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步入新时代,旅游行业的发展处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宏大背景之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障。伴随着旅游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面临着培养标准与行业人才能力需求衔接不紧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薄弱,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不足之处的有效途径就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本文立足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即: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的革新,实践教学平台升级,“双师型”教师培养三个方面研究优化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旅游管理;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优化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旅游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属性,因此,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表现出极强的应用性、职业性特点。因此,旅游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效果等,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与时俱进优化构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如果想要成功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不断分析并适应市场需求,构建适应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优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依据。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体系普遍表现出以下缺点:实践教学目标陈旧,实践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与实际工作职责不符,实践教学平台不足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缺乏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等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纽带,依托于旅游市场人才需求进而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是改善这些缺点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更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1],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它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2]。
二、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一)实践教学时间普遍较短,内容流于形式,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高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多依托与本院校编写的相对应的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几乎没有单独专门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实践教学内容多根据实践教学地点,实践教学合作企业编写,并未过多的开展行业需求调研。具体实践教学课程具体如表。在具体实施过程,这些实训环节看似已经涵盖了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群,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实训集中在某一学期的一至两周的时间内,实训时间有限,以酒店认知实习为例,学生仅仅只能对酒店行业涉及的前厅、客房、餐厅等岗位业务流程有走马观花般的了解,对岗位所处的工作环境,应承担的工作职责,所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等没有全面深入的体会,更谈不上对岗位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仅一周实训时间,也无法实现酒店行业轮岗实习,长时间的实习只能在最后一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实现。
(二)现有实践教学情境与真实工作环境有差异
目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所承担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涵盖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规划公司,这几大领域的工作岗位群,如前厅及客房实训室,微格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旅行社小企业创办实训室[3]。目前这些类型多样的实训室,通过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旅游文化环境,以达到锻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现场实景工作实训练习的目的,但是实训室提供的仿真旅游工作场景与学生真正面临的真实工作环境有较大差异,如模拟现场实景导游实训室,仅能模拟出带团时的旅游资源环境以培养导游人员的带团讲解技能,而难以真实模拟出培养导游人员应变能力的游客特殊需求情景。因此,难以锻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接岗位能力要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
(三)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根据目前的调研情况,在旅游实践教学方面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践教学老师,校内主要由学校的专职教师担任,校外由实训企业专家担任。由于校内专职教师各学期所承担的课程有所不同,所以,在安排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时,会将承担与实训课程相通的理论课程的教师安排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比如《现场导游》课教师就承担导游模拟实训,《旅游文化学》教师就承担旅游认知实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老师承担旅行社企业实训。但70%以上的教师缺乏长时间正式的旅游行业从业经历,教师的行业实践经历也仅局限于学生时代的毕业顶岗实习,旅游行业认知实习等时间较短的实训课程[4]。
三、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构建措施
(一)优化实践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实训时间
学院应定期开展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活动,准备把握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新动向,与时俱进,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专业办学优势,紧扣行业人才需求,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按学期设计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一学年,实践教学主要以课堂实践或者为期一至两周的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在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如通过《现场导游》这种某一课程的单项实践,锻炼学生的讲解能力,增加仪容仪表等商务礼仪常识,通过旅游认知实习这样为期一至两周的校外实践,让学生对真实的旅游行业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类别,工作职责等形成一个宏观认识,在第二学年,学生已具备一定旅游学基础知识,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综合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内容上主要以综合性的仿真模拟教学为主,如旅游产品策划实训,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从旅游产品设计到营销的一系列方案设计的实训,对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十分有效。在第三学年,就可以和旅游行业内业务水平较高的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双方双向选择,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5],使学生真正地融入旅游企業工作环境中,真正地参与到旅游企业运作与经营的全部环节中,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和岗位实践的无缝对接。 (二)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一方面与学院要准确把握近些年旅游行业内业务开展水平高,业务涵盖面宽,客户基础广,并能提供一定校外实践教学条件的旅游企业,与之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签订实习协议,鼓励学生到这些行业内认可度高的旅游企业工作,通过真实的承担旅游行业一线岗位工作[6],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第一年第二学年,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依靠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的,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对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仿真智慧实训室,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建成一个具有现代科技感的仿真智慧实训室,本实训室可以模拟真实的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等真实的旅游企业运营方式,让学生通过登录自己的实训端口,即可通过完成旅游产品策划,旅游营销,景区景观设计,旅游策划,前厅客房实务训练等任务,让学生体验旅游行业从中层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作人员工作职责。配合实训平台引入VR系统,最大程度上使学生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提升职业技能。
(三)注重实践教学师资培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积极到旅游企业一线承担工作[8],在旅游企业的一线岗位的工作过程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准确把握行业人才需求规格,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鼓励教师考取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增加 “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有效提高校内专业教师实践教学业务素质。统筹安排教师分批参加行业实践技能类培训,与时代接轨,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申报实践教学类课题,并邀请企业专家为课题指导专家,以课题为依托与旅游企业联合开发出实践教学教材,实践教学资源库等。这样不仅能使开发出的实践教学成果最大程度对接行业标准,也能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旅游人才资源。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技能型旅游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紧握时代旅游人才需求的脉搏,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改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采用符合市场实际要求的教学目标,先进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培育出符合新时代标准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真.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时代农机, 2016,43(10):120-121.
[2]钟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西部皮革, 2016,38(16):225.
[3]扶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旅游门市接待》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9.
[4]何燕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南昌大学, 2013.
[5]袁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31(05):39-43.
[6]于桂林.论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2(09):172-174.
[7]刘明伟.我国职业资格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 2015.
[8]任丽娟.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現代商贸工业, 2011,23(04):223-224.
关键词:旅游管理;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优化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旅游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属性,因此,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表现出极强的应用性、职业性特点。因此,旅游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效果等,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与时俱进优化构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如果想要成功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不断分析并适应市场需求,构建适应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优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依据。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体系普遍表现出以下缺点:实践教学目标陈旧,实践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与实际工作职责不符,实践教学平台不足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缺乏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等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纽带,依托于旅游市场人才需求进而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是改善这些缺点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更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1],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它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2]。
二、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一)实践教学时间普遍较短,内容流于形式,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高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多依托与本院校编写的相对应的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几乎没有单独专门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实践教学内容多根据实践教学地点,实践教学合作企业编写,并未过多的开展行业需求调研。具体实践教学课程具体如表。在具体实施过程,这些实训环节看似已经涵盖了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群,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实训集中在某一学期的一至两周的时间内,实训时间有限,以酒店认知实习为例,学生仅仅只能对酒店行业涉及的前厅、客房、餐厅等岗位业务流程有走马观花般的了解,对岗位所处的工作环境,应承担的工作职责,所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等没有全面深入的体会,更谈不上对岗位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仅一周实训时间,也无法实现酒店行业轮岗实习,长时间的实习只能在最后一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实现。
(二)现有实践教学情境与真实工作环境有差异
目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所承担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涵盖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规划公司,这几大领域的工作岗位群,如前厅及客房实训室,微格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旅行社小企业创办实训室[3]。目前这些类型多样的实训室,通过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旅游文化环境,以达到锻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现场实景工作实训练习的目的,但是实训室提供的仿真旅游工作场景与学生真正面临的真实工作环境有较大差异,如模拟现场实景导游实训室,仅能模拟出带团时的旅游资源环境以培养导游人员的带团讲解技能,而难以真实模拟出培养导游人员应变能力的游客特殊需求情景。因此,难以锻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接岗位能力要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
(三)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根据目前的调研情况,在旅游实践教学方面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践教学老师,校内主要由学校的专职教师担任,校外由实训企业专家担任。由于校内专职教师各学期所承担的课程有所不同,所以,在安排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时,会将承担与实训课程相通的理论课程的教师安排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比如《现场导游》课教师就承担导游模拟实训,《旅游文化学》教师就承担旅游认知实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老师承担旅行社企业实训。但70%以上的教师缺乏长时间正式的旅游行业从业经历,教师的行业实践经历也仅局限于学生时代的毕业顶岗实习,旅游行业认知实习等时间较短的实训课程[4]。
三、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构建措施
(一)优化实践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实训时间
学院应定期开展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活动,准备把握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新动向,与时俱进,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专业办学优势,紧扣行业人才需求,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按学期设计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一学年,实践教学主要以课堂实践或者为期一至两周的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在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如通过《现场导游》这种某一课程的单项实践,锻炼学生的讲解能力,增加仪容仪表等商务礼仪常识,通过旅游认知实习这样为期一至两周的校外实践,让学生对真实的旅游行业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类别,工作职责等形成一个宏观认识,在第二学年,学生已具备一定旅游学基础知识,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综合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内容上主要以综合性的仿真模拟教学为主,如旅游产品策划实训,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从旅游产品设计到营销的一系列方案设计的实训,对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十分有效。在第三学年,就可以和旅游行业内业务水平较高的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双方双向选择,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5],使学生真正地融入旅游企業工作环境中,真正地参与到旅游企业运作与经营的全部环节中,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和岗位实践的无缝对接。 (二)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一方面与学院要准确把握近些年旅游行业内业务开展水平高,业务涵盖面宽,客户基础广,并能提供一定校外实践教学条件的旅游企业,与之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签订实习协议,鼓励学生到这些行业内认可度高的旅游企业工作,通过真实的承担旅游行业一线岗位工作[6],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第一年第二学年,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依靠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的,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对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仿真智慧实训室,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建成一个具有现代科技感的仿真智慧实训室,本实训室可以模拟真实的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等真实的旅游企业运营方式,让学生通过登录自己的实训端口,即可通过完成旅游产品策划,旅游营销,景区景观设计,旅游策划,前厅客房实务训练等任务,让学生体验旅游行业从中层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作人员工作职责。配合实训平台引入VR系统,最大程度上使学生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提升职业技能。
(三)注重实践教学师资培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积极到旅游企业一线承担工作[8],在旅游企业的一线岗位的工作过程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准确把握行业人才需求规格,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鼓励教师考取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增加 “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有效提高校内专业教师实践教学业务素质。统筹安排教师分批参加行业实践技能类培训,与时代接轨,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申报实践教学类课题,并邀请企业专家为课题指导专家,以课题为依托与旅游企业联合开发出实践教学教材,实践教学资源库等。这样不仅能使开发出的实践教学成果最大程度对接行业标准,也能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旅游人才资源。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技能型旅游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紧握时代旅游人才需求的脉搏,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改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采用符合市场实际要求的教学目标,先进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培育出符合新时代标准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真.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时代农机, 2016,43(10):120-121.
[2]钟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西部皮革, 2016,38(16):225.
[3]扶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旅游门市接待》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9.
[4]何燕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南昌大学, 2013.
[5]袁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31(05):39-43.
[6]于桂林.论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2(09):172-174.
[7]刘明伟.我国职业资格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 2015.
[8]任丽娟.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現代商贸工业, 2011,23(04):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