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新升级谋划大未来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转型升级的确不同于传统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概念”,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首先这样定义行业的转型升级。
  李陵申指出,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纺织品,不会再存在转型,它和服装、印染等行业不一样,服装企业可由低端化向品牌化发展,印染企业可基于绿色、环保和社会和谐。转型升级有两个概念,即结构调整和战略升级,产业用行业更多的是升级,是技术创新,怎样完成产品的高端化从而延伸新市场,怎样进到下游应用从而开拓新领域。我国高端纺织品大多依赖进口,但一些存在壁垒限制的领域,我们只能靠行业升级。
  前景可期
  《中国纺织》: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十二五”规划中被定位为“发展现代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级”,可见它在纺织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请给我们介绍下产业用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情况,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和特点?
  李陵申:产业用纺织品既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配套材料,国家对产业用纺织品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和政策支持,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的巨大内销市场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使得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成为纺织行业内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产业用纺织品近年来一直领跑纺织行业,纵然是在今年纺织工业宏观环境趋紧、各项指标增长滞缓的总趋势下,今年1~5月,产业用行业利润增长率仍是两位数,排在纺织行业第一位,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2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纤维加工总量达到1010万吨,近5年来平均增速13.4%,占纺织全行业的比例超过22%;其中非织造布的产量达到343.8万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吸引了大量投资,产业规模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自2007年以来,行业的投资增速平均达到27.2%。2012年,产业用纺织品出口达178亿美元。
  相比之下,庞大的内需市场是推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国内一次医用纺织品渗透提高,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我国汽车产量到2015年末将达3000万辆以上,带来车用纺织品的年均增速为12%。
  创新加服务 产业链联动
  《中国纺织》:产业用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升级发展的空间很大,但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尚存在创新力度不够,产业集中度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陵申:我们有两个参照系对比的进步以及差距,一是和传统纺织品来对比,作为技术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相对高。经过协会对国内百余家有一定规模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的调研问询,发现企业普遍重视产品创新,平均研发投入占企业利润的3%以上;二是和发达国家来对比,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目了然,技术和研发水平差距大,目前处于跟随和模仿阶段,原创技术比较有限,这也是我们每年有大量高端产业用纺织品进口的原因,而且进口价格是出口价格的2~10倍。产业用行业虽然经过了一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但跟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产业历程来讲,我们还有相当长的学习过程。
  相比于服装、纺机、化纤行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中小企业较多,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化纤在“十二五”期间提出要打造3~5个年销售千亿元企业,而产业用的目标是要打造3~5个50亿元企业,就已经是较好进步了。企业规模的大小、产业集中度的大小,决定了整个行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能力,产业用行业因此要更多借鉴国外做法,推动研发能力的提高。我们的医院、建筑设计部门等都是先看国外怎么做,国外做成功了我们再拿过来尝试。这又涉及到保障体制问题、意外赔偿问题,还包括产品质量是否能达到要求等,的确是一个系列工程。但却造成了创新的两难,一方面创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即使创新出来没有市场,这也是阻碍行业创新能力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看到,高端产品开始向龙头企业集聚,市场越来越清晰,行业开始注重品牌发展,虽然我们的品牌不是消费品牌,但塑造下游供应商品牌或采购商品牌仍非常重要。
  《中国纺织》:为实现产业用行业升级还要面临哪些掣肘因素,如何解决?
  李陵申:产业用纺织品大部分用在国民经济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这个领域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套和支撑。企业要知道下游的需求,甚至要去创造需求,所以我们更多讲的是替代。对产业用纺织品来说,产业配套、产业协同尤为重要。
  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几乎是可以无限替代的,凡是你能想到的产品,产业用纺织品都能替代。怎样用非织造布去替代农用塑料膜来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怎样用轻质材料减轻汽车车体重量来解决运输工具轻量化问题,怎样用袋式除尘弥补静电除尘来降低环境污染问题,怎样用一次性手术服代替棉质手术服真正提高阻隔效率,维护医患安全。这都决定了产业用纺织品必须靠产业链的联动来发现和发展需求。但是受中国国情的影响,传统利益链阻碍了产业用纺织品的进一步推广。因为任何新产品的出现都会打破原有利益链的模式,打破从前的利益各方的合作,自然会有所抵制。比如一次性手术洞单的出现一定会影响到原有的可洗涤手术衣的运作体系,更会影响到抗生素供应体系的生存(有效的无菌环境会大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强制性指标来带动行业的发展。积极的产业配套政策无疑是最强劲的推动力量。


  产业用纺织品在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工程需求问题的同时,还负有推广下游认知的问题。拿车用纺织品来说,有80多个品种用到一辆汽车中,只占汽车零配件很小的一个比重,价值不超过汽车售价的4%,车用纺织品企业仍然要参与整车的新品开发,参与整车的价格下降,两头挤压企业的产值空间,而且下游的渠道霸权和反制约能力也给企业造成两难。
  另外,产业用纺织品在应用中普遍存在工程服务问题,工程服务对产业链推动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不仅要生产产品,还要进行售后服务,甚至是使用指导。企业在从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加服务型转变,并且越来越多参与到下游产品的开发,体现出中间产品的重要性。   拓宽应用领域
  《中国纺织》: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一些传统纺织企业在向附加值高的产业用转型,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您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实现顺利过渡,要注意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李陵申:从传统纺织向产业用纺织品转型,这两年谈得比较多,我们遇到很多这样的企业,他们到协会来咨询,我们也从行业发展、产品应用、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他们很多智力支持和项目规划,成功转型的例子不在少数,其实这条路并不好走,传统纺织到产业用纺织可以算是跨界,其营销模式、技术储备都不一样。
  配置专业人才和建立用户市场是进入产业用行业的最大难题。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企业没有找到使用方是难以进行生产的,不像服装、家纺生产出来就可以在终端市场卖出去。这是因为产业用纺织品系列较少能通用,如汽车座椅都是按整车厂定制生产的,汽车坐垫大小也不一样,这决定了没有市场就没有生产力。
  传统纺织向产业用转型的起点高,设备选型先进,产品档次提升,已经不局限于企业初期规模小、速度低、幅宽窄的局限,开始向宽幅、重磅、高速等差别化方向发展。如上海纺织集团成功实现由棉纺织生产向纺织外贸业务和产业用纺织品生产的转型,目前在全国拥有16家汽车用纺织品生产企业,产品已成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本田等各大轿车生产企业主要供应商,其中汽车地毯一、二级配套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汽车针织内饰顶棚面料的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汽车安全带的市场占有率达40%。


  《中国纺织》:您曾经提到,基业常青的企业是寻求价值创新,并将新的需求释放出来,使企业和买方都实现价值飞跃。怎样理解价值创新,这是否是产业用行业转型升级的最终目标?
  李陵申:我曾经提出一个概念——“无限拓展·无限替代”,在产业用纺织品替代其他材料与产品的过程中实现的是一种创新、一种飞跃,是社会应用领域的价值体现,对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和积极影响,如过滤材料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结构材料轻量化对能源使用的影响等等。我经常强调产业用纺织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大支撑,是传统纺织工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在这个意义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转型升级的最终目标可以说是使应用领域更加宽广。
其他文献
我现在的最大梦想就是,能够为国家整个行业的健康、科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凝聚化纤强国梦,一根纱线炽热情。在畅想“中国梦”的热潮中,化纤人也有自己的“中国梦”。讲述梦想,让梦想照亮征途,让梦想鼓舞人心。为此,记者专题采访了荣盛集团董事长李水荣。  《中国纺织》:能和您分享一下创业或入行之初的最初梦想吗?  李水荣:我是从1989年开始进入现在所从事的纺织这个行业的,当时是从个
期刊
在见到刘曰兴本人之前,记者心里多少是有些忐忑的。因为在纺织行业家纺业内传说已久的“愉悦速度”,令愉悦家纺这位领军人物的形象,多少存有几分雷厉风行的距离感。但在真正与刘曰兴面对面的一刻,这位领军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亲和力,很自然地就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放电影出身”的纺织人  自2004年正式破土动工,在发展至今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愉悦家纺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流行纺织品研发设计-纺纱织布-印染整理
期刊
4月28日,随着宏华数码·2013中国大学生时装周颁奖典礼的结束,为期5天的首届大学生时装周也完美落幕。这5天内,来自全国22所高等学府的610余位应届毕业生参与发布,这一群即将踏上社会的90后们,用自己对服装与艺术的理解向青春虔诚致敬。  校企对接,设计未来  这是一个属于中国大学生的舞台,鲜花掌声,第一次在中国时尚舞台上献给了这些年轻的梳着马尾、脸色稚嫩的90后们,他们也许没有成熟设计师的老道
期刊
英国“寻似”软件有望打破服装零售格局  英国研究人员近日开发了一种“寻找类似产品”软件。该软件能帮助时装零售商为消费者瞬间提供他们在其他零售商,尤其是竞争对手那里看到的类似产品。它实现了人类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过程达到的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完成认知模式的复制方法。例如,当购物者走进一个时装零售商的竞争对手的店里,可以通过该时装零售商提供的一个特殊计算机应用程序,利用智能手机完成服装图片采集,并能可视化地
期刊
近年来,随着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势在必行,这对西南地区纺织服装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但是,有一点要看清楚的就是,大规模的产业链式转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发展产业园区、专业市场无疑都是为产业转移工
期刊
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整体保持良好,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稳定增长,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但外需持续低迷、内需增速放缓、生产成本上涨等影响因素仍然存在,内外棉价差过大问题依然突出,纺织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压力并未减轻。  纺织运行优于全国工业总体水平  2013年以来,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出口、效益指标增速较上年平稳回升,投资增长基本正常。纺织工业行业经济运行整体运行状
期刊
在成都服装企业家中,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在广东、深圳沿海地区的打拼经历,这也是与国家改革开放、沿海先行的大时代背景所吻合的普遍现象。在本次记者采访的成都服装人中,从年过花甲的成都服装协会会长郑万勋到正值壮年的雷迪波尔总裁刘长明,无一都是从沿海归来的创业者。  成都对于在外地的游子来说,就像是紧紧拽住他们的那根线,飞得再远都会被心中的那份情拉回来。“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选择回乡创业的成都
期刊
在所有人眼里,“慢生活”是成都的一张名片。老街、茶馆、麻将、酒吧……成都人的生活仿佛永远离不开“享受”二字。千百年来,在四川盆地温润气候的滋养之下,成都拥有丰富的物产,能够自给自足,人们不缺吃、不缺穿,又没有险要的军事屏障,不是兵家重镇,外面世界的变化似乎从不会打扰到这个独立的区域,成都人的生活就像是四川的火锅一样,在自己的体系里不温不火地发酵。  然而,事实却并非仅仅如此。近年来,在国家改革开放
期刊
现阶段,中国服装业正在努力探索从制造大国向时尚大国、品牌大国的转身之道,成都服装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卷其中。然而正如“发展必定会出现两极分化”所言一般,成都服装界内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有的前端已经触及巴黎、米兰世界顶级秀场,接受国际时尚界的赞美,而有的还在某个小镇低矮轰鸣的车间里挥汗如雨。  但是,这并不影响企业坚定信念,追逐梦想的决心,相反越是有竞争的地方越需要榜样的力量,而雷
期刊
1987年出生在即墨市灵山镇的杨敬双,年龄不大,却是一个有着近9年工龄的“老师傅”,培养了几代徒弟;学历不高,却是一个众多光环于一身的“金牌工人”。作为第二代农民工,他身上没有浮躁,也没有自我主义,有的是新生代独有的勤奋与敬业。  一线上成长起来的冠军  “千人纱、万人布”。作为一名挡车工,杨敬双是青岛市数以万计的纺织工人中极为普通的一员。如果不是2011年获得“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竞赛冠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