲表达的是对少女情怀的回忆。在看词听曲的过程中,眼前会浮现出一副场景:一对少年少女邂逅在夏日里却又分开,男孩的白色衬衣、风铃的声音和向日葵花开的小路,成为女孩心中无法抹去的心事。大和味浓郁的曲调,在松隆子轻柔安静的声音里,很容易让人产生怀念的感觉:
  
  風が運ぶ風鈴の音に振り返れば夏空
  白いシャツの少年がいたヒマワリの小徑
  君は何処へ消えたのちょっとまってと言ったきり
  わたし何処を見てたの 眩しい方ばかり
  
  听歌本来是一种声音的愉悦。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历史学者就是那么无趣。在反复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歌词中,白色衬衣、风铃和向日葵花开的小路营造出了一种氛围。可是就常识来说,在那条夏日的小路上,一定还有很多其他事物,比如路边的房子、酒馆、便利店、自动贩卖机、行人,但很多年后回忆时,这些都消失了。很显然,记忆在这里是有选择性的。这些经过选择的意象,在听众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过去的“场景”。那么,这个“场景”是不是真实的呢?
  在舒缓优美的歌声里,联想到这种问题,可能有点煞风景。我本来也并非如此无趣之人,问题出在最近经常思考历史文本与场景再现的关系,不免有点走火入魔。举一个例子。南宋孟元老有一本怀念汴梁旧京生活的名著——《东京梦华录》。作者自述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为了使后生“得睹当时之盛”而撰此书。我发现,书中回忆起汴梁来,就明显有作者选择性的记忆,比如卷三开首“马行街北诸医铺”说:
  
  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席,官员宅舍,不欲遍记。夜市比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阗拥,不可驻足。
  
  他记下了很多药铺的店号,从史料学上说已弥足珍贵。而“不欲遍记”的显然更多。而且,我很想知道,卖咽喉药的李家是何时搬来的?店铺摆设如何?记述中却没有提到。这还只是静态的。至于店铺老板的家庭关系如何?小儿科家的小猫和产科家的小狗是否也偶然邂逅过,有了“那个夏日”的感觉?这些可能连作者也不知道了。但这些都可能是药铺街的日常生活。说到这儿,很自然地想起了《清明上河图》。这些药铺出现在图中了吗?图画应当是白天某个场景的理想化,那么晚上呢?孟元老不是说汴梁夜市“又盛百倍”吗?拼合文本和图画,确实构想出了一副汴梁的生活场景。可是,这真是汴梁吗?
  这让我想起自己“那个夏日”的经历,当然,与少年情怀无关。2008年的8月12日到15日,我留在德岛体验著名的阿波舞。表演舞蹈的“连”很多,每晚五六点钟开始,在街头各个“演舞场”自由演出。我每晚流连于各个“演舞场”,却无法看到所有表演。无论在哪儿,都必然会错过其他地方。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有关阿波舞的介绍书中,大都会提到“娱茶平”、“阿呆”等“有名连”,它们是阿波舞的正统。现场却并非如此。有很多“无名连”,像“双陆”、“蜘助”、“龙美”等,在传统舞的基础上有所变异,反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由此来说,介绍书里提倡正统就是有选择性的。我在想,如果很多年后我也写一本《阿波梦华录》,会记下些什么呢?当然,记下自己看过的、体验过的,特别是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可是这些经过选择的“场景”,与“那个夏日”是一致的吗?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旅行之前,都会认真阅读目的地的旅行书。日本的旅行指南做得特别好,每个地方都会有“观光案内所”,有各种各样详尽的图文指南供免费取用。从史料学角度来说,这些指南是极好的史料,将来研究者可以根据它们写出很多讨论地域空间的论文。不过,不管指南如何详尽,照片如何精美,每次到达旅行地的时候,还是会发现与原先想象的“场景”并不符合。8月的一天,我去了安芸的宫岛。去之前阅读旅行指南,水中鸟居的图片让我有了自己的想象。去了以后才发现,由于潮水涨落的关系,鸟居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看上去是很不一样的。当然不能说旅行指南的图片是误导性的。图片是真实的,可鸟居的风景是动态的。这让我想到,旅行书印象与事实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介绍和图片是有“选择性”的;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最重要的,真实的场景总是细节充盈而流动,根本就无法用文字或图片真正还原。
  语言在真实的场景面前是如此贫乏。由于不可能记述一切,人们总是喜欢选择那些“代表性”的人物和场景,以为这就是历史。中国古代的史书就总是记录大人物的重要事迹。随便举一个例子,《晋书》的王导传开始说: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即丘子。司空刘寔寻引为东閤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这是正史传记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开首。从这些记述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他的祖父、父亲的名字和官职,他开始做官后的履历表。他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就只有八个字的评语。如果你稍读正史,还会发现那位张公的称赞,其实是一个史传叙述的“套话”。每位大人物小时候,照例会安排一位名人来预言将来的。很显然,史传叙事是有选择性的。王导的童年、少年时代当然不是空白。我想他一定也有过儿童的灿漫、少年的烦恼。他在学塾时代是否也像现代的大学生们一样,幻想着工作和爱情?这些都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如果不知道这些,又怎么敢说了解这位东晋的名相?
  必须记住这一点,文字是在有选择地记述过去。它们就像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一样,看上去是真实的,实际上已经走味了。那么,又该怎样在其中咂出更丰富的味道来呢?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一些东西来想象古代。宾福德在他那本谈考古材料解释的书里,就表达过类似看法:如果我们不知道石器时代的人是如何生活和产生废弃物的,在面对考古遗存时,又怎敢说真正懂得“它是什么意思”(原书第二编标题)?他为此跑到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那里,和他们一起生活,通过观察他们而试图想象过去。他是幸运的。对于我们研究文字时代的人而言,又到哪里去想象呢?我们是一个随时创造又随时丢弃的民族,去西安想象大唐可能吗?从前读孙棨的《北里志》,怎么也无法在脑中复原北里的生活场景。后来多次有机会在京都逗留,住所附近是著名的岛原。一天泡澡后跟朋友一起去那里散步,走在昏黄暧昧的小路上,就突然想起了长安的北里。再有,以前读《洛阳伽蓝记》,怎么也想象不出洛阳怎么会有那么多寺院,空间布局怎样展开?当在京都逗留之后,这个疑问也得到了消解。——一个城市内原来是这样容纳如此多寺院的。
  如果不能亲身到能够唤起想象的地方去,只有借助于尽可能细致的文字和图像记录。由于对民族史有点兴趣,我一直在寻求能帮助我想象早期南方社会的东西。后来发现,时代较晚的材料由于细节更丰富,很有帮助。比如《岭外代答》和《百夷图》,就能帮助想象汉晋时代“南蛮”的生活。民国以前的调查报告,由于其科学的眼光和更丰富的细节,也很值得一读。从林耀华的《凉山夷家》里,我就获得了很多南方山地族群的认识。最近还喜欢上了读台湾的历史和民族调查,中研院民族所和近代史所的网站成为我经常访问的地方。细节越丰富越有助于想象过去。我想,虽然“那个夏日”在歌曲中只留下了几个特殊的意象,通过观察现在的那条小路,读一点介绍小路的书,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还是会浮现出来。虽然并非全部,也能让想象的场景更为具体。
  所以,每一个想要真正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首先学会观察身边的社会。在司门口拥挤的人流里,可以想象长安东市的场景:它并不像文本所描述的那样刻板,而是流动而喧闹的,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细节。同样,在每年珞珈山樱花盛开时节的人流里,也可以想象长安春游的盛况。这样就仿佛回到了过去……
  
  いまだ遙か旅の最中あの夏は遠く
  花のように風のようにいつまでも胸にあるよ
  戻れるなら戻れるならあの夏のあの日
其他文献
田昌五先生(1925-2001)病逝近八年了,我早就想写一点回忆他的文字,记述我所知道的他的一些事情。因为从我1964年认识他,到他2001年10月去世,在这38年中,有28年我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先是中国科学院历史所,后是山东大学历史系,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在同辈人中他属于成就卓著者之列;作为性情中人,他又属于喜怒形于色的个性特别鲜明的有棱角的人物,许多事情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
期刊
在晚清政坛上,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知名度极高的人物。这两个影响了近代中国半个世纪之久的军政重臣,不仅都靠军功起家,而且还是师生和宾主的关系,因为李鸿章既曾师从曾国藩,又做过曾国藩的高级幕僚。用现在的话来讲,也可以说李鸿章曾经做过曾国藩的政治秘书。  被史家称为“幕府人才,一时称盛”(《清稗类钞·幕僚类》,以下未注明出处者皆同)的曾国藩幕府,是晚清最著名的幕府。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延揽聘用了一大批高级
期刊
(五)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散落民间的徽州文书面临着一个“再发现”的过程。除了文书实物的收集之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再发现”,是指对文书研究内涵多角度的重新认识,——也就是随着学术视野的拓展,人们将从狭义文书(即契约)的研究转向全方位民间文书文献的探讨。这一再发现,将赋予徽州文书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大大拓展了徽州研究乃至明清史研究的领域,多侧面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丰富内涵。    以往我
期刊
口述 朱安琪 编写 禤福辉     编者按: 爱国华侨朱安琪(John Angel Chu),“七七”事变后决定学习飞行。1939年毕业回国,进入昆明空军学校,后为捍卫祖国转战大江南北。本文为纽约中国口述史学会禤福辉先生在旧金山访问朱先生的记录。    我1923年4月7日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Oakland),是第二代美国华侨。父亲朱忠存在北大毕业后,1920年来美国,翌年出任汉福德市(Hanfo
期刊
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一书,前几年在坊间流传甚广。此书无疑在学人中博得许多赞誉,先生学术经历丰富,视野宽广,眼光普照,使后生晚辈们对20世纪前期的中国和后半期的国际史学界增添了许多了解。我尤其钦佩撰主的记忆力,更诧异于作者的回忆并不靠日记完成。何先生的回忆用了“读史阅世”命名,“读史阅世”自然就要去思考,思考免不了与“想象”纠缠在一起;而“想象” 有时或并不 能使记忆或观察变得真实和可靠。
期刊
雅尔塔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英、美、苏三巨头背着主要当事国,重新划分战后世界格局的一项秘密协定。此时中国虽然号称四强之一,却完全被置之事外;蒋介石作为中国的国家元首、盟军中国战区司令,不仅事前被蒙在鼓里,就是在协定签订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条约的内容也毫不知情。  但蒋介石对此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他甚至还想据理抗争,最近刚刚公布的蒋介石日记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使我们对于蒋介石在雅尔塔协定签
期刊
(一)    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评价20世纪为革命的世纪。在中国,民国、共和国都是近代革命的产物,其后一个较长时期尝试继续革命,随之又展开改革开放的第二次革命。  如何进行中国革命呢?毛泽东早有精辟论断:首先,“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期刊
编者按:徐铉是一位搭错车的旅客。他本应该在盛唐穿一袭长袍,披散开自己的头发,乘一叶扁舟啸傲于江湖;或者在北宋欧苏的时代,与同年僚友诗酒雅集,切磋学术,过一过史上最为优渥的文人生活。但是这一切对一生经历了三朝六帝的徐铉来说,是那么地遥不可及,即使终于触摸到太平之世那扇正缓缓开启的大门,他却发现自己竟然还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局外人……    992年9月24日清晨,虽然刚过中秋,渭北的天气已经颇凉了。年
期刊
编者按:本文为李世瑜先生在第二届中国秘密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刘平、柳亚平整理,李世瑜定稿。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谈一下我是怎么进入民间秘密宗教这一学科的,今天的形势如何,今后的展望如何,特别是要与70后、80后成长起来的学者们谈谈。  我从事秘密宗教的研究,与我的家庭有很大关系。我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家里有七十多口人,分三大门,加上男女仆人,共有一百多口,俨然一个小社会。娶过
期刊
“告海蜇”的产生    海蜇俗称水母,其伞部和口腕部可加工成海蜇头和海蜇皮,为下酒之佳肴。辽东湾是今日中国海蜇的主产区之一,但海蜇渔业的历史并不久远。1980年之前,它不仅不是渔民所捕捞的对象,还因毁坏网具而令他们头痛不已。  辽宁大洼县二界沟,位于大辽河和双台河的入海处,为辽东湾一天然渔场,该地渔民在浅水处捕捞所用之网具,以樯张网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樯张网又名张网,顾名思义,系用樯杆做桩,网捕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