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原文明起源的线索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进行了六次发掘(我因赴澳大利亚留学,未参加第一、第三两次发掘),揭露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约前3000年)中期大型房址2座、中型房址3座、墓葬34座、灰坑百余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基本探明了遗址的南、北壕沟的位置和大体走向,首次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期的墓地,初步把握了遗址的结构布局。由于西坡的这些考古发掘,对认识仰韶文化中期的聚落形态、埋葬制度、社会结构以及中原文明的起源等具有重要价值,而入选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谈及西坡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还得先从灵宝铸鼎原一带的黄帝传说和史前考古说起。
  灵宝市位于河南最西部,北隔黄河与山西芮城相望,西与陕西潼关接壤。在地理上,灵宝南部为秦岭山区,北部为黄土原,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发源于秦岭的七条河流,将深厚的黄土分割成六道东西并列、南北走向的黄土原,铸鼎原便是其中的一条。铸鼎原南倚荆山、夸父山,北濒黄河,这里与黄帝有关的传说丰富而集中。然而,在1998年以前,灵宝境内的史前遗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初,灵宝市阳平镇为发展旅游,计划在铸鼎原的最高处(海拔599米)修建一座黄帝陵。1992年7月,正在灵宝调查冶铁遗址保护问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冶金考古专家李京华,得知当地要建黄帝陵的消息后,向市镇两级政府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其中包括调查铸鼎原周围的史前遗址。
  1998年9月中旬,灵宝市政府在阳平镇召开了有李京华、杨肇清、高炜、许顺湛等专家参加的座谈会,与会学者先调查了黄帝陵和北阳平、西坡等仰韶文化遗址,对黄帝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产生了浓厚兴趣。
  1998年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了铸鼎原考古调查组,由时任所长的杨肇清任领队,李京华、张居中和我为成员。1999年2月,我们一行4人在灵宝文管所郭敬书、宁建民、胡小平等业务人员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黄帝陵及北阳平、西坡、东常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定1999年春节过后,由我先期来灵宝,对铸鼎原两侧的阳平河和沙河流域的史前遗址进行复查,摸清遗址的大致位置和规模,然后整理调查采集的遗物,确定遗址的年代和性质,尽快写出考古调查报告。
  1999年3月,我先期到了灵宝文管所,和几位专业人员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做田野调查,初步搞清了这批遗址的位置、海拔高度和规模。
  3月15日,我所杨肇清、李京华、张居中,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陈星灿、李新伟、黄卫东以及北京大学考古系的赵辉、张江凯、赵春青等专家一起来到了灵宝,随即开始了对铸鼎原周围及灵宝东部的五帝、三圣等大型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察。整个调查工作于3月底结束,这时我也完成了大约2.5万字的调查报告。铸鼎原及其周围的考古调查报告、北阳平遗址的调查报告分别发表在当年的《华夏考古》和《考古》期刊上。这次联合考古调查和两篇调查报告的发表,拉开了铸鼎原史前聚落考古的序幕。
  1999年10月,阳平镇政府召开了围绕仰韶文化考古与黄帝传说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专业的学者,针对铸鼎原仰韶文化遗址群、黄帝及中国文明起源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把仰韶文化与传说中的黄帝联系起来,社会各界更是把铸鼎原与黄帝或黄帝文化相提并论,对我们在这里从事具体工作的考古学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在这种氛围里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1999年10~12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铸鼎原一带面积最大的遗址——北阳平遗址(约90万平方米)进行了试掘。发掘者有陈星灿、杨肇清、黄卫东、张居中等。由于发掘地点遗址破坏比较严重,遂转移到保存状况较好的第二大遗址—西坡遗址进行发掘。
  西坡遗址位于灵宝阳平镇西坡村西北,铸鼎原南部,现存面积约40万平方米。西坡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中期(约公元前3800~约前3300年)遗存为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陈星灿主持了对西坡遗址的第一次发掘。这次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揭露一座小型房址、一座蓄水池、数十座灰坑,出土大量陶片、石器和动物骨骼。
  2001年3~5月,魏兴涛主持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约550平方米。此次采用新的方法收集动物骨骼。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共揭露仰韶文化中期中型半地穴房址3座、灰坑数十座,出土大量文化遗物。虽说是中型房址,但是编号为F104的室内居住面积就有90多平方米,在同时期遗址中算得上大型房址。这次发掘为了解聚落布局奠定了基础。令人兴奋的是,在发掘的最后阶段,在一座西周墓的墓壁上发现了厚度接近两厘米的一段灰色硬面,经钻探初步了解到,这是一块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房屋居住面,被F104叠压着,这就是后来揭露的特大型房址F105。
  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魏兴涛主持第三次发掘,目的就是揭露特大型房址F105。发掘显示,F105平面略呈正方形,以半地穴式主室为中心,四周设置回廊,东侧有一条斜坡式门道,整体占地面积达516平方米,半地穴的居住面积约204平方米,这是目前发现的仰韶文化规模最大的房址。F105工程如此浩大,绝非普通的生活住房,很可能是一处具有殿堂性质的公共活动场所。
  2004年7月,李新伟主持第四次发掘,在F105以南约50米处又发现一座特大半地穴房址(编号为F106)。该房址大致呈四边形,居住面积约240平方米。与F105相比,F106的居住面积更大,只是没有回廊,整个占地面积小于F105。两者都位于遗址中心部位,一个门向东南,一个门向东北。
  大中型房址的频繁发现,让我们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前四次发掘的面积还不足遗址总面积的1%,对遗址的认识仍有瞎子摸象的感觉。为了详细了解遗址的堆积情况,考古队制定了以系统的钻探了解布局,以关键部位的发掘检验钻探结果的工作方案。于是,在2004年10~12月,以5米为探孔间距,对整个遗址进行了系统钻探。在遗址南壕沟以外钻探的一千多个孔中,有三个孔发现了骨头。根据骨头埋藏的深度,初步断定这里很可能就是遗址的墓地。
  2005年4~7月,我主持第五次发掘。经过几天的发掘,果然暴露出一座墓葬,只是没有随葬品,无法证明就是仰韶文化墓葬。接着,我们一边发掘已经探知的墓葬,一边进行密集钻探寻找墓葬的分布范围。在发掘进行到第四周时,个别墓葬出土了成组陶器,这为墓地的断代提供了可靠证据。
  最令人难忘的是发现西坡墓地第一件玉器的时刻。2005年5月31日下午7时许,在六号墓里发现一件玉器。是一件墨绿色的玉钺,这是目前河南境内发现的年代最 早的一件玉器。说实话,发现陶器已经够我们惊讶了,更没有奢望在仰韶文化中期的墓中发现玉器。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一边让技工小裴安排民工和其他技工不要靠近,一边着手清理玉器周围的土,并做好照相记录。大约20分钟后,我轻轻把玉器取出,用卫生纸裹了又裹,并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相机包里。
  回到驻地后,我把玉钺背面上的土轻轻去掉,露出了清晰的线切割技术留下的痕迹。以往学术界一直认为,在黄河中游地区,制玉工艺中没有使用线切割技术的,然而这件玉钺的发现将改变以前的观点。晚上,我把发现玉钺的消息告诉了在北京的李新伟、陈星灿以及省所和省局的领导。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在多个墓里接连发现玉钺,其中一座小孩墓竟然出土三件。由于我们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在工地干活的民工仍然不知道这里出土了玉器。
  西坡墓地的重大发现,引起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6月9日下午3时许,一场大雨过后,省文物局陈爱兰局长在三门峡市和灵宝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西坡墓地,并讨论了工地安全问题。
  6月10日下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王巍副所长,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在三门峡市和灵宝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西坡发掘现场。我向大家介绍了墓地的发掘情况,王所长就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新华社当天就发布了这次采访的消息,6月15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西坡考古的重大发现。新闻的播出,引起了各界更多的关注。6月16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王菊梅副省长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以及三门峡市和灵宝市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西坡发掘现场。
  经过3个月的发掘,共揭露墓葬22座。这是在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地带首次发现该时期的墓地。这些新发现为认识仰韶文化中期的埋葬习俗、社会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墓葬规模及随葬品出现明显差异,表明中原地区的史前社会结构很可能从仰韶文化中期开始出现了意义深远的复杂化倾向,也就是说从这个时期开始社会很可能出现了阶层分化。这无疑对探索中原古代文明的起源、进程与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3~5月,李新伟主持了第六次发掘,揭露墓葬12座。这次发掘揭露了一座埋葬特殊的大型墓葬(编号为M27)。M27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约5米宽约3.4米。墓内填充的几乎全是泥,这种现象在史前墓葬中十分罕见。泥呈青灰色,泥中保存大量清晰的植物茎、叶印痕,初步辨认出的植物有10余种。墓室发现木盖板痕迹,部分木盖板上发现有覆盖编织物的痕迹。墓主为一成年男性,脚坑中放置9件陶器。耐人寻味的是,大型墓葬并无奢侈品随葬,这种现象与大体同时的山东、辽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随葬品丰富的高等级墓葬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丧葬观念。
  通过六次发掘,我们基本弄清了西坡聚落的整体布局,对认识仰韶文化中期中心聚落的文化面貌、埋葬习俗、社会结构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对探索中原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西坡遗址的发掘成果,为豫陕晋邻近地区仰韶文化中期的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沉寂多年的仰韶文化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西坡遗址因其重要考古发现而被列入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研究项目。然而,仰韶文化与古史传说中的黄帝究竟是什么关系,至今仍扑朔迷离。我们不相信西坡就是黄帝的聚落,也不相信西坡的大型房址就是黄帝的宫殿。不管怎么说,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考古工作者不会轻易将这些重大考古发现与久远的传说相附会。
其他文献
一    在鲁迅校辑的古籍中,精力耗费最多、时间延续最长的当数《嵇康集》。从《鲁迅日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为校辑“嵇康集》所付出的心血:  1913年9月23日下午,“往留黎厂搜《嵇中散集》不得,遂以托本立堂”;1913年10月1日午后,“往图书馆寻王佐昌还《易林》,借《嵇康集》一册,是明吴匏庵丛书堂写本”;1913年10月15日夜,“以丛书堂本《嵇康集》校《全三国文》摘出佳字,将于暇日写之
期刊
一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七里镇“仙娘庙会”,以农历三月二十日为始,相传当天为“天花圣母”金霄娘娘、银霄娘娘、碧霄娘娘的生日,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笔者多年来常去逛仙娘庙会,并作了相关调查。  七里镇是贡江边上一个古老的客家村落,曾是赣江上游的古码头,也是粮食、木材、陶瓷等传统产品的集散地,现有古窑遗址、许真君庙、纪念赣南最后一位状元池梦鲤的状元桥、池氏祠堂、仙娘庙等文化留存物。因对岸有七条山脚一字
期刊
在古代,由于信息不通,交通闭塞,一些乡村或溪渡隘口,常常遭遇盗贼匪帮的袭击,他们轻则劫走钱财,重则伤害人命。因此,民间为保家护宅,习武之风很盛。如今,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沉默于乡村的习武工具,有的是百余斤的关公月牙刀,有的是打磨精致的石锁,有的是遗存民间的武举石。由于这些习武工具的笨重,不少仍能完好地在农民家中保存着。这些石石锁,反映了古代村野之民具有强烈的保安意识,还有就是受“以武举魁天下”的科举观
期刊
河南省淮阳县的太吴伏羲祭典,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承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民俗活动,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淮阳太吴陵庙,则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并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太吴陵都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伏羲祭典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淮阳县因居准水之阳,故称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位于豫东
期刊
阅读古史,我们有一个发现:夏商时代的帝王之名一般比较简单,而且往往与“十干”相联系。如夏之大庚(太康)、孔甲,商之武丁、祖甲。这类人名,学界把它称为“日名”。  日名之由来,与华夏民族崇拜太阳神的古风紧密相关。据考察,中华民族的族名“华”,乃是由古文字“晔”演变而成。《说文解字》:“晔,日光也。”所谓华族,就是崇拜太阳和光明的民族。上古时代,中国大地曾广为流行对太阳神的崇拜,中华民族的主要图腾标志
期刊
12世纪初,兴起于东北北部的女真人金王朝,在灭亡辽王朝后,南下攻宋。昏庸荒淫的徽宗赵佶不组织抵抗,金兵势如破竹,1126年末围困汴京(今河南开封)。才当了一年皇帝的赵桓(钦宗)软弱无能,幻想纳款求和,第二年初与其父徽宗都做了俘虏。四月,二帝及其后妃、皇子、皇孙、公主、驸马、宫女等三千余人,被押往燕京,北宋灭亡。此事发生在钦宗靖康二年,所以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王朝最后的两个皇帝因为被金兵俘虏,流放
期刊
书的发明改变了中国历史,中国纸与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数千年绵延不绝、推陈出新,主要得益于文字、纸。印刷术与书的发明。文字的发明将人类从蒙昧与野蛮引向文明,纸的发明使人类记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思想与行为变得简单而易行,印刷术的发明则是孕育人类现代文明的“文明之母”,而书的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阶与加速奔跑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纸与印刷术的两大发明。对古代乃至现代人类政
期刊
在2008年举办的一次关于“非遗”保护工程的研讨会上,我曾以《“非遗”保护热潮中的困惑与思考》为题发言,随后把文章发表在辽宁的《文化学刊》上。文章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即“精华”与“糟粕”的辨析、文化功能的演变及旅游开发的得失等问题,以期对“非遗”项目的申报评审和保护利用有所裨益。现在就我近年参与相关活动的实际感受,继续就上述问题进一步申述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    国务院办公厅于2
期刊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是以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的。在流传中继承、发展、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面貌。如宝卷这种形式,从最初唐代寺庙里的俗讲,宋元讲经中的说诨经,到后来成为明清民间的宗教性说唱故事。江苏靖江的讲经宝卷,同其他明代宝卷一样,至少从明代中期开始,作为民间宗教做会中的说唱部分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者在阅读整理这些宝卷过
期刊
青藏高原以其奇险的自然风光而为人向往,你一旦走进那里,却会发现更有魅力更有独特性的是那些人文风光和民俗风情。高原上处处可见的风马旗,就是藏族人与天地神佛交流沟通的带有深厚宗教和民俗文化气息的媒介物。藏民喜欢和常用的这种风马旗,以多种样式,遍布于青藏高原的雪山、湖泊、峡谷、草原、山口、桥梁、寺院、村寨……形成了唯青藏高原才有的一种特殊而壮丽的景象,这种景象让人叹为观止,联想绵绵。    风马飘飘,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