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古人一向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中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春天便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了动人的形态,又写出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则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时,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诗歌教学自身不仅是审美性的,还兼有伦理、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正如《论语·阳货》中所提到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把考科举作为敲门砖,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耗在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中。一旦敲开了这个大门,就意味着青云直上的荣华富贵;敲不开,就撞得头破血流、身败名裂,甚至沦落为身心俱残的社会渣滓。孔乙己和范进都是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他们热衷功名,对功名富贵如痴如醉。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揭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恶,以及从人物形象上表现出来的风格迥异的艺术美。  关键词:科举制度
期刊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让兴趣培养贯穿于始终  青少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
期刊
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对读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读通、读懂、读透”、“初读、细读、精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等形式的阅读法,反映了学生对读、悟、理解的三个基本层次,决定了阅读的基本方向。但从语言文字训练角度看,上面的三个层次的划分对读的基本要求及具体操作方法不甚明了,所以,我们试图从读的四个基本层次分别探
期刊
古人云:良鸟择木而息,良臣择君而仕。良臣之所以仕明君,那是因为明君可以看到良臣优秀的一面,继而委以大任,良臣则可以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古之贤士尚且需要名主的鼓励和肯定,何况我们未成年的学生呢!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之优点,并及时肯定且加以鼓励,使之得到弘扬和发展。不管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无可救药”的后进生,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各自的长处,只要你善于发现加上及时恰当
期刊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初中学生虽然在其它心理品质上也日趋成熟,但仍存在着对数学知识的片面认识,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猜想、尝试、推理、概括、判断、验证、探究等思维活动极易产生思维障碍,这严重地影响了数学思想的确立与数学方法的形成。  首先是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和形成。除了学习方法不当和刻苦努力
期刊
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学生性格特征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因此在班级管理教育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有宽有严,宽严适中,疏导适宜,从而管理出一个较为理想的先进班集体。  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学生都可以分为好、中、差。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因素,教师在用爱心去感化、温暖、呵护学生心灵的同时,对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班主任工作的形式和依靠力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班级管理的成败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全体科任教师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所有成员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只有把整个班的所有成员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也才能使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
期刊
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就尖锐地指出:中国改革的最大失误是教育。这一远见卓识的观点曾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但随着历史的检验,我们如今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教育忽视了人的思想教育,特别是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通过对中职生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心理问题,在此重点剖析于大方之家。  一、心理问题透视  1、不良学习行为心理问题  现阶段的中职生,他们既是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又是义务教育的受害者。由于国家对
期刊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使学科教育和品德教育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一、巧借导语渗透  好的导语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一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的健康观不仅关注人的身体状况,也关注个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状况。判断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标准。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等方面。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中学生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从多种途径开展教育,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 影响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问题越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