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谚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汉英谚语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汉语和英语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发现不同类型的汉英谚语互译有不同的方法。本文旨在对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更好的理解英汉谚语和它们的理据方面有所帮助,并在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作者也希望本文可以对两种语言的教学和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汉英谚语 ;文化背景 ;翻译
1 引言
何谓谚语?汉语、英语都有明确的释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规定“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也有学者认为“谚语是风土民性的常言,社会公道的议论,深具众人的经验智慧。精辟简白,喻说讽劝,雅俗共赏。流传纵横。”[1](P62)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现成话”。[2](P3)
“A proverb is a short wellknow statement that gives advice or expresses something that is generally true.”(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2003:1319)
“A proverb is a short saying in common use that strikingly expresses some obvious truth or familiar experience.”(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 1988:1083)
通过上述各种定义,可以发现谚语定义的一个共同点,即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由于独特的地理背景、文化、历史、习俗和传统,汉英谚语有着各自独有的民族性。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汉英谚语的文化背景及翻译方法,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汉英谚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表层,以及汉英谚语的语言风格,以达到了解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得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它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用到好能使语言增色,文笔增辉。本文认为汉英谚语的民族性表现在宗教神话、历史、地理风情等三个方面,根据这三方面又可探讨与其对应的翻译方法。
2 宗教神话文化背景谚语及其翻译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邃必定会体现出这一点,很多的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主要信仰佛教、道教以及带有学术色彩的儒教,即所谓的儒释道三教,所以有不少是在宗教背景下形成的谚语。严格说来,儒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所以下面讨论汉谚时主要以道教、佛教为主。英国和英语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新教,派系虽多,教义教理较为统一,很多英谚源自《圣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神话传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追溯至远古时期,那时有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是我们祖先就创造了神话来解释这些现象。这些神话一代代流传下来并对中国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谚语也应运而生。同样,在古代的希腊曾经有过灿烂的文化,对英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1 汉语以宗教神话为背景形成的谚语
⑴宗教背景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具有道教文化色彩的谚语,很早就已存在。道教盛行后,此类谚语更多。如: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自《庄子·养生主》意为,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它们所传承的性命双修的道教义理,字字珠玉,十分难得。
佛教于东汉时期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盛于隋唐,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就有了许多同佛教信仰相关联的谚语。例如: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原文是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表现出佛关怀众生的慈心和博爱。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⑵神话背景
中国文明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有许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神话来解释这些现象。这些神话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并对中国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一些汉语谚语就证实了这一点。例如: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出自一个民间传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自《八仙过海》)
2.2 英语以宗教神话为背景形成的谚语
⑴宗教背景
英美国家多信仰基督教,因而有不少与《圣经》和基督教有关的谚语。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相关的谚语如: 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处不在。)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耶酥是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因此基督教徒中流行:
Friday is an unhealthy day.(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因而英语中有许多谚语是从《圣经》中点化出来的,如:
Every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
“Cross”一词指耶酥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此谚语是指人人都得肩负自己生活中的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
“Forbidden fruit”(禁果)一语也出自《圣经》,并为众人所周知。在《创世纪》中,亚当在伊甸园所吃的苹果是禁果,这个典故使“Forbidden fruit”一语获得“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东西”的转义。从而产生: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
这句谚语表示禁止得到的东西更具诱惑力。
I am not my brother’s keeper. (我不是弟弟的保姆。)这就是一句来自圣经的名言,也可以译成“别人的事情我管不着”。在《旧约·创世纪》中,亚当与夏娃生了两个儿子,哥哥该隐认为父母偏向弟弟亚伯,出于嫉妒就把弟弟杀了。当耶和华追问该隐亚伯在何处时,该隐反问道,“Am I my brother’s keeper?”此语现在还用于指人际关系的冷漠。
⑵神话背景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20世纪,希腊人就有许多关于神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了十几个世纪,成为希腊神话的起源。到了公元7世纪,随着希腊诗人赫西奥德(Hesiod)的《神谱》(Theogony)、诗人荷马(Homer)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等史诗的出现,希腊神话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罗马神话比希腊神话出现得迟,在公元前的最后三个世纪里,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奥维德(Ovid)等把希腊神话的内容移植到罗马神话中去,把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名称换成罗马实用的拉丁文名称,创作出希腊—罗马神话结合体。长久以来,希腊—罗马神话被誉为西方文化宝库的明珠,成为孕育西方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源泉。[3](P84)
中世纪,希腊—罗马神话传入了英国。从那以后,这两大神话成了英国文化的两大主流。因此,许多英语谚语都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
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被描述成一个蒙着眼睛的小男孩,他手持弓箭,漫无目的地放射金箭,射中谁谁就堕入爱河。所以该谚语意指爱情的非理性,或情人眼中难辩是非美丑。
The camel going to seek horns lost his ears.(骆驼求角不得反而失去耳朵。)这条谚语来自伊索寓言,一头骆驼嫉妒牛长有双角,就去求宙斯赐它一对角,宙斯听了它愚蠢的要求非常生气,不仅没有赐给它角,反而撕掉了它的耳朵。
There s many a slip between the cup and the lip.(杯子到口,还会失手。)也就是功败垂成的意思。这一谚语来自希腊神话。一位哲学家告诉他的学生说人可以预言未来。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倒了一杯酒,说“我预言:我将喝下这杯酒。”不幸的是,一头熊闯了进来把他咬死了,而他的酒仍然放在桌上。哲学家的事例有力地嘲讽了他的观点。
2.3 汉英以宗教神话为背景形成的谚语的翻译
宗教谚语翻译时,在不影响意义传达时一般都采取直译的方式,这样能有效保留原谚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例如: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is above all. 上帝高于一切。
God is where he was. 上帝无处不在。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Go on tolling the bell as long as one is a monk.
有些谚语可以在直译后增添注释,使译文更加明朗。例如将“He that lives with Muses shall die in the straw.” 直译成“和缪斯住在一起的人将死在草堆里。”时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可以在其后加上一条注释“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音乐等的女神。文学艺术家生前大都穷困潦倒,不受世人的重视,只在死后才出名。”其含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但也有部分谚语不适合使用直译,比如字面意义和喻义相差甚远,直译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增加补充说明又使译文显得冗长,这时译者就得打破原文的结构模式,舍弃原文的形象,在译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意义表述出来即可。[4](P52)如:
If the mountain will not go to Muhamrned, the Muhamrned must go to the mountain. 如直译成为“如果山不去穆罕默德那里,穆罕默德就必须到山那里去”不如意译成“坐而待不如起而行”。
Choose a wife on a Saturday rather than a Sunday. 如果把它直译为“择妻宜在星期六,不宜在星期日。”中国读者可能会感到很费解,因为它与西方的宗教习俗有关。大多数英国人都是基督教徒,每逢星期日他们都要脱下工作服,穿上节日的盛装到附近的教堂去作礼拜。这里的“星期六”指的是六个工作日。这一谚语的含义是:选择女朋友时,应注重她平时的表现,而不应被她华丽的衣着所吸引。如果把它意译为“择妻看平时,不宜重衣着”就容易理解了。 3 历史文化背景谚语及其翻译
谚语是语言的活化石。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其间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一旦进入语言体系中并被赋予固定的意思,广为流传开来后便成为谚语的素材,因而谚语是具有特定的民族渊源和历史积淀的。
3.1 汉语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谚语
中国历史悠久,数千年封建社会的腐朽表现得淋漓尽致,统治阶级如狼似虎,平民百姓受尽了剥削压迫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女性,更深受歧视,汉语谚语对这些历史背景有很多的映射,例如:
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女子无才便是德。
另一方面,人民不甘惨遭压迫而奋力抗争,因此产生了与之相关的谚语,如: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3.2 英语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谚语
公元前55年,著名的恺撒大帝进军不列颠。公元43年,古罗马统帅Claudius征服不列颠岛,至公元407年罗马人撤离不列颠,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俗习惯对英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英谚里得到反映。[5](P69)如:
Caesar’s wife must be above suspicion.(身为凯撒妻,必须无所疑。)
Rome cannot be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When in Rome, do as Rome does.(入乡随俗。)
由此可见恺撒大帝的赫赫权势和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相对中国来讲,英国的封建历史较为短暂,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经历了残酷的圈地运动,阶级压迫严重,因而英语谚语中也有很多反映了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控诉和声讨,如:
The king and pope, the lion and wolf.(国王、教皇都是狮子豺狼。)
The pleasure of the mighty are the tears of the poor.(豪富纵欲出,穷人泪成河。)
另一方面,经历了资本主义“文艺复兴”运动后,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很大的解放,认识到了教育、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人们对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追求,在这种平等观念之下,英语国家的人当然会藐视皇权。[6]p95如: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一只猫可以盯着皇帝。)
Kings and bears often worry keepers.(皇帝和熊常常使看守人发愁。)
3.3 汉英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谚语的翻译
中英典故谚语各有自己的民族渊源,除了极少数之外,可以说中英文谚语在典故谚语上差别最为突出,造成的文化隔阂(cultural gap)、文化缺省(cultural blanks)最普遍。读者只有在明白有关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之后才能充分理解谚语的含义,此时译者需要灵活选用翻译方法已达最佳效果。
比如英谚“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若用直译的手法翻译其字面意思是“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汉语谚语里没有和它完全在字面上和意义都一致的谚语,若仅翻译字面意思的话,不了解西方文化历史的人是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而汉谚“两雄相争,其斗必烈。”虽在比喻上与该英语谚语所比喻的事物不同,但这两个谚语在喻义上却相互吻合。因此,在翻译这样的谚语时就需变通一下,用形象近似的汉语谚语对其进行意译,这样容易使人理解,谚语本身的内涵和意义也会使人领会而语意不致流失。[7](P81)更多例句: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直译成“荷马也磕睡时”就很难将其中隐含之意表达出来。)
Rome cannot be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在这里选用直译法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来自异族的、独特的文化信息,若意译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语义内容,但却失去了原来的民族文化特色。)
再来看看如何翻译汉语历史谚语。如果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条谚语直译的话,就变成:“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很明显这是在讲个故事,但却无法体现该谚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所以这里需要意译为“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在翻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时,译者可以在译文后添加注释,使译文更加清晰明朗,即:“Three cobbler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Zhu Geliang is the wisest man in China’s history).” 更多例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The wolf changes his coat, but not his disposition.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One 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4 地理风情文化背景谚语及其翻译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以通俗形象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描述自然现象,总结社会实践,概括生产经验。这些语句口口相传,千锤百炼,逐渐形成现在大家喜闻乐见的谚语。所以,谚语必然反映出自然环境的不同特征,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色彩。
实践中的劳动生活是谚语产生的源泉,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形成的生活习惯对谚语有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谚语又映射出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容貌。
4.1 汉语以地理风情文化背景形成的谚语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大国,我国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众多,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因此在汉语谚语中,产生了许多以农业为题材的农谚,有关这些方面的谚语也较为多样性,例如: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耕地深又早,庄稼百样好。
插秧要抢先,割麦要抢天。
农夫不耕田,城里断烟火。
中国是一个既有漫长的海岸线,又有幅员辽阔的陆地,有不少著名的山川河流,在谚语中有所反映: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有理压得泰山倒。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另外,我国的传统历法是农历,所以农历的节气在谚语中也经常遇到,这是英谚文化中所没有的。[8](P125)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
白露身不露。
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
有心哪怕迟,十月都是拜年时。
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龙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它威力无比,变化无穷。相关的汉谚有:
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
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有关龙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而龙在外国语言中,含有贬义,“dragon”常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的老妇人等;含有“dragon”谚语也多含贬义,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
另外,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如:
挂羊头卖狗肉。(语出《晏子春秋·内杂篇下》,意为挂着羊头,出卖狗肉。比喻打着好招牌,出卖低劣货色,引申形容言行不一。)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狗仗人势,马仗风势。
痛打落水狗。
“落水狗”处于困境非但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反而应当痛打和憎恨,可见“狗”的形象在中国人眼中坏到什么程度。
4.2 英语以地理风情文化背景形成的谚语
英国土地面积不大,但海岸曲折,海岸线长,海港水深,具有天然良好的航海条件。航海对英国经济的发展和海上霸主地位的确定起了重要作用,造就了“日不落”帝国。英国人在长期的海上生活中,把观察到的现象和积累的经验应用到语言中,形成了许多与海上生活息息相关的谚语,如:
Who will not be ruled by the rudder must be ruled by the rock.(船离舵,要闯祸。)
God helps the sailor, but he must rows.(上帝保佑水手,但水手得自己划船。)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水手。)
既然四面临海,航海业发达,那么当地居民也以捕鱼为生,这些在英语谚语中也都映射出来,如:
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有了大海,还怕没鱼。)
No fishing like fishing in the sea.(捕鱼要到大海。)
In the deepest water is the best fishing.(最深的水里最好捕鱼。)
英国的地理环境创造了“海的文化”,这一文化又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谚语。许多早期的海上活动已不复存在,但由此而产生的谚语却依然存在,并且不停地闪烁着海洋文化的光辉。
4.3 汉英以地理风情文化背景形成的谚语的翻译
英谚“Good wine needs no bush.” 就带有浓厚的风情文化,要理解这一谚语,就必须了解与“bush”这个词密切相联的风俗习惯。当时有一种风俗,即在商店的窗外悬挂某种东西以示该店经营某种商品。“Bush”是指酒店窗外挂的表示经营酒水的标志,所以此谚语可意译为“酒好客自来”。
有许多风情谚语往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本意,二是引申意,这样的谚语光是直译不能达意,因此需要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如: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below. 欲寻珍珠,必潜水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挂羊头卖狗肉。The sign says mutton, but the meat is dogmeat—try to peddle something under false claims.
5 汉英谚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要将谚语翻译出来是件难事,要保持谚语原有生动地形象、比喻及独特的表达方式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 要注意民族性。任何民族的谚语都具有该民族的特色,因此我们在谚语翻译过程中就应该保持原民族的语言特色。如果为了片面追求所谓地道,常常给英语谚语带上一些汉民族的特色,结果不仅不会使人感到地道,反而使人觉得有点别扭,这里就需要注意到一个“度”的问题。若原英语谚语能直译过来,而又不会引起错误的联想,也不显得文字拖泥带水的话,还是以直译为好。这样不但可以保留原文的形象、比喻和修辞色彩,还可以使中国读者领略到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和“异国情调”。例如以下的谚语便是以直译为宜,而不宜套用汉语谚语。[9](P56) 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应直译为“鱼要腐烂头先臭。”而不宜套用汉谚“上梁不正下梁歪。”
The scalded dog fears cold water. 应直译成“一回烫伤,见了冷水也心寒。”无需套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2 注意通俗易懂。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具有简单精练以及口语化的特点,英文谚语译成汉语要注意保持其特点,通俗易懂的谚语更受欢迎。如:
Waste not, want not.
译文1:俭以防匮。
译文2:不浪费,不愁缺。
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译文1:欲善其终必先善其始。
译文2:有了好的开头,才有好的结果。
从以上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译法显得文绉绉的,人民群众不易理解;而第二种译法则简单明了,正符合了谚语口语化的特点。
5.3 除以上两点外,还要注意英文谚语一定要弄清真正含义后再翻译。由于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渊源不同,造成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译者切忌望文生义,从而产生误解甚至造成笑话。例如“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这句,若按字面意思,很容易把它与汉语中的“亡羊补牢”对等起来。“亡羊补牢”是汉语古谚“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的一部分,意思是说,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含有积极的含义。而“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是英语谚语“It is too late to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的一部分,意思为“为时已晚”,是消极的含义,所以两者的意思不相同,不能对等翻译过来。倒是“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这句英语谚语与“亡羊补牢”这句汉语谚语含义相当。[10](P43)
6 结语
谚语,作为文化载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独特的历史风情、风俗习惯,它可以称为“文化的缩影”。翻译和文化密不可分,谚语的文化内涵为我们谚语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汉英谚语进行对比分析,对翻译技能的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外语教学等都具有启发意义。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本文认为,在汉英谚语的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谚语所传达的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谚语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注释
[1] 朱介凡.中国谚语论[M].台北:新兴书局.1964.
[2] 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3]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黄粉保.英汉成语翻译漫谈[J].云梦学刊,1999(2).
[5] 杨永林.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
[6] 王德春,柯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 杨增茂.英语谚语荟萃[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
[8] 郁福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9] 宣胜利.英语谚语翻译略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2).
[10] 徐向群.浅谈英语谚语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参考文献
[1] 陈文伯.简明英文谚语习语词典[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 夏竹风.大众语典—谚语[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
[3] John Simpso.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Proverb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
[4] 沈超英.《圣经》与英语谚语[J].大学英语,2002(3).
[5]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 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 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 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0] 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NewYork:Leiden House Pubibsher.1964.
【关键词】汉英谚语 ;文化背景 ;翻译
1 引言
何谓谚语?汉语、英语都有明确的释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规定“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也有学者认为“谚语是风土民性的常言,社会公道的议论,深具众人的经验智慧。精辟简白,喻说讽劝,雅俗共赏。流传纵横。”[1](P62)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现成话”。[2](P3)
“A proverb is a short wellknow statement that gives advice or expresses something that is generally true.”(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2003:1319)
“A proverb is a short saying in common use that strikingly expresses some obvious truth or familiar experience.”(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 1988:1083)
通过上述各种定义,可以发现谚语定义的一个共同点,即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由于独特的地理背景、文化、历史、习俗和传统,汉英谚语有着各自独有的民族性。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汉英谚语的文化背景及翻译方法,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汉英谚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表层,以及汉英谚语的语言风格,以达到了解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得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它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用到好能使语言增色,文笔增辉。本文认为汉英谚语的民族性表现在宗教神话、历史、地理风情等三个方面,根据这三方面又可探讨与其对应的翻译方法。
2 宗教神话文化背景谚语及其翻译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邃必定会体现出这一点,很多的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主要信仰佛教、道教以及带有学术色彩的儒教,即所谓的儒释道三教,所以有不少是在宗教背景下形成的谚语。严格说来,儒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所以下面讨论汉谚时主要以道教、佛教为主。英国和英语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新教,派系虽多,教义教理较为统一,很多英谚源自《圣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神话传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追溯至远古时期,那时有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是我们祖先就创造了神话来解释这些现象。这些神话一代代流传下来并对中国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谚语也应运而生。同样,在古代的希腊曾经有过灿烂的文化,对英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1 汉语以宗教神话为背景形成的谚语
⑴宗教背景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具有道教文化色彩的谚语,很早就已存在。道教盛行后,此类谚语更多。如: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自《庄子·养生主》意为,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它们所传承的性命双修的道教义理,字字珠玉,十分难得。
佛教于东汉时期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盛于隋唐,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就有了许多同佛教信仰相关联的谚语。例如: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原文是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表现出佛关怀众生的慈心和博爱。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⑵神话背景
中国文明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有许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神话来解释这些现象。这些神话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并对中国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一些汉语谚语就证实了这一点。例如: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出自一个民间传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自《八仙过海》)
2.2 英语以宗教神话为背景形成的谚语
⑴宗教背景
英美国家多信仰基督教,因而有不少与《圣经》和基督教有关的谚语。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相关的谚语如: 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处不在。)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耶酥是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因此基督教徒中流行:
Friday is an unhealthy day.(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因而英语中有许多谚语是从《圣经》中点化出来的,如:
Every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
“Cross”一词指耶酥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此谚语是指人人都得肩负自己生活中的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
“Forbidden fruit”(禁果)一语也出自《圣经》,并为众人所周知。在《创世纪》中,亚当在伊甸园所吃的苹果是禁果,这个典故使“Forbidden fruit”一语获得“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东西”的转义。从而产生: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
这句谚语表示禁止得到的东西更具诱惑力。
I am not my brother’s keeper. (我不是弟弟的保姆。)这就是一句来自圣经的名言,也可以译成“别人的事情我管不着”。在《旧约·创世纪》中,亚当与夏娃生了两个儿子,哥哥该隐认为父母偏向弟弟亚伯,出于嫉妒就把弟弟杀了。当耶和华追问该隐亚伯在何处时,该隐反问道,“Am I my brother’s keeper?”此语现在还用于指人际关系的冷漠。
⑵神话背景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20世纪,希腊人就有许多关于神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了十几个世纪,成为希腊神话的起源。到了公元7世纪,随着希腊诗人赫西奥德(Hesiod)的《神谱》(Theogony)、诗人荷马(Homer)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等史诗的出现,希腊神话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罗马神话比希腊神话出现得迟,在公元前的最后三个世纪里,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奥维德(Ovid)等把希腊神话的内容移植到罗马神话中去,把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名称换成罗马实用的拉丁文名称,创作出希腊—罗马神话结合体。长久以来,希腊—罗马神话被誉为西方文化宝库的明珠,成为孕育西方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源泉。[3](P84)
中世纪,希腊—罗马神话传入了英国。从那以后,这两大神话成了英国文化的两大主流。因此,许多英语谚语都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
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被描述成一个蒙着眼睛的小男孩,他手持弓箭,漫无目的地放射金箭,射中谁谁就堕入爱河。所以该谚语意指爱情的非理性,或情人眼中难辩是非美丑。
The camel going to seek horns lost his ears.(骆驼求角不得反而失去耳朵。)这条谚语来自伊索寓言,一头骆驼嫉妒牛长有双角,就去求宙斯赐它一对角,宙斯听了它愚蠢的要求非常生气,不仅没有赐给它角,反而撕掉了它的耳朵。
There s many a slip between the cup and the lip.(杯子到口,还会失手。)也就是功败垂成的意思。这一谚语来自希腊神话。一位哲学家告诉他的学生说人可以预言未来。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倒了一杯酒,说“我预言:我将喝下这杯酒。”不幸的是,一头熊闯了进来把他咬死了,而他的酒仍然放在桌上。哲学家的事例有力地嘲讽了他的观点。
2.3 汉英以宗教神话为背景形成的谚语的翻译
宗教谚语翻译时,在不影响意义传达时一般都采取直译的方式,这样能有效保留原谚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例如: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is above all. 上帝高于一切。
God is where he was. 上帝无处不在。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Go on tolling the bell as long as one is a monk.
有些谚语可以在直译后增添注释,使译文更加明朗。例如将“He that lives with Muses shall die in the straw.” 直译成“和缪斯住在一起的人将死在草堆里。”时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可以在其后加上一条注释“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音乐等的女神。文学艺术家生前大都穷困潦倒,不受世人的重视,只在死后才出名。”其含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但也有部分谚语不适合使用直译,比如字面意义和喻义相差甚远,直译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增加补充说明又使译文显得冗长,这时译者就得打破原文的结构模式,舍弃原文的形象,在译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意义表述出来即可。[4](P52)如:
If the mountain will not go to Muhamrned, the Muhamrned must go to the mountain. 如直译成为“如果山不去穆罕默德那里,穆罕默德就必须到山那里去”不如意译成“坐而待不如起而行”。
Choose a wife on a Saturday rather than a Sunday. 如果把它直译为“择妻宜在星期六,不宜在星期日。”中国读者可能会感到很费解,因为它与西方的宗教习俗有关。大多数英国人都是基督教徒,每逢星期日他们都要脱下工作服,穿上节日的盛装到附近的教堂去作礼拜。这里的“星期六”指的是六个工作日。这一谚语的含义是:选择女朋友时,应注重她平时的表现,而不应被她华丽的衣着所吸引。如果把它意译为“择妻看平时,不宜重衣着”就容易理解了。 3 历史文化背景谚语及其翻译
谚语是语言的活化石。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其间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一旦进入语言体系中并被赋予固定的意思,广为流传开来后便成为谚语的素材,因而谚语是具有特定的民族渊源和历史积淀的。
3.1 汉语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谚语
中国历史悠久,数千年封建社会的腐朽表现得淋漓尽致,统治阶级如狼似虎,平民百姓受尽了剥削压迫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女性,更深受歧视,汉语谚语对这些历史背景有很多的映射,例如:
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女子无才便是德。
另一方面,人民不甘惨遭压迫而奋力抗争,因此产生了与之相关的谚语,如: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3.2 英语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谚语
公元前55年,著名的恺撒大帝进军不列颠。公元43年,古罗马统帅Claudius征服不列颠岛,至公元407年罗马人撤离不列颠,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俗习惯对英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英谚里得到反映。[5](P69)如:
Caesar’s wife must be above suspicion.(身为凯撒妻,必须无所疑。)
Rome cannot be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When in Rome, do as Rome does.(入乡随俗。)
由此可见恺撒大帝的赫赫权势和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相对中国来讲,英国的封建历史较为短暂,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经历了残酷的圈地运动,阶级压迫严重,因而英语谚语中也有很多反映了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控诉和声讨,如:
The king and pope, the lion and wolf.(国王、教皇都是狮子豺狼。)
The pleasure of the mighty are the tears of the poor.(豪富纵欲出,穷人泪成河。)
另一方面,经历了资本主义“文艺复兴”运动后,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很大的解放,认识到了教育、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人们对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追求,在这种平等观念之下,英语国家的人当然会藐视皇权。[6]p95如: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一只猫可以盯着皇帝。)
Kings and bears often worry keepers.(皇帝和熊常常使看守人发愁。)
3.3 汉英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谚语的翻译
中英典故谚语各有自己的民族渊源,除了极少数之外,可以说中英文谚语在典故谚语上差别最为突出,造成的文化隔阂(cultural gap)、文化缺省(cultural blanks)最普遍。读者只有在明白有关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之后才能充分理解谚语的含义,此时译者需要灵活选用翻译方法已达最佳效果。
比如英谚“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若用直译的手法翻译其字面意思是“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汉语谚语里没有和它完全在字面上和意义都一致的谚语,若仅翻译字面意思的话,不了解西方文化历史的人是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而汉谚“两雄相争,其斗必烈。”虽在比喻上与该英语谚语所比喻的事物不同,但这两个谚语在喻义上却相互吻合。因此,在翻译这样的谚语时就需变通一下,用形象近似的汉语谚语对其进行意译,这样容易使人理解,谚语本身的内涵和意义也会使人领会而语意不致流失。[7](P81)更多例句: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直译成“荷马也磕睡时”就很难将其中隐含之意表达出来。)
Rome cannot be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在这里选用直译法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来自异族的、独特的文化信息,若意译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语义内容,但却失去了原来的民族文化特色。)
再来看看如何翻译汉语历史谚语。如果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条谚语直译的话,就变成:“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很明显这是在讲个故事,但却无法体现该谚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所以这里需要意译为“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在翻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时,译者可以在译文后添加注释,使译文更加清晰明朗,即:“Three cobbler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Zhu Geliang is the wisest man in China’s history).” 更多例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The wolf changes his coat, but not his disposition.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One 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4 地理风情文化背景谚语及其翻译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以通俗形象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描述自然现象,总结社会实践,概括生产经验。这些语句口口相传,千锤百炼,逐渐形成现在大家喜闻乐见的谚语。所以,谚语必然反映出自然环境的不同特征,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色彩。
实践中的劳动生活是谚语产生的源泉,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形成的生活习惯对谚语有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谚语又映射出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容貌。
4.1 汉语以地理风情文化背景形成的谚语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大国,我国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众多,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因此在汉语谚语中,产生了许多以农业为题材的农谚,有关这些方面的谚语也较为多样性,例如: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耕地深又早,庄稼百样好。
插秧要抢先,割麦要抢天。
农夫不耕田,城里断烟火。
中国是一个既有漫长的海岸线,又有幅员辽阔的陆地,有不少著名的山川河流,在谚语中有所反映: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有理压得泰山倒。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另外,我国的传统历法是农历,所以农历的节气在谚语中也经常遇到,这是英谚文化中所没有的。[8](P125)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
白露身不露。
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
有心哪怕迟,十月都是拜年时。
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龙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它威力无比,变化无穷。相关的汉谚有:
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
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有关龙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而龙在外国语言中,含有贬义,“dragon”常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的老妇人等;含有“dragon”谚语也多含贬义,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
另外,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如:
挂羊头卖狗肉。(语出《晏子春秋·内杂篇下》,意为挂着羊头,出卖狗肉。比喻打着好招牌,出卖低劣货色,引申形容言行不一。)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狗仗人势,马仗风势。
痛打落水狗。
“落水狗”处于困境非但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反而应当痛打和憎恨,可见“狗”的形象在中国人眼中坏到什么程度。
4.2 英语以地理风情文化背景形成的谚语
英国土地面积不大,但海岸曲折,海岸线长,海港水深,具有天然良好的航海条件。航海对英国经济的发展和海上霸主地位的确定起了重要作用,造就了“日不落”帝国。英国人在长期的海上生活中,把观察到的现象和积累的经验应用到语言中,形成了许多与海上生活息息相关的谚语,如:
Who will not be ruled by the rudder must be ruled by the rock.(船离舵,要闯祸。)
God helps the sailor, but he must rows.(上帝保佑水手,但水手得自己划船。)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水手。)
既然四面临海,航海业发达,那么当地居民也以捕鱼为生,这些在英语谚语中也都映射出来,如:
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有了大海,还怕没鱼。)
No fishing like fishing in the sea.(捕鱼要到大海。)
In the deepest water is the best fishing.(最深的水里最好捕鱼。)
英国的地理环境创造了“海的文化”,这一文化又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谚语。许多早期的海上活动已不复存在,但由此而产生的谚语却依然存在,并且不停地闪烁着海洋文化的光辉。
4.3 汉英以地理风情文化背景形成的谚语的翻译
英谚“Good wine needs no bush.” 就带有浓厚的风情文化,要理解这一谚语,就必须了解与“bush”这个词密切相联的风俗习惯。当时有一种风俗,即在商店的窗外悬挂某种东西以示该店经营某种商品。“Bush”是指酒店窗外挂的表示经营酒水的标志,所以此谚语可意译为“酒好客自来”。
有许多风情谚语往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本意,二是引申意,这样的谚语光是直译不能达意,因此需要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如: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below. 欲寻珍珠,必潜水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挂羊头卖狗肉。The sign says mutton, but the meat is dogmeat—try to peddle something under false claims.
5 汉英谚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要将谚语翻译出来是件难事,要保持谚语原有生动地形象、比喻及独特的表达方式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 要注意民族性。任何民族的谚语都具有该民族的特色,因此我们在谚语翻译过程中就应该保持原民族的语言特色。如果为了片面追求所谓地道,常常给英语谚语带上一些汉民族的特色,结果不仅不会使人感到地道,反而使人觉得有点别扭,这里就需要注意到一个“度”的问题。若原英语谚语能直译过来,而又不会引起错误的联想,也不显得文字拖泥带水的话,还是以直译为好。这样不但可以保留原文的形象、比喻和修辞色彩,还可以使中国读者领略到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和“异国情调”。例如以下的谚语便是以直译为宜,而不宜套用汉语谚语。[9](P56) 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应直译为“鱼要腐烂头先臭。”而不宜套用汉谚“上梁不正下梁歪。”
The scalded dog fears cold water. 应直译成“一回烫伤,见了冷水也心寒。”无需套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2 注意通俗易懂。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具有简单精练以及口语化的特点,英文谚语译成汉语要注意保持其特点,通俗易懂的谚语更受欢迎。如:
Waste not, want not.
译文1:俭以防匮。
译文2:不浪费,不愁缺。
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译文1:欲善其终必先善其始。
译文2:有了好的开头,才有好的结果。
从以上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译法显得文绉绉的,人民群众不易理解;而第二种译法则简单明了,正符合了谚语口语化的特点。
5.3 除以上两点外,还要注意英文谚语一定要弄清真正含义后再翻译。由于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渊源不同,造成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译者切忌望文生义,从而产生误解甚至造成笑话。例如“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这句,若按字面意思,很容易把它与汉语中的“亡羊补牢”对等起来。“亡羊补牢”是汉语古谚“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的一部分,意思是说,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含有积极的含义。而“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是英语谚语“It is too late to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的一部分,意思为“为时已晚”,是消极的含义,所以两者的意思不相同,不能对等翻译过来。倒是“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这句英语谚语与“亡羊补牢”这句汉语谚语含义相当。[10](P43)
6 结语
谚语,作为文化载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独特的历史风情、风俗习惯,它可以称为“文化的缩影”。翻译和文化密不可分,谚语的文化内涵为我们谚语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汉英谚语进行对比分析,对翻译技能的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外语教学等都具有启发意义。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本文认为,在汉英谚语的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谚语所传达的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谚语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注释
[1] 朱介凡.中国谚语论[M].台北:新兴书局.1964.
[2] 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3]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黄粉保.英汉成语翻译漫谈[J].云梦学刊,1999(2).
[5] 杨永林.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
[6] 王德春,柯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 杨增茂.英语谚语荟萃[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
[8] 郁福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9] 宣胜利.英语谚语翻译略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2).
[10] 徐向群.浅谈英语谚语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参考文献
[1] 陈文伯.简明英文谚语习语词典[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 夏竹风.大众语典—谚语[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
[3] John Simpso.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Proverb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
[4] 沈超英.《圣经》与英语谚语[J].大学英语,2002(3).
[5]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 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 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 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0] 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NewYork:Leiden House Pubibsher.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