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如何进行“立论”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roD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点击
  一些同学虽然写过不少议论文,但是一直不善于立论,不会从分析事物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立论是议论文的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先立论。所以学习写议论文,学会立论是第一步。同学们在立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立论不准确。或偏离题目,或偏离主旨,或偏离材料,或偏离事物的本质。②立论不新颖。人云亦云,老生常谈,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③立论肤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只是不着边际绕圈子。文章的论点,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与思考的结果。有没有论可立,善不善于立论,决定于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知识和生活经验。
  技法点拨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达·芬奇的老师告诉他:“即使同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對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①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②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③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④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如何选择最佳角度立意呢?
  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原因在于: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的内容都熟悉;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另外,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
  写作时要选择最佳角度立意,应是:①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②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③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④具有新颖性的角度;⑤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要达到立论角度的最佳化,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立论要准确。准确性是立论的生命,立论的关键就是要抓准角度。所以,我们在分析题目或材料的时候,既要全面把握,具体联想;又要事中抽理,追根溯源。剖析事物,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特点与精神实质,切忌偏离角度。
  (2)立论要新颖。新颖性是立论的亮点,立论新颖就是要做到“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就是要避免一般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选择和论述角度时,要匠心独运,出奇制胜,不致千人一面,落入窠臼。具体地说,要善于在择取立论和论述角度上独辟蹊径,着意创新。求新的途径主要有:①角度新,学会避免人云亦云的角度;②思想新,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事物中肯的见解和认识;③境界新,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使立论新颖、独特。
  (3)立论要深刻。深刻性是立论的灵魂,立论深刻就是要做到鲁迅所说的“开掘要深”。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象上,应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和普遍意义,即使是一草一木、凡人小事,也要尽量开掘其深刻含义,表现深刻的主题。求深的途径主要有: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②比较综合,善于类推;③由实到虚,开掘本质;④由果导因,追根溯源。
  当然,立论时还要注意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以小见大。同时要符合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可知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表达的观点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当然,立论时还要考虑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即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优秀习作
  正视自我 脚踏实地
  ◎梁依琪
  人生好比攀登,抬起腿向上走一步便前进了一级台阶。每个人一开始都在山脚下,然后奋力向上走去。每一级台阶上面,都有无数奋斗的人。我们也是其中一个,或快或慢。当我们停下脚步休憩时,抬头仰望抑或低头俯视,总会产生些许自卑或自得的心情。而我认为,唯有平视,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在这个台阶上,有许许多多与你同一阶层的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缺点与优点,亦可以反向察觉出自身的毛病。
  做到平视别人并不难。别人比你有权有钱有名,你不必人趋奉,毕竟趋奉会降低社会对你的评价,你心里也感到不舒服。别人活得不如你,你也不必看轻。行走于尘世,有人比你强,有人比你弱,实在太正常不过了,轻视他人有时难免辱及自身,毕竟你也是从下面走到这里来的,也是需要继续往上走的。
  世间真正难的是平视自己。所谓平视自己,就是对自己做出精准的分析,既不自命不凡,也不自轻自贱。其实,每一种人生都有快乐,也避免不了都有愁苦。而唯一能做的就是读懂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接纳自己,然后找到自己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就像袁隆平,他研究杂交水稻,为解决人们的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获得过无数奖项。但是阅尽荣华归来,他依然能平视自己,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上,90岁了还走乡间,下农田,插秧苗,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啊!还有那个凭自学考上北大的保安张俊成,他并不因自己的保安身份而感到自卑,而是能做到平视自己,发奋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摩路瓦说:“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这样简单质朴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普遍性的真理。一个人要做到脚踏实地,就必须平视自己。总是仰望上面的台阶,总想一步登天,想着一下子就达到,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反而会束缚我们的手脚。因为,生活会用结果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那些脚踏实地并且能够平视自己的人永远不会被辜负。
  走自己的路,平视自己,脚踏实地,勇于攀登,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山登绝顶人为峰”的气魄,才能到达“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学生】
  点评
  本文立论角度新颖,思想深刻。先以比喻手法开篇引出中心论点——“唯有平视,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这一立论使得文章在思想的深刻性上比一般人高出一筹。接着运用对比论证法,将自己和别人进行对比,阐明平视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运用举例论证法,列举袁隆平和张俊成的事例,论述了在人的一生中成功者不骄傲、底层者不自卑的道理;再运用引证法,引用摩路瓦的名句,强调平视自己、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分析深入而透彻,论证全面而有力。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强化观点的表达,展示出清晰的论证条理。
其他文献
两家人都看见路边的一个乞丐,一家父母对孩子说要努力读书,否则会像乞丐一样;另一家父母对孩子说要努力读书,去帮助像乞丐那样的人。虽然两家的教育方法不同,但在强调读书上却是一致的。读书不仅可以改变自己,还可以改变别人。  爱因斯坦有言:“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好好读书或许是走向成功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但在成功的基础之上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可谓锦上添花。书香的特质会在人的身上显
期刊
他曾是一名工地上的搬砖男孩,经过刻苦学习,靠优异成绩从大山深处的贫困家庭考入军校。如今,学有所成的他,主动要求赴边疆守卫国土。“山还是那座山,但在我眼中不再是束缚,而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连日来,共和国年轻军官魏凯伦赤诚报国主动申请戍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  从养育自己的大山深处走出,如今,山还是当年的山,但魏凯伦对山这个概念已远超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在他心中,不管是家乡的山,还是全国其他地方的
期刊
我的外公是一名退伍老兵,在部队时,他本领过硬,恪尽职守,牢记使命;在生活中,他勤劳节俭,默默奉献,关爱家人。  戏台旁边不看戏  外公当兵的那个时代,文化娱乐活动很少,看戏是群众最喜欢的休闲。外公很喜欢看唱红歌,文艺细胞也很不错,在部队自学了二胡和竹笛。有一次轮到他站岗放哨,刚好哨位旁边在唱戏,戏很精彩,台下的观众不停地连连叫好。  外公心里痒痒的,很想看戏,但他更知道站岗的纪律要求,所以尽管旁边
期刊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台巨大的机器,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齿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岁月流逝,每一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曾经的“我辈”,那些中国的脊梁,他们用青春和一腔热血诠释着生命的内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只求无悔青春。  时空变幻,今天的“我辈”,承袭了前辈们的生命底色。我们有幸生于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太平盛世,我們在享受着高质量生活的时候,追溯往昔。  鲁迅先生曾说过:“自
期刊
杰弗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才华出众,而且意志力坚定,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804年,法国和英国开战。英国战舰经常俘获美国商船,以阻止美国人与法国人做生意,来切断法国的经济来源。当时英国与法国都是超强大国,美国夹在他们中间,不得不谨慎考虑,得罪任何一方,遭受损失的都是自己。  杰弗逊思前想后,决定采取折中的办法求生存,禁止美国商船同英国和法国做生意。这个决定顿时遭到许多国会议员和做海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早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经常被占用;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被移出了校运会;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项指标下滑……  这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电视台为此举办“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主题论坛,请嘉宾们各抒己见。应邀嘉宾有:朱女士(女排队员),林先生(体育专栏记者),方女士(学生家长),王老师(高中班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高校在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中发现,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约有三分之一的新生心理反应异常,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人际关系难以协调、适应能力差、意志力薄弱、自我认知偏差、对考试的依赖和恐惧等。  你可能有过这些困惑,也可能即将面临这些困惑。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或两个问题角度,写一篇演讲稿,谈谈自己的体会或看法。  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
期刊
任务驱动就是给你“任务”,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较之话题作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套作宿构的怪圈,较之材料作文又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这种命题往往借助生活中的琐事让同学们谈感悟说看法,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贴近青少年认知水平,贴近时代的发展脉络,其初衷是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话可“说”,最好说出“个性”,说出“丰富”,说出“深刻”。  由于这是一个较新的形态,大家对之认识还不够具体和深刻,因此在写作
期刊
记者曹可凡第一次采访国画大师戴敦邦时,时值盛夏,门打开后,戴敦邦正在赤膊作画。工作室内暑热难耐,没过几分钟,曹可凡已经热得满头大汗,忍不住环顾四周,发现屋内根本没有安装空调,甚至连一台风扇也没有。  好不容易坚持到采访结束,曹可凡忍不住问:“戴老师,以您的声名,随便卖掉一幅画,几十台空调都有啦,为什么不装一台呢?”戴敦邦笑着说:“因为作画不能太舒服!”曹可凡不解地问:“舒服不好吗?如果有空调,房间
期刊
历史的脚步走了五千年,名为文明的火种世代传承,生生不息。曾有人说,城市的霓虹和五光十色是这一代文明的标志,我们走过蒸汽时代,走过电气时代,名为高科技的大厦拔地而起,可是回头看,乡土的庙宇却在不知不觉中轰然倒塌。如果时代选择了进步,人类就一定要放弃乡土吗?  庄子的“天人合一”中自然是有其寓意的,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早就牢牢地同环境、自然绑在了一起。古哲学认为,人类的前进实质上就是与自然更进一步的
期刊