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雪的芦苇丛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怎的,我总是怀念那些芦苇花,总会想起故乡小河畔那些芦苇林,一丛丛,一簇簇,一堆堆,它们老是在我的眼前不停地晃悠着……
   大约是初春时分,芦芽从灰色的干枯的紧裹着的苇叶丛中心“冲”了出来,光着小小的脑袋,扑闪着天真的小眼睛,星星点点。苇芽好似一粒粒弹头,直指苍穹;又像一颗颗闪亮的翡翠珍珠,嫩白嫩白中透着淡淡的绿意。旁边枯老的叶片或是慈祥地站立着,宛如一个个善良的老人,伸出宽大的手掌替这小小的生命遮风避雨。饥饿了一冬的水牛黄牛总是贪婪这新生的刚刚萌发的精灵,渴求咬噬着这鲜嫩的美味……也许生命就是在无尽的关爱和更多意想不到的摧残中,才能不断地成长,成熟……
   故乡的芦苇随着季节的流走,芦芽也渐渐长成了翠嫩的叶片,芦苇也一根根慢慢向小河的水边绵亘。有的亭亭玉立于水中央,弯弯婀娜的秀丽身姿,成了一張张小小的弯弓,梳洗着秀美的长发,在灵灵的水波里映照出柔美的身材,有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韵味;有的则紧紧围靠着苇丛的圆心,成为一束,一丛一丛地站成一列,倾听着小河叮叮咚咚地轻酌浅唱,那缕缕清歌如月夜的芦笛,辽远清亮,缠绵悱恻……
   最动人的是芦花竞相开放的时节。首先是一支青黄青黄的苇秆顶着灰白灰白短短的芦苇花絮,慢慢地探出头来,好奇地摇摆着清隽的脑袋,欣赏着这满眼绿意的世界。紧接着,一只只,一秆秆,高高低低,毛茸茸的,争先恐后地挤了出来,相互扶携着,时而碰碰相互的腰肢,时而挨挨各自的颈脖;它们似乎用丝丝的苇花嬉戏着,簌簌地落下白绒绒的丝线呢!很快,芦花的势头盖过了所有的苇叶,高高地俯瞰着已经深绿的芦叶,将生命中所有的辉煌演绎了出来。远远眺望,如古代战争中首尾相顾的连营一般,大大小小,圆圆的在小河边静静地卧着。它们高擎着白花花的色彩,在清瘦的微风中,洋洋洒洒,悠悠渺渺,搅乱漫天飞雪,整个小河仿佛都笼在皑皑的白雪之中。
   走近瞅瞅,洁白的芦花包围了我的全身,弥漫了整个世界,撑起小伞,调皮地落在了我的头顶,轻舔着我的额头,滑过我的鼻尖。最后飘落于欢快流淌的水面,将生命的小船送入泠泠的清流……而我们总是采摘鹅青鹅青芦秆的硕大的芦苇花絮,斜挂在墙上用来装点潮湿低矮的土房,装饰我们简陋或复杂的心情,或眼前或长远的梦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深秋初冬,大地一片萧瑟。苍苍的芦苇丛仍然顽强地保持着生命的姿态,抖落满身雪花,支撑起干枯的主干,去迎接着风刀冰剑 。它们坚信,春风就在前方不远处微笑着招手……
其他文献
我眼中的朱亭一直是色调苍茫、凝重沉静的。殊不知,待近日再次踏足朱亭之后,我突然涌有一种蕴藉心底的渊涵感,那何止是几点朱亭,无限沧桑?宛如那长长的又悄无声息的麻石古街、麻石马道,那滚滚北逝的湘江之水……   我眼中的朱亭又是深邃非凡的。翻开一页页沉甸甸的人文档案,何止是一次次魅力四射、惊现璀璨与靓丽?   朱亭,一个因朱熹而得名的小集圩,一座穿越千年历史的古色古香古镇,一片超越了历史性与地域性的
期刊
20天外出,回到家,发现白瓷碗里的红薯已经干死了。   它可以靠自己的养分生长的。当初,随手把它放在一个白瓷碗里,添了点儿水,搁在墙角,终日忙碌,再注意到的时候,已是一个月后,它的叶子已是郁郁葱葱了。这次出行,忘记将它搬到阴凉处,它,历经冬春大半年光阴,终究没有逃出这个高温的夏日。   它静躺在堆满枯叶的盘子里,黄瘦的皮肉皱巴巴的,像一具干瘪而衰老的身体。它会不会酷似我97岁高龄时去世的外婆?
期刊
我真的不认识十八岁的我娘,可我知道八十岁之后的我娘,是很多女辈期待的模样。   我娘集女人勤慧之特长,节衣缩食,将我们五兄弟姐妹哺养,还赡养我爹的爹和我爹的娘。   我娘姓梁,浓浓的秀发已在生活的风霜中冻僵,101章光也在无奈声中惆怅。岁月布满斑点与沟壑,也布满乡村与都市,交织中所有母亲的群像,弯弯的腰姿,慈祥的面容,在炊烟中挂满了2万多个荷锄的背影,还有夜晚针线穿梭下的月亮。   娘,你不
期刊
我有清晨爬山的习惯,天还处于朦朦胧胧时,我已经登上了县城北山。   我爬山的历史已很久远,早年在家乡上学时,爬山更是家常便饭,一则为了劳动,二则也是童年的乐趣使然。再后来在外地求学或是工作之后还是乐此不疲地爬山,似乎爬山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思想这些的时候,一声清脆短促的鸟叫从草丛间飞掠起来,一下子就蹿得好高,似乎要碰到天上了,突然把天空划开了口子,给我一个猝不及防,我蒙在山道上,不知所措。转
期刊
多年前,暑假即将结束的一天,是我补习初三学生最后一节语文课的日子。   一走进教室,我便习惯地默默扫视一下我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同学们,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了,因为我昨天已接到调动通知书,过几天我就要到另一个单位工作了,希望你们以后要好好学习。”不知什么原因,那节课我上得特别顺畅,发挥特好,学生也特别认真听课。大概还剩下宝贵的最后十分钟吧,我便说:“同学们,很快就要下课了,这堂课就
期刊
芳华   我不想弄清,脚已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也不想让心知道日月轮回又为我累加了多少个年轮。我只想,在风云变幻中读懂人生,我只想,在崎岖的人生路上探索、跋涉、攀登。   今天,我的第六感官突然触摸到一种风景,夕阳西下,一颗心沉在岁月的黄昏,风吹落叶,沉甸甸的行囊装满艰辛。这使我突然意识到生命的秋天已经来临,我知道,我无法改变无情的自然规律,但也绝对不能说我已经衰老。如今的我,依然淡定,依然从容
期刊
我自幼丧母,斗大的字也认不出几口袋的父亲,就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目中,父亲既能在纸上、墙上画画,又能给走高跷、唱大戏的人化妆,还会做灯笼、搭仰棚、做花圈等纸扎活,既会木工瓦工、盖房砌墙,打家具也样样在行,更是四里八乡闻名的厨师,蒸煮烩炒、焖炖烧烤,烹饪馔肴无所不能,经他烹调的饭菜村里的大人小孩吃了还想吃。他曾是生产队养猪场的饲养员,把满圈满圈的大猪小猪喂养得个个膘肥体胖,一见他就兴奋得摇
期刊
三十年前的秋天,我上初中二年级。因家贫,哥哥辍学在家,种了半亩西红柿,是反季节的,他说,种得晚了人无我有可卖高价。   一个星期天上午,秋雨飘飞,把乡野村庄田地涂抹得湿漉漉的,我拎着一袋番茄到茶庵街上卖。这些番茄色泽光艳,品相很好,哥哥交代我:“你卖一块五一斤,下来卖个十来块钱,够你两个月生活费。”   我骑着从邻居家借来的自行车,自行车架很高,因为个子小,我把腿从车梁下伸进去,掏腿半圈半圈地
期刊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她尤其恋水亲水。   她居住的小城有百多年的历史了,一江秋水东流,爱情的漂流瓶随之飘飘悠悠奔向大海……   那一年,她22岁。   在诗人的笔下,她被写成江边远眺夕阳、晚霞满天的红衣女孩。   30岁的时候,从辽东回来,她对他说,我终于找到我的心灵归宿了,就是那片湛蓝湛蓝的大海……说这话的时候,她激动得眼里有海样的浪花。   有一天,略显忧郁和沉思的她,轻轻叹了口气,“
期刊
月光款款地走进我的卧室,悄无声息地旋转着,或爬上我的书柜,或钻入我的床底,或躲在我的门后,待一会儿,坐一会儿,看一会儿,便又不留痕迹地退了出去,静谧地光照着大千世界。   我不能没有月呀!既然今晚的月光牽动了我的思绪,拨动了我心灵的琴弦,引发了我美好的回忆,那么,我定是要追随这月光的了。这不仅因为美好的月光蕴藏了多少如水般深沉的柔情和爱意,在静静的夜晚化作涓涓细流流入人们的心田,去滋润、去抚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