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人的三种面孔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h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黎丹正
  
  除了可以代步,在一些人眼里,车还是一种玩具,一个职业,一项爱好:有人收藏个性汽车,有人经营车队,有人用开车来放松身心。车对与他们来说,就像是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不可缺少。
  
  第一个中国车队老板
  
  严路之前一直经营自己的广告公司,因爱车如命,之后放弃广告公司,独立组建第一支中国保时捷国际赛车车队,并且在卡雷拉杯亚洲挑战赛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这是中国赛车队第一次在国际GT赛上获得名次。
  
   改 行
  再次见到严路,他还是带着那样灿烂得有些孩子气的笑脸,讲到钟爱的赛车,就会滔滔不绝,透过镜片,眼睛闪着光亮。
  10年,在广告行业浮浮沉沉,有谁想到,在第11年,严路居然放弃了这个带给他稳定财富的行当,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行业——中国自己的保时捷赛车车队。
  决定将赛车从纯粹的个人爱好变成将为之奋斗的梦想,或许是鬼使神差,或许是命中注定。“我想人一辈子总是要做些事情的吧。” 严路想赛车运动在中国被更多的人了解,“有些事情,等想明白了,机会也就错过了。别人敢想,但不敢去做,而我只要想了,就一定要去做。”他的执著近乎偏执。
  太爱车了,严路必然会走到这条路上来,即使花掉前10年所有的积蓄也在所不惜。回想过去,严路说他一点都不喜欢媒体的工作,那是他用来“换大米”的工作,不是他的生活,和车在一起,那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1996年,他开始接触赛车,尽管这跟他的日常工作毫无关系。一直到2000年,因为极度热爱,他实在忍不住了,自费去了德国专门学开赛车,接受为期20天的专业赛车训练。他还异想天开地亲自披挂上阵参加雷诺房车赛,尽管已经过了赛车手的黄金年龄。
  在下决心离开广告行业之前,严路也曾犹豫过,“当我全身心地投入赛车,我发现国内没有人能帮助我。在中国,还没有人有专业的经营国际车队的经验,这时候,我想还不如我自己来做。我语言不是问题,也挺聪明,学东西还比较快,经过反复思考,并且做了研究,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做车队。” 严路把广告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公司的老部下,一门心思投入赛车,不想给自己留后路。
  经营赛车是很好的工作,因为赛车场上没有虚伪的人,严路碰到了一批真正靠热情燃烧的人,他感叹,有些爱车的人太令人感动了,“保时捷就像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从头到尾就是为保时捷而生,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保时捷,他们就没有任何生存的理由,那种忠诚和热情很容易感动人,你会觉得跟这么一群人在一起,再大的困难都不是问题。”
  于是,在2005年3月20日马来西亚雪邦的赛道上,第一支由中国人自己组建的保时捷车队,居然拿到了第三名。之前,GT赛的决赛名单上,从来没有中国车队的名字。
  
  


   执 著
  现在车队成了严路生活的全部。赛车比赛绝对是烧钱的事情,经营一个国内车队,成本也要2000—3000万,做一个GT赛国际车队的成本就更加惊人。全年比赛之后,即使赛车没有大的事故损坏,为了给车手创造比较好的比赛条件,也要全部更换新车。再加上每一站比赛的费用,车队每年的开销达千万。
  在严路的私人车库里,最鼎盛时曾同时停放着:一辆蓝色保时捷911Carrera,一辆生产于1953年的古董保时捷spyder 550,此外还有一辆奔驰SLK跑车,两辆VOLV0,一辆奥迪A6,一辆allroad越野车,一台ISUZU的越野车,还有一辆兰博基尼。
  但是为了购买最好的比赛用车,签下顶级的车手、改装工程师和维护人员,他不得不舍弃这些视若珍宝的私藏。“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卖掉。”每次看着爱车被开走的背影,严路会默默地对自己说:“它们一定还会回来的。”
  严路无法不爱车,并且爱得越来越纯粹 ,在他眼里,“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就像有人收集表,他每天也就只能戴一块表,而我再喜欢车,每次也只能开一辆车。你知道吗?我喜欢上的是一种机械的温暖感,它对你很忠诚,让人有很亲切的感觉。”
  然而,中国本身并没有赛车传统,要教会中国男人去欣赏赛车,要走的路还很长。严路是在和其它国家的赛车手接触后才发现,一个车手的成长,并不是靠一年两年接受专业培训就能出成绩,而是要从小在赛车环境中长大,他们“血管里流的都不是血,是汽油!”他们一般十多岁就开始赛车,长大后接着是GT赛,最后是方程式赛,他们生下来就跟赛车玩在一起,但是中国如果不走出这一步,就永远不会有自己的车手。
  目前,虽然“超跑”得到了一些企业的赞助,但主要还是靠严路的私人投资,钱的压力无时不在。对于严路来说,可能比在赛道上得到冠军更艰难的,是在现实的孤军奋战中为了理想不懈地坚持。他认为真正可贵的却是赛车的精神,那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他并不觉得失去可怕,他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追逐梦想当中,无底线地付出,绝不轻易放手。
  
  


  收藏老爷车的爱好者
  
  韩岳,一个刚近30岁的小伙儿,在创下一番事业的同时,利用短短三年的时间搜集到了10辆不同年代、不同型号,并有着不同“国籍”、不同“经历”的老爷车,完成了一个老爷车迷从“入门级”到“发烧级”的飞跃。
  
  给“破铜烂铁”施魔法
  韩岳现在拥有10辆车,既有小巧精致的老式Mini cooper,也有“庞然大物”型的Volvo,但最多的还要数他的最爱——陆虎,他自己数了数,已经有7辆了。这些车被他收来的时候,有些已经报废了,在很多人看来,花几万块钱把这些家伙弄回家摆着已经很疯狂了,更何况他还要把它们一一改装或者翻新。
  在位于北京东郊的十八里店乡,韩岳专门租下了一块地,给他的宝贝老爷车们修建一个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舒适的“家”。当得知有客人来访时,他立马献宝似的打开所有的车库门,并且如数家珍般地挨个介绍,那份自豪劲儿就别提了。
  见到韩岳的时候,他同三位师傅正在翻新一辆陆虎3系的消防指挥车,这里已经俨然是一个专业的汽车改装基地,这三个师傅已经在这里上起了正常班,一门心思地为韩岳的每一辆宝贝车细致入微地呵护,已经合作过两三年,几个师傅已经深谙韩岳的喜好,所以韩岳也很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他们做,自己则到处去找车子需要的零件。
  韩岳收藏的这些车全是进口的,原车许多零件已经报废了,为了坚持弄到原装的零件,韩岳都要从国外直接订货,“我希望把车复原成最初出厂的状态,包括它的外观、操控性能、包括它的声音,都希望达到出厂时候的状态。也许买来一辆很旧的陆虎只需要一两万,但翻新一辆车却需要投入十几万,时间也会很长,基本要在一年以上。”这一点,他很疯狂,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动干戈,难道一定要翻新才能开吗?他却说:“其实这就是爱好,本身是一堆破铜烂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们重现往日的威风,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只有艰辛一些,复杂一些,乐趣才会更多,才更有意义。”
  
  让它们找到自己的灵魂
  韩岳说,与收藏老爷车结缘就是从现在放在车库里的那辆Volvo lapplander开始的。那是他在云岗的一个小树林里发现的,他激动得不行,想买下这个家伙,打听得知车主是一个车友俱乐部的老板,一直当作救援车用,老板也是爱车之人,所以他也没有机会“夺人所爱”。事隔一年多,老板突然决定出手,韩岳欣喜若狂,立即把它带回了家,并把它焕然一新,“这款车当年只生产了3222辆,现在是很珍贵的,当我把它开到路面时,回头率绝对的有120%。”
  


  一辆车,翻新还是改装,韩岳自有安排。他平时开的那辆被他唤作“虎子”的陆虎,后座完全被改成了一张舒服的大床,全家人一同开车出去玩的时候,不到两岁的女儿会在上面睡得很舒心,韩岳说女儿“步步”最喜欢到这张大床上玩,不高兴时把她放在这里哄哄,一准有效。
  除了旅行,韩岳最近迷上了越野赛,改装的那辆陆虎4系TD5,已经陪他经历了三次“沙场”了,他花了十几万改装这辆本来已经不怎么能开的车,门子、进气、排气、前后桥、顶筐、悬挂、发动机……细致入微,完全符合比赛用车,这也让我想起了《头文字D》里黄秋生改装的藤原豆腐店的“豆腐车”,对我来说有些惊讶,很边缘的一个场景原来也可以在生活里找到原型。韩岳参加了全国场地越野锦标赛,正在为比赛作着各种方面的准备,他说他要赋予这些车属于它们的灵魂,它们原本也是该尽情奔跑的。
  
  “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
  从购买到翻新,每一辆车前前后后加起来的投入有十几万元,可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便是“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
  也许有很多人不理解,连找带买再翻新,一辆老爷车的投入足够买辆不错的新车了,何必这么费工夫又费钱呢?韩岳对这种观点都会理所当然地表现出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淡然。爱好就是爱好,不需要理由。而翻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那是从车市、专卖店直接开回一辆新车所无法比拟的。韩岳的9辆车目前已有4辆翻新完毕,投入之大可想而知。可他依然坚定如初:“我做生意的收入基本都用在车身上了。哪怕慢慢来,也总会有那么一天,我要把所有车都恢复成它们最威风时的模样。”
  在北京乃至全国,专业收藏老爷车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不少可称之为“收藏家”的老爷车迷,但他们大都目的性明确,有的为了展出,有的则为了参赛。像韩岳这样纯属爱好的少之又少。对此,韩岳也表示无奈: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有利于老爷车运动发展的良好氛围,人们对老爷车运动的关注也只是停留在看个热闹,瞧个新鲜的阶段。有很多曾经参加比赛,风光一时的老爷车现在却苦于缺少资金,无法得到很好的保养维护而“风餐露宿”在街头。所以,韩岳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老爷车运动能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像“路易威登”那样的国际老爷车赛事能够开展到中国来。“那样我一定会参加!”
  
  享受飙车快感的人
  
  之前,法拉利是极难、极难获得的,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买到法拉利。如果有40部车可以供应,但最少有200位潜在的车主在等待。直到1993年,中国才正式进口了第一辆法拉利。在中国第一个拥有法拉利的车主就是京城亿万富豪——李晓华。
  
  法拉利成就商界巨星
  李晓华和他的红色法拉利在天安门广场的巨幅照片曾经悬挂在法国巴黎机场和里昂广场,广告语是“来自红色中国的富翁”。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会见李晓华时说:“我第一次见到你是在法国的里昂广场的那幅照片上,你站在法拉利跑车的旁边,很神气。”
  因为这辆车曾经被西方媒体炒得炙手可热,许多国人因此都认为李小华是一个喜欢张扬、善于炒作自己的人。而李晓华的表白却很简单:我只是喜欢车,喜欢速度,喜欢奔跑的感觉。
  这样的“炒作”让李晓华一夜之间成为耀眼的商界超级巨星,这辆车也成为他成功和财富的象征。如今,他那辆法拉利跑车跑了还不到一万公里,它现在起到的作用就是供人参观,并且让人留言:车身上写满了世界政要和各国名流的签名。
  


  甚至一些到访我国的国家元首都要主动来看看这辆车,并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墨迹,“国外的一些元首他们到中国来,提出来要看看我的这辆法拉利,那么我开过去让他们看了看,他们有的还在车身上留言提词。”
  当年老布什总统为一次慈善活动来中国访问,曾主动问到:“李先生的那部法拉利还在不在?”
  李晓华由此走向了世界。
  李晓华有10多辆车,并且刚买了一个700万的车,在面对一家媒体采访时,他描述“你可能没听说过这辆车的牌子,天窗太阳能发电,坐进去腿伸直还够不到前座。”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曾引得网上的激烈讨论“这究竟是一辆什么车?”
  李晓华一讲车就兴奋,像介绍他心爱的玩具,“我生活中最奢侈的就是车了,看到世界顶级名车下线,我就禁不住要拥有的冲动。”
  李晓华自己爱车,也会送车给部下,“8年前他送我一辆宝马,现在又送了我一辆宝马。他经常给我们送礼物,公司里已经有10多人都收到过他送的车。”他身边负责宣传的女士告诉记者。
  亲自领军旗下11间子公司的李晓华一天的生活并不轻松,他生活中最大的爱好,也是他认为最好的休闲方式便是开着爱车上路,在许可的情况下飙一飙车,从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上周,我开吉普到官厅水库一带的山里玩,我那个军人退役的司机平时够勇敢的,这次都没敢开上这么高的坡,但我就开上去了!” 李晓华的神态很是得意。
  
  眼光独到成就财富密码
  对自己的财富数额,李不愿多谈,他说:“我不喜欢别人称我是富豪,我曾多次致电胡润不要把我排进富豪榜。”
  但他似乎热衷于“传经”。“这几年,在海外市场,我创造了‘虚拟产业营销模式’,这是我的财富密码。李晓华这个模式,简单地说是这样:首先在美国考察各种高科技项目,然后选择最有潜力的专利独家买断,再选择世界上最好的加工厂加工制作,同时选择世界上最畅通的渠道进行销售。在美国市场是这样,在日本、以色列,在世界各地都如法炮制,结果,他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然而,这个财富密码,说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并不容易被人掌握。
  从北戴河卖水开始,李晓华先后经历了放录像、在日本卖“章光101”、投资香港楼市、投资马来西亚土地等创业经历,2002年起,他才去到美国做起了生物制品。
  在财富的路上,李晓华没有重复自己——他总是在自己做得正红火的时候“急流勇退”,然后冒险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这实际上是符合商业规律的,如果自始至终,一直做到它崩溃,那自己就赔死了。”
  在李晓华看来,他的商业游戏规则就是“急流勇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资本,才能发现新的机会。
  “果断抓住每一个机遇,是我今天的座右铭,也是我成功的秘诀。”李晓华认为成功是需要选择、需要激励、需要榜样的。
  不算太年轻的李晓华血液中涌动的仍是青春的激情,他是热爱生活的,工作之余,依旧像过去一样,仍然忘我地飙车,仍然和朋友大碗地喝酒。他完全本性地面对周围的一切,所有新鲜的事他都会尝试,所有时髦的项目他都会一试身手。
其他文献
他们是商人还是歌唱家?很多人对他们的身份提出疑问。商人与歌唱家,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身份能融和在一起吗?还是,他们只是一个同时热爱商业与音乐的玩家,只不过是利用了聪明才智把这两个梦想寄托在一起?   答案也许能从他们的精彩故事中,和带给我们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曲中找到!    冯宝宏的特殊名片    初次见到冯宝宏的人,一定会对他印象深刻——身材高大、嗓音宏亮,最重要的是他递上来的特殊名片。他名片背面
期刊
生意场是一个起起伏伏的战场,在这里,李嘉菱曾经遭遇过沟沟坎坎,遭遇到过挫折与失意。幸运的是舞蹈让她重新站起来,透过SALSA,她发现成功靠的就是坚持。    “那一刻,我好像沉入了奔放的音乐之河,生命的声音在激情中呼唤,生活再一次让我精神百倍。于是,我爱上了‘她’,从此无法自拔。”说这话时,李嘉菱正坐在北京CBD的中心区,窗外是日新月异的首都经济心脏,窗内,是她的事业。李嘉菱眼中,如果没有SALS
期刊
书名:《金领》  作者:卫哲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卫哲,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建材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他上任这个重要职务时年仅31岁,直至如今,他依然是世界500强中最年轻的中国区总裁。短短的三四年间,由他领导的百安居平稳发展,将竞争对手、另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欧倍德兼并在麾下,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无可置疑的“巨无霸”。  作为一个高级金领人士,一个
期刊
书名:《全球品牌大战略》  作者:施振荣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有人在谈论台湾企业家群体时指出,治军严谨、精明经营、剽悍霸气、城府谋略、专注精研等许多创业家身上的成功特质,在施振荣身上都不明显,取而代之的,却是商业战场上常被认为是弱点的“宽容温厚”。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施振荣,成为全球IT业在位时间最长的CEO、华人企业世界级品牌的塑造者,堪称台湾企业界“异数”。  为了给后辈更好施展的舞台,
期刊
讲述/啜泽子 整理/段颖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在各种场合引起别人钦羡的目光、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这种美不仅来自你美丽的内心,更来自于你大方得体的外表。  战争年代军人是最优秀的人物,和平年代商人就是时代的骄子,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商人。商人自然免不了出席各种场合,从衣香鬓影的大型Party,到轻松活泼的私人聚会,在派对里要让人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一个精致考究
期刊
“要是没有摄影,我也许不会爱上旅游。”王鹭佳这位文化商人这样追溯着自己出游生涯的源头。“走出家门,发现世界如此美妙,胸怀从此更开阔,生活完全变了模样。”    旅行社里来了个年轻人  “最近我要去丽江和西藏。”王鹭佳这样安排着自己今年的行程,其实在他的旅游日历上,尽管游历过世界40多个国家,但对他来说,游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憧憬着坐在丽江的茶楼上,看着玉龙雪山,听着流水淙淙,蓝天上云卷云舒,悠然地
期刊
做公关的,没有不知道魏雪的,顶顶有名的普乐普公关公司的总经理就是她。外界形容她集“传统、智慧、漂亮”于一身。在一个“海归”的PARTY上,我见到了她。那天,她穿着一身很中式的吊带小上衣,一条风韵十足的中式丝缎点缀的长裤,暗香浮动。    一个人的生活    魏雪,人如其名,总能让你想起北京冬天的微微小雪,晶莹剔透,落地无声。  由于事业上的成功,魏雪生活得很惬意。   在CBD商圈中的国际友谊花园
期刊
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很好地诠释了思想与命运之间的互动关系。出身贫寒的少年刘备,又用
期刊
吃花?乍听之下,你或许有些诧异。  仔细琢磨开来,花也无处不在我们口边,与大自然作伴的人们,自古就有以花为肴的习惯,并烹调出不少佳品。如梅花有梅花汤饼、梅花粥等,梅的独特清香,颊齿留芳,一吃难忘;夜来香,巧妇则将它和鸡丝精制而成全家欢迎的“香玉鸡丝”;莲花精制而成的“莲糕”;用芙蓉花烧豆腐制作而成的“雪霞羹”;用黄菊和白饭炒制而成的“金饭”;用桂花和面粉蒸制而成的“桂花糕”……真是五花八门,各出奇
期刊
老板操盘力    人人都具备领导力,但并非人人都具备老板力。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将军认为:“领导力是一门艺术,它会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的东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a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从领导到老板,从领导力到老板力,是一个人运作企业和实现结果的转变,是思维的聚焦,是宏观管理能力、微观管理能力的质的飞跃,是一种艺术的深化。  通用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