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择和合理使用地理微课资源探讨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shu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图版中学地理教材为例,探索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开展和指导本区地理教师听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科学选择和使用地理微课资源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微课 ;高效;地理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课堂情境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如戏剧中的“序幕”。恰如其分的课堂情境一开始就能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师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和使用与本节课知识有紧密联系、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悬念及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地理微课视频”,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关注和渴望。
  例如,在学习中图版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水的运动”时,可以播放准备好的“地理小实验——模拟水循环的微课”。微课视频主要步骤为:①在一个平底器皿中加入少量水,盖满器皿底部即可。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水中。②把一片塑料纸盖在器皿上用橡皮筋扎紧,然后用一块小石头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子小瓶的正上方。③将器皿放在阳光下或较强烈的灯光下直晒,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器皿内和塑料纸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随着小实验的操作演示和精辟的讲解说明,这种设置悬念的视频导入,能立刻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形成浓厚的地理课堂学习氛围。这样的“地理微课”视频,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可适当采用,但课前必须要进行充分合理的设计准备,因为学生亲身参与的程度是课堂情境创设能否成功的关键,甚至决定着这节课完成教学目标的效度。
  二、突出重难点讲解
  “微课”的设计和使用,往往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而有选择性地取舍设计制作的。教师在“地理微课”的设计使用过程中,也要依据课程标准,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例如,在学习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寒潮”时,通过天气预报视频汇总和设问的“地理微课”,其中的一段材料介绍了以下情况:“从4月22日起,受西西伯利亚南下强冷空气影响,天山南北出现了大风、降温和雨雪冰雹等寒潮天气。北疆风力达十级,南疆风力达十二级。南北疆各地平均降温10摄氏度以上,一些地区降雪最厚达到60厘米。据不完全统计,受寒潮影响,新疆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0多万公顷,受灾牲畜1 500多万头,房屋损坏2.2万多间,受灾人口200万人。大风雪给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火车停运,航班临时停飞”。结合这一视频材料设计的思考题如下:寒潮从何处进入我国新疆?寒潮天气有哪些现象?归纳寒潮天气带来哪些危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中的“寒潮”材料提出思考问题并讨论归纳,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探索“寒潮”的形成原因以及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这一学习难点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微课”中提供的新疆略图,浏览阅读相关内容资料,加以分析、阐述,本节课的难点知识也就迎刃而解。
  三、组合学生活动
  许多“地理微课”设计的内容既源于生活实践而又富有启发性,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地理微课”有效组织学生活动,借机让学生反复观看并探索其中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有些“地理微课”设计本身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阐释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习的基本线索,为教师导入新课教学、组织学生活动起到了引领作用。
  例如,在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教学中,可利用“地理微课——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图片视频和表格。教师通过反复呈现八大行星的各种空间位置、直径、体积大小不同的视频图片和列表数据比较,伴随着教师解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水星到海王星其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与它们距太阳的远近有什么关系?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多少?这和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地球上存在生命与上述这些数字有关系吗?“微课”设计的这些问题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太阳系的组成”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十分独特的天体”知识点。学生根据“微课”提供的数据比较和提问,步步深入,寻找答案,就能逐步理解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并得出相应的地理结论。
  再如,学习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时,可使用“微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视频图片和录音解读,内容为:非洲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之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增加,对土壤冲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景观发生了变化。结合这一视频解读设计相应的思考题:这一事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事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吗?通过“微课”设计的案例和思考题将本节课的学习思路展现给学生,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强化技能训练
  例如,把各种类型地理图表的比较分析练习,通过归纳汇总录制成“地理微课”,利用设计的“微课”进行习题练习和讲评。通过汇总大量的不同呈现方式的图表,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获得有价值地理信息的地理技能,注重归纳比较多种地理事物归纳的方法,如利用地图分析比较地理区域、地理要素。还可以通过做有趣的地理实验来验证地理原理,如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地球自转偏向力”的演示实验过程设计等。这些“地理微课”的使用,既可提高学生识图表、用图表的技能,也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此也有浓厚的兴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直接或加以改造后利用地理微课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五、构建情境链条
  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是紧密联系的。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地理微课”,呈现大量有价值的地理信息,设计多角度、大容量且生动有趣的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可促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中, 学生可重复观看“地理微课”视频“撒哈拉大沙漠景观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观的对比”,设计相应思考题:两地景观差异为何如此大?你认为这主要是受哪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影响造成的?学生对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微课”中“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后,其它要素如水文、土壤、气候等是如何变化的?这一事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就能比较有效地参与探究活动,并得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结论。接下来,“地理微课”又设计提出诸如: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事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吗?等问题,层层深入,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也便于引入下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微课”,设计好各种类型的问题,通过整合,设计、组织每一章节的教学活动,并把握时机,补充设问,促使学生深入学习、灵活迁移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发展。
  六、反馈课堂效果
  课堂小结是实施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好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完善。课堂小结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利用“地理微课”可进行某一地理知识点的概括式小结,或在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知识后,按照“地理微课”进行概括总结说明,提示分析方法或步骤,要求学生完成课下任务。这样的“地理微课”,既可作为本节课的小结,又可作为下一节课开始的学习导入。
  例如,在学习教材(必修三)第二章“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之后,可利用“地理微课”进行概括式小结,归纳出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一般分析方法或步骤,之后布置课下任务,结合前面所学和“地理微课”所给出的黄河流域相关资料,对我国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献计献策。这样的“微课”使用,既总结了学习要点,又反馈了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有评价体系,以构建新的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体系为主脉,查阅文献、开展访谈,征求高校和中学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意见,初步拟订评价因子和权重,形成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课堂教学的价值进行评估,旨在判断课堂教学能否符合课标要求、能否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共同进步。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总体质量优秀,许多试题具有鲜明特色,凸现学科价值、利于锤炼地理思维、构图设问精巧、素材运用创新、具备传统文化特点等;许多试题关注国计民生、热点时事、生态环境等,可有效引领中学地理教学。  一、学科价值鲜明的试题  研究地表圈层特征以及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任务。2015年部分地理试题考查资源、环境、工农业生产等问题,凸显出国计民生中的地理规律、时代热点中的
摘要:在教材多样化、教材资源更丰富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把握课标、用好教材,对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尤为重要。本文建议教师从明确课标要求、解析教材知识结构、整合地理课程资源三方面着手,改进地理教学,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  教材虽然是编者根据课标编写的,但不同版本教材,在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上,体现了编写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过程中需要弄清楚
摘要:微博作为现今最热门和流行的一种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本文结合新浪微博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微博在中学地理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即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充实实践教学资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博;中学地理;辅助教学;应用  微博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用户关系的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传播与共享实时简短信息的社交网络
摘要:本文主要对韩国高中开设的韩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球知识1、地球知识2等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介绍,归纳韩国地理课程设置特点,以期对我国地理课程设置有所启示。  关键词:地理课程;课程设置;韩国  一、韩国地理课程设置概况  韩国从初中阶段开始讲授地理相关知识,但初中阶段并没有单独开设地理课程。韩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课程包含在社会科目之中,而地球科学与物理、化学、生物都包含在科学课程中。到高中二年级后,为
摘要:文章基于国培实践,遵循教学论、课程论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教师培训“自构型课程”设计模式,探索“研究性课程”、“半开放性课程”和“全开放性课程”三种类型的新培训课程设计思路,可有效提高地理教师的培训质量。  关键词: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自构型课程  课程设计是解决设计与规划教授什么的问题,一是等同于“课程规划”,是制定课程实施计划的过程;二是课程设计是课程规划过程的产品,是独立存在的实
摘要:“3 3”新高考给高中地理的教学环境、师生心理带来许多新的变化,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和地理教师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上海的高中应对首次地理等级性考试出现选考组织管理不合理、师资紧张、课时紧张、教学反馈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应采取合理引导选课、引进师资和各校合作选课、地理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灵活应对新高考等措施。  关键词:“3 3”新高考方案;地理等级性考试;高中地理教学  2016年是上海市高考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处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 B.针阔混交林  C.高寒荒漠 D.高山针叶林  2.该山地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背风坡  图2为安第斯山东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对图中植被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
摘要:本文通过植被认知、绿地图绘制、叶拓制作等实践操作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植被、热爱校园、关爱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窗边的地理;校园植被;实践活动  一、植被实践活动设计背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身边的地理,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知识出发,探索所处的地理位置,并通过地图描绘身边的景物与建筑。《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满足学生不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地理科学日新月异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立德树人”的学校教育重任、融入家园情怀的“乡愁”教育、“活动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成为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为更广泛交流地理课程改革探索和教学创新的宝贵经验,充分展示广大地理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智慧风采和教育梦想,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