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历史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逐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表述历史的能力,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实现这一任务,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观。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能力培养
  中学历史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逐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表述历史的能力,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实现这一任务,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观。这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自身的对象决定了它是庞杂的。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其它史实如粒粒散落的珠贝,教师就是要让学生“用一条金钱,把这些珠贝贯串起来,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条“金钱”就是历史能力。由此可见,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作。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完成的。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能力便无法得真正意义的提高。然而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只一味地狠抓基础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比如,特别强调知识点,这儿要记住什么,那么可能会怎样考。表面上看来,知识抓得很牢,学生分数也高,但实际上往往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以题代课,以练代学,让学生死记硬背,照搬套用,根本谈不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这完全是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从控制论的角度讲知识是受动的,而方法和能力是施动的。人唯有掌握了方法、具备了能力,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据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关心学生未来的高度上,作为教学的核心去认真对待。
  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一、走进历史,循序渐进,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有的学者称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可精选一些课文,辅导学生阅读,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比如:在讲到“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时,可用提问引路的方法,围绕问题安排学生阅读课文。为什么会爆发西安事变?张、扬扣押了蒋介石后,该如何处理?红军和东北军中很多将士为什么主张杀蒋?你认为该不该杀蒋?为什么?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影响?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在阅读时就会仔细思考这一系列问题。然后教师让他们发表见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启发诱导,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不杀蒋,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高瞻远瞩的表现。从而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当然,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相结合的特点,学生阅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不善于思考,另外一部分学生因基础差,阅读可能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可以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除了提问引路外,还可以采用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逐步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來,从而使他们走进历史,不断提高历史阅读能力。
  二、追索历史,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有助于学生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评价,达到“知古鉴今”的目的。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上的思考和理解。因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横揽中外的特点,立足于特定历史本身的中心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思考情境,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多种途径,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寻求答案。“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一战的性质如何?意大利为什么要加入协会国作战?1917年发生的加速大战结束的因素有哪些?”组织学生多角度的讨论思考,从而深层次地理解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帝国主义掠夺性的本来面目,以及深刻认识十月革命对大战结束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这一科学的论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比如:讲“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课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较轻松掌握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化的道路,而美国却坚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铺之以教师引导,使学生能够从历史渊源、当时国际局势、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其走上不同道路的根源。从而培养了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去把握历史的因果性。
  教师主动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方面,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思路,然后简洁明确地予以指点方向,帮助其排除障碍,端正思路,由学生自己解决。对于那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深入分析,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三、注重分析历史背景及历史现象,培养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
  历史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有其内在联系与规律性。讲清历史事件的背景,不仅有助于贯穿历史事件的连续性,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秦汉王朝的兴衰更潜:秦朝的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战争,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这才有了西汉的建立。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如果实行暴政必然走秦亡的道路,于是在制定政策时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比较宽松的政治、经济政策,这样西汉逐渐走向繁荣、强大。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应注重讲清历史事件的背景,弄清因果关系,至于历史现象及其结果则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这也可以用倒叙的方式,先从历史现象和结果讲起,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事件的根源及规律。比如:讲二战时,就可以先用惟妙惟肖的语言讲清二战初期的战况,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浩劫发生的根源及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这样的探索意境,更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教学效果也会好得多。
  总之,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思考,一味越俎代疱地“注入”,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智力、才能逐渐趋向迟钝,这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播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历史思维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历史思维的“金钥匙”,教学生打开知识的宝库,去发现规律,探索真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各种历史能力,才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他文献
对70°三角翼作大幅度俯仰运动时翼面非定常压和振动鸭翼后面主翼面上非定常压力进行测量。分析了缩减频率等参数对非定常压力分布的影响。
体育课程的开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然而在初中体育练习中,女生往往表现出胆怯、恐惧的心理,这对体育练习的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初中女生在练
【摘要】本文从注重“两会”,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四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简要介绍 。  【关键词】体育素质教育教学尝试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很多老师都说,上美术课很轻松的,要学生照着书上的示范作品画就行了,如果这样上或者这样认为的老师,他对美术课以及对学生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审美教育欣赏能力小学美术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既牢固掌握知识,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
该文应有染色液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雷九对60°尖前缘三角翼前缘涡破裂位置、背风面流动结构等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背风面流动随攻角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基于弦长的雷诺数大于10000时,该三角
给出80°三角翼模型在低速风洞中实施俯仰-滚摆耦合大幅度振动的复杂流场测量结果,包括表态和动态、单自由度俯仰和滚摆、俯仰-滚摆耦合运动条件下的流动显示结果和强迫俯仰、
【摘要】新课标下教学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等。而初中历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史,同时也枯燥无味,因此就需要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历史也是对国家民族以后发展的负责,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没有什么坏处,但学习历史属于文字
【摘要】依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掘德育因素,多途径的渗透德育内容,发挥历史教学中德育的实效性,实现中学生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效性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1]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
【摘要】对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的特点,做好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我针对复习提纲在中考历史复习中的运用,从提纲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谈点自己粗略的看法。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提纲设计历史复习提纲使用  包头市将历史学科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以来,引起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重视。对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分值小、内容多、复习时间紧的特点,做好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我就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