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蒲寿庚考》是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在东西文化交流史方面的代表作,该书由民国时期的陈裕菁先生翻译,陈在翻译过程中补充了相关内容。全书以南宋末年泉州提举市舶蒲寿庚为研究对象,讲述了“自八世纪初至十五世纪末…凡八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在海上通商贸易的事情,作者在文中采用注释考证的方法,广泛引用中外史料,对该时期藩汉通商之大势、藩客侨居中国之状况、蒲寿庚之先世、蒲寿庚之仕宋与降元等展开详细论述。该书自出版已来,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成为研究中西海外贸易史的经典著作。
关键词:《蒲寿庚考》;桑原骘藏
该书作者桑原骘藏,是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师从日本著名东洋史学家那珂通世。桑原骘藏于1909担任京都帝国大文科大学教授,讲授东洋史,一直留校直到退休。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视野广阔,详略有序。东洋史由那珂通世于1895年提出,他认为“在西洋史之外,另立东洋史学科,讲授以中国历史为主的东亚诸国的历史。”
桑原骘藏对东洋史的看法是,“在地域上,以东亚中国为主,兼涉与东亚历史有关的南亚、中亚的意识沿革涵盖了满蒙、西藏等边疆地区以及印度、西域、朝鲜、蒙古、安南等周边异族民族和国家。在内容上,是以中国历史为主,还宽泛地包含了地理、经济、宗教、艺术、政治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大历史。”他的观点在《蒲寿庚考》一书中都有所体现。全书以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为为中心,讲述各个贸易港的兴衰与管理、居民生活等情况,在相关注释中介绍与中国通商的东南亚各国的位置、风土人情等。这要结合具体章节说明,如第二章藩客侨居中国之状况,讲的是对藩商的管理、藩商在中国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社会习俗,考证了昆仑国的位置,大食到中国的航程时间,介绍南洋贸易船只的构造、与航海有关器械的使用,外国人对国人的称呼,该章涉及的内容较多,较全面的体现了东洋史的研究范围。
其次是作者精于国学,引经据典。一直以来,日本研究中国的学派分为两大主流,一是东京学派,一是京都学派,按照学术谱系来看,桑原骘藏属于京都学派,该学派精通中国的传统典籍,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在论证问题上经常旁征博引。在第三章蒲寿庚之先世中,涉及很多零散琐碎的描述,桑原骘藏引经据典,一一详解,如[注十六]大食之蔷薇水(第101页),他先截取《太平寰宇记》百七十六中有关蔷薇水的记载:“其(占城国)王释利因得漫遣其臣蒲诃散等,来供方物,中有撒衣蔷薇水一十五瓶。”随后点名《册府元龟》中的使臣萧诃散是蒲诃散的误写。不仅如此,他还再从南宋初蔡绦的《铁围山丛谈》检索出蔷薇水制法的记载。在此注释中既有官修文集,又有个人记述。对个人笔记的运用,更是随处可见,他引用《萍洲可谈》、《岭外代答》、《梦粱录》等笔记中的很多记载,此处不再类举。在有的注释中,他还以历史事实或古人的习惯来解释,如第四章的[注三]蒲寿宬(第124页),列举古人兄弟命名的规律所在,古人名字之间也存在联系;[注五]楚材晋用主义(第125页),运用史实说明“华人素不排斥外人。”随后附举了汉唐引用之实例。在书中对唐宋诗词的运用倒是不多,第一章[注二十八]Zaitun名称之解释(第32页),引用宋赵令衿“偶然游宦刺桐城”和王十朋“刺桐为城石为笋”,别处很少见到诗词的运用。
再次是考证严密,博采众说。同时,他又受到东京学派的影响,他强调“科学的历史”,十分注重文献的收集与考证,以确凿的史料来求证历史事实,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便不会下结论,正如他所说“没有调查的事我绝对不说。”如他在第四章[注二十一]蒲寿庚降元之年(第140页),便采用了各类史料予以考辩,先后采用了清绍远平的私人著作《元史类编》卷十八中的记载;“蒲寿庚……见宋军不可支,以全军来降。”他认为此说不可信;又采用正史《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四年(西一二七七)六月条和《元史·董文炳传》至元十四年四月文炳谒世祖时语的记载推出蒲寿庚之降元在至元十四年四月前;再又结合《宋史·瀛国公本纪》景炎元年(西一二七六)即至元十三年十二月条:“蒲寿庚、知泉州田真子以城降”的记载,又加上宋陈仲微《宋季三朝政要》附录:“景炎元年十三月[元军]至泉州,蒲寿庚降。”的描述,最后他得出结论蒲寿庚之降元“景炎元年十二月说最可信。”在这一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原骘藏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他兼采诸说,再详细对比,最后才下结论。桑原骘藏在说明问题时还参照诸说,先列举各家之言,在表明自己的立场,最后详细考证,如第一章[注五]Khanfou之位置(第9页),先后介绍了Khanfou为杭州说、为广州说两种说法,接着他以“新旧《唐书》及当时各记录,”断定Khanfou为广州;[注二十八] Zaitun名称之解释(第32页);第三章[注三十三]外人称中国为唐(第80页)解释Taugas时也是列举诸说,最后考证。
同时,桑原骘藏还十分注重利用西方的资料来研究中国,他不仅精通汉语,还可以熟练的运用英、法、德文。无论是上文列举的外文文献中几处地名的考证,还是南海各国位置、人名的考证,都在使用不同语种外文,如乃劳特《印度中国见闻录》、希尔德与柔克义《中古地理新资料之赵汝适》等。
以上内容就是读了《蒲寿庚考》一书后的感想,此书无论是在论证还是在考据方面,都堪称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日]桑原骘藏(著),陈裕菁(译). 蒲寿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关键词:《蒲寿庚考》;桑原骘藏
该书作者桑原骘藏,是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师从日本著名东洋史学家那珂通世。桑原骘藏于1909担任京都帝国大文科大学教授,讲授东洋史,一直留校直到退休。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视野广阔,详略有序。东洋史由那珂通世于1895年提出,他认为“在西洋史之外,另立东洋史学科,讲授以中国历史为主的东亚诸国的历史。”
桑原骘藏对东洋史的看法是,“在地域上,以东亚中国为主,兼涉与东亚历史有关的南亚、中亚的意识沿革涵盖了满蒙、西藏等边疆地区以及印度、西域、朝鲜、蒙古、安南等周边异族民族和国家。在内容上,是以中国历史为主,还宽泛地包含了地理、经济、宗教、艺术、政治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大历史。”他的观点在《蒲寿庚考》一书中都有所体现。全书以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为为中心,讲述各个贸易港的兴衰与管理、居民生活等情况,在相关注释中介绍与中国通商的东南亚各国的位置、风土人情等。这要结合具体章节说明,如第二章藩客侨居中国之状况,讲的是对藩商的管理、藩商在中国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社会习俗,考证了昆仑国的位置,大食到中国的航程时间,介绍南洋贸易船只的构造、与航海有关器械的使用,外国人对国人的称呼,该章涉及的内容较多,较全面的体现了东洋史的研究范围。
其次是作者精于国学,引经据典。一直以来,日本研究中国的学派分为两大主流,一是东京学派,一是京都学派,按照学术谱系来看,桑原骘藏属于京都学派,该学派精通中国的传统典籍,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在论证问题上经常旁征博引。在第三章蒲寿庚之先世中,涉及很多零散琐碎的描述,桑原骘藏引经据典,一一详解,如[注十六]大食之蔷薇水(第101页),他先截取《太平寰宇记》百七十六中有关蔷薇水的记载:“其(占城国)王释利因得漫遣其臣蒲诃散等,来供方物,中有撒衣蔷薇水一十五瓶。”随后点名《册府元龟》中的使臣萧诃散是蒲诃散的误写。不仅如此,他还再从南宋初蔡绦的《铁围山丛谈》检索出蔷薇水制法的记载。在此注释中既有官修文集,又有个人记述。对个人笔记的运用,更是随处可见,他引用《萍洲可谈》、《岭外代答》、《梦粱录》等笔记中的很多记载,此处不再类举。在有的注释中,他还以历史事实或古人的习惯来解释,如第四章的[注三]蒲寿宬(第124页),列举古人兄弟命名的规律所在,古人名字之间也存在联系;[注五]楚材晋用主义(第125页),运用史实说明“华人素不排斥外人。”随后附举了汉唐引用之实例。在书中对唐宋诗词的运用倒是不多,第一章[注二十八]Zaitun名称之解释(第32页),引用宋赵令衿“偶然游宦刺桐城”和王十朋“刺桐为城石为笋”,别处很少见到诗词的运用。
再次是考证严密,博采众说。同时,他又受到东京学派的影响,他强调“科学的历史”,十分注重文献的收集与考证,以确凿的史料来求证历史事实,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便不会下结论,正如他所说“没有调查的事我绝对不说。”如他在第四章[注二十一]蒲寿庚降元之年(第140页),便采用了各类史料予以考辩,先后采用了清绍远平的私人著作《元史类编》卷十八中的记载;“蒲寿庚……见宋军不可支,以全军来降。”他认为此说不可信;又采用正史《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四年(西一二七七)六月条和《元史·董文炳传》至元十四年四月文炳谒世祖时语的记载推出蒲寿庚之降元在至元十四年四月前;再又结合《宋史·瀛国公本纪》景炎元年(西一二七六)即至元十三年十二月条:“蒲寿庚、知泉州田真子以城降”的记载,又加上宋陈仲微《宋季三朝政要》附录:“景炎元年十三月[元军]至泉州,蒲寿庚降。”的描述,最后他得出结论蒲寿庚之降元“景炎元年十二月说最可信。”在这一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原骘藏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他兼采诸说,再详细对比,最后才下结论。桑原骘藏在说明问题时还参照诸说,先列举各家之言,在表明自己的立场,最后详细考证,如第一章[注五]Khanfou之位置(第9页),先后介绍了Khanfou为杭州说、为广州说两种说法,接着他以“新旧《唐书》及当时各记录,”断定Khanfou为广州;[注二十八] Zaitun名称之解释(第32页);第三章[注三十三]外人称中国为唐(第80页)解释Taugas时也是列举诸说,最后考证。
同时,桑原骘藏还十分注重利用西方的资料来研究中国,他不仅精通汉语,还可以熟练的运用英、法、德文。无论是上文列举的外文文献中几处地名的考证,还是南海各国位置、人名的考证,都在使用不同语种外文,如乃劳特《印度中国见闻录》、希尔德与柔克义《中古地理新资料之赵汝适》等。
以上内容就是读了《蒲寿庚考》一书后的感想,此书无论是在论证还是在考据方面,都堪称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日]桑原骘藏(著),陈裕菁(译). 蒲寿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