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字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字教育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练字的方法,才能让他们举一反三,由写好一个字延伸到写好一些字、一类字,逐渐形成不用指导也能把生疏的字写好的能力。
一、精讲多练重比较
要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关键是要坚持认真地写。只要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做到反复比较,反复推敲,就能加深对写字基本要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写字的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我采用的方法有三:
1.先比后写,留下印象
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采用先比较后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卧钩和弯钩,让学生比较卧钩和弯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看出这两个笔画的相同点是起笔轻,行笔渐重,钩处稍顿,向左上方轻快钩出。不同点是运笔的速度不同,卧钩稍慢;行笔的方向不同,卧钩向右下方行笔,弯钩向下行笔;弧度大小不同,卧钩有一定的弧度,弯钩略带弧度。这样仔细加以比较,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写字时就能胸有成竹、笔听使唤。
2.写后再比,寻找差距
写好一个字,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将自己写的字与字帖上的字进行对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进步。如有的学生把卧钩的弧度写得太小,有的则写得太大,还有学生把卧钩写成了竖弯钩。写后再仔细进行比较,他们就会发现没写好的原因,从而体会到“一定的弧度”的真正含义。
3.同桌互比,提高兴趣
同学之间相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也是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重要路径。各人把字写好后,同桌相互寻找字中的优点与缺点,要是好字就在字的左下角画个圈,比一比谁的圈多。实践证明,学生比得越仔细,竞争意识越强,好字率越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评价,大大提高了写字的兴趣。
二、培养能力重规律
写字教学虽没书法教学要求那么高,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字形结构规律,逐步达到能独立写好字的能力。实践证明,以下几种规律学生较易掌握且实用范围较广,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写字水平。
1.突出主笔
绝大部分汉字的笔画都有主次之分,写字时应把主笔写得相对放开些,而其他笔画则相对压缩些。如“中”的主笔是中竖,就应该把中竖写长,而把“口”相对写扁些。
2.字形安稳
如上下结构的字要求对正,左右结构的字要求靠拢,而有些字则要求斜中取正,如“方”“母”等。另外,中竖及左右平等的竖画,一定要写正直,这样字才会显得端正。
机械的练习只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才能事半功倍获得真知。我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生运用一些基本规律去分析掌握范字写法,发现和纠正不恰当的写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思考中掌握了写法,在练习中提高了水平,就能逐步由“学写好字”向“能写好字”过渡。
三、持之以恒重习惯
叶圣陶有句定义教育的名言:“教育是培养习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下工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规范的运笔方法是提高学生写字技能的基本保证。练字初期,如果不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与运笔方法是否规范而一味追求字写得漂亮,那是舍本逐末之举。所以从学生一开始练字,我们就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1.培养好学上进的习惯
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动作示范,并借助图画、幻灯片、录音等手段来创设一些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势和书写方法,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培养苦练写字的兴趣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2.培养反思总结的习惯
借助录像拍摄学生的写字实况,再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亲眼目睹自己的书写姿势与动笔现状,并对照正确的“书写形象”,不断地反思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
3.培养反复练习的习惯
对个别学生在长时期里形成的错误姿势,我们不能要求他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改正,而是要求逐步改正,降低难度,多鼓励少指责,以增强学生的改错信心,同时更应注意改正一个错误姿势便及时巩固一个正确姿势,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操练。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精讲多练重比较
要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关键是要坚持认真地写。只要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做到反复比较,反复推敲,就能加深对写字基本要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写字的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我采用的方法有三:
1.先比后写,留下印象
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采用先比较后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卧钩和弯钩,让学生比较卧钩和弯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看出这两个笔画的相同点是起笔轻,行笔渐重,钩处稍顿,向左上方轻快钩出。不同点是运笔的速度不同,卧钩稍慢;行笔的方向不同,卧钩向右下方行笔,弯钩向下行笔;弧度大小不同,卧钩有一定的弧度,弯钩略带弧度。这样仔细加以比较,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写字时就能胸有成竹、笔听使唤。
2.写后再比,寻找差距
写好一个字,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将自己写的字与字帖上的字进行对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进步。如有的学生把卧钩的弧度写得太小,有的则写得太大,还有学生把卧钩写成了竖弯钩。写后再仔细进行比较,他们就会发现没写好的原因,从而体会到“一定的弧度”的真正含义。
3.同桌互比,提高兴趣
同学之间相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也是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重要路径。各人把字写好后,同桌相互寻找字中的优点与缺点,要是好字就在字的左下角画个圈,比一比谁的圈多。实践证明,学生比得越仔细,竞争意识越强,好字率越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评价,大大提高了写字的兴趣。
二、培养能力重规律
写字教学虽没书法教学要求那么高,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字形结构规律,逐步达到能独立写好字的能力。实践证明,以下几种规律学生较易掌握且实用范围较广,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写字水平。
1.突出主笔
绝大部分汉字的笔画都有主次之分,写字时应把主笔写得相对放开些,而其他笔画则相对压缩些。如“中”的主笔是中竖,就应该把中竖写长,而把“口”相对写扁些。
2.字形安稳
如上下结构的字要求对正,左右结构的字要求靠拢,而有些字则要求斜中取正,如“方”“母”等。另外,中竖及左右平等的竖画,一定要写正直,这样字才会显得端正。
机械的练习只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才能事半功倍获得真知。我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生运用一些基本规律去分析掌握范字写法,发现和纠正不恰当的写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思考中掌握了写法,在练习中提高了水平,就能逐步由“学写好字”向“能写好字”过渡。
三、持之以恒重习惯
叶圣陶有句定义教育的名言:“教育是培养习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下工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规范的运笔方法是提高学生写字技能的基本保证。练字初期,如果不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与运笔方法是否规范而一味追求字写得漂亮,那是舍本逐末之举。所以从学生一开始练字,我们就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1.培养好学上进的习惯
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动作示范,并借助图画、幻灯片、录音等手段来创设一些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势和书写方法,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培养苦练写字的兴趣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2.培养反思总结的习惯
借助录像拍摄学生的写字实况,再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亲眼目睹自己的书写姿势与动笔现状,并对照正确的“书写形象”,不断地反思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
3.培养反复练习的习惯
对个别学生在长时期里形成的错误姿势,我们不能要求他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改正,而是要求逐步改正,降低难度,多鼓励少指责,以增强学生的改错信心,同时更应注意改正一个错误姿势便及时巩固一个正确姿势,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操练。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