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大选即将登场,谁将入主白宫?以后的中美关系将如何走向?就这个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教授接受了看世界杂志社的专访。
《看世界》:2008年是一个大事年,像奥运、台湾选举、美国选举都会上场,这些事情会不会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发展
袁鹏: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奥运会和美国大选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稳定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三个问题都将不会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障碍。
目前中美政治意志坚决,都明确反对所谓的“入联公投”。中美关注的是台海和平,而非仅“入联公投”本身。无论马英九或谢长廷当选,都会走与陈水扁不同的路线。因此,台海问题将不成问题。
台海问题终究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主权、安全、尊严和发展这四大结构因素以及中美台三方博弈。个人看法是应先易后难,先发展三方共同诉求,解决发展后再考虑尊严问题,同意台湾参加非主权的国际组织,再谈安全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签订两岸和平稳定架构,最后才是谈主权问题。
至于奥运会,不少美国民间团体、黑人组织和异议分子以苏丹达尔富尔、缅甸等问题向中国施压,甚至向部分美国黑人运动员散布不实言论,威胁抵制奥运会,但是总的来看这还只是停留在民间行为。何况美国小布什和老布什均已应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以,奥运会也将不成问题。
对于美国大选,由于美国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外交战略,共和民主两党在这方面并没有根本区别。到目前为止,两党候选人对华的表态都比较积极正面。因此美国领导人的更替也不会实质性改变中美关系。
《看世界》:2008年美国选战要开打,现在希拉里的风头最盛,您怎样看这个问题?
袁鹏:2008年的美国大选日益升温,国人也很关注。主要有几个看点:这是自1952年以来第一次没有现任正副总统参与的大选,全部是新人参与,而且还有女人希拉里和黑人奥巴马参选,焕然一新。同时,这场选举很早就开场了,似乎美国人早就不把小布什放在眼里。而专家学者更多观察的是新总统将对美国未来10~20年的战略布局,因为冷战后至今美国仍无大战略,导致美国战略地位下降,现在已到必须调整的关头。
美国民众普遍都看好民主党的希拉里将会成功问鼎白宫,其实事情并非来得如此简单,需要冷静分析。
就竞选形势而言,目前两党各有优势。共和党方面,国内保守主义盛行,美国社会有保守势力的丰润土壤,影响依在。新保守派只是保守主义的极端代表,因伊战失利而暂时退隐江湖,但保守势力并未从根本上丢失自己的基本盘,而且布什政府也正在走务实路线,国内外形势已逐渐有起色。此外,对于仍处于“战争状态”的美国,共和党有相对优势。但共和党的问题是没有明星级的领军人物参选,朱利安尼和麦凯恩都还是有争议的人选。像朱利安尼这个结了三次婚的人,怎么好意思充当保守的共和党的代表呢?
民主党的优势在于:有好的候选人,如希拉里民调大幅领先;有强大的智囊团和善于募捐的竞选团队;美国百姓普遍不满布什政府七年的施政想换人;加上新增民主党忠实的支持者黑人、西班牙裔、拉美裔选民数百万。上次克里代表民主党与小布什对垒的时候,才从黑人那里获得100万选票,这次希拉里至少可以从黑人那里拉到300万。而且希拉里里是个筹钱高手,她的背后有克林顿这样的老公团队作支撑,这是别人都不具备的优势。
但女性和黑人的角色都将会考验美国人的心理接受能力,有些人嘴巴里不说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但骨子里却坚持这一套。希拉里还有个软肋就是,美国人是否愿意接受布什父子和克林顿夫妇两家轮流执政20多年的事实呢?
《看世界》:目前中美关系发展稳定,您认为中美之间能否建立起真正的战略互信?
袁鹏:中美自1989年以来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来一次大的震荡:1989年的“六四事件”使得中美关系降到低谷;而后是1993年7月的“银河号事件”,美国怀疑中国运武器到伊朗,而损坏两国关系;1995年李登辉访美;1997年,老布什批准150架F-16飞机售台;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
但自2001年以来,中美关系已保持了近7年的稳定状态。两国政治稳定,经济深度捆绑,军事沟通频繁,无大冲突,只有摩擦。这在冷战后是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冷战后两国关系起伏不定的基本规律。
但是,人们没有理由把当前这种稳定状态视为理所当然。2008,也可能会出现中美关系的“七年之痒”。因为制约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并未消除,双方在意识形态、台湾、中国崛起与美国首霸等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很深的矛盾。
中美彼此间的战略互信仍然严重不足。中国素来对美国持有很深的戒心,对美国所推行的政策思维本能首先是怀疑其动机。如同美国施压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升值,中国猜忌美国是否想再导演一场金融危机。
相对而言,美国也对中国持不信任态度。美国长期指责中国战略不确定(中国要和平崛起,但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能够真正和平崛起的)、政治不民主(美国强调民主只有一个标准:多党制和直选,不认同中国特色的民主)、中国经济不开放(市场不开放,贸易不平衡)、军事不透明(军费、兵力和装备不透明)、中国外交不负责(外交太务实,只关注外汇和石油)、对台政策不够灵活(政治立场僵硬)。
《看世界》:请您估测一下未来5~10年中美关系的长远走势。
袁鹏:坦白说,我个人是深感疑虑。
美苏冷战时稳定的冷和平,是靠核恐怖平衡实现的。即使中国军事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年后仍会有鸿沟。想通过军事扩张的战略平衡难于实现。而美欧日之间的战略稳定是由于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共同利益等而实现的。
中美能否长期战略稳定需建立在美国是如何审视中国及其对华的战略布局上。当前美国研判中国已经崛起;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难于阻挡;中国崛起对美国而言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
中国崛起对美国形成的挑战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挑战:中国崛起主要还是经济意义上的崛起。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其发展壮大也冲击了美对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传统控制;二是军事安全挑战:中国是唯一没有解决主权统一问题的大国,其实力的膨胀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将可能导致用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海问题;三是政治挑战:中国模式(即“三位一体”,市场经济、集权政治和柔性外交)对西方民主模式产生冲击,对第三世界影响深远;四是心理挑战:目前美国正面临着最严峻的历史战略困境,反恐、伊战、朝鲜和伊朗核危机等问题接踵而来。中国此时趁势崛起,必然在心理上对美国造成剧烈的冲击。
(本刊实习记者易鑫宏整理)
《看世界》:2008年是一个大事年,像奥运、台湾选举、美国选举都会上场,这些事情会不会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发展
袁鹏: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奥运会和美国大选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稳定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三个问题都将不会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障碍。
目前中美政治意志坚决,都明确反对所谓的“入联公投”。中美关注的是台海和平,而非仅“入联公投”本身。无论马英九或谢长廷当选,都会走与陈水扁不同的路线。因此,台海问题将不成问题。
台海问题终究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主权、安全、尊严和发展这四大结构因素以及中美台三方博弈。个人看法是应先易后难,先发展三方共同诉求,解决发展后再考虑尊严问题,同意台湾参加非主权的国际组织,再谈安全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签订两岸和平稳定架构,最后才是谈主权问题。
至于奥运会,不少美国民间团体、黑人组织和异议分子以苏丹达尔富尔、缅甸等问题向中国施压,甚至向部分美国黑人运动员散布不实言论,威胁抵制奥运会,但是总的来看这还只是停留在民间行为。何况美国小布什和老布什均已应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以,奥运会也将不成问题。
对于美国大选,由于美国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外交战略,共和民主两党在这方面并没有根本区别。到目前为止,两党候选人对华的表态都比较积极正面。因此美国领导人的更替也不会实质性改变中美关系。
《看世界》:2008年美国选战要开打,现在希拉里的风头最盛,您怎样看这个问题?
袁鹏:2008年的美国大选日益升温,国人也很关注。主要有几个看点:这是自1952年以来第一次没有现任正副总统参与的大选,全部是新人参与,而且还有女人希拉里和黑人奥巴马参选,焕然一新。同时,这场选举很早就开场了,似乎美国人早就不把小布什放在眼里。而专家学者更多观察的是新总统将对美国未来10~20年的战略布局,因为冷战后至今美国仍无大战略,导致美国战略地位下降,现在已到必须调整的关头。
美国民众普遍都看好民主党的希拉里将会成功问鼎白宫,其实事情并非来得如此简单,需要冷静分析。
就竞选形势而言,目前两党各有优势。共和党方面,国内保守主义盛行,美国社会有保守势力的丰润土壤,影响依在。新保守派只是保守主义的极端代表,因伊战失利而暂时退隐江湖,但保守势力并未从根本上丢失自己的基本盘,而且布什政府也正在走务实路线,国内外形势已逐渐有起色。此外,对于仍处于“战争状态”的美国,共和党有相对优势。但共和党的问题是没有明星级的领军人物参选,朱利安尼和麦凯恩都还是有争议的人选。像朱利安尼这个结了三次婚的人,怎么好意思充当保守的共和党的代表呢?
民主党的优势在于:有好的候选人,如希拉里民调大幅领先;有强大的智囊团和善于募捐的竞选团队;美国百姓普遍不满布什政府七年的施政想换人;加上新增民主党忠实的支持者黑人、西班牙裔、拉美裔选民数百万。上次克里代表民主党与小布什对垒的时候,才从黑人那里获得100万选票,这次希拉里至少可以从黑人那里拉到300万。而且希拉里里是个筹钱高手,她的背后有克林顿这样的老公团队作支撑,这是别人都不具备的优势。
但女性和黑人的角色都将会考验美国人的心理接受能力,有些人嘴巴里不说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但骨子里却坚持这一套。希拉里还有个软肋就是,美国人是否愿意接受布什父子和克林顿夫妇两家轮流执政20多年的事实呢?
《看世界》:目前中美关系发展稳定,您认为中美之间能否建立起真正的战略互信?
袁鹏:中美自1989年以来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来一次大的震荡:1989年的“六四事件”使得中美关系降到低谷;而后是1993年7月的“银河号事件”,美国怀疑中国运武器到伊朗,而损坏两国关系;1995年李登辉访美;1997年,老布什批准150架F-16飞机售台;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
但自2001年以来,中美关系已保持了近7年的稳定状态。两国政治稳定,经济深度捆绑,军事沟通频繁,无大冲突,只有摩擦。这在冷战后是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冷战后两国关系起伏不定的基本规律。
但是,人们没有理由把当前这种稳定状态视为理所当然。2008,也可能会出现中美关系的“七年之痒”。因为制约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并未消除,双方在意识形态、台湾、中国崛起与美国首霸等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很深的矛盾。
中美彼此间的战略互信仍然严重不足。中国素来对美国持有很深的戒心,对美国所推行的政策思维本能首先是怀疑其动机。如同美国施压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升值,中国猜忌美国是否想再导演一场金融危机。
相对而言,美国也对中国持不信任态度。美国长期指责中国战略不确定(中国要和平崛起,但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能够真正和平崛起的)、政治不民主(美国强调民主只有一个标准:多党制和直选,不认同中国特色的民主)、中国经济不开放(市场不开放,贸易不平衡)、军事不透明(军费、兵力和装备不透明)、中国外交不负责(外交太务实,只关注外汇和石油)、对台政策不够灵活(政治立场僵硬)。
《看世界》:请您估测一下未来5~10年中美关系的长远走势。
袁鹏:坦白说,我个人是深感疑虑。
美苏冷战时稳定的冷和平,是靠核恐怖平衡实现的。即使中国军事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年后仍会有鸿沟。想通过军事扩张的战略平衡难于实现。而美欧日之间的战略稳定是由于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共同利益等而实现的。
中美能否长期战略稳定需建立在美国是如何审视中国及其对华的战略布局上。当前美国研判中国已经崛起;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难于阻挡;中国崛起对美国而言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
中国崛起对美国形成的挑战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挑战:中国崛起主要还是经济意义上的崛起。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其发展壮大也冲击了美对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传统控制;二是军事安全挑战:中国是唯一没有解决主权统一问题的大国,其实力的膨胀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将可能导致用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海问题;三是政治挑战:中国模式(即“三位一体”,市场经济、集权政治和柔性外交)对西方民主模式产生冲击,对第三世界影响深远;四是心理挑战:目前美国正面临着最严峻的历史战略困境,反恐、伊战、朝鲜和伊朗核危机等问题接踵而来。中国此时趁势崛起,必然在心理上对美国造成剧烈的冲击。
(本刊实习记者易鑫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